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敘述順序,將直接影響到微型小說的文本效果!

2020-12-15 苗苗娛樂說呀

視角是指故事的敘述者根據情境的需要具體選擇從哪一個細微的角度觀察動態和敘述故事。內聚焦的敘事視角,又或者稱之為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是以作品中塑造的某個人物的視線觀察呈現完整的事件,包括第一人稱敘述中「我」對正在發生事件的意識和態度以及作為故事中心見證者的「我」對正在發生事件的意識和態度。該敘事視角的特點和優勢在於「這個人物作為敘述者兼角色,他既可以參與事件過程,又可以離開作品環境面向讀者描述和評介,這雙重身份使這個不同於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於理解。」[8]

微型小說《走出沙漠》全篇在敘述故事情節和刻畫人物性格上始終沒有採用任何的正面描寫,而是通過當事人「我」的在場感受和體驗具體描寫「我」與其他迷路的考察隊員堅決不動最後「一壺水」,懷著生的希望咬牙堅持到最後成功走出沙漠的故事。其次,也是通過「我」的描述才讓讀者了解到肇教授在試圖走出沙漠過程中發生的不幸,並由此展示出肇教授先人後已的無私和機智沉著的性格,以及堅持的信念主題思想。小說的整個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我」既是小說的敘述者,同時又是故事的參與者,採用內聚焦的敘事視角更能讓讀者在代入小說的時候深層感受和理解主人公的情感起伏。

3.2 倒敘的敘事時序

事件的敘述順序將直接影響到微型小說的文本效果,微型小說要在限定的敘事時間內給讀者呈現精彩的故事內容,創作者必須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巧妙設置小說情節的敘事時序,根據文本創作的需要和美學效果的期待合理地調整敘事時序。

微型小說比較常見的敘事時序是倒敘,即「對故事發展到現階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後敘述」。[9]倒敘往往隱藏開頭或中間的某些敘事環節,直至故事的敘述到了尾聲才緩緩揭開謎底,讓讀者在瞬間恍然大悟,慨嘆不已。倒敘的直接作用就在於解答文本設置的懸念,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而言,被跳過或遮蔽的敘事環節經過後期的渲染和強化更能產生文本的藝術衝擊力。

