文言文專題系列——古今詞義的異同

2020-12-18 文言清流

語言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是逐步豐富起來的。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文言裡的詞,尤其是在漢代以前,絕大多數是單音詞;而現代漢語裡,大多數則是複音詞。從古今詞義上看,有相同的,有不同的;有大同小異的,有大異小同的。了解詞義的變化,弄懂弄通古今詞義的異同就顯得很重要。

具體我們就談談古今詞義異同的幾種情況:

一、古今詞義完全相同。如:

單音詞——人、手、心、筆、墨、書、銅、鐵、牛、馬、雞、羊、山、水、花、草、大、小、長、短、方、圓、正、直、輕、重、好、美、冷、熱、有、收、嫁、娶、放、愛、怨、吐、笑、哭、抱、掃……。

雙音詞——蟋蟀、蝴蝶、天文、地理、國家、制度、婚姻、選舉、主張、調和、商量、欣賞、聰明、正直、悽涼、寂寞、逍遙……。

這一類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都是一些基本詞彙。它們的生命最長、生命力最強,從古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意義和用法都沒有什麼變化。文言文中遇到這一類詞,按它們在現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就不會造成文字的歧義。

二、文言中已經消失或死亡的詞。由於歷史的而發展變化,有些事物或情況,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表示那些事物或情況的詞也就消失或死亡(除非在敘寫歷史之類的材料時使用)。如:

周亞夫軍細柳

《周亞夫軍細柳》中「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軍營裡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喻。)句中「詔」字。《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藺相如是趙國人。他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門下的食客。)句中「舍人」字。

《韓非子.說難》中「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衛國的法令規定,偷著使用君王車的人要處斷足的罪。)句中「刖」字。

除了上述中的字,還有「囹圄」、「即位」等等,這些詞在古代用,而現代就不用這些詞表達這些人或事物。文言文中遇到這類詞就要多看註解或查找工具書。

三、古今詞義相同,而詞的形式不同。文言裡有不少這樣的詞,所表示的意義今天還在用,可是現代語裡卻用另外的詞表示了,也就是用其意,不用其詞。如:

勸學

《勸學》中「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所以木材彈上墨線就容易鋸直,刀劍拿到磨石上磨就鋒利。)句中「礪」字。

《勾踐棲會稽》中「生二人,公與之餼(xì)。」(生育兩個孩子的,國家就給他口糧。)句中「餼」字。

《鴻門宴》中「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坐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便招呼樊噲一同出去。)句中「須臾」。

「須臾」、「餼」、「礪」這樣詞,文言詞中還有很多,就不逐一列舉。

除上述情況外,文言中還有位數不得特有詞語,現代語裡沒有與其相當的詞。如「魑魅」、「魍魎」等等,建議學會《生僻字》的歌曲能了解更多。以上情況的詞語應該多讀文言文,多學些歷史知識,就可以逐漸的掌握。

三、文嚴中不少的單音詞,在現代漢語裡一般不在單獨使用,而在構成新詞時充當語素。一個是以文言中的單音詞為語素,構成現代哈努的新詞。如「窺」、「駭」、「遁」在文言中都是單音詞,在現代語裡已經不單獨使用,構成新詞窺見、駭人、逃遁等。還有同義或近義的單音詞。如衣和裳,構成衣裳,聰和明,構成聰明等。最後就是在單音詞上加詞頭或詞尾,構成新詞。如「虎」、「師」,加詞頭「老」,就構成老虎、老師等。這一類詞也很多,就不列舉了。

四、古今詞語相同而意義不同。文言中有一些詞和現代語裡的某些詞相同,但表示的意義卻不同。如:

屈原列傳

《屈原列傳》中「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屈原秉持公心,行為正直,忠心耿耿,竭盡全力服侍懷王,進讒言的小人,從中挑撥離間,屈原的處境可以說是很艱難的。)句中「矣」字。

