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餘畝荒田種上紅薯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為充分展示鄉村振興取得的喜人變化,鞏固脫貧攻堅取得的豐碩成果,11月28日上午,高崗鎮三聯村舉辦了以「消費扶貧手拉手·共赴小康心連心」為主題的第五屆高山紅薯購銷節活動。縣人大常委會代主任黃小雲、對接消費扶貧的企業代表、最美種植戶、致富帶頭人以及大量當地村民和周邊遊客前來共享豐收的喜悅。

預計為村帶來250萬收入

近年來,佛岡縣高崗鎮三聯村著力發展紅薯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脫貧奔小康。脫貧攻堅,產業脫貧是重點,如何將產業發展轉化為持續輸血,才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所在。

高崗鎮三聯村黨支部書記朱紅意看準三聯村沙質土壤的特點,帶頭在自己的田裡種下紅薯,並成立了順景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統籌全村紅薯種植和出售。這一種,不僅種出百萬產值,也種出了三聯村產業脫貧的希望。

三聯村村民張芳真身患殘疾,不能外出務工,生活全靠哥哥張智峰和政府幫助。得知村裡大力發展紅薯種植後,決定與哥哥一起種紅薯。在兄弟倆的努力下,今年收穫紅薯約7000斤,實現增收1.4萬餘元。

在高崗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三聯村成功申請到「一村一品」省專項資金用於發展紅薯種植。高崗鎮樹立「把荒土變成金」的思維理念,將400餘畝荒田廢土開墾種植紅薯,不僅將撂荒農田充分利用,綠油油的番薯葉也為三聯村增添了一絲生機。在鎮、村的共同努力下,三聯村今年的紅薯產量將達到120萬斤,預計將為三聯村帶來250萬元的收入。

延長產業鏈 提高附加值

在紅薯產量年年上升的情況下,高崗鎮黨委、政府也意識到單純的售賣紅薯價格低、利潤空間小,必須要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紅薯的產品附加值,這一想法與朱紅意不謀而合。

經過商議,三聯村購買了烘乾機、研磨機。通過機械將新鮮的紅薯做成番薯幹、番薯粉,即延長了紅薯的保質期,又提高了紅薯的附加值。

「以前三聯村的番薯幹都是各家各戶手工製作,番薯乾沒有任何添加劑,是原生態的綠色食品。但難以規模化生產,一直沒能打開市場,現在有了烘乾機,村民們的收入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高崗鎮的駐村幹部喜笑顏開地說。

探索新項目 試點蘭花種植

三聯村在高崗鎮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探索新的種植項目,在多方考察後決定試點蘭花種植。10月初,在三聯村的蘭花種植基地,數萬盆蘭花鬱鬱蔥蔥、長勢旺盛,一些花農正給蘭花澆水、鋤草。有客戶以14元一盆的價格訂購了1.5萬盆蘭花,月底就要交付,花農們抓緊時間對蘭花進行維護,務求把最好品質的蘭花交給客戶。通過蘭花種植,預計最少可以為三聯村增加15萬元集體收入。

在紅薯收穫和蘭花基地繁忙的時候,順景種植合作社都會僱傭本村的貧困戶做短工,每年都會給貧困戶額外帶來數千元的收入。高崗鎮政府協調將已荒廢的三聯小學用作紅薯儲藏倉庫,既利用了現有資源,又延長了紅薯的儲藏時間。

結合村、鎮、縣三級資金,三聯村的村道拓寬了2米,方便了群眾出行。紅薯和蘭花的銷售,催生出了物流、快遞等下遊產業,進一步帶動了村民就業。一根根紅薯、一盆盆蘭花,就這樣轉動起三聯村脫貧奔小康的車輪。

消費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明年我一定要努力多種幾畝紅薯,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收入」。一名紅薯種植農戶剛剛將紅薯送到順景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立刻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支付了收購紅薯的款項,看著微信收款消息,種植戶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

在今年的高山紅薯購銷節活動現場舉辦了最美種植戶、致富帶頭人表彰活動,共有4家企業和順景專業合作社直接籤訂供銷合同,為紅薯銷售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據統計,活動當天企業遊客現場認購紅薯超10萬斤,助力扶貧成效喜人。

高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歐軍介紹,高崗鎮立足發展綠色產業、生態旅遊,不斷加大力度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通過開展購銷節這樣的消費扶貧活動,進一步提高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幫助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促進農業發展、農業繁榮,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高崗鎮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支持三聯村打造『一村一品』,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我們的行列中。鎮政府也會全力做好生產服務和政策幫扶,讓更多群眾走上致富道路,推動鄉村振興。」高崗鎮黨委書記鄭按雙說。

