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工成本便宜,卻無緣「世界工廠」位置,這3點,印度改不了

2020-12-24 聚富財經

近些年來國內經濟的變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在穩步提高。就拿國內製造業來說,在全球各國都能看到「中國製造」的身影,這也證明了國內的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國內製造業大部分都是以密集勞動型為主,伴隨著產業的轉型,現在的製造業已經開始往中高端轉移了。加上國內人工成本的提升,不少依賴人工的企業都開始轉移生產線。這時候人力成本低廉的東南亞國家自然成為了首選。其中越南、印度也是企業轉移生產線最為看好的國家。

不過與越南相比,國內不少製造業似乎並沒有轉移至印度。這一點不禁令人感到好奇,同樣都是以低端製造業為主,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為何無法成為「世界工廠」呢?

不僅如此9月以來不少原本是交給印度的紡織訂單,又轉交到了國內。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也是因為印度不少紡織企業無法正常開工,為了保證及時供貨,只能將這些訂單又交由國內生產。實際上對於國內的製造業,前幾年還是有著一定爭議的。不過近些年來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升,「世界工廠」的地位越來越穩固,這一實力在國際市場也受到了認可。

雖然現在國內生產的不少商品,越南、印度都有涉及,但是國內的製造業目前依舊具有絕對領先的地位。之所以印度明明在人工成本上有著優勢,卻無緣「世界工廠」的位置,因為這3點印度是「改不了」的。

手續繁瑣

有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願意搬遷至印度的企業較少,是因為在印度做生意比較「麻煩」。在印度註冊公司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同樣註冊一家公司印度需要18天,國內可能只需要9天。除了時間較長之外,註冊公司的步驟也十分繁瑣,每一項都會涉及到很多的內容。

水電設施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在印度工廠用土地、水、電等基礎設施都不容易,因為印度這些基礎設施都沒有那麼發達,不像國內電網已經遍布全國各個角落了。在印度光是通電可能就要等上好幾個星期,而徵用土地就更別提有多麻煩了。正是因為各方面都不太方便,相對來說雖然國內人工成本會貴一些,不過各項基礎設施都十分完善,對於企業來說是可以省去很多時間的。

當地消費需求太低

放眼國內市場,既是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國人的消費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然而印度就不一樣了,從購買力來看可能只有中國的20%左右,因為印度在人均收入上和國人就有著不小的差距。

這樣來看的話指望外資企業離開中國市場,選擇印度市場這種行為本身就很「愚蠢」。因為印度當地消費需求實在是太低了,就像之前不少汽車企業前往印度建廠,結果沒幾年又撤離了印度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外資在印度繳納的費用太高,另外一方面和印度居民買不起這些產品也是有關的。如果企業生產的產品,在當地就能賣出一部分,這樣可以節省不少的運輸成本。

由於印度當地居民的消費力較小,很多東西他們是「買不起」的。就拿美國公司來說,如果在一個市場看不到前景的話,自然是不會輕易為了節省一點人工成本,就選擇遷移生產線的。

