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古窯村「復活」背後的大師之筆

2020-12-19 騰訊網

「我們到了博山縣,或者說煙囪鎮,這是我在中國見過的最大的工業城鎮。在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了長長的推車隊伍,裝載著煤、焦炭、鐵器、陶器、菸草、穀物和一些包裹嚴實的貨物(看來是玻璃)。我數了數,一小時內就有65輛裝煙煤的車經過……」

1869年,普魯士人李希霍芬筆下的「煙囪鎮」實為誤聽,其實它真正的名稱是「顏神」。

光影輪迴,一百多年後的顏神古鎮滄桑巨變,尊重歷史的建築設計、喚醒記憶的策展布局,作為古鎮縮影的古窯村,緣何得以在多位大師的筆下重獲「新生」?

日前,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對此進行了探尋。

古窯村建築師鄭炘教授:

「是琉璃將他們與我捆綁到了一起」

光線穿過琉璃的那一瞬,所散發出的幽深而高雅的光芒,仿佛是海的柔光與金澤的重重影翳,綻放,沒有華麗的宣言,低調的沉默是世人難以名狀的驚豔。

「散落在古窯村的古窯,是整個顏神古鎮的精神坐標,成為其所在區域的核心。」穿行在古窯村之中,頭頂英國「未來建築獎」與「新與舊」單項獎得主光環,來自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的鄭炘教授坦言,自己仿佛可以聽見時間在流動,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這是一個承繼著千百年陶瓷、琉璃文化的古村落,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的古鎮。

「我在匣缽廠入口設計了高大的圓弧拱門,與古窯的拱門相呼應,使其在視覺調性上更和諧。」

如鄭炘所說,在顏神古鎮——古窯村的護改開發過程中,他摒棄了傳統的模仿老建築的改造方式,利用新建築與傳統建築銜接的手法,使改造後的區域既保留了傳統的意蘊,又增添了當代的活力,新老建築在形態和材質上相互呼應與對話,和諧共生。

深挖之下,這裡祖祖輩輩都生活著以製作陶瓷和琉璃為生的手藝人,這裡有著明清時生產陶瓷的古老圓窯群和圍繞在它周邊的傳統民居、院落中有樹且尺度宜人,而這些傳統的民居連綴在一起,就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巷子、胡同,更有已廢棄的3000平方米的老廠房。

「是琉璃將他們與我捆綁到了一起,我將美術館等較大體量公共建築與匣缽廠毗鄰,使這片區域向小尺度的傳統民居舒緩地過渡。」

在鄭炘看來,雖然護改開發的部分修繕配套是當代建築,卻來源於傳統。傳統的匠人,用老磚砌築、用小青瓦蓋頂、窗戶或橫或豎、或大或小、即有著現代獨特的形式,又延續了古香古色的美感。

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產業小鎮,除卻保留的歷史文化遺存,與之相輔相成的產業支撐也是「重頭戲」。

「在古窯的護改開發工作中,我根據每個窯的特點,保留了它的原始狀態和修復痕跡,並根據其特點加入相適應的現代業態,使其得以真正參與到當代的度假生活之中。」

最終,鄭炘歷時兩年的精心打磨和業態調整,讓古窯、匣缽牆、院落得以重新煥發生機,在迎來天南海北的遊客同時,顏神古鎮——古窯村終現往日繁華。

「雙年展」總策展人李翔寧教授:

「琉璃藝術在這個多彩區域最意想不到的空間裡綻放魅力」

狹長幽深的隧道窯,仿佛是一條時光的長廊,將博山琉璃的前世今生冶煉其中,光影更替間的韻味流散,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博山陶琉藝術節·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滿載海內外人士的讚譽,於10月8日在顏神古鎮——古窯村落下帷幕,其背後的策展人也因此為公眾所熟知。

此次展會開幕式設在顏神古鎮——古窯村「第五車間」廣場,車間原來專門生產燒制陶瓷的匣缽,這裡有著高聳的煙囪,長長的隧道窯和鐵軌,彎彎曲曲的管道,如今卻成了陶琉古鎮的時尚中心:舞臺以天為幕,紅磚為牆,配以時尚的燈光、電子顯示屏……