《過秦論》中「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鹹陽。)句中「兵」字。

《李將軍列傳》中「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那些敵人以為我們會逃跑的,現在都卸下馬鞍子以示不逃跑,以堅定敵人認為我們是來誘敵深入的猜想。)句中「走」字。

像這樣古今詞語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在文言中還有許多,既有單音詞,也有雙音詞。

五、文言中的一些詞,現在還在用,但一部分意義已經消失。如: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中「左右對曰:「……王曰:何坐?曰:坐盜。」」(近臣回答說:「王您就問 :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的罪。」)句中的「坐」字。

《燭之武退秦師》中「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晉國既然要以鄭國為晉國東面的疆界,還要想擴展它西面的疆界。)句中「封」字。

《信陵君竊符救趙》中「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我只是在市上宰殺牲畜的屠夫,而公子屢次親自慰問我。)句中「存」字。

文言中遇到上面的情況,更要細心,確切了解古今意義或多或少的差別。

從上面的情況看,新的詞義產生了,與舊的意義並存;古義和今義交錯;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並用,構成了詞義演變的錯綜複雜的情況。從實踐告訴我們,對詞義一點也不能馬虎,文言中不怕生詞,因為明知不懂,不易放過,非弄懂不可;怕的就是似懂非懂的一些詞,容易今義套古義或隨意解釋,產生誤解。如:

菩薩蠻

《菩薩蠻》中「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鬱孤臺下緩緩流過清江水,中間夾有多少流離失所人們的淚水;我向西遙望長安,可惜無數重重疊疊的青山擋住了我的視線!)