南方日報記者 程浩

通訊員 陳穎就 鄧鈺菲

相關焦點

  • 一畝田助力臨猗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最大的農產品B2B線上交易平臺一畝田參與本次活動,並就大宗農產品的網際網路銷售路徑與現場嘉賓進行分享。一畝田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B2B線上交易平臺,自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於大宗農產品的銷售服務能力提升,推動農產品銷售。目前,一畝田平臺上僅蘋果採購商就有200多萬,在蘋果銷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 入冬了80畝紅薯還在地裡 四川西充40餘名志願者扛著鋤頭來了
    西充盛產紅薯,營養價值高,故稱「苕國」。今年西充紅薯銷售市場不錯,但公司負責人何旭林高興不起來:前段時間道路垮塌,耕整機(挖紅薯的機器)無法進入薯地作業,雖經人工搶挖後,但在12月初還有80畝紅薯埋在地裡,再不挖回來紅薯就要爛在地裡,到手的銀子可能化作水。挖紅薯。
  • 大路鋪鎮大鬥村:300多畝紅薯豐收了
    八月上旬,大路鋪鎮大鬥村年初種植的300多畝紅薯迎來收穫時節,村民們每天都在田間忙著開挖、分揀、打包紅薯,完成預訂的出售訂單。一大早,大鬥村紅薯地裡就熱鬧非凡,一臺老闆從廣西請來專業紅薯挖掘機在地裡來回地挖著紅薯,相比往年,今年挖紅薯的效率比人工高了幾十倍。紅薯收割機駕駛員 盤順滿:一個小時可以挖得到兩畝,比人工要節省二三十倍,二三十個人才可以挖得到這個機器的一個小時。
  • 丟荒田墾造水田變良田!程村鎮2.5萬畝晚稻喜獲豐收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要求,全面保障糧食生產,程村鎮大力利用丟荒水田、坡地墾造的水田種植水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鎮今年的25000畝晚造水稻獲得了豐收,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在程村鎮隴石村的中源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今年6月份種下的晚造水稻開始收割。自動收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飽滿的稻穀經自動脫穗裝車,不一會就堆滿了車廂。種植大戶謝和平說,他今年在程村隴石、長芙等村委會利用1200多畝丟荒水田種植了水稻,獲得了豐收。
  • 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
    (中國減貧故事)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中新社合肥12月22日電 題: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中新社記者 吳蘭隆冬時節,顆粒歸倉,原本農閒時節,但在安徽農村,有很多回鄉逐夢田園的「新農人」,
  • 農村裡包田種烤菸,500塊錢一畝,種幾十畝能掙多少錢?
    我家的田包給別人種烤菸,500塊錢一畝,那村裡的人包個幾十畝田種烤菸,聽說一畝烤菸能掙個2000塊錢左右,這是真的嗎?目測他承包了有個五六十畝吧,因為他承包的田都是一等田,500塊錢一畝在我們當地,在別的地方500塊錢一畝是承包不了的。
  • 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
  • 體驗數字農業前沿 農業農村部部屬單位百位處長走進一畝田
    11月4日,農業農村部部屬單位處級幹部能力培訓班走進一畝田北京總部參觀、調研,親身體驗了作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領跑者的一畝田在數字農業領域的能力,以及以網際網路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成果。一畝田相關負責人向大家介紹了平臺自2011年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以及以數據和算法為驅動,推動農產品銷售的三大業務——採購撮合服務、B2B線上交易和智能批發市場業務。
  • 26人種萬畝田
    新華社南昌11月26日電題:26人種萬畝田新華社記者陳春園鄱陽湖畔,「江南糧倉」南昌縣蔣巷鎮,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的晚稻剛收割完,運糧車來回駛過,驚起在田裡覓食的鳥群。公司副總經理、技術專家肖繼人領著我們,滿臉自豪地介紹田間的一臺臺農機「神器」:長得像變形金剛「汽車人」的無人駕駛插秧機,肚子上掛著巨大「彈藥倉」的大型植保機,外形酷似科幻片中「火星登陸車」的農業無人車………滿眼酷炫的「科技範」!
  • 寧鄉青山橋鎮:紅薯串起脫貧致富產業鏈
    脫貧後的村民有的將自家剛挖出來的紅薯送來變現,有的在這裡現場加工、打漿取粉……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真心真金扶貧,1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田坪村,由原田坪村、白洋村、茅廬村、排門村、黃鶯村合併而成,目前共有1520戶5500餘人。
  • 都說種紅薯不掙錢,他卻靠種脫毒紅薯,獲得了大財富,怎麼做到的