簡單點來說,只有風險越小才越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也正是因為上述3點原因,印度就失去了吸引力。換句話來說,國內的製造業無法輕易被效仿的。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緯創印度工廠遭員工打砸,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才是世界工廠!
    文 / 運營商的那點事近日,在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羅爾附近的緯創工廠遭員工暴力打砸,整體損失超過5000萬。經調查,引發此次暴力打砸的最主要原因是緯創拖欠了工廠員工的工資。此事的影響絕不僅限於此,眾所周知,印度近年來一直在謀求爭奪中國的世界工廠位置,而事實上,隨著近兩年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很多跨國企業開始有意識地把生產訂單遷移到越南、印度等國,比如,蘋果公司就主動把訂單轉移到印度,主動降低 iPhone、iPad 以及 Mac 生產對中國的依賴,以規避可能發生的高關稅的風險。
  • 印度為什麼沒有成為「世界工廠」?
    今天來談談印度為什麼沒有成為「世界工廠」? 由於絕佳的地理位置,南亞次大陸天然與世界大國的戰爭絕緣,同樣由於絕佳的地理位置,當印度被囊括進英國殖民者的囊中之物的時候,印度也不可避免成為殖民者的後備基地,印度同樣不可避免地捲入戰爭。 可以說,英屬印度工業的兩次工業大飛躍,都與戰爭脫不開干係。
  • 印度iPhone工廠亂成一團 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蘋果正在把產業鏈部分轉移到印度和越南,富士康和緯創等代工廠,正在把一部分MacBook筆記本、iPad和低端iPhone產能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南亞。當然不是,中國製造的競爭力,目前來說仍然是世界第一。即便蘋果轉移一些產能到越南和印度,也替代不了中國的作用。越南和印度自身有較大短板,根本無力取代中國在世界IT製造業中的地位。
  • 印度工廠被砸之後,蘋果也發出最後通牒,國外的月亮並沒有國內圓
    而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同時降低人工成本,之前蘋果與富士康也是一同出走,到印度準備發展。 正如上面說到的那樣,代工廠搬遷到印度之後將會極大程度減少蘋果以及富士康的人工成本費用,這一點確實不假。
  • 2萬部iPhone在印度被搶,庫克決定要個說法
    ,導致iPhone的生產成本隨之增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讓庫克有所警醒: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確實有點冒險所以在蘋果的鼓動下,代工企業們開始在東南亞等人口資源豐富而便宜的地區打造新的代工基地,一年多以來已經有8家代工廠把部分產能轉移到了印度,其中就包括臺灣代工巨頭富士康和緯創印度網友自然是一片歡呼,慶祝終於能買到便宜點的iPhone了,由於高額的關稅
  • 三星從中國搬家到印度,如今發現冤大頭!來看中國製造3大優勢!
    可是,三星在今年宣布全部退出中國工廠,實現去中國化之後呢?三星手機,就相當於已經放棄了中國這一大手機市場,而三星在離開中國之後,他也必將遭受到嚴重的影響。三星在今年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其實,並不只是三星自己的選擇,三星手機在我國市場當中的市場份額呢?一直在不斷地下降,隨著中興、華為等國產手機的崛起,購買三星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 印度蘋果工廠損失約700萬美元?為啥代工巨頭離不開中國?
    上周六,數千名合同工在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羅爾郊區的緯創工廠聚集,索要未支付工資,改善工作時間。在警察抵達後,聚集人群開始暴力行為。現場視頻顯示,人群手持棍棒砸毀設備,破壞汽車。在一份警方報告中,緯創預計損失達到6000萬美元。
  • 「世界工廠」2個預備選手大PK:3大維度全面分析,印度和越南誰勝率大?
    《印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12日凌晨,蘋果手機代工廠、中國臺灣科技巨頭緯創公司在印度納爾薩普爾的工廠,因工人不滿薪資問題而遭到暴力破壞——近2000名工人砸碎窗戶、放火燒車、破壞工廠生產線,打砸事件也造成緯創損失高達43.7億盧比,折合人民幣約3.89億元。
  • iPhone代工廠被打砸燒的背後:印度想要打敗中國製造,是在做夢
    與此同時,緯創在印度開設工廠。截至目前,緯創在印度已經開設了三家生產工廠。除了為蘋果代工智慧型手機,還將部分個人電腦、物聯網、醫療和雲服務業務轉移到印度。這次被打砸的工廠,位於班加羅爾Peenya工業區,佔地17.4萬平方米。
  • 印度製造業「痛點」被揭,日本百年企業後悔,宣布:再回中國投資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通過人口紅利我們國家成功都將製造業發展起來了,目前國內的製造業產業鏈是很完善的,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都在國內加大了投資。這兩年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在效仿我們國家的成功模式,也開始通過人口紅利來發展製造業的發展了,顯然在外資企業進入之後,越南、印度等國家的經濟確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我們發現,現階段這些企業都是把一些低端的產業鏈遷走了,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工成本是相對便宜的,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比較正常的,不過最近有些企業已經發現了,這些國家除了用工成本便宜,真的沒有其他優勢了。