相關焦點

  • OpenAI新模型把文本敘述變成超現實畫作
    從上述的「豐功偉業中」可以發現,OpenAI在文本領域中已經相當成熟,但是OpenAI的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也表示「人類是生活在可視化的世界中」,因此近幾年團隊也加強其在「圖像領域」的開發,同時希望能讓AI效仿人類學習語言的方式,藉由圖像強化對於字詞語義的理解力,讓未來生成的語句更有意義。
  • 微型小說之所以叫『微型』,就是它的篇幅短小,字數有限
    「微型小說之所以叫『微型』,就是它的篇幅短小,字數有限,由於這些限制,微型小說更適於取『單線結構』來結構作品。」[4]一般的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在結構設置上基本都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具體事件,而微型小說受自身文體特徵的制約,它的結構基本上只能有一個具體事件構成,以單線式結構貫穿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這是微型小說與其他類型小說在結構設置上的根本區別,而採用這種單線式結構也更能夠讓微型小說的結構在篇幅的限制中呈現出跌宕起伏的動態美。
  • 小說敘述者與作者的分離
    小說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以人物、情節、環境為三大要素,離不開敘述故事。小說中的敘述者一般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但絕對不等於作者本身。也就是說,小說中的敘述者可能是小說中虛構事件的親歷者,而不是作者本人。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二——小說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01敘述順序的分類及作用敘述方法是一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通常按敘述的先後順序,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在文章中,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敘述順序是現代文閱讀理解中的重要考點之一,尤其是插敘的考查頻率最高,倒敘次之。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8)意識流式。即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裡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 深度解讀《低俗小說》:看昆汀·塔倫蒂諾如何玩弄故事的時間
    電影中非線性敘述解析這部電影裡的情節已經脫離了故事,昆汀巧妙地打散時間、打破順序,運用首尾相連的環狀結構讓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補出一部完整的帶有黑色幽默的小說。真實時間恰恰是破碎的,而完整時間是重構出來的。
  • 「明知前路是墳而仍是走」: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如何啟示當下?
    他1996年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革命·歷史·小說》由此而來,這本書為當代文學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見解,而且其文本細讀的方法也樹立起了典範。該書曾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在2001年推出簡體中文版《灰闌中的敘述》,多年來一直是中文系現當代文學研究生的必讀書目。
  • 記住這些答題技巧,小說類閱讀必得高分!
    大家記得查收哦~ 【考點詮釋】 高考大綱將對小說閱讀能力的考查包含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大綱要求「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 【微型小說】(一)——五篇
    【微型小說】(一)——五篇小引言:2019、03、27晚上:23:59一篇微型小說,榮獲全球冠軍。那個有才華的作家,寫下:『公主懷孕了,這是誰幹的』?短短的10個字、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我寫過詩詞、散文。
  • 敘述的第一和第三人稱
    我們寫記敘文時,有個如何處理作者本人與敘述對象的關係問題,也就是作者在所敘人物和事件中處於什麼地位,是以當事人、目擊者的身份直接出現呢?還是從局外人、旁觀者的角度客觀介紹呢?這就需要確定敘述者的觀察點、立足點,選好敘述的人稱。
  • 劇講堂|從「文本」卡塔西斯到「身體」卡塔西斯 文:朱凝
    公元前四世紀,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就對戲劇和觀眾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描述,「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達到卡塔西斯(katharsis)。」
  • 公文如何敘述:概括敘述+具體敘述——《品味公文》DAY21
    敘述,是公文寫作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法。那麼,什麼是敘述呢?作者認為,敘述,就是述說工作、事件或人物的基本情況和變化過程,給人以清晰明確的印象。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敘述的內容是工作、事件或人物的基本情況和變化過程,敘述的目的是為了給人以清晰明確的印象。
  • 事件發生順序穿插著講,因果有點亂,但是單個小故事還是不錯的!
    不得不說,從未想過這種語言系小說動漫樣會怎麼樣,沒想到會這麼新穎,這麼有趣,給人的感覺這麼神奇.風格很驚豔,同時雖然看上去故事不是很高端深刻,但是注重對人物心理的剖析很好。老蒼更多只是阿拉垃圾君對自己過去的回想,只是故事而已。
  • 備戰2021|今年高考考「冰山」理論,這些小說知識要點必須掌握!
    【2020年全國一卷小說閱讀題】9.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說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安排及其效果。
  • 2020「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揭曉
    尚一網訊(記者 胡秋菊)12月9日,記者從常德市武陵區文聯獲悉:2020「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此次活動由《小說選刊》雜誌社、《臺港文學選刊》雜誌社、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作家網、武陵區委宣傳部、武陵區文聯、常德市美韻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微型小說(小小說)創作基地、武陵作家協會聯合舉辦。
  • 蒙太奇將片段視為片段本身,而不是某些從整體中,割裂出來的碎片
    我們獲得了許多碎片化的敘述,但缺少一種線性的一致性。我們應當按照壓縮和置換的基本過程,將文本與圖像有效地聯繫起來,形成一種縱向的閱讀。我們不再僅僅充當一件已完成作品的消費者,而是被捲入場景,甚至是意義生產的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性別化的主體性及其再現中的快感同樣牽扯其中,甚至已經成為了作品的主題。
  • 《李美真》:這部精彩的中國小說,書名卻「勸退」讀者
    《李美真》這個書名似乎暗示著他寫作的野心——將俗套的文字陌生化,甚至打破固有的語法規則。所以,小說的「真名」其實是它的外文名: You beautiful truth,你這美麗的真理。《李美真》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陷入寫作瓶頸的小說家K看到一張斜眼女人的照片後,決定為她寫一篇小說,這個女人被命名為李美真。
  • 《活著》:試圖通過「殘忍」的敘述,來喚醒人性中深沉的善良?
    餘華也憑藉此獲得了廣泛的文學聲譽和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當然這些「事實」是我後來才了解到的——大學畢業後我幾乎很少再去翻閱小說了——我武斷地認為,再沒有比上世紀九十年代湧現的那樣好的小說了。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徐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放蕩嗜賭,最終敗盡祖上積累的家財。父親因此被氣死。
  • 順序造句和解釋_順序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祖父的園子)4、他們讀到的字全都靜止不動,不像他們通常在螢光屏上看到的那樣,順序移動。(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7、他們那時多有趣)順序參考例句:1、主視圖按姓名順序顯示該用戶的聯繫人列表。
  • 一種主宰電影敘述形式
    敘述的種類有無限多種,然而,在歷史上,電影似乎已經被一種敘述形式所主宰。……我們稱這個強勢的形態為「經典好萊塢電影」。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電影,如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Potemkin)、《十月》或《罷工》(Strike),並沒有這樣單獨的主因。像愛森斯坦和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電影中,很多事件的起因並非由人物所引起,而是更大的外力(社會規範及大自然力量)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