「經過審慎的選擇,我們團隊將本次雙年展的主展區放在了『第五車間』,這是整個古鎮體量最大的建築,統領著全局,是博山老陶瓷廠專門生產匣缽的地方,充滿著工業的美感。」

這樣的時尚蝶變,出自於此次活動的主策展人李翔寧教授,這位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總策展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依託豐富的國內外策劃經驗,將世界級大型展會藝術理念與博山陶琉文化緊密融合,讓這些工業記憶在改造後全部得以保留,也讓顏神古鎮的街區、建築和院落煥發全新活力。

必須承認,顏神古鎮——古窯村的國際範處處可見,讓人感受到時空交錯的美感。

「琉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建築、陶瓷、遊玩也是此次雙年展和顏神古鎮——古窯村護改開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按照李翔寧的理解,古窯村「第五車間」一樓空間以動植物造型的琉璃作品和絢麗多彩的燈光建立起了琉璃的自然世界;二樓空間既有博山傳統名貴的琉璃作品,又有旅美琉璃藝術家盛珊珊設計精美的代表作品《算盤》和《生生不息的竹林》。他坦言,本土技藝與流行作品同臺碰撞,為博山琉璃文化走出去、博山琉璃藝術品走出室內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提供了藝術參考和路徑樣本。

「在古窯村漫步,琉璃藝術在這個多彩區域最意想不到的空間裡綻放魅力。」

在李翔寧看來,顏神古鎮——古窯村的護改開發不僅打造了陶琉藝術與產業體驗、融合、交流的平臺,滿足傳統與現代碰撞的需求,更凸顯了博山發展文化旅遊的信心和決心,千年古鎮的保護與活化也因此在「中國陶琉之鄉」——博山,盛然綻放。

以古窯村為載體

共建「鄉愁」守望地未來

數百座明清建築組成的建築群落,保存完整;用匣缽壘出的牆體,獨具特色;街巷縱橫交錯,錯綜複雜,更有侯家大院、劉家大院等隱藏在傳統民居中的深宅大院煙火猶存,在顏神古鎮——古窯村流連穿梭,隨手一拍即是大片。

以上,是幾乎所有探尋過古窯村的遊客的共同心聲。

「一座古城或古鎮保護的成功與否就是看街上有沒有席地而坐發呆的遊客。」

「古城衛士」阮儀三教授非常關心顏神古鎮——古窯村的護改開發工作走向,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領域內的泰鬥,在他眼中,保護古城古鎮就是為年輕人守住一條回家的路,給他們留住「鄉愁」的影子,那些有修養、有擔當的年輕人將是這地方文化的承繼者。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的匠人與大師生活在悠悠顏神古鎮,它的空氣中充滿著迷人的藝術氣質與時尚氣息。作為此次顏神古鎮——古窯村保護改造開發的總執行者,阮儀三弟子李亞明也表示,自己將與先生保持密切聯繫,為古窯村後續的護改開發工作出謀劃策。

建立健全適宜新時代古鎮古村保護與發展需要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進一步彰顯顏神古鎮——古窯村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價值,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態勢,將古窯村塑造成為博山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

未來,顏神古鎮不僅有民間地方藝術品收藏博物館群、大專藝術院校實習培訓基地、以陶琉文化為主題的少年兒童藝術教育研學基地和藝術家聚集群落,更有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場,美食街區以及度假酒店、民宿等配套設施,功能齊全。

顏神古鎮——古窯村是博山美麗「鄉愁」的重要載體,凝聚了老博山人勤勤懇懇的兢業精神、理念和智慧。加強古窯村工業遺存、舊居的保護,對於傳承博山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古窯村成為代代博山人的「鄉愁」守望地,活態傳承、突出特色,原住居民和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珍惜這份寶貴財富,將文化的傳承、展示與特色塑造融入顏神古鎮——古窯村護改開發工作的全過程。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姜濤 見習記者 孫良棟 報導)

