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跑步運動表現(備戰馬拉松)—步態篇

2020-12-17 動穩醫合運動康復學院

近年來,隨著運動健身意識的普及,大眾健身的熱情和積極性越來越高,馬拉松運動開始流行並成為一種時尚運動,連馬拉松的參賽資格都變得「奇貨可居」。說到有氧運動、說到減脂,可能大多數人首選的運動方式就是跑步。

跑步本身就是人的一種基本技能,就像走路一樣,所以它很自然就成為最簡便易行的運動方式,不需要專業運動基礎,也沒有經濟門檻和階層限制。而馬拉松作為一個全民參與性的活動,其最大魅力在於開放和包容: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愛好者,大家都可以同場競技。同時馬拉松比賽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比賽場地的開放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一項全民愛好的普及,必有其商業價值。於我們各位教練來說,如果你的會員喜歡跑步,喜歡參加各種馬拉松賽事,或者想通過訓練達到能跑馬拉松的水平,提升跑步運動表現,減少運動損傷機率,而你又恰好擅長,那麼,這就是我以下的分享內容為你帶來的商業價值。

會員來到你的場館上課,我們首先要對他進行步態模式的評估。

跑步是肩、胸廓、骨盆、髖、膝、踝、腳趾的耦合動作。以跑步時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後腿蹬直瞬間的狀態來進行分析,理想狀態下,此時左肩伸展、右肩屈曲,胸廓左迴旋,骨盆右迴旋,左髖屈曲、外旋,右髖伸展、內旋,左膝屈曲,右膝相對伸展、小腿內旋,左腳足背屈,右腳蹠屈,雙腳腳掌伸、腳趾屈。

我們可以錄下會員跑步的視頻,然後與會員共同對著視頻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評估:

一、觀察腳的落地過程是否能很好地緩震

有些會員腳落地時有明顯的拍地聲,這類人群跑步之前一定要進行調整,不然關節容易受傷,而且會越跑越傻。因為每一次跑步,應力都直接作用到腦部了。

這裡我們可以探討一下跑步時腳掌的落地方式,很多跑步初學者都會糾結:跑步時到底是前腳掌落地、全腳掌落地、還是後腳跟落地,很多常年跑步的人也不太清楚這裡面的區別,只是根據身體的習慣去跑。其實這三種方式都沒有錯。

前腳掌著地跑法

前腳掌著地跑技術並非翹著腳尖跑(會造成小腿肌肉過度緊張,容易誘發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症狀),而是前腳掌外側先著地,然後迅速過度到前腳掌內側和腳跟,著地過程中有一個內旋動作。腳後跟落地時,身體重心依然壓在前腳掌部分。

前腳掌著地跑法速度較快,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該跑法能充分利用跟腱,身體重心前移,腳離地時,跟腱起到了彈簧的作用,施加助力,同時為膝關節提供了良好的緩震。所以此跑法可以讓你跑的更快,對膝蓋的衝擊力也較小,適合短距離快速跑(你去觀察短跑運動員穿的釘鞋,釘子也是分布在前腳掌處)。

但是如果跑步速度過慢,跟腱的彈力都釋放完了,腳還沒離地的話,那就白白浪費了跟腱的彈性勢能。所以這種跑法對跑步的速度和小腿力量都有一定要求,也容易將小腿練得比較粗壯發達。從塑造腿部線條上來說,男性更喜歡這種跑法。

全腳掌著地跑法

千萬不要將全腳掌著地跑法理解為腳的中間部位先著地,或者整個腳底面一起著地。實際上,全腳掌著地跑法是全腳掌外側先著地,然後迅速過度到全腳掌內側著地。該跑法在騰空時看上去很像腳後跟落地,但在接觸地面的一瞬間,是整個腳掌外側一同落地,再發生內旋。

全腳掌跑法是最不容易受傷的跑法,因為全腳掌著地時觸地面積大,地面對腳造成的壓強更小,衝擊力也能得到了緩釋。如果你在比賽中遇到了小傷痛,可以嘗試換成此跑法,並減小步幅,這樣能緩解疼痛。

