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驅逐運動中的手塚治虫

2020-12-12 搜狐網
  孩子們為之狂熱,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卻極力反對,這是目前漫畫在中國的現狀之一。但40年前的日本,漫畫也曾被正統驅逐。這場被稱為「漫畫追放」的運動,是由PTA (家長與教師的聯合組織)和文化人團體在1956年發起的,他們宣稱:

  「在兒童雜誌中, 充斥著這麼多的漫畫實在是不可原諒, 漫畫使小孩子的閱讀能力降低, 阻礙健全的智能與想像力的發展, 像這種有害的漫畫書, 應該加以驅逐。 」

 

  這並不是日本最初對漫畫的批判,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漫畫的流行已經被當成了一種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種情形和漫畫在中國目前的狀況有類似之處,只不過由於受日本的影響,漫畫在中國還面臨著被扣下一頂「日本文化侵略」的大帽子。

 

  日本當時受升學主義的影響,家長們對於孩子成績下降心急如焚,而把罪過歸咎於是孩子迷戀漫畫的結果,開始了對漫畫的各種攻擊。家長們首先找到了學校,要求老師幹預。

 

 「我的小孩, 整天就只知道看漫畫不讀書, 成績一落千丈。 我們做父母的已經沒辦法了, 請老師, 學校方面做些什麼吧。 」

 

 可是校方的回答卻是:

 「沒辦法, 我們也一再地叫小孩子別再看漫畫了, 可是他們還是照看不誤, 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

 

 然而,不管是雙親或是老師, 都無一例外地認為漫畫是導致小孩成績低落, 以及行為不良的罪魁禍首, 而將漫畫視為惡書, 於是由此引起了驅逐漫畫運動的風潮。

「別再給孩子們漫畫了, 他們須要的是優良有益的書! 」

「向出版漫畫的出版社遞交抗議書! 」

「漫畫家們也該好好反省! 」

 這個運動在各地火燒般地蔓延起來, 各地方自治議會也開始討論「惡書追放」的問題。 更有甚者, 在小學操場中將漫畫雜誌放火燒掉。

當時年僅二十八歲, 卻已經以 "鐵臂阿童木" , "森林大帝"等作品站上日本漫畫界頂點的手塚治虫, 對於驅逐運動越來越極端的做法心中十分憤慨。

 「這簡直就是把無辜的女性抓來, 按上魔女的帽子, 然後處以火刑的中古時代獵女巫運動! 將看不順眼的書拿來燒掉, 這跟希特勒的行為有什麼兩樣! 」

  面對來勢洶洶地驅逐運動,東京兒童漫畫會 (又稱 "兒漫長屋" ) 成員的漫畫家們, 以及各出版社的編輯者聚集起來商討對策。 同時也邀請了教育評論家, 兒童文學者, PTA , 兒童保護會, 主婦聯盟等各團體的人, 聽取他們的意見。可是……

  「低俗下流的圖畫, 單用紅色印刷品味低下。 看了這些東西的小孩藝術感覺會因此而麻痺。 」

 (註:日本戰後流行漫畫書,封面是紅色的單色印刷,紙質印刷都相當粗糙。而目前日本地流行漫畫雜誌所用的仍然是質量不怎麼精緻的回收紙,因此價格相對於影刷精良的單行本來說很便宜。)

 「冒險故事也好科學主題也好, 這些故事漫畫都毫不節制的亂來。看了這些東西會影響小孩心理健全的發展。 」

 「幾乎沒有什麼文字, 只有 "WA" "KYA" "KIE" "DOGAN" 這些悲鳴般的狀聲字, 這對兒童的讀書教育有不良影響。 」

 「犯罪與暴力的場景太多, 這種漫畫會增加兒童的暴力傾向。 」

 「在一頁之中, 就出現了十把手槍, 兩把機關槍。 」

 「我的小孩, 看了漫畫後模仿其中低級的臺詞, 玩著奇怪的遊戲。 」

  「別再惡搞下去了, 這都是你們不好。 」

  各式各樣對漫畫的指控潮湧而來……

  而,手塚治虫以漫畫家的立場, 提出了他的主張:

   「小孩子的讀書能力低下並不是漫畫風潮的錯。 漫畫的速度感和現代感是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品所沒有的。 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品, 以溫吞的手法來描寫一些日常生活的事。 對小孩子而言, 這些千篇一律熟極而流的東西已經感到厭煩了不是嗎?