相關焦點

  • 揭開《犬鳴村》血之祭祀背後的真相
    2020年值的期待六大驚悚片之《犬鳴村》4月1日 中國臺灣。2000年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以兩卷咒怨錄像帶,紅遍整個亞洲,2013年他監製的港片《殭屍七日重生》一度讓人疑心,這部片是他替人捉刀,此後,清水崇竟然再難高光時刻。
  • 訪仙境,探古窯,奇妙江西之旅
    演出分《序.入夢》、《生之逍遙》、《山水之逍遙》、《心之逍遙》、《尾聲.出夢》五個篇章,核心內容是龍虎山的道家文化,主題是「神仙地,逍遙遊」,隨著演出的遞進,有「過了一山還一水」的意境,幾分神秘,幾分唯美。整場演出就像一幅夢幻的畫卷,徐徐展開中,謎團一個個展開,每進入下一個章節,或者遊船行進時都有豁然開朗之感。
  • 40年「淘寶」八千件,「復活」千年古窯
    他還是福建「將樂窯收藏第一人」,出版了系統介紹將樂窯的專著,推動將樂窯重立於古窯業之林。從孩童時愛在路邊撿拾漂亮小瓷片到如今遠近聞名的古陶瓷鑑賞家,古陶瓷這門課,餘學雲一讀就是40年,走南闖北收藏各類文物近6000件。這些年來他還向各級博物館捐贈了將近2000件文物。如今的餘學雲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將樂窯和古陶瓷的文化傳播上,他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古陶瓷和將樂窯背後的文化內涵而非經濟價值。
  • 猶記泥火之歌,淄博古窯村重煥光彩
    1我來到「2020中國博山琉璃雙年展」(9月29日-10月7日)舉辦地——山頭古窯村,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動了兩次。2一次是雙年展古雅高端的氣氛和舉辦地山頭古窯村令我讚嘆不已的護改蝶變。宣傳材料上稱其為「策展大師」,是否名符其實,百聞不如一見,置身現場的感覺最有說服力。雙年展的氛圍與層次完全不能脫離其展場環境與建築平臺——山東博山山頭鎮古窯村。
  • 再現800年前制窯風情 瓶窯鎮窯山公園「古窯遺址」正式開放
    眼下,尋南宋遺風,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餘杭瓶窯鎮窯山公園的古窯遺址。6月初,窯山公園古窯遺址區塊布展完成,全面對外開放,再現800年前的南宋制窯風情。瓶窯當地有一句老話:風景在窯山,歷史在腳下。2018年4月,瓶窯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窯山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時,在公園東入口附近,意外發現一處南宋古窯址。
  • 復活牧丨爐石傳說2020t1卡組復活牧 輕輕鬆鬆登頂
    復活牧丨爐石傳說2020t1卡組復活牧 輕輕鬆鬆登頂 原標題:復活牧丨爐石傳說2020t1卡組復活牧
  • 火神山一線實錄丨三支記號筆
    在疫情肆虐的時候小梅和媽媽一起住進了火神山醫院小梅在行李裡發現了一支筆便在床頭畫了一幅畫「可以在樓道裡也畫上一些」醫生看到了讓護士送來三支記號筆於是……牆上出現了一個個簡筆小人一根根線條就是肢體媽媽先一步出院小梅如今也出院了春天來了櫻花開了希望,在牆上綻放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製片人丨莊勝春 汪潔
  • 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新華社南昌10月26日電 題: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新華社記者  江西景德鎮是中國最早的瓷業城市,曾與陶瓷一起在世界舞臺上閃耀過,又在現代化進程中褪去了光芒。
  • 黃埔區筆村舊村改造 村民:我等今天等了七八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廣州日報訊 昨日,黃埔區筆村舊村改造項目舉行第二批安置協議籤約儀式。100戶村民先行籤約,他們期盼日後住上新房子,告別城中村黑暗逼仄的「握手樓」環境。此前,安置區二期已舉行動工儀式,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共有240套安置房,預計投資2.5億元。據了解,明年年底有兩棟樓的居民可以回遷,預計五年內筆村將完成全面改造。
