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鄉村振興取得的喜人變化,鞏固脫貧攻堅取得的豐碩成果,11月28日上午,高崗鎮三聯村舉辦了以「消費扶貧手拉手·共赴小康心連心」為主題的第五屆高山紅薯購銷節活動。縣人大常委會代主任黃小雲、對接消費扶貧的企業代表、最美種植戶、致富帶頭人以及大量當地村民和周邊遊客前來共享豐收的喜悅。
預計為村帶來250萬收入
近年來,佛岡縣高崗鎮三聯村著力發展紅薯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脫貧奔小康。脫貧攻堅,產業脫貧是重點,如何將產業發展轉化為持續輸血,才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所在。
高崗鎮三聯村黨支部書記朱紅意看準三聯村沙質土壤的特點,帶頭在自己的田裡種下紅薯,並成立了順景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統籌全村紅薯種植和出售。這一種,不僅種出百萬產值,也種出了三聯村產業脫貧的希望。
三聯村村民張芳真身患殘疾,不能外出務工,生活全靠哥哥張智峰和政府幫助。得知村裡大力發展紅薯種植後,決定與哥哥一起種紅薯。在兄弟倆的努力下,今年收穫紅薯約7000斤,實現增收1.4萬餘元。
在高崗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三聯村成功申請到「一村一品」省專項資金用於發展紅薯種植。高崗鎮樹立「把荒土變成金」的思維理念,將400餘畝荒田廢土開墾種植紅薯,不僅將撂荒農田充分利用,綠油油的番薯葉也為三聯村增添了一絲生機。在鎮、村的共同努力下,三聯村今年的紅薯產量將達到120萬斤,預計將為三聯村帶來250萬元的收入。
延長產業鏈 提高附加值
在紅薯產量年年上升的情況下,高崗鎮黨委、政府也意識到單純的售賣紅薯價格低、利潤空間小,必須要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紅薯的產品附加值,這一想法與朱紅意不謀而合。
經過商議,三聯村購買了烘乾機、研磨機。通過機械將新鮮的紅薯做成番薯幹、番薯粉,即延長了紅薯的保質期,又提高了紅薯的附加值。
「以前三聯村的番薯幹都是各家各戶手工製作,番薯乾沒有任何添加劑,是原生態的綠色食品。但難以規模化生產,一直沒能打開市場,現在有了烘乾機,村民們的收入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高崗鎮的駐村幹部喜笑顏開地說。
探索新項目 試點蘭花種植
三聯村在高崗鎮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探索新的種植項目,在多方考察後決定試點蘭花種植。10月初,在三聯村的蘭花種植基地,數萬盆蘭花鬱鬱蔥蔥、長勢旺盛,一些花農正給蘭花澆水、鋤草。有客戶以14元一盆的價格訂購了1.5萬盆蘭花,月底就要交付,花農們抓緊時間對蘭花進行維護,務求把最好品質的蘭花交給客戶。通過蘭花種植,預計最少可以為三聯村增加15萬元集體收入。
在紅薯收穫和蘭花基地繁忙的時候,順景種植合作社都會僱傭本村的貧困戶做短工,每年都會給貧困戶額外帶來數千元的收入。高崗鎮政府協調將已荒廢的三聯小學用作紅薯儲藏倉庫,既利用了現有資源,又延長了紅薯的儲藏時間。
結合村、鎮、縣三級資金,三聯村的村道拓寬了2米,方便了群眾出行。紅薯和蘭花的銷售,催生出了物流、快遞等下遊產業,進一步帶動了村民就業。一根根紅薯、一盆盆蘭花,就這樣轉動起三聯村脫貧奔小康的車輪。
消費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明年我一定要努力多種幾畝紅薯,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收入」。一名紅薯種植農戶剛剛將紅薯送到順景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立刻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支付了收購紅薯的款項,看著微信收款消息,種植戶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
在今年的高山紅薯購銷節活動現場舉辦了最美種植戶、致富帶頭人表彰活動,共有4家企業和順景專業合作社直接籤訂供銷合同,為紅薯銷售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據統計,活動當天企業遊客現場認購紅薯超10萬斤,助力扶貧成效喜人。
高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歐軍介紹,高崗鎮立足發展綠色產業、生態旅遊,不斷加大力度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通過開展購銷節這樣的消費扶貧活動,進一步提高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幫助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促進農業發展、農業繁榮,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高崗鎮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支持三聯村打造『一村一品』,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我們的行列中。鎮政府也會全力做好生產服務和政策幫扶,讓更多群眾走上致富道路,推動鄉村振興。」高崗鎮黨委書記鄭按雙說。
南方日報記者 程浩
通訊員 陳穎就 鄧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