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畫的,該怎麼聊聊這位畫家?

2020-12-25 檔案錄袋

1. 維米爾這一生只流傳下來34幅畫,但他依然被稱為「荷蘭國寶級畫家」。要知道,另一位獲此稱號的倫勃朗,可是留下了上千多幅畫作。

2. 維米爾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有著非凡的感知力。維米爾的畫大都是描繪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但他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瞬間裡,挖掘出極具魅力的一面,並將它呈現給觀眾。

窗前讀信的女孩 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 約1659年@ 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 Gem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3. 後人一直把維米爾叫做「斯芬克斯」,就是那個在希臘神話裡,總喜歡給人出謎語的怪物。這是因為維米爾的畫裡,總是隱藏著太多謎題,讓人猜不透。比如這幅《手持天平的女子》,畫裡的女人手拿天平,好像在稱東西。但你放大去看的話,天平上其實什麼都沒有。

4. 不過,維米爾還是在畫裡還是留下了一個暗示,那就是背景裡的畫作——《最後的審判》。上帝正在做最終判決,好人會上天堂,壞人會下地獄。如此看來,我們可以把女人手上的天平,當作是上帝的天平。維米爾是想提醒大家:要做個好人,這樣你才能得到上帝的最終救贖。

手持天平的女子 Woman Holding a Balance 約1662年@ 華盛頓國家畫廊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5. 維米爾的畫看似普通,但其中每一個細節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比如這幅《音樂課》,地板上的格子圖案,完全遵從了透視法。為的是將觀眾的視線,全部引向主人公。但同時,維米爾又在前景裡設置了一些桌椅,為的是讓觀眾和主人公稍微保持下距離,好讓主人公待在一個私密的空間。這幅畫最精彩的細節,就是鏡子裡反射出的女主。她其實正轉頭望著男主。維米爾將這個極為細膩的情感,含蓄地傳達給了觀眾。

音樂課 The Music Lesson 約1662年@ 皇室收藏, 倫敦白金漢宮 Royal Collection, Buckingham Palace, London

6. 維米爾是非常厲害的控色大師。通過對色彩的完美掌控,維米爾總能讓觀眾在他的畫前流連忘返。比如這幅《小街》,主色調是很暖的紅色,看起來非常安靜,觀眾就會很容易進入畫面。而當你的視線,沿著小街跑到最右邊時,你會發現整幅畫最大的亮點:一扇亮紅色的窗戶。這其實是維米爾刻意為之,如此一來,你的視線會不自覺地被這扇紅窗彈回來,下意識地再去看一遍這幅畫。視線這樣來來回回幾次,你就會陷入這幅畫裡,很難抽離出來。

小街 Het Straatje 約1657年@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Rijksmuseum, Amsterdam

7. 很多現代人覺得維米爾的繪畫水平不行,因為他畫畫時會使用「暗箱」。 這是一種光學儀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小孔成像呈現倒影,隨後再根據影子來作畫。這種儀器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鏡頭不聚焦的地方,會形成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肉眼看不見的。在維米爾的名作《倒牛奶的女人》裡,你能看見很多類似光斑的小圓點,其實就是維米爾使用暗箱的證明。倒牛奶的女人

De Melkmeid or Het Melkmeisje 約1657年@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Rijksmuseum, Amsterdam

8. 維米爾確實會使用暗箱的技法,但這並不會影響他的大神地位。因為藝術最核心的東西,從來都不是技法,而是在於畫家能否將他的情感和思想,通過畫面傳遞給觀眾。如果沒有思想,只是依靠技法來作畫,那麼最完美的繪畫作品,也就是一張「照片」。就拿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來說,電影中正好也拍過一張女孩的照片。但你只要將兩張圖片一比較,就會發現:照片遠遠不如油畫。少女眼中的清澈和明亮,是照片永遠也拍不出來的。

左: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Meisje met de parel 1665年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劇照

