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鋪鎮大鬥村:300多畝紅薯豐收了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八月上旬,大路鋪鎮大鬥村年初種植的300多畝紅薯迎來收穫時節,村民們每天都在田間忙著開挖、分揀、打包紅薯,完成預訂的出售訂單。

一大早,大鬥村紅薯地裡就熱鬧非凡,一臺老闆從廣西請來專業紅薯挖掘機在地裡來回地挖著紅薯,相比往年,今年挖紅薯的效率比人工高了幾十倍。

紅薯收割機駕駛員 盤順滿:一個小時可以挖得到兩畝,比人工要節省二三十倍,二三十個人才可以挖得到這個機器的一個小時。

挖紅薯效率提高了,為了快速把地裡的紅薯分揀、打包好,老闆伍成首請來這片土地的主人幫忙,讓他們三五成組跟在機器後面分揀打包,給他們80一天的工錢。

紅薯種植大戶 伍成首:勞動力基本上是這一片田的主人,最多的一天60多個人,一般的情況下,像現在收番薯,30個人左右。

今年年初,伍成首了解到大鬥村這片臨山的水田由於灌溉條件不好,大多都只種了些玉米,天一幹就收成不好。正愁找不到大面積土地種紅薯的伍成首主動找上了門,流轉承包了300多畝種植冰淇淋、凌紫、西瓜紅三個品種的紅薯,畝產兩千斤的紅薯,每畝的純利潤接近3000元。看著第一年就豐產的紅薯,村民們有了跟著種的想法。

大路鋪鎮大鬥村村民 趙志英:老闆講的話,紅薯一起推銷出去,這比做什麼都划得來些,所以呢,想方設法明年和老闆一起共甘共苦種番薯,跟著老闆一起發財。

種紅薯技術性要求不是很強,只要肯吃苦,跟著學,種出來的紅薯質量基本有保障。伍成首準備為村民們提供種苗,無償指導種植技術,然後就一起把紅薯打包賣出去,帶著村民一起賺錢。

