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7萬大軍到3萬殘將,稱霸歐洲的拿破崙是如何敗在俄羅斯手上的?

2020-12-22 騰訊網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曾所向無敵。」這是一位出生在科西嘉島上的法國小個子豪情壯志。

有人認為他的失敗是在滑鐵盧戰場上,也有人認為他在萊比錫就敗局已定,但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當拿破崙帶著殘兵敗將從莫斯科的冬天逃回來時,他的歐洲帝國之夢就已徹底凋零,而給他帶來這場噩夢的,只有克林姆林宮中凌冽的寒風和無畏冰雪的哥薩克騎兵。

亞歷山大之名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兒子保羅一世並沒有繼承母親的政治手腕與戰略遠見,他刻意強調對鄰國友好,堅持不幹涉歐洲事務。1801年3月11日夜,反對黨衝進沙皇寢室殺害保羅一世,當時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一世毫無準備地被反對派擁立為新的沙皇。

圖/亞歷山大一世

這位新沙皇繼位之後絲毫看不出曾經經歷了喪父之殤的洗禮。亞歷山大設立「非正式委員會」,通過特殊形式的「內閣」逐漸掌握帝國的最高權力,將各部大臣的任命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甚至籤署自由耕作法,希望自上而下的解決困擾俄國的農奴制,規定農奴可通過贖身手段獲得自由,然而最終因為國內的強大阻力而作罷。

這位年輕有為的君王繼承了其祖母的戰略遠見,開始對拿破崙的崛起進行全方位的壓制。 他在1805、1806年先後組織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聯盟。

然而,拿破崙卓越的戰爭才能的確是超神的存在,從奧地利的奧斯特裡茨戰役到波蘭的艾勞戰役和弗裡德蘭戰役,法蘭西的士兵們在激昂的《馬賽曲》之下似乎得到了上帝的青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807年6月25日,拿破崙皇帝和亞歷山大一世在邊界的涅曼河上簽訂了《提爾西特》條約。拿破崙在普俄之間建立了一個華沙大公國作為緩衝國,使葉卡捷琳娜時代「三分波蘭」的勝果付之東流。

在徹底瓦解了普奧聯合的第五次反法同盟後,拿破崙和他的追隨者們統治了除俄國之外的整個歐洲大陸。統一歐洲的野心告訴他,只有壓服俄國才能真正建立歐洲帝國。

1812年5月,拿破崙率領使用12種語言的57萬大軍遠徵俄羅斯。在取得了一連串軍事勝利後,9月7日,法軍在莫斯科以西125公裡與俄羅斯人展開惡戰,拿破崙得到了「皮洛士的勝利」(公元前三世紀侵略羅馬的希臘國王皮洛士,雖然數次打敗羅馬軍隊,但是因自身也損失慘重最終撤退),而俄國人在損失慘重的同時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隨後,俄羅斯一代名將庫圖佐夫元帥力主放棄莫斯科,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帶著剩餘的俄國高級將領和大部分居民撤出,採取堅壁清野戰術,用遊擊戰模式與法軍相持,迎接拿破崙的不是華麗的斯拉夫女郎與伏特加,而是莫斯科沖天的大火。

在俄羅斯的寒冬中,俄軍不斷採取小部隊偷襲的戰術消耗法軍的有生力量(法蘭西軍隊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最後,跟隨拿破崙逃出生天的法國士兵只剩下了三萬人。俄羅斯寒冷的冬天成為了拿破崙的埋葬者,而這群土地上的英雄們,驅趕著法蘭西的敗兵,一直追入了凡爾賽宮。

圖/莫斯科大火

拿破崙在進入俄國之前雖然整合了整個歐洲的有生力量,但其大量部隊仍然參差不齊,他希望通過人數碾壓俄羅斯的戰術最終敗給了俄羅斯廣闊的縱深與俄國人堅忍不拔的毅力。此次戰敗之後,拿破崙的霸業終成為昨日黃花。