9. 20世紀最厲害的名畫偽造者,名叫米格倫,專門仿造維米爾的畫作。他的仿作技藝高超,從未露出破綻,甚至被希特勒的副手購買過,也被各大博物館收藏過。最終之所以會真相大白,是因為二戰結束後,米格倫被控告販賣文物給德軍。他為了保命,才坦白那些名畫是自己仿造的。

漢·凡·米格倫 Han van Meegeren 1889-1947

相關焦點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即正是畫家在這個時間段內所作,並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據說,畫面裡的女主人公是以他當時年僅14歲的長女瑪利亞為模特兒的。畫中少女的驚鴻一瞥仿佛攝取了觀畫者的靈魂。該畫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託少女外形輪廓,似乎她是黑夜裡的明燈,微微的光彩,不奪目不耀眼,十分溫和。畫面之中構成強烈視覺效果。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謎一樣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和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油畫。是其代表作之一。該畫描繪了一位無名少女,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無華而奪目,所傳遞出的平實情感具有了淨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痴迷斯嘉麗詹森的你,快來回顧她的經典作品
    上次和大家回顧了1998年寡姐參與的重要電影《馬語者》,今天繼續,時間來到2003年,對於寡姐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年,這年有她的揚名之作《迷失東京》,今天不聊這部,先說另一部2003年的另一部佳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Molly&Labubu:再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心事|IP有藝思
    1665年,普通中年畫家維米爾居住在荷蘭南部港口小城代爾夫特,他在家中創作了一幅44.5*39cm的小畫。畫中女孩突出在全黑的背景中,左耳垂下一粒明亮的水滴形珍珠。《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誕生於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大航海時代,但是做到了拋卻浮華,獨具寧靜優雅的氣質。當少女的目光望向你,那一絲惆悵的眼神仿佛具有了穿越時空的魔力,將現代觀眾牽引至同一片悲欣交集的情緒中。
  • 揭秘與《蒙娜麗莎》齊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隱秘
    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無數人著迷,創作它的畫家維米爾也被稱為是繪畫的光影大師。然而,這幅被譽為「北方蒙娜麗莎」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維米爾與梵谷、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雖然維米爾傳世作品的數量少,但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極為崇高,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僅次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 畫中少女的驚鴻一瞥,攝取了人的靈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賞析
    畫作名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者: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675年,荷蘭);創作年代:1665年;類別:畫布油畫;題材:肖像;規格:44.5×39釐米;現藏地:荷蘭,海牙,毛利斯博物館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巨匠維米爾的代表作,是一幅小小的油畫,比八開紙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經幹得開裂,但就是這樣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畫,卻使得許多文人墨客、遊人看客在畫前欲走不能,是什麼在震撼他們的心靈
  • 約翰內斯 · 維米爾|穿梭光影之中,捕捉光線和色彩
    初識維米爾,是在大一藝術概論的課本中,關於當時的畫家介紹我已經記得很模糊了,但是我清楚地記得老師說他很帥,但是很悲情。當我在看到這個畫家的時候,就是在這次疫情期間了,一個人在家真的太無聊,翻電影列表的時候看到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當時看這部電影純粹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斯嘉麗。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有人說她是維梅爾年僅14歲的長女瑪利亞,也有人說她是維梅爾家的女僕。20世紀90年代,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被楊·維梅爾的藝術風格所吸引,看到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她決心將其改編為同名小說。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每一幀鏡頭都美麗的如同油畫一般的電影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觀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小說採用第一人稱全知視角敘述,分別以1664、1665、1666、1676為回目,是一部線性敘事的女性獨白小說。電影史依靠形象連續轉換表達思想的,而《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藝術片更是將光影藝術運用到了極致,並且時空景別均為維米爾生活時代街道和院落場景為藍本,保持了與現實底本相當大的重疊度。而畫作《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在1665年,在畫幅僅46x40cm的畫布上創作完成的。