全腳掌著地跑法相對於前腳掌著地跑法,對跑者能力要求有所降低。全腳掌著地跑法配合小步快跑,能在保證不掉速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受傷的概率。這種跑法也是比較適合亞洲馬拉松運動員的技術動作。

腳後跟著地跑法

腳後跟著地跑法,是腳後跟外側先著地,由外側縱弓過度至前腳掌,通過內旋、蹬地,完成一個步態周期。

腳後跟著地跑法整個過程比前兩種時間長,其間小腿發力少,跑起來更省力,還能藉助大腿的力量,節省體能,保護腳踝等部位。這種跑法對能力的要求最低,比較適合長時間的慢跑。也更適合不想腿粗的女性。

這種跑法的弊端是腳後跟著地的瞬間衝擊力較大,會加重膝關節、髖關機及脊柱承受的壓力,需要穿減震性好的鞋。

如果你是專業跑者,那麼你一定有自己的跑步姿勢,並已經適應多年了。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大多是採用前腳掌落地後迅速切換全腳掌的混合跑法。對於大眾跑者或健身愛好者來說,比較適合腳後跟著地過度到腳前掌蹬離這種平穩的跑步方式。

綜上所述,只要跑的舒服且高效,跑姿可以自由選擇。但無論採取哪種跑姿,落地一定要輕緩。

二、觀察蹬地是否充分

觀察跑步時髖伸是否充分,下肢蹬地的力量能否貫達。

三、觀察膝關節的位置

觀察是否有膝內翻、外翻或其他偏位。髖伸不足的人容易出現膝超伸代償。

四、觀察骨盆

觀察在跑步過程中骨盆是否左右側擺(臀中小肌無力,穩定性差),雙側迴旋幅度是否一致,是否有提髖步態。

五、觀察胸廓迴旋

觀察跑步時胸廓左右迴旋幅度是否一致,迴旋角度是否充分。胸椎迴旋受限的人,跑步容易腰痛(腰椎迴旋代償)。

六、觀察手臂的擺動

觀察跑步時手臂前後擺動幅度是否一致,擺幅是否充分(擺幅不充分的說明協調性差)。觀察是否有左右擺臂或上下擺臂的代償性姿勢。

跑步雖然很普及,但非所有人都適合跑步,具備跑步能力,跑步對你才是一種健身方式而不是傷害。那麼跑步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下期我會為大家揭曉。

