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奇人,慈禧六十大壽時寫詩諷刺,袁世凱死後連唱三天堂會

2020-12-04 人文視角

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民國雖然是個軍閥混戰的時代,但是卻也盛產了不少的國學大師,其中有些國學大師,也是那個時代的奇人。在那個時代,每個國學大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貼在辜鴻銘一生的標籤便是保皇。

辜鴻銘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很小的時候他就遠赴英國,學習了西洋科學,並且拿到了國外13個博士學位,並且還精通九國語言。

可以說在當時的民國,辜鴻銘的學識無出其右,但是見識廣闊的辜鴻銘,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保皇派。在當時都在講民主共和的時代,這似乎顯得格格不入。

清朝滅亡之後,很多人都把辮子剪掉了,但是辜鴻銘卻留著長長的辮子,這在當時也成為一個比較怪異的事情。其實很多人不太知道,辜鴻銘的辮子是接上去的,早在他留學英國時,辮子已經剪掉了。

等到辜鴻銘從國外回來後,他聽到最多的就是反清革命,這時候辜鴻銘卻做出了異於常人的事,就是硬栽上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很大原因很可能辜鴻銘是想「立異以為高」,這也彰顯了他保皇的意圖。

當時北大的學子嘲笑辜鴻銘的辮子時,他反而說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辜鴻銘短短的一句話,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有深刻思想的人,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雖然辜鴻銘一生主張皇權,但是他卻和其他保皇派不同,他並不是遇到牌位就叩頭。慈禧作為晚清的掌權者,在她過六十大壽時,一場生日宴花掉了國庫不少錢。

這時辜鴻銘就寫了一首詩送給慈禧,原本以為是慶祝她生日的。殊不知在這首詩中,充滿了對慈禧的諷刺。這一天,辜鴻銘當眾脫口而出的「賀詩」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在當時也只有辜鴻銘這麼大膽,敢這麼寫詩諷刺慈禧了,所以辜鴻銘在晚清至民國時,真的是一個奇人。然而,辜鴻銘除了諷刺慈禧外,還有一個人,死後都遭到辜鴻銘的嘲諷。

我們都知道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後來公開稱帝,但是當了83天的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原本辜鴻銘是保皇的,但是他對袁世凱同樣是充滿了厭惡。

在袁世凱死後,當時民國北洋政府要求全國舉哀三天,但是辜鴻銘卻做了一件更加瘋狂的事,那就是專門請了一個戲班,在家中唱起了堂會,足足唱了三天。

不得不說,辜鴻銘身處民國那個時代,實屬另類,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正是他身上的這種另類,才得以彰顯出辜鴻銘的人格是獨一無二的,而非泛泛之輩。

我們從辜鴻銘所著之書中,不難看出,他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可以說是研究之透徹。在當時,辜鴻銘更是一個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的重要踐行者,從他翻譯了一些古籍來看,對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中國,無疑做出了重大貢獻。

民國是一個思想活泛的時代,才得以產生像辜鴻銘這樣的國學大師。而現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很缺乏像辜鴻銘這樣,擁有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內在品質的人。

