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於工作需要,安排我去了學校一所附屬幼兒園工作,在那裡,我度過了開心快樂的一學期,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第一天早上7:40,我就到幼兒園了,一幅幸福溫馨的畫面呈現在我眼前:幾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站在門口微笑地招呼著小朋友們和家長們,小朋友們揮著可愛的小手笑盈盈地和老師們問好,和家長們說再見,家長們高興地離開幼兒園,孩子們歡快地背著書包朝課室走去。
看著一個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們, 我滿心歡喜,聽著孩子們一聲聲「連老師好!」的問候,聽著孩子們的咯咯笑聲和宛若黃鶯的歌聲,我心裡樂開了花。孩子們清澈的眼神感染著我,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我感覺自己變年輕了,特別是和大二班小朋友們一起做丟手絹遊戲,和大一班小朋友們一起玩風火輪,我想到自己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丟手絹、推鐵環的情景,我瞬間感覺自己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小時候了。
我留意到那所幼兒園環境優美,各方面配套設施齊全,老師們耐心、細心地照顧著孩子們,我覺得孩子們在那裡上幼兒園好幸福!幼兒園老師們很注重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孩子們文明禮貌的行為,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體體現在:
1、早上進校門口,教孩子們向老師們、保安叔叔微笑地問聲好。下午放學時,教孩子們禮貌用語:「老師,明天見!」
2、周一升旗儀式上,幾個小朋友以情景劇的形式表演,讓孩子們了解過馬路時綠燈亮時才能通過,要走斑馬線,過馬路不能打電話、不能踢足球等,讓孩子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
3、上樓梯靠右邊,下樓梯靠左邊,上下樓梯扶著欄杆,要一階一階上下樓梯,不要擁擠,防止摔跤踩踏。
4、吃飯時老師們叮囑孩子們不插隊,排隊領水果和拿飯盒吃飯菜。
5、吃東西前,叮囑孩子們洗乾淨小手,要養成講衛生習慣。
6、把凳子拖出來時,要輕輕地,吃飯不要講話,坐著吃東西時,姿勢端正,不要歪歪扭扭,培養孩子文明就餐的習慣,吃剩的果皮自己放到一個盆子裡,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7、體育課時,提醒孩子不要追逐打鬧,帶孩子做好準備活動時和孩子一起喊口令,讓孩子聽老師口令做動作,培養遵守紀律的品質,每人排隊拿籃球,結束後再一個一個還回去,愛護公共財產,做到有始有終。
8、體育運動後,提醒孩子們上廁所,教孩子們脫衣服、換乾淨的衣服,對還不會的孩子,老師幫助孩子穿衣服,提醒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培養孩子們自理能力,讓孩子們把書包放回原處整齊擺放。
9、滑梯、攀巖時,講清楚規則,教孩子們輪流練習,注意安全,做好保護與幫助。
10、午休時,給孩子們鋪好床鋪,叮囑孩子們安靜休息,不要說笑,養成好的作息時間。
「讓每一個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是教師們的願望,也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更是學校教育要追求的目標。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做的不夠好。父母的無知,導致孩子的發育出現問題;父母的疏忽,導致孩子缺少戶外運動,運動能力差;父母的缺位或錯位,造成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等。
有時,看到家長們接送小朋友們,就想到我送兒子去幼兒園時的情景。歲月如梭,如今,兒子已經成長為22歲1.8米的青年了,今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幽默,有較強的文藝表演能力;他愛好體育運動,身心健康良好,他的情商智商都比較高,屬於性格外向、陽光樂觀型,他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讀書時參加多個比賽項目獲獎;曾擔任班長,是班籃球隊主力隊員,是學院最佳辯論手,任學生會宣傳部長。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心裡感到很欣慰。
我覺得兒子讀幼兒園時最該擁有的是快樂,我對他文化知識沒有什麼要求,在幼兒園,有老師的教育和陪伴,回到家裡,有我的陪伴,我很注重對他進行安全教育、注重文明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方面,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做得很好。
我很贊同以下觀點: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比學習重要;體驗比思考重要;戶外比室內重要;示範比說教重要;家庭比學校重要。這點,值得所有父母銘記於心。因家庭環境、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軌跡。
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接受的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目前,我國學校教育制度的層次結構,即: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學前教育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的質量關係著人類社會的延續和進步。在我國,學前教育已成為一項偉大的事業。優良的學前教育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幼兒時所接受的思想灌輸對他的成長是具有決定性的。
孔子曾說:「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看父母給他塗上什麼顏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教養問題。
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塊橡膠泥,你把他捏成方的,他就是方的,你把他捏成圓的他就是圓的。可見培養幼兒養成好的習慣那就得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礎,孩子接受學校教育,會遇到很多坎。家庭教育給予孩子在品質、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素養,如果家庭教育做得好,教師們在學校管理、教育孩子時會感覺比較容易,有的孩子則需要經過許多艱難曲折,才能有所成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說家庭教育促使學生這棵小苗破土而出的話,學校教育就是使這棵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保證。
一般來說,孩子的父母親和教師是接觸學生最多的一個群體,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結合需要父母親和教師規範自己的言行,教師和家長及時交流孩子各方面情況,否則會給雙方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家校結合,教育好孩子,而社會是個大環境,如果社會環境好,孩子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都是正能量,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般就不會走彎路。
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效結合,社會環境好,才能利於孩子的成長。
在幼兒園工作的一學期裡,我寫了好幾篇文章。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們的世界是如此的簡單、純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成熟了,人心也變得複雜,如果每個人長大後都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天真善良純潔,沒有邪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坑蒙拐騙,大家都做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人,那麼人世間是多麼的美好!
作者:連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