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了35歲之後,身體機能逐漸下降,並且年齡越大,孕期出現健康問題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那些過去因政策受限,沒能圓夢的高齡媽媽,逐漸成了二胎的主力軍。然而,這些高齡產婦在圓夢的路上,還有許多難關要闖。
高齡孕婦最怕遇到這三大關卡
第一關:孕媽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女性最佳受孕年齡是在23-30歲之間,而到了30歲,特別是35歲之後,女性的身體機能逐漸下降,並且年齡越大,孕期出現健康問題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通常,在高齡孕婦身上最為常見的孕期健康問題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無論出現了哪一種,對母體及胎兒的健康都極為不利。
第二關:胎兒發育出現問題
通常,女性到了30歲之後,卵子質量就開始下降,而到了35歲之後,將急劇下降。
所以,那些高齡孕媽受卵子和精子質量有限的影響,胚胎在分化增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染色體異常的情況,導致胎兒發育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更高。
有研究數據表明:30歲以下的孕婦,唐篩風險平均值低於1/1000,而35歲的孕媽,風險值驟升到1/385,到了40歲,更是高達1/100,而到了50歲,懷上唐氏兒的機率為1/6。
第三關:流產、早產、難產關
對於高齡孕媽而言,受自身體質和胎兒質量的影響,孕期出現流產和早產的機率會隨著年齡而增加。
而就算孕期各種細心呵護,沒有意外發生,等到生產最後一關時,發生意外的機率也比適齡孕媽要高得多。因為女性到了一定年齡之後,身體的骨骼關節處基本上都已經固化了,容易發生難產的現象,因而,一般面對高齡產婦,醫生通常都是建議剖腹產。
所以,當女性到了35歲之後,如果還想生育二胎,一定要做好孕前檢查,提前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態,以及懷孕之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為了自身和未來孩子的健康著想,可能就需要謹慎選擇是否生育了。而如果是能解決的,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
35歲及以上的女性,生育各階段注意事項
孕前:
1、做好孕前檢查
檢查生殖系統及身體各器官的健康情況,此外還需檢查血糖、血脂等數據,當醫生說可以生的時候,才能開始科學備孕。
2、調整生活狀態
調整飲食結構,保證各種營養的充足攝入;調整作息習慣,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調整生活習慣,遠離菸酒;體育鍛鍊,夫妻雙方將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
夫妻雙方做好了以上這些,可以有效提升卵子和精子的質量,女性的身體也能承受懷孕的強度。
3、提前吃葉酸
在備孕前三個月,夫妻雙方每日服用0.4毫克葉酸,預防胎兒畸形。女性需持續服用至孕期結束。
孕中:
1、按時定期體檢
孕期有三項檢查必不可少,孕媽無論如何都要按時檢查:
NT檢查:唐氏兒的早期篩查,可最早發現胎兒畸形,檢查時間:孕11-13周+6天。
唐篩:唐氏兒的中期篩查,如結果顯示高危,需繼續進行無創DNA和羊水穿刺進一步確診。檢查時間:孕15-20周。
四維彩超:也叫作大排畸,可以揪出70%的畸形兒,保險起見,高齡孕媽最好能檢查兩次。檢查時間:孕22-26周。
2、孕期做好護理工作
高齡孕媽孕期流產和早產的風險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因此孕期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無論在行動上還是情緒上都不要有過大的起伏,以平穩為主。
若女性超過35歲之後懷孕,沒做好上述準備,無疑是在給未來的分娩製造障礙,甚至可能造成分娩不順。
生產及產後:
1、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分娩方式
通常,只有很少一部分高齡孕媽可以順利順產,絕大部分都不具備順產指徵,因此,在確定分娩方式的時候,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只有醫生最了解孕婦身體情況。
2、產後做好護理工作
高齡產婦在體質上有著先天的劣勢,產後一定要做好月子,細心做好護理工作,避免勞累和過早地進行體力活動,對此,家人需要多加分擔一些育兒工作。
【幸孕說】對於高齡孕媽而言,生孩子是希望與風險並存,為了自身及胎兒的健康著想,一定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