紅薯種植大戶 伍成首:他(村民)最大的顧慮就是我種出來有不有人要,賣不賣得出,有不有錢賺,這是村民最關心的,只要種出紅薯和我一樣的品質,我全部收,打消這個顧慮。

沒有了後顧之憂,明年很多村民準備把自己的包穀地開墾出來跟著老闆種紅薯。

【來源:江華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400餘畝荒田種上紅薯
    縣人大常委會代主任黃小雲、對接消費扶貧的企業代表、最美種植戶、致富帶頭人以及大量當地村民和周邊遊客前來共享豐收的喜悅。預計為村帶來250萬收入近年來,佛岡縣高崗鎮三聯村著力發展紅薯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脫貧奔小康。脫貧攻堅,產業脫貧是重點,如何將產業發展轉化為持續輸血,才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所在。
  • 烏蘇市西大溝鎮3200畝打瓜豐收 農民採收忙
    近日,烏蘇市西大溝鎮3200多畝打瓜喜獲豐收,該鎮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機械、人力搶時收穫打瓜,力爭實現豐產豐收。 西大溝鎮烏蘭祖湖村種植大戶皇國兵今年種了500畝打瓜,眼下,打瓜開始成熟,在鎮、村兩級的幫助下,打瓜採收工作進展順利。
  • 苕國西充,近10萬畝紅薯迎來大豐收!
    今年全縣種植紅薯約9.7萬畝,目前多地紅薯都已進入豐收季,預計今年該縣紅薯產量近5000萬公斤。據悉,西充出產的紅薯以品質優良、軟糯香甜聞名,備受消費者喜愛。 「你看,這個紅苕長得好哦。」日前,筆者來到位於西充縣佔山鄉柏山坡村的氧森谷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朝樹手捧紅薯笑得合不攏嘴。
  • 交通扶貧讓「紅薯幹」成為香餑餑——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見聞
    沿著平坦的水泥路走進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田間地頭處處可見村民辛勤地忙著除草、施肥、鬆土……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自從2015年3月開展交通扶貧以來,現在村裡各自然村基本都修通了水泥路,有的路段還加裝了防護牆,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而且為全村實現脫貧夯實了基礎。」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黨支部書記歐群昌高興地介紹道。
  • 么塘村:試種紅薯獲豐收
    ,工人們分工協作,翻梨土地,把一個個紅薯從泥土裡撿出來。種植戶楊單告訴記者,她於今年4月在舍寨組流轉土地,共種植了紅薯和紫薯兩個優質品種。,有50畝多一點,然後那種紫甘薯有50畝一點,也是加起來有100多畝。
  • 廣西欽州萬畝金黃稻田 「繪」出美麗豐收圖
    喜看稻田千層浪,又是一年豐收時。11月3日,在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康熙嶺鎮,無人機航拍下的萬畝稻田一片金黃。當地農民抓住晴好天氣收割晚稻,在金黃的稻浪裡,收割機來回弛聘一片繁忙,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 夏津金絲皇菊豐收啦!鄭保屯鎮書記成了推介人
    11月4日上午,在德州市夏津縣鄭保屯鎮集體經濟種植基地上,10餘名黨員志願者正在熱火朝天的採摘著金絲皇菊。共流轉土地460畝,種植金絲皇菊20畝,大球蓋菇300畝,油葵文化寫生基地140畝。日前,金絲皇菊喜獲豐收,正在採摘烘乾,預計每畝可收入5000元。
  • 汝州市臨汝鎮:鼓勵紅薯種植,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大姐今年紅薯的長勢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啊,比如種植方面有什麼難題沒有?」「今年紅薯長的可不賴,紅薯苗也好,還是政府免費給我的苗,一畝紅薯最少能賺2000塊,政府每畝地還給我們補貼500塊錢呢,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
  • 入冬了80畝紅薯還在地裡 四川西充40餘名志願者扛著鋤頭來了
    清泥衡歡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四川省南充市西充老大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商品紅薯豐收了。紅薯也稱「紅苕」。西充盛產紅薯,營養價值高,故稱「苕國」。今年西充紅薯銷售市場不錯,但公司負責人何旭林高興不起來:前段時間道路垮塌,耕整機(挖紅薯的機器)無法進入薯地作業,雖經人工搶挖後,但在12月初還有80畝紅薯埋在地裡,再不挖回來紅薯就要爛在地裡,到手的銀子可能化作水。挖紅薯。
  • 鄯善4萬畝大芸豐收,是治沙「能手」更是名貴藥材
    日前,生長在吐魯番市鄯善縣的4萬畝大芸(肉蓯蓉)迎來「豐收季」。連日來,種植大戶們紛紛組織農民開挖採摘,荒涼的沙漠和鹽鹼地裡一派繁忙景象。鄯善縣的大芸種植主要分布在迪坎鎮、達浪坎鄉、闢展鎮的梭梭林地裡。種植大芸既有利於治理沙漠和鹽鹼地,又有較高經濟收入,還能帶動剩餘勞動力就業及貧困戶脫貧致富。
  • 天津:打響157萬畝夏糧豐收保衛戰
    內容提要:連日來,市農業主管部門會同涉農區積極組織農民進行乾熱風預防和病蟲害防治,全面打響夏糧豐收保衛戰。天津北方網訊:再有兩周,今年全市157萬畝小麥就將進入收穫期,眼下正值小麥生長田間管理的最後關鍵期,對確保全市夏糧豐收意義十分重大。
  • 倉滿廩實話豐年——忻府區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的啟示
    為更有力地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忻府區今年建立了玉米、甜糯玉米、紅薯、高粱等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12個,面積達210餘畝,展示玉米、雜糧新品種265個。山西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經常到董村鎮遊邀村黨支部書記蘇全虎建設的20畝紅薯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指導。
  • 哈巴河縣9萬餘畝打瓜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哈巴河縣9萬餘畝打瓜喜獲豐收,趁著天氣晴朗,各鄉(鎮)農牧民搶抓農時,採收打瓜。  陳宣是薩爾塔木鄉馬胡村的種植大戶,今年他除了種植自己的土地外,還承包了一些土地,其中打瓜就佔120畝,看著滿地晾曬的打瓜籽,陳宣的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 豐收,在張掖的田野上
    眼下,正值玉米收穫的關鍵時期,臨澤縣鴨暖鎮各村金燦燦的玉米地裡,一臺臺玉米收穫機來回穿梭,摘穗、剝皮、秸稈粉碎、裝車一氣呵成。 近年來,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深入實施,鴨暖鎮因地制宜、試點先行,先後完成1.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為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生產提供了條件。
  • 不起眼的紅薯,竟有這麼大作用!金寨「紅薯大王」靠紅薯實現夢想
    生於六安金寨縣深山的70後朱先富,兩年前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回老家燕子河鎮開辦一家紅薯加工企業,他想利用兒時最熟悉的農產品來和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成為「紅薯大王」,兩年多了,他的夢想完成得怎麼樣了呢?
  • 慈利縣1200畝精細化玉米間套種高產高效示範基地建設開工
    【摘要】11月29日,筆者從慈利縣農業部門獲悉,由湖南長峪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1200畝精細化玉米間套種高產高效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開發中。11月29日,筆者從慈利縣農業部門獲悉,由湖南長峪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1200畝精細化玉米間套種高產高效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開發中。
  • 吉安:喜「畫」醉美豐收圖
    吉州區興橋鎮泉塘村扶貧基地的「扶貧果」喜獲豐收,村民正在採摘獼猴桃。李軍 攝 該基地吸收當地8戶貧困戶種植南豐蜜橘、新餘蜜橘等果樹1100餘畝等,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路。黃衛強、龍禮香 攝
  • 揭陽這個鎮七千多畝油甘成熟了,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普寧市雲落鎮,時下正是油甘逐漸成熟的季節,農戶都忙著採摘油甘,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們一起到現場去感受一番。在雲落鎮紅光村的果林場,成片的油柑樹上,一穗一穗的油甘如碧珠一樣,沉沉掛滿枝頭,在陽光下顯得晶瑩誘人。
  • 剛剛|廣連高速(大路邊段)徵地拆遷全面完成,建設邁入加速度
    自2018年5月起至今,歷時27個月,大路邊鎮共徵收土地面積2200餘畝,如期圓滿完成廣連高速(大路邊段)紅線內土地徵收、房屋拆遷和墳墓改遷工作。這將極大加快廣連高速建設,確保廣連高速2021年建成通車運營。7月31日下午,最後一棟房屋成功拆遷,這也標誌著廣連高速(大路邊段)徵地拆遷工作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