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民國雖然是個軍閥混戰的時代,但是卻也盛產了不少的國學大師,其中有些國學大師,也是那個時代的奇人。在那個時代,每個國學大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貼在辜鴻銘一生的標籤便是保皇。
辜鴻銘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很小的時候他就遠赴英國,學習了西洋科學,並且拿到了國外13個博士學位,並且還精通九國語言。
可以說在當時的民國,辜鴻銘的學識無出其右,但是見識廣闊的辜鴻銘,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保皇派。在當時都在講民主共和的時代,這似乎顯得格格不入。
清朝滅亡之後,很多人都把辮子剪掉了,但是辜鴻銘卻留著長長的辮子,這在當時也成為一個比較怪異的事情。其實很多人不太知道,辜鴻銘的辮子是接上去的,早在他留學英國時,辮子已經剪掉了。
等到辜鴻銘從國外回來後,他聽到最多的就是反清革命,這時候辜鴻銘卻做出了異於常人的事,就是硬栽上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很大原因很可能辜鴻銘是想「立異以為高」,這也彰顯了他保皇的意圖。
當時北大的學子嘲笑辜鴻銘的辮子時,他反而說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辜鴻銘短短的一句話,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有深刻思想的人,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雖然辜鴻銘一生主張皇權,但是他卻和其他保皇派不同,他並不是遇到牌位就叩頭。慈禧作為晚清的掌權者,在她過六十大壽時,一場生日宴花掉了國庫不少錢。
這時辜鴻銘就寫了一首詩送給慈禧,原本以為是慶祝她生日的。殊不知在這首詩中,充滿了對慈禧的諷刺。這一天,辜鴻銘當眾脫口而出的「賀詩」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在當時也只有辜鴻銘這麼大膽,敢這麼寫詩諷刺慈禧了,所以辜鴻銘在晚清至民國時,真的是一個奇人。然而,辜鴻銘除了諷刺慈禧外,還有一個人,死後都遭到辜鴻銘的嘲諷。
我們都知道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後來公開稱帝,但是當了83天的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原本辜鴻銘是保皇的,但是他對袁世凱同樣是充滿了厭惡。
在袁世凱死後,當時民國北洋政府要求全國舉哀三天,但是辜鴻銘卻做了一件更加瘋狂的事,那就是專門請了一個戲班,在家中唱起了堂會,足足唱了三天。
不得不說,辜鴻銘身處民國那個時代,實屬另類,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正是他身上的這種另類,才得以彰顯出辜鴻銘的人格是獨一無二的,而非泛泛之輩。
我們從辜鴻銘所著之書中,不難看出,他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可以說是研究之透徹。在當時,辜鴻銘更是一個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的重要踐行者,從他翻譯了一些古籍來看,對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中國,無疑做出了重大貢獻。
民國是一個思想活泛的時代,才得以產生像辜鴻銘這樣的國學大師。而現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很缺乏像辜鴻銘這樣,擁有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內在品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