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是指故事的敘述者根據情境的需要具體選擇從哪一個細微的角度觀察動態和敘述故事。內聚焦的敘事視角,又或者稱之為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是以作品中塑造的某個人物的視線觀察呈現完整的事件,包括第一人稱敘述中「我」對正在發生事件的意識和態度以及作為故事中心見證者的「我」對正在發生事件的意識和態度。該敘事視角的特點和優勢在於「這個人物作為敘述者兼角色,他既可以參與事件過程,又可以離開作品環境面向讀者描述和評介,這雙重身份使這個不同於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於理解。」[8]
微型小說《走出沙漠》全篇在敘述故事情節和刻畫人物性格上始終沒有採用任何的正面描寫,而是通過當事人「我」的在場感受和體驗具體描寫「我」與其他迷路的考察隊員堅決不動最後「一壺水」,懷著生的希望咬牙堅持到最後成功走出沙漠的故事。其次,也是通過「我」的描述才讓讀者了解到肇教授在試圖走出沙漠過程中發生的不幸,並由此展示出肇教授先人後已的無私和機智沉著的性格,以及堅持的信念主題思想。小說的整個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我」既是小說的敘述者,同時又是故事的參與者,採用內聚焦的敘事視角更能讓讀者在代入小說的時候深層感受和理解主人公的情感起伏。
3.2 倒敘的敘事時序
事件的敘述順序將直接影響到微型小說的文本效果,微型小說要在限定的敘事時間內給讀者呈現精彩的故事內容,創作者必須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巧妙設置小說情節的敘事時序,根據文本創作的需要和美學效果的期待合理地調整敘事時序。
微型小說比較常見的敘事時序是倒敘,即「對故事發展到現階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後敘述」。[9]倒敘往往隱藏開頭或中間的某些敘事環節,直至故事的敘述到了尾聲才緩緩揭開謎底,讓讀者在瞬間恍然大悟,慨嘆不已。倒敘的直接作用就在於解答文本設置的懸念,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而言,被跳過或遮蔽的敘事環節經過後期的渲染和強化更能產生文本的藝術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