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幼兒教育呢?

2020-12-16 教師吧

去年,由於工作需要,安排我去了學校一所附屬幼兒園工作,在那裡,我度過了開心快樂的一學期,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第一天早上7:40,我就到幼兒園了,一幅幸福溫馨的畫面呈現在我眼前:幾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站在門口微笑地招呼著小朋友們和家長們,小朋友們揮著可愛的小手笑盈盈地和老師們問好,和家長們說再見,家長們高興地離開幼兒園,孩子們歡快地背著書包朝課室走去。

看著一個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們, 我滿心歡喜,聽著孩子們一聲聲「連老師好!」的問候,聽著孩子們的咯咯笑聲和宛若黃鶯的歌聲,我心裡樂開了花。孩子們清澈的眼神感染著我,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我感覺自己變年輕了,特別是和大二班小朋友們一起做丟手絹遊戲,和大一班小朋友們一起玩風火輪,我想到自己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丟手絹、推鐵環的情景,我瞬間感覺自己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小時候了。

我留意到那所幼兒園環境優美,各方面配套設施齊全,老師們耐心、細心地照顧著孩子們,我覺得孩子們在那裡上幼兒園好幸福!幼兒園老師們很注重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孩子們文明禮貌的行為,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體體現在:

1、早上進校門口,教孩子們向老師們、保安叔叔微笑地問聲好。下午放學時,教孩子們禮貌用語:「老師,明天見!」

2、周一升旗儀式上,幾個小朋友以情景劇的形式表演,讓孩子們了解過馬路時綠燈亮時才能通過,要走斑馬線,過馬路不能打電話、不能踢足球等,讓孩子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

3、上樓梯靠右邊,下樓梯靠左邊,上下樓梯扶著欄杆,要一階一階上下樓梯,不要擁擠,防止摔跤踩踏。

4、吃飯時老師們叮囑孩子們不插隊,排隊領水果和拿飯盒吃飯菜。

5、吃東西前,叮囑孩子們洗乾淨小手,要養成講衛生習慣。

6、把凳子拖出來時,要輕輕地,吃飯不要講話,坐著吃東西時,姿勢端正,不要歪歪扭扭,培養孩子文明就餐的習慣,吃剩的果皮自己放到一個盆子裡,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7、體育課時,提醒孩子不要追逐打鬧,帶孩子做好準備活動時和孩子一起喊口令,讓孩子聽老師口令做動作,培養遵守紀律的品質,每人排隊拿籃球,結束後再一個一個還回去,愛護公共財產,做到有始有終。

8、體育運動後,提醒孩子們上廁所,教孩子們脫衣服、換乾淨的衣服,對還不會的孩子,老師幫助孩子穿衣服,提醒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培養孩子們自理能力,讓孩子們把書包放回原處整齊擺放。

9、滑梯、攀巖時,講清楚規則,教孩子們輪流練習,注意安全,做好保護與幫助。

10、午休時,給孩子們鋪好床鋪,叮囑孩子們安靜休息,不要說笑,養成好的作息時間。

「讓每一個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是教師們的願望,也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更是學校教育要追求的目標。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做的不夠好。父母的無知,導致孩子的發育出現問題;父母的疏忽,導致孩子缺少戶外運動,運動能力差;父母的缺位或錯位,造成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等。

有時,看到家長們接送小朋友們,就想到我送兒子去幼兒園時的情景。歲月如梭,如今,兒子已經成長為22歲1.8米的青年了,今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幽默,有較強的文藝表演能力;他愛好體育運動,身心健康良好,他的情商智商都比較高,屬於性格外向、陽光樂觀型,他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讀書時參加多個比賽項目獲獎;曾擔任班長,是班籃球隊主力隊員,是學院最佳辯論手,任學生會宣傳部長。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心裡感到很欣慰。

我覺得兒子讀幼兒園時最該擁有的是快樂,我對他文化知識沒有什麼要求,在幼兒園,有老師的教育和陪伴,回到家裡,有我的陪伴,我很注重對他進行安全教育、注重文明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方面,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做得很好。

我很贊同以下觀點: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比學習重要;體驗比思考重要;戶外比室內重要;示範比說教重要;家庭比學校重要。這點,值得所有父母銘記於心。因家庭環境、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軌跡。

