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董經說 More城讀

01

一個城市的牌面,與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明分不開。

除了經典的萬國建築外,外灘令人稱道的,繞不過豫園。作為典型的明代私人園林,豫園已經跳出江南私家園林的私享性質,成為上海的地標景點,元宵的燈會、各類花展、畫展,還有地道的上海小吃,中外遊人如織,本地人也徜徉其中。

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

俯瞰商船會館花園

商船會館,作為昔日上海灘200餘家會館中最為奢華雅致的場所,見證了本幫沙船業的興盛,也見證了上海開埠後以港興市的「天時地利人和」。

綠地秉承「修舊如舊」的文物修復原則,精心修復並改造其內部環境。同時,打造了一座精緻典雅的會館花園——這座精巧的花園,便是以商船會館為核心,向外衍伸的歲月港灣——這裡樹木蔥蘢,奇石遍布,充滿江南園林氣息的八角亭、鵝卵石小逕自然流淌,形成鬧中取靜的靜謐空間,讓人沉醉其中。

其中,八角亭,既可以作為觀景平臺,又能用作表演展示。恍惚間,仿佛看到了曾經十裡洋場繁花似錦、鬢影衣香穿越了時光,溫柔了歲月,激蕩了山河。

實景圖

外灘,董家渡,在這裡海納百川又承前啟後,會館花園與商船會館一起,再現當年繁華的生活場景,重構植物與建築的時光印記。

相信未來,會館花園將成為外灘新一處網紅打卡點。

02

古風古韻

「沒有圍牆的拙政園」,流動的意向空間

【蝶戀花】忙處拋人閒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玉茗堂前朝後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拙政園、留園、揚州何園、個園、南京瞻園、無錫寄暢園……體現的是盎然詩意,文人雅趣。

所謂大隱隱於市,不出城市而獲取山野之趣,換取心靈與身體的雙重安逸,正是江南古典園林的重要意向。

實景圖

崇尚道法自然的士族們,寄情山水,與造園名家工匠們共同探討掇山、疊石、弄水。

正如清代錢泳所言: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後呼應。通過院牆、洞門、窗格、影壁、廊橋等,移步換景,形成虛實相間的流動空間。

會館花園著力打造的正是這樣一個與綠地外灘中心水乳交融又隱隱自成一派的、沒有圍牆的「拙政園」,一幅當代人的園林生活長卷徐徐打開。

實景圖

在奇石堆疊上,歷經前期反覆多次調整,後續由香山幫的老法師黃華君等參與設計與建造,現場手繪太湖疊石效果,經過反覆選材、堆疊,調整,最終呈現了瘦、漏、透的美感,同時營造了精緻有趣的假山瀑布景觀。

實景圖

青磚黛瓦、亭臺樓閣、條石小徑等,都呈現典型江南園林意向。

經歷歷史風雨的會館原有金山條石、青磚,在時間的打磨下,呈現出古樸韻味。因而,又被繼續應用在花園裡,在一片現代建築裡增加了時間和歷史的厚重,時空上形成了相互呼應。

青磚牆實景圖

欞星門,布置於古建築南側中軸線上,一方面寓意鯉魚跳龍門,水運疏通順達;另一方面,也呼應了上海開埠興市的時間坐標軸。

欞星門實景圖

花園內,布有「沐風亭」與「涵玉軒」等亭臺水榭,其匾額對聯特別邀請了書法大家瞿志豪撰寫,與現有場景珠聯璧合,再度推高了人文厚度。

沐風亭實景圖

尤其是「春報南橋川疊翠,花香翰苑野圖新」這句,取自朱熹題福建古田藍田書院,巧妙暗合當前景象——南橋對應南浦大橋,圖新正描繪董家渡復興之意,實在巧妙的很。

亭臺水榭及匾額實景圖

會館花園的地面、亭臺上布置了精美的銅牌,上有二維碼,便於深度了解董家渡、外灘、商船會館等,所有銅牌至少經歷8道工藝的細緻打磨:機械腐蝕、人工精修、打磨、化學藥水仿古做舊、人工做舊,最後封油。