  • 筆村舊村二期改造籤約 或分開自住區租賃區
    筆村舊村改造項目舉行第二批安置協議籤約儀式。據了解,明年年底有兩棟樓的居民可以回遷,預計五年內筆村將完成全面改造。  改造項目亮點多  5月5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筆崗社區居委會門口,就看見醒目的「安置協議籤約儀式往裡走」標誌,按照標誌,走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坐了不少村民,臉上都是喜悅的神情。
  • 發現新「齊跡」丨冬日窯火下,博山琉璃的時與間
    據了解,魯商·紅葉柿巖旅遊區集旅遊觀光、養生度假、文化交流、研學科普為一體,擁有探索求知的中國國家地理第一個營地,旅遊區內四季長湧的爐神湧泉,唯美浪漫的萱花秘境,如夢如幻的時空隧道,具有「魯中小九寨」之稱的五彩潭等景點,自開放以來便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前來欣賞。
  • 被貪婪吞噬 駐村變「蛀」村
    從駐村帶領村民謀發展的第一書記到「蛀村」侵佔村集體資金、貪汙受賄而鋃鐺入獄的階下囚,短短7年間,到底是什麼吞噬了他?心理失衡貪念生 禍起一株三角楓2013年,剛到寶塔山村的王建青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村集體班子軟弱渙散,村裡債臺高築、拆遷遺留問題眾多、群眾信訪不斷。
  • 8位建築大師為港頭村量體裁衣,8件「大師之作」設計方案揭曉
    國內外共8家建築大師團隊應邀參與了「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集群設計,每位大師以港頭村特有的嶺南文化為基底,改造或打造一處精品建築,同時引入文創教育、藝術展覽、餐飲娛樂等多元業態,從而提升其空間活力、文化活力和經濟活力,讓港頭的人文歷史底蘊重新煥發光彩。
  •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2020-12-22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魯魯修系列之《復活的魯魯修》,魯帝真的復活了?
    魯魯修系列完全新作劇場動畫《復活的魯魯修》,將於2019年2月9日在日本上映。作為魯魯修真愛黨,我想只要是看到這個標題的,都會虎軀一震。作為曾經的中二之神,妹控之王,魯魯修在漫裡當了皇帝,在現實裡收穫了一大票粉絲後就香消玉殞了。
  • 日本最高票房的恐怖電影《犬鳴村》和它背後的靈異事件
    日本最高票房的恐怖電影《犬鳴村》和它背後的靈異事件。該片是由執導經典恐怖電影《咒怨》的日本著名恐怖大師清水崇的最新力作。影片以日本真實兇險的靈異地、從地圖上消失的「犬鳴村」為背景而展開故事。三吉麻花出演《犬鳴村》的女主精神科醫生森田奏,她因為能看到幽靈而痛苦不堪。某天,她的哥哥森田悠真和女友在好奇心驅使下,到「犬鳴村」探險,兩人差點喪命,但成功的逃了出來,女友不久後卻離奇自殺,還留下一句「穿過隧道後,就有一座村落,我在那裡看見了…」為了找出真相,森田悠真和妹妹及幾個朋友再次回到「犬鳴村」。
  • 「黃情」播報丨走進騰衝銀杏村 感受秋的熱烈和絢爛
    「黃情」播報丨走進騰衝銀杏村 感受秋的熱烈和絢爛 2020-11-0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趣村·港頭」丨百年老宅改造設計中的人文思考
    婺源屬於古徽州的範圍,虹關村位於婺源縣城關北去50公裡,是明清時代享譽全國的制墨聖地,有「世間煙墨七分出徽州,徽州煙墨七分出虹關」之說。虹關村詹氏家族就是虹關古煙墨的代表:正是詹元秀(1627-1703)改良了原有工藝,使虹關煙墨成為文人墨客的鐘愛之品,如今在故宮博物院裡就可以看到虹關詹氏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