相關焦點

  • 近代戰爭11 拿破崙戰爭中:成就巔峰,拿破崙帝國強勢稱霸歐洲
    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始終還是很不甘心。1803年5月,英國率先向法國宣戰,並再次開始積極的組建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4月,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英國成功地拉攏了俄國、奧地利、瑞典以及丹麥等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 老師不會告訴你,拿破崙稱霸歐洲,其實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歷史上,對於拿破崙的失敗,許多人將其歸咎於貪婪。因為如果拿破崙不是一心想要徵服歐洲,不停的擴張,那麼他就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但事實上,這顯然不是拿破崙能夠決定的,除非他主動放棄法國歐陸霸主的地位,將曾經贏來的利益主動交出去。縱觀拿破崙時代的擴張戰爭,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被動進行的。
  • 曾打敗拿破崙、終結希特勒的歐洲憲兵,高曉松:俄國尚武但不善戰
    但要說世界上最能打的人,絕對不是俄國人,而是13世紀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一路攻城略地,除了南宋抵擋住外,西夏、金國都被其所滅,後來他的子孫曾東面打到歐洲,北面打到俄羅斯,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
  • 拿破崙、希特勒都沒有拿下俄羅斯,為啥成吉思汗子孫能拿下?
    地處歐洲邊緣的俄國,一直被歐洲看做野蠻人。對於這個野蠻人,曾經有很多人想徵服它。然而,成吉思汗子孫能打敗沙俄,為啥拿破崙、希特勒不能?這是為什麼呢?
  • 18世紀的法蘭西,稱霸歐洲的一搏
    同時,法國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也是歐洲大陸上的一個強國的存在。因此這場戰爭也差不多標誌著法國開始稱霸歐洲的進程。法國作為戰勝國,逐漸開始佔據歐洲霸權的制高點。似乎從17世紀到18世紀,乃至19世紀,法蘭西民族都有稱霸歐洲,稱雄世界殖民地,成為全球第一強國的潛質。
  • 俄羅斯千古一帝,被稱為歐洲救世主,蘇聯挖開他墓穴,沒找到屍骨
    通過一系列的擴張戰爭,建立起了一個曾經橫跨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在歷史上,俄羅斯帝國的疆域僅次於大英帝國和蒙古帝國。俄羅斯帝國的擴張,持續了三百多年,這其中湧現出了不少野心勃勃的帝王,讓俄羅斯走向富強的彼得大帝,妄想稱霸世界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都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堪稱俄羅斯歷史上的千古一帝。
  • 拿破崙橫掃歐洲,為什麼兩次敗戰都是被流放,而沒有被殺?
    在歐洲所向無敵的拿破崙在進攻俄羅斯之後卻讓形勢發生了逆轉。拿破崙連續兩次敗給了反法同盟,最終沒有把法國的理念帶到俄羅斯。我們發現拿破崙用兵速度十分之快,經常通過各種穿插戰術繞到敵人後方,在他第一次主持的對奧地利戰爭之中,就是不斷迂迴把敵人繞的暈頭轉向,最後迫使他們向法國臣服,從這以後,拿破崙在法國的軍政事業便水漲船高,通過與法國貴婦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他獲得了法國一些古典君主派系的支持,使得他後面能夠成為法國皇帝,代表法國對外發動復興戰爭。
  • 拿破崙歷史,30歲走上人生巔峰,如果不遠徵俄羅斯,後期不會失敗
    拿破崙生於1769年,出生於法國南部的科西嘉島,他是一個左撇子,身高只有170釐米左右,在歐洲人眼裡是非常矮小的,所以他從小就經常被別人欺負。1779年拿破崙就讀於法國布裡埃納軍校,而且還是一名高材生,成績十分優異。1784年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這時拿破崙才15歲。
  • 歐洲黑歷史:封鎖整個歐洲也打不死英國,拿破崙輸得不冤
    海軍的失敗,讓法國只能從其他領域想辦法,別出心裁的拿破崙想到了經濟,他希望藉助對歐洲大陸的封鎖,以大陸戰勝海洋,徹底打敗英國,稱霸歐洲乃至世界。 英國是個島國,市場狹小,自然資源有限,海外貿易是英國經濟的生命線,按照法國經濟學界的看法,當英國不能通過出口獲取貿易順差的時候,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
  • 拿破崙在歐洲近乎無敵,為何沒有攻打當時的中國?
    ——拿破崙 拿破崙是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10歲便進入法國布裡埃納軍校學習,由於身材矮小,他經常遭到其他本土學員的欺辱,在軍校畢業後,拿破崙被選送到法國巴黎軍官學校,專攻炮兵學,值得一提的是,拿破崙擁有過人的數學天賦。由於家境貧寒,拿破崙在軍校提前畢業,後來跟隨部隊在各地駐防。
  • 拿破崙不滿和對國內戰爭厭戰以及建立歐洲聯盟對抗法國,感到沮喪
