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由於戰爭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都致力於研發軍事武器裝備,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就是美國和蘇聯。其實,除了這兩個軍事強國,法國也曾研製出一款性能優越的重型戰鬥機,但是這款戰機的待遇卻遠遠不如美蘇兩國,還因為無人購買最終停產,這款戰機就是幻影4000。
上世紀六十年代,法國退出了北約組織,這意味著失去了美國空軍的保護,法國必須自己承擔起守護領空的職責,在此背景下,法國達索公司承擔起重任,幻影4000戰機應運而生。幻影4000的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空截擊和對遠距離目標實施攻擊。它的機身採用了新型複合材料,在設計和製造中使用了計算機輔助、電傳操縱等新技術,最大起飛載重量可達32噸,是一款標準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幻影4000的發動機是M53渦輪風扇發動機,一架幻影4000配有兩臺發動機,二者產生的推重比是同級別戰鬥機中最高的,性能堪比當時美國的F-15和蘇聯的蘇-27戰鬥機。此外,幻影4000還採用了新型的航電系統,具備雷達探測、自動駕駛、導航等多種功能,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性能都十分優越。並且,這些性能都在隨後的測試中得到了一一展示,並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數字。
那麼,這樣一款優秀的戰鬥機,為什麼最終只能停產呢?原因還是價格太貴了。法國政府的訂單數量不足,無法維持生產,而在對外出口上,也因為昂貴的價格最終輸給了美國的F-15戰機。1995年,幻影4000被運往巴黎,成為了勒布爾歇博物館的一件永久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