相關焦點

  • 慈禧太后過壽,光緒帝親自上臺打鼓,為什麼打著打著痛哭流涕?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5期:1894年,隨著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到來,日本人也送上了「賀禮」。那就是突然發動了進攻,炸沉了清軍用來運兵,且是借來的英國商輪「高升」號,甲午戰爭就此爆發。由於慈禧太后過生日,又是六十大壽,自然是高興,高興之餘給眾臣放了三天假,不用理朝政,這三天的任務就是陪同她一起看戲。也就在這個時候,光緒帝接到了袁世凱的來電,日軍軍艦已經開進大清水域。於是光緒帝離開戲場去跟大臣商議,慈禧太后不高興了,派李蓮英找回大家。
  • 袁世凱賞家僕十塊錢,只因他發現一怪事,促使袁世凱決心稱帝
    承洋務派的遺產,到民國時開啟了自己統治十幾年的歷史。這其中關鍵人物就是袁世凱,有人將之和漢末的董卓對比,不過袁世凱更猛些,他真的當了皇帝。袁世凱發跡前有雄心,可沒機會。作為官宦人家的子弟,靠著父祖輩人的餘蔭,一路走來,貴人真是不少。袁家祖上平定捻軍有功,在他父親那輩時已經是世家了,可謂是個地方名門。
  • 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成為了他一生的汙點,但死後一道聖旨讓人敬佩
    這不,當上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登記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雖然袁世凱的功過是非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 、「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成為他一生的汙點,但死後一道聖旨讓人敬佩。
  • 慈禧不死,袁世凱絕對不敢篡位當皇帝,他很怕慈禧,原因在這裡
    慈禧不死,袁世凱絕對不敢篡位當皇帝,他很怕慈禧,原因在這裡 袁世凱是怎樣的一個人?有人說,他是一個亂臣賊子、竊國賊,也有人說他是一代梟雄,軍事家、政治家,他能不廢一槍一炮、皇室不流一滴血,從而解決了中國的朝代更替問題,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大事,如果當時有諾貝爾和平獎的話,非頒給他不可。
  • 袁世凱當過大總統,為何他去世以後,卻沒有葬入袁家祖墳
    但是袁世凱在臨終時,卻專門留下「葬吾洹上」的遺囑。按說袁世凱都做了民國大總統,是袁家引以為傲的人,那麼他為何不肯葬入祖墳呢? 所以袁保中做主,讓牛氏代為撫養袁世凱。 1864年,袁保中見弟弟袁保慶始終未能生下一子半女來,為了延續袁保慶的香火,他索性把袁世凱過繼給了袁保慶。 袁世凱自幼生得虎頭虎腦,人又聰明伶俐,牛氏對他非常疼愛。 袁保慶雖然在外做官,對袁世凱管教也頗為仔細。早在6歲時,便讓他在家塾裡讀書啟蒙。
  •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他那麼渴望當皇帝嗎
    袁世凱想逆天改命,榮登大寶,恢復帝位的他為何遭到反對。袁世凱清朝末年持續活躍,經常搖擺不定袁世凱在清朝後期以一身才能加上部分軍事能力被熟知,他發跡於朝鮮,朝鮮人還親切地稱他為「袁司馬」。袁世凱與維新派之間有千絲萬縷之聯繫,維新派當時渴望得到袁世凱的支持,拉攏他輔佐光緒帝,進而以武力迫使慈禧放權。
  • 袁世凱的10個妻子,都美如花,死後他妻子怎麼辦?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814,閱讀約2分鐘袁世凱如果不搞復闢,或許能留下好名聲,但今天我們不談袁世凱的天下大事,而是談袁世凱和他的10位夫人,個個美貌俊美,袁世凱也是一大幸事。袁世凱雖然是下級軍官出身,但家世還是很顯赫的。他家是河南項城的一個大戶人家。他的叔祖父袁家三當過漕運總督,也曾帶兵抗擊太平軍。年輕時,袁世凱熟讀四書五經,連武功都有。別看袁世凱胖乎乎的,其實很會打仗。袁世凱科舉不中,但當兵很會打仗。1882年,朝鮮發生叛亂。袁世凱跟隨吳長青平叛。
  • 袁世凱最有出息的後代,孫子聞名世界,入美籍卻不忘為祖國奉獻
    袁世凱是一個話題頗多的歷史傳奇人物,他作為一個清朝的官員卻坐上了民國大總統,之後又做了中國的皇帝,真可以說是無限的風光,讓人對他的人生充滿了疑問和興趣。在清朝末期,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袁世凱接到慈禧的命令,要求他這支清朝裝備最先進的軍隊出來迎擊洋人,但是袁世凱以保衛駐地港口為由拒不接受命令,導致慈禧狼狽逃出紫禁城。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慈禧一生驕奢淫逸,過著難以想像的高質生活,她的吃喝住行以「浪費」二字形容最適合了。清政府在她的管理下糜爛不堪,地方官員貪汙盛行,導致民間百姓痛不欲生。在列強入侵時,慈禧扔不惜使用大量軍費籌辦她的六十大壽,光是這點,就足以說明清朝的滅亡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 袁世凱稱帝時,北洋軍閥內部,都是什麼態度呢?