  • 蘋果印度工廠被砸毀!拖欠加班費引發工人不滿,多個廠區慘遭洗劫
    據《印度時報》12日報導,當地時間11日晚,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郊區的蘋果公司代工廠發生了打砸事件。關於這一事件的起因,據說是由於該工廠的經營方緯創公司拖欠工人工資及加班費長達三、四個月時間,導致忍無可忍的工人洗劫了廠區和辦公場所,包括風扇、家具、電燈、電視機和計算機在內的大批公司財產幾乎被搬空,甚至還有工人縱火焚毀了停在廠區裡的汽車。報導稱,約有2000名工人參與了打砸,他們不僅砸毀了很多工廠設施和生產線,還襲擊了高管辦公室,目前當地警方已經抵達現場維持秩序,尚不清楚是否存在人員傷亡。
  • 2000多人砸燒蘋果工廠,面對血汗壓榨,印度人民不同意
    就拿這次被砸的緯創資通來講,當初該公司從中國撤離投資跑到印度建廠,之後曝出諸多不和諧因素,如今再度升級砸搶惡性事件。當初招聘時許諾的工資只發了一半,這對於非常重視員工福利、薪酬保障的印度人來說,是完全無法容忍的事情。被冠以「血汗工廠」之名的蘋果,這次遇到了硬茬。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2000人打砸搶燒,內情並不單純?
    該工廠2000名值班員工中,大部分參與了這起暴力事件。印媒提供的現場視頻顯示,這些員工在整個工廠區間內大肆破壞,砸毀多扇門窗、破壞工廠設備、襲擊高管辦公室,甚至縱火焚燒廠內車輛。隨處可見的玻璃碎渣、側翻的車輛、損壞的設施……現場一片狼藉。
  • 印度,一頭不老實的大象
    外界看不太懂的印度體制弊端,可溯源到古老的種族和宗教矛盾、殖民史、蘇聯影響等等。在印度,使用人口過百萬的語言約有130種,全國條塊分割嚴重;高教和就業上的平權政策,造成整個國家競爭力的下降;勞工拖拉、罷工盛行、法律限制大企業、國內物流成本高等因素,致使印度的製造業很難上臺階。
  • 緯創印度工廠被砸損失出來了,蘋果公司將插手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今年3-4月份富士康等代工廠停工,導致蘋果公司新品發布會一再推遲,再加上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於是蘋果公司迫切地想要把供應鏈遷出中國。相比之下,勞動成本低,市場也相對龐大的印度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比如富士康、緯創就相繼在印度興建工廠。
  • 疫情下離不開中國的印度鋼鐵、礦石,這便宜要還是不要
    對於任何時候都充滿雄心壯志,打死也不改口的印度來說,2020年的疫情已經深深地衝擊了其經濟發展,某印度官員前兩日就說,若沒有疫情,我們肯定會幾年內追上日本。而印度的鋼鐵雄心也在這一次疫情中飽受一擊,去年剛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鋼鐵大國,興致勃勃準備向中國發起衝擊。但在疫情影響下,一直在印度政府保護下,缺少根基和競爭力印度鋼企瞬間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 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人:中國造的394億隻口罩真好
    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了嗎?最近有個新聞刷爆了各大平臺,說是咱們中國目前為止已經向美國出口了394.3億隻口罩。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美國現在有3.3億人,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要用大約120隻中國生產的口罩。
  • 把產能從大陸轉移到印度的臺企,工廠被印度工人砸了!
    據《印度時報》12月12日報導,當地時間星期六凌晨,中國臺灣省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在印度納拉薩普拉運營的工廠遭到了員工的破壞。《印度時報》稱,大約2000名員工在下夜班離開工廠時,突然開始瘋狂地破壞公司的家具和組裝設備,甚至有人試圖放火焚燒汽車。納拉薩普拉當地和來自科拉爾地區的警察隨後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
  • 被科技巨頭看中的印度手機製造市場究竟如何?會超越中國嘛?
    很多科技圈的投資人士都說,印度會成為全世界第一的手機生產基地,取代中國的位置。1、印度各方麵條件和上世紀的我國類似按照企業的發展來看,企業之所以會選擇一個地區當成生產基地,往往和這幾個因素脫離不了關係,首先是最重要的勞動力成本,其次是配套產業鏈,然後是市場規模。之所以中國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生產基地,是因為我國在這三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
  • 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作為兩個「常被拿來比」的亞洲大國,中國和印度兩國在「地理位置」這事兒上,也是各有各的好。可以說,印度就是一個由高山海洋「保護」起來,境內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平原與河谷盆地佔百分之四十三以上的富饒國家。這不同的「地理位置」條件,也助推了中印兩國不同的歷史,先看中國:由於北面西北西南都是草原高原戈壁山脈,所以就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中心,形成了傳統農業區。商周至戰國時代的中國,以關中平原為界,多次形成「東西對峙」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