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嶽母,販賣文物,中國人喊他賣國賊,歐美人說他是古董教父

2020-12-14 廣志博士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南海絲綢之路開通之時,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便遠渡歐洲、朝鮮、日本等國,琳琅滿目,不拘一格。

陶瓷器物之淡雅脫俗,陶陶自得;渾厚銅物之洗盡鉛華,古樸典雅。自那時起,中國文物古董便名揚海外,各樣精美絕倫、巧奪天工之物,四海之內爭相珍藏,皆為無價之寶。中國寶貝在世界一價難求,頭腦精明的生意人便從中發現了商機,中國商人盧煥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位二十世紀初在國際上聞名遐邇的文物販子,憑藉著倒賣中國的文物古董大肆斂財,我國眾多珍貴的古董因此流落四海,天各一方。對於這個在中國人人喊打的「賣國賊」,歐美人卻稱其為「古董教父」。

貧苦出身,幼年失怙

1880年,盧煥文在浙江湖州出生。他的父親是個賭鬼,整日裡不務正業,流連於煙館或賭坊之間,嗜賭成性,好吃懶做。平日裡一家的生計只靠著母親在某家高門府第幫傭賺點生活費。父親從不著家,母親整日忙著幹活,盧煥文的童年過得異常艱辛,風餐露宿。

十歲那年,父親常年賭博欠下的大筆賭債被步步緊逼,生活的重擔終於壓垮了這位母親,於是心灰意冷,投河自盡。不久之後,父親也撒手人寰,只留下盧煥文獨活世間。

盧煥文尚還年幼,常年無人照料,甚至不足溫飽,身子比同齡的小朋友看起來還小了幾歲。堂叔心善,便把盧煥文帶回家中撫養,這才終於有了個避風的港灣。

盧煥文的母親先頭幾年曾在南潯張家謀生,乃是張家二少爺的奶媽。基此緣由,年僅十五的盧煥文便在堂叔的託靠下去了南潯,進了張家做起了小工。

南潯是浙江當地有名的膏腴之地,民熙物阜,經濟發達,多商賈貴胄。盧煥文前去投靠的張家便是當地一家赫赫有名的大戶人家,張家的主人張定甫是浙江富甲一方的大人物。

盧煥文在張家謀了一份差事,總算是有了個安身立命之地。剛開始的時候他只是個最低等的雜役。雖苦,盧煥文卻從不抱怨。往前的經歷已經夠悲慘了,還有什麼會比這更慘的呢?

投靠張家,深得信任

進入張家以後,盧煥文開始了他嶄新的人生旅程。為了告別以前窮困潦倒的自己,盧煥文更名為「盧芹齋」。盧芹齋在張家雖不是最聰明的那個,卻比任何人都幹得認真和賣力。做事情當機立斷,手腳也麻利,照顧主人的時候也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念在過去盧芹齋母親的情分上,張定甫便決定讓盧煥文服侍張家二少爺——張靜江。大家都知道張家二少爺張靜江是個跛足,右眼有疾幾近失明,脾氣並不太好與人相與。

盧煥文作為張靜江的跟班,這個伺候張二少的活實在算是個不太容易的差事。這個別人眼中的苦差,盧煥文硬是把他啃下來了,不但在張靜江身邊事無巨細,八面玲瓏,甚至成了張靜江的心腹親信,出門在外時刻伴其左右,深得張靜江信任與託付。

1902年,年僅二十五歲時的張靜江前往中國駐法使館參加商務會談時,盧煥文是其身邊唯一的貼身家僕。此等舉動,足見二人關係之深重。

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同年,張靜江攜同盧芹齋前往巴黎。張靜江本出身商賈之家,家中瓷器、字畫等珍貴文物不計其數,對於此等器物的研究本就頗有心得,便在法國巴黎開設了一家名為「運通」的公司,以售賣中國茶葉絲綢、陶瓷書畫等物。