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接受的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目前,我國學校教育制度的層次結構,即: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學前教育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的質量關係著人類社會的延續和進步。在我國,學前教育已成為一項偉大的事業。優良的學前教育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幼兒時所接受的思想灌輸對他的成長是具有決定性的。

孔子曾說:「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看父母給他塗上什麼顏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教養問題。

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塊橡膠泥,你把他捏成方的,他就是方的,你把他捏成圓的他就是圓的。可見培養幼兒養成好的習慣那就得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礎,孩子接受學校教育,會遇到很多坎。家庭教育給予孩子在品質、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素養,如果家庭教育做得好,教師們在學校管理、教育孩子時會感覺比較容易,有的孩子則需要經過許多艱難曲折,才能有所成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說家庭教育促使學生這棵小苗破土而出的話,學校教育就是使這棵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保證。

一般來說,孩子的父母親和教師是接觸學生最多的一個群體,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結合需要父母親和教師規範自己的言行,教師和家長及時交流孩子各方面情況,否則會給雙方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家校結合,教育好孩子,而社會是個大環境,如果社會環境好,孩子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都是正能量,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般就不會走彎路。

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效結合,社會環境好,才能利於孩子的成長。

在幼兒園工作的一學期裡,我寫了好幾篇文章。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們的世界是如此的簡單、純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成熟了,人心也變得複雜,如果每個人長大後都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天真善良純潔,沒有邪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坑蒙拐騙,大家都做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人,那麼人世間是多麼的美好!