本文作者:餘味

相關焦點

  •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程馬拉松?賽前該如何訓練?
    馬拉松對於很多的跑步新人來說,是非常期待卻又不敢去挑戰的。我尤其記得自己第一次跑步的時候,繞了操場跑了2圈就開始上氣不接下氣,到後來能一口氣跑5公裡、10公裡也不覺得費勁了。也正是因為堅持跑步,結實了很多的和我一樣愛好跑步的人,之後大家經常一起跑步,相互學習,相互鼓勵,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想報名半程馬拉松的想法。
  • 備戰全程和半程馬拉松,需要達到多少跑量?
    問題:王老師,您好,我已經堅持跑步很久了,一直想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但又怕自己的能力還不夠,所以,請問:跑全馬前要達到怎樣的一個跑量才能心裡有底呢?跑量與跑完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的機率有著直接關係。
  • 如何把跑步從「自虐運動」變成「治癒運動」?
    書中圖文並茂,首次分享了人氣教練張展暉很多獨特的運動理念和訓練方法,不但能夠幫助普通人從恐懼跑步到愛上跑步,提升精力、改善體質,還能夠切實有效地幫助跑步愛好者完成打卡半程馬拉動、全程馬拉松的夢想。樊登老師在張展暉老師的指導下,在將信將疑中開始了跑步訓練,經過半年的科學跑步訓練,他參加了南京牛首山的馬拉松比賽,21千米的半程馬拉松只用了兩個半小時。直到今天,樊登老師仍舊在堅持跑步、享受跑步。  除了樊登老師,還有成千上萬的人跟著張展暉一起體驗了跑步後的美妙蛻變,把跑步這件既累又無聊的苦差事變成了輕鬆、幸福的事情。
  • 細胞分裂跑法,發展你的有氧基礎耐力,提升你的跑步成績!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是解決在跑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輕鬆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
  • 沒事就跑個5公裡,山東男籃2悍將酷愛跑步,這配速跑個馬拉松如何
    山東西王男籃在休息了長達33天之後,終於開始了集結備戰。經過了一周的訓練後,隊員們還都在找回運動的狀態。在山東男籃陣中,目前還有5人沒有歸隊,兩位外援哈德森與梅斯,本土球員侯沛佐、田嘉夫和張輝。山東男籃儘管開始了集訓,但運動量可能不是太夠,這不,大周末的,山東男籃後衛張慶鵬都跑出去跑了個5公裡,而此前李敬宇也曬出過自己沒事就跑個5公裡的事情。
  • 跑步,你戴運動手錶嗎?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漫延,阻擋了馬拉松的浪潮,但同時因為疫情,大家跑步的熱情不減反增,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免疫力。原來不怎麼運動的朋友,也紛紛加入跑步等運動中來。跑步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運動,穿上跑鞋,找個場地,如公園、馬路、操場都可以開始跑,不過今年能跑操場都是令人羨慕的。跑步是為了健康,相信是大家共同追求。
  • 12本好書教你正確跑步:哪怕速度再慢,也要保持前進
    《姿勢跑法》(實踐篇)作者:(美)尼可拉斯·羅曼諾夫譯者:王澎《姿勢跑法》(實踐篇)包含了102張真人動作示範圖解,更方便讀者參照學習。譯者:北京醫師跑團本書的兩位作者從飲食、運動、睡眠、與自然接觸等領域展開研究,用科學的理論依據告訴我們,如何順應進化規律生活,以自然地對抗現代疾病和心理上的不適。
  • 高校美女帥哥跑團備戰成都雙遺馬拉松 大秀一字馬
    有著「跑步第四城」之稱的成都,將於3月27日迎來成都雙遺馬拉松。尚未開跑,一支名為「天使酷男」的跑團便以其團隊成員的靚麗帥氣引起大家關注。這支由50位高校美女帥哥組成的參賽隊伍,可能將成為本屆成都雙遺馬拉松最拉風的跑團了。
  • 堅持跑步10年會怎樣?馬拉松平均成績告訴你55歲大叔們才是王者
    堅持跑步十年的人都怎麼樣了?有兩個辦法可以一窺究竟。第一種辦法是,將堅持跑步十年的人和從不運動的人,十年前後的照片放在一起對比,情況會一目了然。第二種辦法是,直接看看馬拉松比賽大眾跑手的情況,尤其是40歲之後年齡組選手的情況。不運動的人和他們相比,可謂雲泥之別。
  • 阿迪達斯Adidas Supernova M 馬拉松賽事休閒運動跑步鞋