  • 班克西出新作 塗鴉畫上的少女
    班克西出新作 塗鴉畫上的少女時間:2020-04-24 20:59   來源:愛福清網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班克西出新作 塗鴉畫上的少女 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23日報導,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2014年曾在家鄉布理斯託爾一幢建築外牆上,模仿17世紀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荷蘭科學家發現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幾處秘密
    據英國《衛報》報導,荷蘭科學家日前發布關於對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著名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1665年)的大規模研究結果。他們發現這幅世界著名畫作的幾處秘密。研究人員此前曾猜測,女孩沒有睫毛可能是因為維米爾畫的是抽象面部。修復師還弄清楚了畫家創作的技術。畫家從棕色和黑色開始畫,然後再添加其他顏色,逐漸從背景畫到前景。他們明確斷定出,維米爾繪畫使用的顏料在17世紀比黃金還要貴。調製白色所需的鉛礦石來自英格蘭北部,紅色需要生活在墨西哥和南美的昆蟲色素,而藍色則是來自阿富汗青金石。
  • 隱藏在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畫中的那些信息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少女葛麗葉是畫家的女兒,由於父親失明而家道中落、食不果腹,母親只好讓她背上簡單的行李,到富人家幫傭。於是,葛麗葉來到了畫家維米爾家。這樣嶽母才可以繼續在家中趾高氣昂,妻子才能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2003年,根據作家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講述了17世紀荷蘭肖像畫家維米爾以家中的一名女傭為模特,創作出世界名畫的故事。
  • 荷蘭畫家維米爾,畫風精巧,是藝術界公認的畫室內光線最好的畫家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1667年 荷蘭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館藏對於維米爾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因為他的作品直到19世紀才被藝術界重視。《黛安娜和她的同伴》1656-1657年照這樣來分類的話,維米爾就是主攻風俗畫的畫家,也畫了少量的風景畫。
  • 最大仿畫雪雕驚豔雪博會|精準放大十多倍的立體「世界名畫」
    這個外國少女怎麼看著這麼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能有「眼緣」的遊客,那說明你看過一幅畫!沒錯,這座雪雕是仿世界著名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的,長12米、寬9米、高13.5米,總用雪量2880m⊃3;,是歷界雪博會中最大的一幅仿畫雪雕。它的設計創作者是雪博會首席設計師、工程師張寧閣、賈士元團隊。
  • 日常生活中的偉大詮釋著,維米爾油畫作品欣賞
    這位維米爾的繪畫不僅給人一種真實性,而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維米爾最偉大的作品之一「The Milkmaid」中文叫倒牛奶的女工就像我們展示了一位僕人形象的尊貴。一位不怎麼好看卻又專心致志地把手上工作做好的女僕成為畫面的主角。這個氣質的原型與當時的人崇尚基督教,並且在生活工作上效法基督僕人的態度可是吻合。
  • 當世界名畫變成Q版頭像,蒙娜麗莎俏皮,梵谷可愛
    畫師以激萌可愛的兒童面龐作為主體,添加名畫中的元素,俏皮的嘟嘴、肉嘟嘟的臉頰、大眼睛長睫毛,拉近了我們與名畫之間的距離,讓人內心歡喜。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創作的一幅油畫。
  • 原來這些世界名畫都被拍成了電影!你知道嗎?
    而那些經歷時間檢驗、贏得世人尊重的傳世名畫,貫穿其中的儘是畫裡畫外道不盡的故事。這些名畫除了在展覽廳,甚至還被拍電影,其中有些把畫作的經典故事展開演繹,有的把名畫作為貫穿電影的主線,還有在一些我們非常的電影中悄悄上鏡,不提起不會被注意。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幅被搬到電影螢屏的名畫。
  • 古典十大名畫,第八幅真的是美極了,你喜歡哪一幅呢?
    小編最喜歡的一幅畫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一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的少女有沒有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體驗:《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另有同名小說和電影,都不錯。順便給各位觀眾老爺再推薦幾幅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