    拿破崙戰爭開始時,是為了保衛國家和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而拿破崙創建的法蘭西帝國代表的是新興法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的屬性是掠奪、霸權和擴張。因此,在擊敗前五次反法同盟、鞏固法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後,拿破崙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而是積極向外擴張,希望通過戰爭稱霸歐洲。拿破崙戰爭後期,霸權和掠奪成為主旋律。
  • 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
    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兩千多年前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坑殺趙國將士四十多萬人,一戰幾乎將趙國青壯兵力一掃而空,自此之後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東進,最終秦王嬴政一統天下。
  • 拿破崙、希特勒都因天氣兵敗莫斯科,為什麼成吉思汗卻贏了?
    縱觀歐洲近代歷史中能夠真正稱得上戰鬥狂魔的屈指可數,其中拿破崙以及希特勒榜上有名,同時也是最有機會統一整個歐洲的人物,不過,他們二人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而且失敗的原因也非常的相似,全部都是因為莫斯科嚴寒的天氣造成的,那麼他們為何都兵敗於此呢?
  • 從拿破崙到希特勒,明知俄羅斯地區環境惡劣,可是為何都堅持東徵?
    整個俄羅斯地區,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 國土面積高達2280萬平方公裡,幾乎是整個歐洲疆域面積的兩倍 。當時的人口,僅次於當時的大清王朝和大英帝國,一度達到1億6570萬人口。
  • 拿破崙親徵沙俄,60萬法軍竟敗給一枚紐扣,全因不懂化學知識
    德國作家歌德曾為為拿破崙創作《英雄的心中豪情萬丈,向著王座毅然啟航》,此詩成為傳頌數百年的經典,英國的邱吉爾也曾發出「世界上沒有比拿破崙更偉大的人」。令人惋惜的是,拿破崙的前半生南徵北討,讓所有歐洲強國認輸服軟,唯有在東徵沙皇俄國的時候,敗得一塌糊塗,最終在流放聖赫倫那島的途中抑鬱而終。
  • 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歐洲,拿破崙到底有多牛?
    1798年,為了打擊英國的海外勢力,拿破崙率軍遠徵埃及。1799年,以英國和俄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大舉進攻法國,而法國國內叛亂不斷,局勢岌岌可危。拿破崙聞訊,率領少數隨從秘密離開埃及,星夜趕回巴黎。
  • 拿破崙親徵沙俄,60萬法軍敗給一枚紐扣,全因不懂化學知識
    令人惋惜的是,拿破崙的前半生南徵北討,讓所有歐洲強國認輸服軟,唯有在東徵沙皇俄國的時候,敗得一塌糊塗,最終在流放聖赫倫那島的途中抑鬱而終。  或許,拿破崙臨終都想像不到,能夠挫敗他這個常勝將軍,既不是沙皇俄國的軍隊實力,也不是東歐平原的惡劣天氣,卻是一枚不起眼的紐扣。這是為何呢?
  • 拿破崙為什麼會兵敗俄羅斯?
    拿破崙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爭,先後打贏了50多場戰役,但在他的所有戰爭中進攻俄國的失敗和最後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想必最讓他刻骨銘心,那麼一向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什麼會兵敗俄羅斯呢?拿破崙加冕拿破崙永遠也不會忘記俄羅斯這個對手,因為只有打敗了俄國,才能算真正的徵服了歐洲大陸。
  • 奧地利:從稱霸歐洲到淪為歐洲小國,奧地利為什麼越來越小?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奧地利從大國到小國作者:諸葛仲達 編輯:Thomas奧地利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首都是著名的「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國土面積8.3萬平方公裡,不及德國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只有800
  • 論國民士氣12章13節:拿破崙遠徵埃及,歐洲各國組第二次反法同盟
    其一是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開始在義大利戰場上建功立業;其二是當時世界頭號女強人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去世。1797年12月7日,在義大利戰場上戰功赫赫的拿破崙回到法國,一舉成為法國人崇拜的戰爭英雄。1798年3月5日,法國督政府任命拿破崙為埃及遠徵軍司令,遠徵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