    小編Kevin_eye帶大家看看阿迪達斯 Adidas Supernova M 馬拉松賽事休閒運動跑步鞋。這款adidas 阿迪達斯 Supernova 男士緩震跑鞋是adidas全新推出的一款緩衝跑鞋。直屬於Supernova系列,沒有了像Glide、Sequence這樣的2級系列名。配合馬牌橡膠抓地力不錯。
  • 吉普喬格「破2」神鞋被禁,耐克「跑步效率提升4%」跑鞋卻更火了
    (相關報導:馬拉松「破2」幕後:200億石油帝國,41人陪跑,1雙跑鞋)隔天,女性職業跑者 Brigid Kosgei 也穿著Next打破了女子世界紀錄。一些選手希望相關組織能對耐克這些鞋進行調查與檢驗,以確定它們是否為跑者提供了不公平的優勢。Brigid Kosgei 穿著Next打破了女子世界紀錄一雙跑鞋真的能提升選手的表現?
  • 春節不能出門跑步,只好待在家中,6部跑步馬拉松電影陪你過年
    推薦跑步馬拉松電影《強風正勁》《強風正勁》根據三浦紫苑所著同名小說《強風吹拂》改編,一部很熱血很青春的跑步類電影,一群大學生在長跑天才清瀨灰二的召集下挑戰箱根接力長跑大賽的故事,雖然劇情是虛構的,但是裡面的細節都是很不錯的,相信每年的箱根驛傳比賽會比這電影更加精彩。
  • 悅跑圈,一個跑步 app 如何兩年不到用戶量突破 1500 萬? | iSeed
    悅跑圈,一個跑步 app 如何兩年不到用戶量突破 1500 萬?除了防作弊,對於用戶的一些不健康的跑步行為,悅跑圈 app 也會加以提醒。「如果一名用戶在一個月內跑步距離超過 300 公裡,或者是參加了幾場以上的馬拉松,我們會建議他休息」 齊宇說的這種做法從提升用戶粘度來說簡直不可理喻,但在齊宇看來這同樣是體現體育精神的一個環節。成功秘訣 2:從線上到線下,激活用戶參與度兼顧工具性和社交性,讓悅跑圈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體育 app。
  • 如何評估自己的跑步實力?
    尤其在加班、熬夜或者感冒狀態下,或者極端天氣條件下,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訓練強度,避免運動損傷的風險。03如何測量自己的跑力值?甚至在比賽中可以指導跑者合理分配體力,從而獲得更好的跑步表現。這張表列出了1.6公裡和5公裡的比賽時間,以及相應的VDOT值,之後還有適用於當前表現屬於這個範圍內的人的建議訓練配速。你會注意到最後一列列出了M訓練配速以及與VDOT值相應的馬拉松總時間。
  • 馬拉松,逐步找回奔跑節奏
    不過跑步愛好者的「冬歇期」不會太久,按照計劃,2021年1月3日,廈門馬拉松將拉開2021賽季的序幕。即將過去的2020賽季,中國馬拉松的經歷不同過往。在疫情防控低風險區,馬拉松賽事逐步恢復,在線下賽事減少的情況下,線上跑步活動廣泛開展。
  • 中國有多少人在跑步?跑馬拉松?
    他們熱愛跑步,熱愛參加馬拉松, 熱衷於傳遞跑步理念和健康的人生信條, 他們自稱為跑者。 跑者,是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使者。 那麼,全中國有多少人跑步, 又有多少人跑馬拉松?
  • 世界頂級超馬拉松運動員運動後的心臟變化
    目前世界上定期舉行的最長的官方超級馬拉松是「自我超越3100英裡」競賽,其總距離為3100英裡(4989公裡)。在持續數天的比賽中,參賽者必須在跑步的各個部分之間運動和休息,每個部分的長度都比普通馬拉松長(即> 42.195公裡)。
  • 日本馬拉松運動員爭裡約獎牌 花上億在紐約備戰
    在近期陸續開戰的日本國內的奧運選拔賽中,選手們也是表現疲軟。日本體壇相繼出現了網球的錦織圭、花滑的羽生結弦等在海外訓練的世界頂尖選手,於是關於「日本田徑界也應效仿這種海外留學(到海外訓練、接受國外教練的指導)的做法」的呼聲日益高漲,日本田聯決定耗資過億日元派馬拉松選手到美國紐約備戰明年的裡約奧運會,引來輿論的一片熱議。
  • 專訪丨想無傷且高效跑步?這位奧運冠軍運動康復師告訴你答案
    全馬從5小時到跑進345,下一個目標330從2015年開始,戴老師開始把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實踐經驗運用到跑步方面,他自己也逐步從跑步減肥到跑馬拉松。他第一場全馬是2019年4月的宜興馬拉松,用時5個小時完賽。2019年南馬之前,他進行了系統嚴謹的備賽訓練,最終南馬接近破4。
  • 你不知道的馬拉松跑法,這樣跑好輕鬆啊!
    最近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相信不少跑友們都在積極備戰。一場馬拉松,全程42.195公裡並不是誰都能輕易完賽,特別是初跑者們。大多數初跑者們並沒有積累一定的跑量及跑步經驗,核心肌肉力量更是薄弱,想要輕鬆跑完一場馬拉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