  比起這個來, 簡明易懂, 又充滿速度感, 緊密配合孩子們的感性的漫畫才能抓住孩子們的心。 漫畫能夠廣受歡迎, 在兒童雜誌上佔有極多的篇幅, 這才是這股漫畫熱潮的真正原因。 如果兒童文學沒辦法發展出對抗這些的魅力, 我認為漫畫熱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另外還有一點, 我認為現在的兒童文學並沒有所謂夢想這樣的東西,因此小孩子都到漫畫中去尋找他們的夢想了, 我的漫畫, 漫無節制也好, 胡說八道也好, 低俗不雅也好, 但是, 我給了孩子們夢想。

  現在的小孩, 正是缺乏伸展悠然的幻想, 寬廣無限的夢想。 我就是為了這個理由, 才不斷地畫著漫畫。 」

  手塚治虫的漫畫, 吸收了他自少年以來讀的冒險小說, 偵探小說, 科學小說,以及民間故事的內容, 漫畫的內容豐富。

 「我們一定能創作出在文學內涵上不輸給兒童文學作品的兒童漫畫來。 」

不只是手塚治虫, 像松本零士, 石之森章太郎等故事漫畫家也都抱持著這個信念。

  這些論點立刻遭到兒童文學作家的反駁:「 像漫畫這種東西想跟文學比肩?別做白日夢了! 教育評論家們也持同樣的態度。 不管是兒童文學家或是教育評論家, 對於故事漫畫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 到底有什麼魅力, 依然無法理解。」

 「文學是藝術的一種, 而漫畫只是娛樂, 而藝術是比娛樂高尚的東西。 」有這樣想法的人在當時的社會中還是佔了大多數。

 而這場如火如荼的驅逐運動終於也燒到手塚治虫的作品了。他的漫畫被百貨公司的良書推薦委員會指定為惡書而被停止銷售了。

  在日本的大型百貨公司的書籍賣場中, 通常會委託評論家以及兒童文學者組成良書 (優良圖書) 推薦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將 "有趣的書" 的別冊 "Lion Books" 裡手冢的作品 "三眼神童" 指定為不良書刊, 因此百貨公司不再販售此雜誌。

"請委員會再審一次, 我的漫畫絕對不是什麼不良書刊! " 手冢提出了抗議,但是白費力氣。 手塚治虫被認定為惡書作家, "原子小金剛" 也遭到了質疑: "日本不可能做出這種機器人的! " "機器人在天上飛來飛去, 不是很奇怪嗎!"這些人們, 對於什麼是 SF , 完全無法了解。 為什麼小孩子們會為這些漫畫瘋狂,也完全無法了解……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

"兒漫長屋" 的成員們, 為了這次的事件, 聚會了無數次, 商討對策。

"「學習漫畫」? 「名作漫畫」? 那些搞惡書追放運動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不畫他們所認定的這些「優良漫畫」就不行嗎? "

"所謂的優良漫畫到底是指什麼而言? 是對父母, 老師是優良漫畫, 還是對看漫畫的小孩子們是優良漫畫? "

"根本地說, 由這些討厭漫畫的大人們所指定的「優良漫畫」, 小孩子怎麼會喜歡? "

但是不管討論了幾次, 漫畫工作者們還是只能抱怨, 提不出什麼因應之道。

而手冢的結論結論則是:

「漫畫追放運動只不過是一種流行罷了。 我們不要管他們了, 風潮一過就沒事了。 即使全面禁止小孩子們看漫畫, 他們一定還是會偷偷地繼續看下去……」手冢下了這個結論。

  從這個運動開始之後過了一年, 在兒童文學工作者中, 也有了能夠理解漫畫的人, 並且有所行動。 如評論家菅忠道的發言: 「漫畫是對兒童不可或缺的文化」。 "惡書追放運動" 也逐漸平息了。

"在惡書追放運動之火的燃燒下, 證明了故事漫畫是不死之身。 並且,以後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擊倒他。 " 手冢自信滿滿地說。