句中的「可憐」作可惜講,就不能用今義同情講。像可憐、猖獗、失敗這些詞是我們最熟悉的常見常用的現代詞,就不能以古度今,以今套古。

相關焦點

  • 文言文專題系列——同義詞辨析
    文言文中總會遇到一些生字難詞,如果不了解這些生字難詞,它就像攔路虎一樣,成為閱讀文言文的障礙。要掃除這些障礙,能夠獨立解釋生字的能力,提供二種辦法,一種是要學會使用工具書;第二種要掌握辨析詞義的方法,尤其是同義詞的辨析方法。
  • 夯實基礎,掌握模板,文言文高分不愁!
    2.接觸文言文閱讀試題時,先要從整體把握閱讀材料。3.題目一定要看完。二、必備知識1、文言文複習的知識積累很重要,18個文言虛詞各個義項要熟記,例句要讀懂、體會。120個文言實詞的義項、例句要讀1—2遍。
  • 依據字形辨析文言文詞義,文言文高分逆襲必讀
    對於高考中文言文閱讀,文言實詞是必須掌握的內容之一。實詞的掌握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進行,一個是積累,識記。但是這種途徑掌握的實詞量是有限的。另外一個就是根據各種方法對文言詞義進行合理的推斷,從已知到未知,像做數學題一樣正確理解文言文實詞的詞義。
  • 信達雅的文言文翻譯怎樣煉成?新東方在線這些方法要牢記
    比如「陟罰藏否,不宜異同」偏義在「異」,「同」就是襯字,「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義在「亡」,「存」就是襯字。可以想見,如果同學們在翻譯時不將陪襯字刪去,那麼翻譯出來的句子就會前後矛盾、不知所云。最後,文言文翻譯需要掌握積累相關知識。新東方在線老師提醒,要想提升文言文翻譯水平,同學們需要將功夫下在平常,在日常學習中要注重總結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
  • 文言文專題系列——詞彙(一詞多義)
    文言文中一定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掌握常用詞所表示的不同意義及每種意義的用法是很重要的。一詞多義的形成,歸納起來有兩個原因:一是詞(即)字的假借。二是詞的引申。一個具有幾個意義的詞,其中一個是這個詞的本來意義,即最初造字時賦予它的意義,叫做「本義」。其它幾個意義時由本義直接或間接引申出來的惡,叫做「引申義」。
  •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時間:2020-12-04 12:31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3.詞條編排規則是:先列出要解釋的單字,然後分別列出其意項,舉出該義項的成語,並如以解釋。一個意項多條成語的,逐條列出。
  • 文言文專題系列漢字(漢字的起源)
    甲骨文金文甲骨文-金文中國漢字的魅力,有沒有一睹古代文言文的風採,下面將為讀者更好的了解文言文,特製作文言文專題系列,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 文言文=天書?收好這份硬核學習錦囊,文言文分數已是囊中之物!
    文言文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它是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新課標下文言文考試分值越來越大,對於中學生怎樣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學好文言文,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1.文言文是現代文的基礎,在學習文言文時,可以以學習現代文為模板,多朗讀多積累。2. 重視誦讀技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誦讀文言文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但朗讀文言文時要注意:斷句要準確,否則就會偏離文章原意,對內容理解有誤。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文言文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大部分同學都是在初中階段開始接觸的。初一主要是了解文言文這種文體,初步讓同學們了解以及閱讀。上了初二,則是對文言文一些通假字詞的掌握翻譯。
  • 信達雅的文言文翻譯怎樣煉成?新東方在線這些方法要牢記_綜合_江西...
    此外要學會根據句式特徵準確翻譯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判斷句」等特殊句式,同時還需掌握比喻、借代、互文等文言文特有的修辭知識,學會根據修辭特點選取意譯方式等。但是文言文成文嚴謹,用詞用句皆有規律可循,同學們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紮實練習,就能夠實現文言文翻譯水平的提高。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文章末尾附領取電子文檔的方式,不要錯過。
  • 初中語文1-6冊: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學好文言文幫助大
    初中語文1-6冊: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學好文言文幫助大初中語文學習的範圍很廣,內容更多,要求同學們掌握的學習內容也更為複雜。除了書本上簡單的生字詞彙之外,更需要同學們對詩詞、文言文、名著有大量的積累,和見解。針對文言文這一塊,很多同學經常丟分,學霸老師要細細講一講。文言文常見的考題包括,常見的通假字有哪些、文言文中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或者是實詞虛詞起到的作用等等,都是會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
  • 你還在為翻譯文言文苦惱嗎?記住「5字訣」,翻譯文言文不再難!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怎樣準確地翻譯文言文,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規律呢?「留、刪、補、換、調」五字訣,概括說明了翻譯文言文的主要方法。一、留。即翻譯時保留原文。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人名、地名、官職、器物名、度量衡單位等,均可在譯文中保留下來。例如:(1)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文言文專題系列——詞彙(單音詞)
    正是這個原因,所以用現代漢語翻譯一篇文言文,篇幅要長得多,在通常情況下,要比原文長一倍左右。對文言詞彙中單音詞佔優勢這一特點要有足夠的認識,因為它與我們閱讀文言文的實踐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一、提醒著我們,讀古文時要注意,在多數情況下一個字就是一個詞;不要用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去誤解古代由兩個單音詞組成的詞組。如:
  • 高考文言文閱讀怎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高考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前幾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直接設置為客觀題第一題進行考查,現在雖然不直接設題考查選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但是無論是讀懂選文,還是做後面的翻譯句子,都離不開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
  • 空穴來風有根據咫尺千裡說畫技 古今詞義相差有多遠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僅就詞義而言,古今漢語有些詞義已產生很大差異。古今詞義的差別,因其演變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詞義擴大如「江」「河」在古代是專指「長江」和「黃河」,現在擴大為用於泛指的通名了。
  • 高考文言文閱讀看不懂,得分低,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學生語文學習有三怕,分別是魯迅的文章,作文還有文言文閱讀。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文言文學習佔用的時間是很多的,也是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是效果不理想。看看課內的文言文還可以,但是到了課外人物傳記閱讀,尤其是在做翻譯題的時候,更是一臉懵,看不懂。
  • 2021高考備考:文言文備考技巧,不要錯過!
    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相關知識】一詞多義的產生:①詞的本義。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開弓)。②詞的引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