作者:連荷花

相關焦點

  • 父母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早教,才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
    現在社會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的重視,在人們的心目當中,教育早就不是我們小時候那種每天上上學,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這種了,教育應該從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要開始,很多的家長都有了這樣的意識,因此早教現在在社會當中是非常流行的,家長們都了解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樣讓孩子學會學習,不能還沒開始就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呀!
  • 鄭強:中國的小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被累死在起跑線上!
    在這次論壇上,他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諾貝爾獎?鄭強教授講到,我們的中小學,我們的奧賽哪一個不是把美國人、日本人打敗了,但為什麼日本美國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卻這麼少呢?中國的小男孩呢?小時候不能玩,不允許玩,還被別人玩,整個社會都在玩我們的孩子,包括爹媽還有爺爺奶奶。小孩子小時候不能玩,所以成人以後最渴望的就是玩,哪還有心思專心的搞研究呢?第二:中國的小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何若杯酒笑談詩,ID:xueshuai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現在培養一個孩子,自然不能與三十多年前的培養方式同日而語。在那個年代裡,我們都是被「散養」的,到了寒暑假,更是如傳說中「脫了韁的野狗」一般。而在如今,「散養」的教育方式幾近絕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被廣大家長們所熱忱擁戴的口號,更加被轉化為了實際行動。當然,我也是千千萬萬名家長們之中的普通一員,家裡的小朋友也有報補習班和興趣班的相同經歷,周末同樣也曾經在不止一個興趣班之間奔波。
  • 輸不起的起跑線:「在澳洲上託兒所,還不如去亞洲給孩子請個保姆」?
    「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沒有選擇的選擇在這一點上,花了42億澳元的澳大利亞還不如其他發達國家?琳登表示,把女兒一周四天放在託兒所換來的一年1.5萬澳元帳單,徹底改變了她曾經想生更多孩子的想法。MayaLinden / 來源:Lorretta Florence「這絕對是我們決定只生一個孩子的一個因素,」 她說,「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希望讓她怎樣長大,我們也知道這樣的費用是多少。
  • 林清玄:無所謂輸在起跑線,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奔跑
    我看看身邊參賽的人們,有老人、有孩子、有男的、有女的、有胖的、有瘦的,有的人臉上還塗了油彩,大家都朝著同一個目標進發,欣賞沿途的風景,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相對於整個賽程來說,起跑線真的是無足輕重的事情了。我突然想起了那句流行在教育界的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看看真是可笑,人生不是100米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相對於整個人生來說,那點起跑線算什麼呀?後面還長著呢!
  •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為什麼如今年輕人都會認為一個孩子都養不起呢?如今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非常的,吃穿用度,寧可自己少了,也不會缺了孩子的那份。
  • 幼兒教育進入「遊戲時代」
    幼兒教育進入「遊戲時代」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記者日前從在長沙舉行的高峰論壇上獲悉,幼兒教育遊戲化成為國內外公認的卓有成效的學前教育體系,「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模式正在成為我國的幼兒教育主流,讓幼兒教育回歸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已成為我國幼教界的共識。
  • 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我們應該把孩子的生活還給他們
    江陽區教育局表示,目前不能透露該事件詳情,具體事發原因警方正在調查中。孩子的信上說: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
  • 家長這一行為,卻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優秀家長來學習下吧
    家長這一行為,讓孩子永遠輸在起跑線上!趕緊行動起來學習一下吧!影響孩子一生的行為有很多,但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卻不多,練字就是其中之一!老話常說字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自信優秀的孩子,寫出來的字絕不會是蝌蚪文一般!
  • 學習知識,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上過學的人都知道,一個班級的四五十名學生中,每個人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體現在學習的成績就有了好中差的區分。在這個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人的大腦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腦又是由什麼構成,有什麼作用呢?
  • 和美高學生比,我們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現實是,很多孩子在高考分數出來之後的某一晚,在飯桌上和家長商量了一下,就報了那些「看起來很美」的專業。 各個專業到底都在研究什麼,未來將是怎樣的工作狀態,家長、孩子們真的了解嗎?如果不知道,他們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喜愛、適合這些專業呢? 究其根本,我們目前的教育是選拔式、生存式的教育,所學的知識與真實社會脫節,嚴重缺乏實踐。
  • 天童美語怎麼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現代的幼兒教育實際上就是環境教育,環境對人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就年齡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齡越小受環境的影響就越深刻。
  • 別強迫孩子贏在起跑線,正確看待得失,輸得起也很重要
    在當今這個社會,寶爸寶媽們都想讓自己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所以3歲之前寶寶們在還不知道鋼琴是什麼的時候,就已經跳動著稚嫩的小手指開始彈琴了;在寶寶們還不能穩定地行走的時候,就已經被爸爸媽媽們拖著去學習走貓步塑形象;在寶寶們還握不住筆的時候,就已經被安排了繪畫課程;在寶寶說話還不利索的時候,卻被要求在親戚朋友面前背唐詩三百首……睿媽想說,這個競爭的社會,讓幼小的寶寶們好累。
  • 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2021-01-11 07:30 來源:大江搞笑配音 原標題: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 「贏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教育上總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之所以說這些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是因為它只有個口號,初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又沒經過驗證,誰也不能明確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有道理到什麼程度。
  • 從網際網路巨頭退出社區團購到何不食肉糜,你的孩子起跑線到底在哪
    我說這幾天社區團購菜價又貴了呢,以前30個雞蛋10.99,現在13.99了,足足長了3塊錢,真的是要退出的節奏嗎?不過還好西紅柿永輝3塊,拼多多2.5,還便宜5毛。不知道您有沒有用這些團購哈,我用的體驗是,網際網路的邏輯真的是簡單粗暴,先跑起來再說,反正是有的是錢。比如雞蛋美團30個跟鴿子蛋似的,特別袖珍。
  • 有多少家長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且不說育兒是不是需要講究方法,在面子上,海澱區的父母就已經贏了。為了不被淘汰,我們需要保持焦慮,為了人設不垮,我們更要保持焦慮。這個孩子每天在家要在線和老外聊天半小時。這下好了,聽完準備佛系的媽媽也不淡定了。心中升騰起的是那種孩子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感。
  • 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班嗎?老師這樣說
    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不想自己的遺憾再落到孩子身上,於是特別注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幼兒園開始就非常重視,又是興趣班又是輔導課,總之就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那麼,幼小銜接班有必要上嗎?
  • 「年薪7萬,老婆讓兒子上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的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孩子3歲了要面臨幼兒園的選擇,老婆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直都想給孩子讀個好的幼兒園,也就是所謂的「貴族幼兒園」。想給孩子從小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富養」孩子,而且讀這所學校的孩子家裡也必定是「有錢有勢」,能給孩子的圈子和自己的圈子提供不少便利。
  • 詩書繼世長,家庭的書香味,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富裕了,如果家長不注重自身的文化素養,就會使孩子成為紈絝子弟。只有書香世家,才會薰陶孩子,影響孩子,使孩子喜歡讀書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家中有了書香味,會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學習,孩子只要喜歡上了讀書,這樣的人生也就不會輸。古人云:「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