  在這次事件之後, 故事漫畫逐漸為社會所認可, 成為 "兒童文化" 的一部分, 二十年後, 它已經成長為將成人也包含其中的 "漫畫文化" 。

 看完以上資料,真有歷史在重複的感覺,文中的很多話都是那麼耳熟。雖然在中國目前還未形成大規模的「驅逐」運動,但日本的家長和正統文化屆40年前所說的話今天卻仍然在中國被重複著?各種傳統媒體對於漫畫的報導雖然未見得全部都是負面的,但絕大多數都只是趨於表面的現象而未能真正理解漫畫文化的含義。而看漫畫的人群雖然越來越多,但目前仍然屬於弱勢群種(笑^^),而且因為年齡層偏低,很少能決定和影響上層的觀點。但就象大師當初所堅信的「……故事漫畫是不死之身……以後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擊倒他。」漫畫在中國也終會有被fans以外的人認可的一天……

相關焦點

  •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1926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豐中市兵庫縣寶冢的手冢,因為特別喜歡畫蟲子,將本名手冢治改成了手塚治虫。小學三年級,手塚治虫以《在演猿飛佐助的電影院裡》的漫畫,一鳴驚人,在畫展上被授予一等獎。在他上中學的時候,日本正發動侵華戰爭。他想上美術班進修學習,可社會環境不允許,只得偷偷的畫。
  • 手塚治虫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漫畫巨匠?
    可以說,日本漫畫與手塚治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近熱播的動畫《多羅羅》改編自1967年的手塚治虫同名漫畫《多羅羅》,荒木飛呂彥曾經在漫畫中模仿《多羅羅》的情節向手冢致敬,浦澤直樹的漫畫《冥王PLUTO》是對《鐵臂阿童木》一個篇章的改編,現代日本漫畫屆的助手制度更是手塚治虫制定的。為什麼手塚治虫受到幾乎所有日本漫畫家的尊敬?手塚治虫又到底為什麼在作品中極力反對戰爭呢?
  • 漫畫之神——日本卡通漫畫大師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豐中町。他的本名叫手冢治,1939年,他在自原來名字的後面加了一個「蟲」字,自此改名手家治蟲。少年時代的一手冢一個愛好收集昆蟲標本和漫畫的孩子。成年後的他曾以醫學博士的學歷開始了第一個職業——醫生。
  • 手塚治虫_手塚治虫新聞_3DM新聞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11歲時,手冢治因為閱讀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於是他迷上昆蟲採集,並有了手塚治虫的筆名。12歲,他進入了主要是培養後方勤務人員的陸軍中野學校,並將這段經歷畫成了漫畫。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
    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日本有手塚治虫,才有日本漫畫的今天。這句話並不誇張:日本首部TV動畫《鐵臂阿童木》,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畫《緞帶騎士》,發明「動態漫畫」、用漫畫重構名著,首次將「間離效果」應用於漫畫......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
    這部劃時代動畫的背後人物,便是被稱之為日本漫畫之父的手塚治虫。手塚治虫漫畫人物儘管60歲便辭世,可手冢依舊完成了好幾個人一生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一共繪製了600部漫畫,篇幅長達創記錄的15萬頁之多,類型從輕鬆娛樂的兒童讀物到適合所有年齡階層的敘事故事類型應有盡有。不僅高產,而且優質,享譽海內外。
  • 手塚治虫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在漫畫王國日本,手塚治虫憑什麼被封為漫畫之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本漫畫界最重要的一個極其人物,手塚治虫。此前的日本漫畫要麼是諷刺性的社會漫畫,要麼就是畫面割裂的四格漫畫或連環畫,而在《新寶島》的創作中,手塚治虫將電影鏡頭效果和電影繪圖技術用在漫畫創作中,將漫畫畫面以連續性分鏡進行連結,這種手法至今依然是日本漫畫創作的構建創作標準。其次,手塚治虫還通過自己的作品改變了大眾對漫畫的認知。在那個年代,日本還不是一個人人都讀漫畫的時代,甚至對漫畫還有很多偏見。
  • ...漫畫|東京|日本共同社|怪醫黑傑克|手塚治虫|日本|手冢真|paidon
    據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本周三,據某項目贊助商介紹,模仿《鐵臂阿童木》漫畫作者手塚治虫的藝術風格、由人工智慧繪製並設計的新漫畫將於本周出版。據該項目的啟動者、內存晶片製造商Kioxia Holdings Corp.介紹,這款名為《Paidon》的漫畫將於本周四在漫畫周刊《Morning》上發行,它是由AI創作的,AI分析了手塚治虫的65部作品,包括《火之鳥》和《怪醫黑傑克》等經典作品。報導指出,通過對手塚治虫作品的分析,AI生成了人物設計和基本的故事線,然後由專業的創作者加入服裝、對話等元素來完成作品。