    來到紅薯縣種紅薯周德順2013年之前一直在武漢市從事水產養殖行業生意,每年有上千萬元的銷售額。一次日本之行,周德順發現日本紅薯深加工水平很高,紅薯蛋糕利潤驚人。從日本回來後,他就特意到紅安縣去考察。他發現湖北的土壤不僅適合種紅薯,而且土地流轉費用很低。2013年周德順特意從武漢跑來流轉了八百畝地開始種植當地有名的紅安苕。紅安苕是紅安縣的特色紅薯品種,種植歷史有兩百多年,農戶家裡都會種上一兩畝,但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紅安苕歪脖子比較多,歪瓜裂棗也比較多,而且很多非常大,賣不上價格,種植戶總是賺不到錢。
  • 周至渭友村400畝獼猴桃被淹 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用水泵抽水 本報記者 李宗華攝   受近日持續降雨影響,位於沙河、清水河交匯處的西安市周至縣富仁街道辦渭友村數百畝農田被淹,包括約400畝正值採摘期的獼猴桃。拐上前往村子的村道,兩邊就是一個個的獼猴桃園。記者看到,即使此時雨已經停了,一塊塊地裡依然淤泥堆積。村民王師傅向記者介紹說,9月14日晚上,上漲的水位幾乎淹沒了整條村道。「當時這個村道上都是水,人都不敢走。」  村民老陳昨天和妻子用排水泵連著七八十米長的水管,將自家田裡的積水抽到河裡去。「我兩畝多地都種的植物,有側柏、石蘭、月季等等。現在正是銷售旺季,突然一下子被水淹完了。」
  • 父親的一畝三分田
    父親的一畝三分田   父親今年八十有五了,可還勁頭十足地種著他的一畝三分田。  我們家原來有好幾畝水田,哥嫂們嫌種田又累又不划算,把一大半讓給了別人。剩下村前的這一畝三分好田,父親說什麼也不許讓給別人,還數落哥嫂:「一畝三分田也不想種,吃什麼?
  • 苕國西充,近10萬畝紅薯迎來大豐收!
    今年全縣種植紅薯約9.7萬畝,目前多地紅薯都已進入豐收季,預計今年該縣紅薯產量近5000萬公斤。據悉,西充出產的紅薯以品質優良、軟糯香甜聞名,備受消費者喜愛。 「你看,這個紅苕長得好哦。」日前,筆者來到位於西充縣佔山鄉柏山坡村的氧森谷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朝樹手捧紅薯笑得合不攏嘴。
  • 解碼藏糧於地的「滕州樣本」:望天田變成了豐收田
    站在山東滕州市蓮青山上登高遠眺,沃野平疇上,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眼前的這幅場景令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十分感慨,這跟今年4月份來採訪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3.5萬畝「荒疙瘩」變成了如今的「金疙瘩」。而這些變化,得益於滕州市大力實施的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綠水青山不曾改,丘陵薄地變良田。
  • 南山有我一畝田,種菜種麥種春風
    南山有我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菜,種麥,種春風!一花一菜,一瓜一豆,一木一葉,一茶一飯,一朝一暮,一季一光陰。無論是用時間等候泥土肥沃,還是用自己種植的食材煮羹湯,都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在城市,在重慶南山下,李開雲以「一畝田+四季蔬禾+六年晨昏」,還原了這種讓人心心嚮往的生活本真模樣。「在重慶南山下如願以償擁有了一塊田。田不算大,但可以種菜也可以種麥。雖然因為疏於打理,田裡長滿了野草,泥巴也常常沾滿褲腳。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 如何看待一畝田的價值?(上)
    導語:撮合交易,是一畝田的根基。文|韓驍當下,社區團購大火,上到億元市值的巨頭,下到普通的創業玩家,都在入局撈金。那就是一畝田。早期一畝田,撮合模式下,盈利模式難尋從農業上行鏈條來看,有幾個環節是核心,農戶是生產者,但是中國的土地分散,人均7畝地多一點,種植現代化水平低,農戶成為流通體系裡的最底端環節。
  • 《天穗之咲稻姬》荒田起技能評價介紹 荒田起技能是什麼
    導 讀 《天穗之咲稻姬》中的荒田起是遊戲中的第二個技能,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荒田起技能到底好不好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助力扶貧攻堅 一畝田亮相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博覽會
    一畝田公共事務部副總裁張馳以《發揮B2B優勢 一畝田開通電商扶貧"高速路"》為主題在大會上進行發言作為國內領先的農業電商服務平臺,一畝田在扶貧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一畝田平臺中連接了全國824個貧困地區355萬農業從業者,每年幫助他們線上成功撮合次數超過3000萬次,為貧困縣帶來上百億的採購商訂單。一畝田舉辦的"扶貧之星"評選活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扶貧故事,鼓勵和帶動更多人參與扶貧事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湧現出了一批脫貧致富的典型人物。
  • 「造血式」扶貧 一畝田助力雲南多縣打造農業電商精英團隊
    一畝田電商專家針對施甸和龍陵的地域特色,分別從在一畝田上0元開店、把貨賣給全國採購商、打通全國農批市場和10分鐘學會短視頻賣貨四個方面進行了培訓,同時在一畝田電商平臺上實戰操作,教大家怎樣利用電商平臺將產品賣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