盧芹齋一心向學,便在店裡當起了學徒,勤學苦練,風夜匪懈,不久後對於文物等器之欣賞亦小有所成。張靜江身子本就不太康健,店中的生意大多交於盧芹齋管理經營。

盧芹齋白日裡是店裡的學徒,鑑賞字畫古瓷;夜裡便苦練法語,在這背井離鄉陌生的環境裡,只有和當地人有了共同的語言,他才能儘快在這裡站穩腳跟。

朝乾夕惕,時來運轉。盧芹齋學會了法語,也掌握了不少關於文物古董的知識,成了店裡舉足輕重的決策者。夜以繼夜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老天爺很快便賞了他一個機會。

自立門戶,大肆斂財

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正在經歷變革,張靜江心懷祖國,決定回去支持孫中山的民主事業。盧芹齋君子愛財,兩人南轅北轍,最終分道揚鑣。

隨後盧芹齋利用自己先前的人脈自立門戶,重新開了一家古董店,起名「來遠」,搖身一變成了一位古董商人。與此同時還找到了另一位合作夥伴——吳啟周,二人成立了 「盧吳」公司,販賣了中國大量的珍貴絕版的古董文物。

其中頗具盛名的昭陵浮雕「二駿」被其販出國外,北宋時期筆精墨妙的《睢陽五老圖》等藏品不計其數。盧芹齋在國外風光兩無,趁著國難之際大發橫財,這也是後來被中國人痛罵「賣國賊」的原因之一。

愛慕嶽母,不倫之戀

事業有所成就,盧芹齋的愛情卻頗為荒唐。在巴黎落戶不久,盧芹齋便和一位比其年長四歲的法國女人歐爾加戀愛了。歐爾加彼時已與丈夫成婚,膝下有個女兒名為瑪麗·羅絲。

兩人的婚外戀情一直藕斷絲連,為了延續這段離經叛道的戀情,歐爾加作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讓年僅十五歲的女兒與三十歲的盧芹齋成婚,以方便自己和盧芹齋的地下戀情。盧芹齋一邊娶了瑪麗羅絲為妻,一邊與自己的嶽母相戀多年,實在為人不齒。

晚年時期,盧芹齋曾寫了一本關於他古董生涯的傳記:「我和其他熱愛藝術的人都是一樣的,藝術品沒有國界,中國的文物走向全世界,世人更能深入了解並愛上中國的文化。」

歐美收藏家由於盧芹齋的啟發,對中國的古董研究頗為深遠。中國人喊他賣國賊,歐美人卻稱其為「古董教父」。盧芹齋承認自己的行為致使我國的珍貴寶物流失海外,卻也慶幸其免於戰火塗炭,不得不說真是禍福相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相關焦點