    南北議和後,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之下清帝退位了,袁世凱掌握了大權,成為了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上臺後,民國並沒有按照革命黨希望的道路發展,反而搞起了獨裁。包括立憲派在內的三方勢力是互不相讓。袁世凱是憑藉著小站練兵起家的。別看小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但這個地方走出了很多清末民初的軍政大員。如「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這三位在袁世凱時期是絕對的親信。以及擔任各省督軍或者巡閱使的地方大員「李純、王佔元、陳光遠、段芝貴、倪嗣衝、陸建章等人。
  • 民國奇人張宗昌:娶白俄美女五姐妹陪侍,詩詞堪稱空前絕後
    文/民國奇人張宗昌:娶白俄美女五姐妹陪侍,詩詞堪稱空前絕後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在近現代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軍閥。他們大多出身清末的北洋一系,曾是袁世凱的徒子徒孫。在民國歷史上,盤踞在某一個地區,形成了一股地方割據的勢力。
  • 民國袁世凱家族老照片:妻女貌美驚豔,兒孫英俊非凡是大科學家!
    圖為一組民國年間極具傳奇色彩的大軍閥袁世凱家族老照片,眾所周知袁世凱原本是晚清末年慈禧太后深受信任重用的朝廷大將
  • 袁世凱死後,手握兵權的段祺瑞,為什麼會輸給黎元洪呢?
    袁世凱死後,民國的大總統之位空缺了。無數個人盯著這個看似美好,實則是個燙手山芋的位置。段祺瑞是北洋三傑之一,他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次出任參謀總長,最後還以臨時執政的名義當過國家元首,卻真的沒當過大總統,可是這些官職並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位置。相反,手上沒有兵,背後也沒有強大背景的黎元洪卻榮登大寶。袁世凱死後,手握兵權的段祺瑞,為什麼會輸給黎元洪呢?
  • 溥儀不恨袁世凱,不罵馮玉祥,唯獨對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是誰?
    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1906年,出生的時候就被慈禧看上了,當他3歲的時候,就被送進了宮中,成為了皇帝,不過沒多久他這個皇帝就做不成了,袁世凱出任民國大總統,溥儀也就被拉下了皇位
  • 明朝一武將,三百年後竟被袁世凱追認為皇帝,他是誰?
    時至現代,關於諸多晚清和民國的歷史人物的評價仍然未曾蓋棺定論,其中就包括李鴻章和袁世凱等人。之前對於他們的評價都是賣國漢奸之類,但近些年來的學者逐步發掘史料後發現,袁世凱雖然是個歷史反面人物,但是身處那樣的時代,他也曾經盡力維護國家利益的一面,所以之後對他的評價更加客觀和中性。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1908年10月,統治清朝近半個世紀的傳奇女人慈禧駕鶴西去,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死後,太監李蓮英最大的靠山也消失了,他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樣的呢?在李蓮英16歲那年,他首次來到慈禧的宮中當差,但當時慈禧身邊還有一個紅人太監安德海。慈禧當年發動辛酉政變時,安德海立下大功,因此慈禧太后對安德海非常倚重。安德海此人非常囂張,借著慈禧的寵信到處狐假虎威,很多人都對他心生怨恨。
  • 段芝貴:他本是安徽學徒,從軍後三用美人計,一步步成為民國都督
    這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有了這段履歷,他在族叔的關係下如願成為袁世凱的手下。段芝貴其人,臉皮賊厚。在軍中,各種阿諛奉承袁世凱,每日早早問候請安,就連袁世凱都感覺尷尬不已,看在段日升的面子上,決定敲打敲打他,「我聞人子事親,每晨必赴寢門問安。汝非我子,何必如此?」
  • 清朝最慘皇帝:死後5年下葬,盜墓者僅挖幾鏟,就破皇陵防盜設計
    所以他駕崩之後,清朝的各位宗親以及大臣,就開始商議由誰來繼位。 後來慈禧太后為了能夠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最終選擇了光緒,也就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兒子,過繼在鹹豐皇帝的名下。就這樣4歲的光緒成為了清朝第11位皇帝。 雖說光緒是皇帝,但朝政一直把控在慈禧太后手中,直到光緒18歲時才有了一點權力。
  • 袁世凱的次子是風流公子,書法也十分了得,看小楷寫的日記如何?
    風流同子建,物化擬莊周大家都知道袁世凱是北洋軍閥首領,一生妻妾成群,子嗣眾多。自己是以武成名,帶兵出身,但是他卻有一個非常文藝的兒子。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克文,是一個風華絕代的倜儻公子。袁克文唱戲喝酒,寫詩書法收藏,樣樣精通。
  • 袁世凱逼宮要皇帝退位,隆裕太后點頭同意,但此事卻死活不答應
    雖然她有慈禧的野心,也學慈禧垂簾聽政,但是隆裕皇后卻沒有慈禧太后的才能,只能任由袁世凱的擺布。梟雄袁世凱以利害遊說和買通慶親王奕劻,並以金錢賄賂隆裕太后身邊受寵的太監,威嚇隆裕太后稱大勢已去。如若革命軍殺到北京,則皇室性命難保,而若同意皇帝退位,則可有優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