  • 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1989年,手塚治虫與世長辭,《朝日新聞》刊登了這樣一篇輓詞:「日本有手塚治虫,而其他國家卻沒有。如果沒有手塚治虫博士,很難想像戰後日本漫畫能夠風行。」正是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手塚治虫改變了日本漫畫,他用拍電影的方式來進行漫畫創作,使靜態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你說讀者能不喜歡嗎。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虎嗅網
    這部劃時代動畫的背後人物,便是被稱之為日本漫畫之父的手塚治虫。他一共繪製了600部漫畫,篇幅長達創記錄的15萬頁之多,從輕鬆娛樂的兒童讀物到適合所有年齡階層的敘事故事類型應有盡有。不僅高產,而且優質,享譽海內外。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日本有手塚治虫,才有日本漫畫的今天。
  • 日本動漫家手塚治虫顛覆觀念:漫畫無處不在
    手塚治虫讓漫畫「發聲」  那時的日本,新舊觀念和體制互相衝擊,集市上開始流行一種畫滿了故事的小人書,就是一格一格的圖加上文字。1947年,一個叫手塚治虫的青年在畫法上把小人書進行了改造,他使用了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手法,這麼一來,卡通人物就不再是一個呆板的姿勢,變得生動起來。例如,把「啪」「咚」這樣的象聲詞「畫」進畫裡。
  • 淺談日本動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
    如果沒有手塚治虫博士,很難想像戰後日本漫畫會得以風行」 ——「朝日新聞」(獻與手塚治虫的輓詞) 手塚治虫(てづか おさむ,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本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而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中學的時候,手冢從朋友那兒借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讀完之後,又迷上了昆蟲,所以在自己的本名「手冢治」後面加上了「蟲」字,以筆名「手塚治虫」而活躍於動漫界。在沉迷於昆蟲的時期,他開始意識到由於城市的建設,大自然在逐漸被破壞,昆蟲也越來越少,如果不珍惜自然,人類也會無法生存。或許,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為他之後的漫畫中最核心的主題「生命」打下了基礎。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30個關鍵詞(上篇)
    在日本漫畫界來說,擁有博士學位,且還是醫學博士的人,僅有手塚治虫一人。也難怪他的漫畫作品《怪醫黑傑克》《向陽之樹》對醫術的描繪遊刃有餘。關鍵詞03:漫畫出道在手塚治虫之前,日本的漫畫主要有多格漫畫、四格漫畫,更早一些還有浮世繪。1946年,手塚治虫憑藉四格漫畫《小馬日記》出道。但是,他年輕時代看過中國動畫電影《鐵扇公主》,同時也看過歐美漫畫,他希望打開日本漫畫的新格局。
  • 淺談日本漫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二)
    淺談日本漫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漫畫家手塚治虫手塚治虫本來的名字就叫「手冢治」,因為特別喜歡獨角仙一類的昆蟲,所以在名字後面加上了一個「蟲」,並當作自己的筆名來使用。不清楚他的可能沒有感覺,但清楚他的必定知道,他在日本甚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影響力當然是指漫畫界了。除了創作《鐵臂阿童木》外,他的作品可以用高產來形容。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 漫畫家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本來的名字就叫「手冢治」,因為特別喜歡獨角仙一類的昆蟲,所以在名字後面加上了一個「蟲」,並當做自己的筆名來使用。因為毫無節制的武器實驗,太平洋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美國在日本大肆推行核能這一點也嚴重影響了日本平民的生活。在此環境下,手塚治虫創作了阿童木,「阿童木」這個名字是音譯來的,它原本的日文名字其實也是音譯「Atom」得來的,這個詞的意識就是原子(核)。而阿童木的妹妹烏蘭,其實就是英語中「鈾」音譯(Uran是Uranium簡化,做原子彈的原料)。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30個關鍵詞(下篇)
    導語手塚治虫似乎永遠不知疲倦,他生前幾乎每周都會有漫畫新作和讀者見面。他磅礴的漫畫作品中,哪一部是評價最高的?他和中國動畫界又有什麼故事?為什麼我們能看到孫悟空和阿童木握手的漫畫?他有哪些未完成的作品?這裡我們一一來解答。關鍵詞16:《火之鳥》《火之鳥》是手塚治虫漫畫作品中的明珠,一個輝煌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