  • 被西方稱為「古董教父」,販賣文物,糾纏嶽母,中國人說其是賣國賊
    古董教父也許對於文物販賣和挖掘,在影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下,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九門、摸金校尉等這些人,但是這些人都是虛構的 。在歷史上真正有名的文物販子是盧芹齋,一個被西方稱為「古董教父」的商人。盧芹齋1988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原名盧煥文,是一個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
  • 法國頭號「賣國賊」,臨死狂叫:與希特勒合作是曲線救國,我沒罪
    關於「賣國賊」、「漢奸」之類的字眼,我想作為任何一個有尊嚴和個人羞恥心的人,都不願意去觸及。一旦觸及,那就是歷史罪人,而且還丟了祖宗十八代的臉面,永遠抬不起頭,甚至波及到自己的子孫後代。總之,大家都不願意做「賣國賊」或者「漢奸」。對於那些甘願做「賣國賊」和「漢奸」的無恥之徒,大家都是嗤之以鼻,對他們吐唾沫星子。
  • 文物盜販的地下江湖:團夥組成黑色產業鏈,文物倒手成倍升值
    記者採訪發現,當代「摸金校尉」盜掘文物團夥中,又細分為盜墓者和販賣者——「支鍋」(即「老闆」)及其團隊、地方文物販子、壟斷精品文物販賣的「把頭」、替境外古董店老闆網羅精品的「馬仔」等諸多角色,組成一條文物盜販黑色產業鏈。盜販過程中,一伙人從文物出土到銷贓「各司其職」。
  • 一個「賣國賊」,為什麼能在《百家姓》中排名這麼靠前?
    一個「賣國賊」,為什麼能在《百家姓》中排名這麼靠前?2020-06-29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百家姓》第一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中國人歷來將家族姓氏看得非常重要
  • 教父:兒子公然挑戰教父權威,桑尼多說一句話,教父教他如何做人
    索洛佐是有名的大毒梟,他在土耳其種植罌粟,然後加工成毒品販賣,是個臭名昭著的人物。索洛佐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生意,於是主動找到教父,想尋求合作。索洛佐希望教父能夠出資100萬美元,提供庇護,就可以得到三成的分成。經營毒品生意,是一個非常賺錢的項目,但是教父卻拒絕了索洛佐的要求,因為教父認為毒品的危害太大,一旦觸及毒品,政府就會出手幹預,教父手中的資源也就失去了作用。
  • 「清華園」3個字,竟是賣國賊所題,書法再好又有何用?
    近日,從書法媒體上看到一篇討論性質的文章《賣國賊題字的「清華園」牌樓該不該廢除?》,雖然作者個人認為應當廢除,但是在評論區也有許多人都認為不應該拆除。有的說,因人廢字實不足取,那三個字的確寫得不錯。還有的說,連清華大學都是美國利用庚子賠款建立的,是不是要連清華大學一起拆掉呢?如此等等,不勝枚舉。我認為,賣國賊題寫的「清華園」牌樓早就該廢除了,居然讓其存在了一百多年,這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恥辱,也是中國人的巨大恥辱!「清華園」三個字是晚清重臣那桐所題。為什麼說此人是賣國賊呢?
  • 一個法國女人為了財產,把女兒嫁給中國古董商情人,最後結果如何
    中國近代的文物流失海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他的手中出去的,這個旅居法國的中國人,是通過什麼手段運送文物的,其中還發生了哪些事情,最後的結局如何。盧芹齋,1880年生於浙江省,家境十分的殷實。可是當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因為吸食鴉片,沉迷賭博,導致家境逐漸的落寞,最後破產而死。母親也因為這個事情,氣憤自殺,就這樣盧芹齋成為一個孤兒。
  • 中國人午睡讓歐美人嘲笑,為何歐美人很少午睡,是因為人種差別嗎
    不僅是歐美學生如此,成年歐美人也在公司很少去午休,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都是從早到晚連軸轉。不僅歐美人對於中國人午睡的習慣感到吃驚,中國人對歐美人不去午睡也感覺到不可思議。常言說得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潰。這些人不睡午覺,下午能有精神嗎?中國人睡午覺的習慣引起歐美人很大的好奇心,那麼為什麼中外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雖然談不上賣國,但至少是敗家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怪不得國民義憤填膺,甚至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但至少是一個敗家子 !2018年12月13日,翁萬戈向美國捐獻183件藏品。翁萬戈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美國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裡圖》。
  • 他花50萬請高手炸開千年古墓,盜走墓中27噸文物,只剩一幅美人圖
    上世紀有個叫楊彬的人就利用人貪財這點心理,重金請了一支盜墓團隊幫他盜墓,他把一唐朝古墓洗劫一空,在墓中除了一幅美人的壁畫,盜走27噸文物,還把石棺槨賣到海外,最後楊彬的下場怎麼樣了?
  • 北洋軍閥真的是賣國賊嗎?為什麼教科書上對他們評價這麼差?
    出身行伍世家的段祺瑞是繼袁世凱之後控制中央政權的軍閥首領,人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他知道「三一八」慘案政府衛隊打死請願學生後,在死者面前長跪不起並處罰兇手,並終生食素來懺悔。雖然也被權力衝昏過頭腦,但卻不是賣國賊,曾表示堅決抗日。
  •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翁萬戈備受非議的文物捐贈與捐售翁萬戈在百歲生日的舉措,加上之前捐贈的21件藏品,翁萬戈以一己之力將波士頓美術館推上了國際博物館的舞臺。波士頓美術館一躍成為世界上中國藏品最為豐富的博物館。而在2000年他曾以450萬美元的價格,向上海博物館捐售了80種共計542冊藏書。一個無償一個捐售,強烈的對比,譁然中外,備受非議。
  • 中國黑幫教父,美國總統都是他小弟,受邀參加開國大典
    他是一個不是壞蛋的壞蛋,他是黑道龍頭,不折不扣的華人教父,卻又備受尊敬,以黑道之身站上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開國大典時他站在毛主席身後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一方面是中國人確實多,另一方面卻是中國人本身足夠勤奮。中國人堅信:樹挪死人挪活,百年來中國人早已遍布全球。
  • 中國文物遺失的四次浪潮
    先是被當作藥材販賣,後又被西方列強的文化掮客以各種名目大量收購而去。據不完全統計,安陽小屯出土的近20萬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約有26700片,遍及日本、加拿大、美國、英國等12國。 其中日本最多,達12443片。這些甲骨大多藏在東洋文庫、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 一個被崇拜了2500年的復仇者,現在有人罵他「賣國賊」
    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意思是說,伍子胥被守關的負責人抓住了,想拿他去楚平王那裡領賞。伍子胥反問守關人,你知道楚王為什麼要抓我嗎?因為我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但我已經把這顆寶珠弄丟了,到時我只能在楚王面前說,是你奪了我的寶珠併吞到肚子裡去了。
  • 百年後,為何全世界都在找他—一個被賣到美國的中國人創造的偉業
    也有很多人被販賣到國外充當奴僕和勞工,而丁龍便是其中之一。在他18歲那年,丁龍被當成「豬仔」販賣到美國。在當時的外國人的印象裡,中國人就是一群留著「豬尾巴」似的大辮子,整天拿著大煙杆圍在一起抽大煙的野蠻種族。
  • 體型高大的歐美人為何喜歡開小車?中國人喜歡大車?
    體型大的汽車還會帶來第2個好處,那就是車內空間非常充裕,有些家庭要了二胎,也可以在後座上安裝兩個兒童座椅。國人在選汽車的時候喜歡尺寸更大的汽車,各大經銷商也投其所好,造出的汽車都達到了越級標準的尺寸。很多歐美人體型明明更高大,可是這些歐美人買車的時候寧願選擇體型小一點的汽車,這又是為什麼呢?
  • 偽學者餘茂春:號稱白宮智囊,其實是吃裡爬外的賣國賊
    據稱,美國制定反華策略背後,餘茂春扮演了重要角色,近日曝光諸多內情,並稱其是「賣國賊」。環球時報8月12日報導稱,餘茂春出生於中國,於1979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受美國學者影響,餘茂春認為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浪費時間。他還沉溺於美國紙醉金迷的生活,公派學習後加入美國國籍。
  • 誰是美國頭號賣國賊?獨立戰爭名將阿諾德!賣國未遂,晚景悽涼
    在中國一提起賣國賊,人們便會想起汪精衛。在美國,一提起賣國賊,人們也會想起一個人,他就是獨立戰爭時期企圖出賣西點要塞的阿諾德將軍。阿諾德1741年1月14日生於康乃狄克州的諾威奇,14歲時入當地一家藥房當學徒。生性好鬥,曾兩次私離職守去參軍列印第安人。
  • 日本山口組最敬畏的人,他是中國的黑幫教父,他的女兒卻嫁不出去
    在上個世紀末,香港誕生了大量關於黑社會的電影,鄭伊健、陳小春、梁家輝、任達華在熒幕中塑造的黑幫成員的形象十分生動,而在電影中也經常出現日本黑幫山口組這個名字。現實中的山口組發源於上個世紀的日本神戶,經過多年的發展山口組一度成為了日本最大的黑幫組織,在日本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