銅牌實景圖

至於會館入口那三株特意從日本運回的價值130餘萬的日本羅漢松,寓意財富風水的同時,也契合商船會館曾經氣象萬千、顯赫一方的繁盛時光……

這些,都將隨著會館花園一起流傳。

03

承諾兌現

外灘CAZ版圖上綠色翡翠,外灘核心詩意棲息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這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置身會館花園,耳畔仿佛傳來餘韻十足的唱腔;晃眼之間,嫋娜的身姿欲拒還迎,人們瞬間穿越了時光,寂靜了心靈,漫步會館花園,徜徉戲臺八角亭,我自巋然……這才是閒暇時段、返璞歸真的外灘生活。

假山瀑布實景圖

時至今日,比起高樓大廈不夜城,或許是拎著鳥籠的老人、堅持晨跑的中年人、趕著上學的孩子,探訪城市的老外,我行我素的年輕人……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外灘一景。

他們和她們,連接了現在與過去,在一片高聳入雲的超高層現代建築中,演繹了動態的魔都之美。

實景圖

作為綠地外灘CAZ版本上的綠色翡翠,商船會館花園也是其外灘核心詩情畫意的棲居地,正如ins上大火的李子柒的農家生活,引得多少人嚮往這樣的田園牧歌。

會館花園也是一樣。它既滿足了人們內心士人的江南園林夢,又是人們在現代辦公、現代繁華商業與悠閒詩意生活之間自由切換的橋梁紐帶——

關上朱門,結束工作與應酬,這裡,就是一場遊園夢,就是一首哲理詩。

商船會館實景圖

陸續建成的商船會館與會館花園,加上完整的活力外灘城市航母,綠地,作為外灘CAZ的幕後推手,打造了外灘核心詩意棲居地,正在兌現其理想邁進現實的承諾。

04

他,與一個時代

綠地承擔城市責任,書寫不凡時代

作為世界500強央企,綠地發源於上海,天然具備了更多城市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參與一個時代,見證一個時代,成就一個時代。

綠地的理想主義體現在了對商船會館的修舊如舊,體現在與會館珠聯璧合的低密度中式園林的匠心營造上,更體現在打造7*24小時活力外灘CAZ,留下高淨值和高知人群的城市版圖上。

商船會館實景圖

歷史,終將銘記那些改變城市和歷史的人和事。

若干年後,城市將會感謝那些,承擔了重要使命,並竭盡全力努力做出改變的人和事。

你、我、他,躬逢盛世,將與這樣一個時代,乾杯,共勉!

原標題:《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而會館弄在外馬路到中山南路之間,是因原泉漳會館而得名的,原名泉漳會館街。一街一弄,差了一站多路,走是要走一會兒的。今年1月1日元旦放假一天,想起前幾天有朋友問起商船會館是否已經修好了,於是就坐車來到董家渡路以南的原會館街,看一看上海最早的會館——商船會館,現在怎麼樣了。
  • 商船會館與輪船招商局
    當年輪船招商局最近,在南外灘觀賞了始建於清初的商船會館,又趁興到外灘端詳了落成於清末的輪船招商局大樓,不禁思緒萬千……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放「海禁」。由於上海「襟海帶江」,為我國水路交通之要衝,翌年在這裡設置江海關(也稱江海大關)。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對上海人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正門額上刻「商船會館」四個大字,兩側偏門額分別刻「海晏」「河清」。大殿為歇山頂雙合式建築,神龕祀天后。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01商船會館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乾隆、嘉慶年間擴建,光緒八年(1882)重修。同治初年,曾作為在南市籌辦江南製造局(今江南造船廠)辦事處。該建築群坐西朝東,磚木結構。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門頭上的大方磚上有立體的「商船會館」字樣。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它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遺產日首日,等待參觀商船會館的市民。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作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商船會館曾經見證著上海航運的百年榮光。海派文化自此而起,也影響了一代代上海人。如今,代表著上海精神的申花,也將它的榮耀綻放於此。
  •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它剛剛完成修繕如今,首次對外開放更具有不一樣的意義↓↓↓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商船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乾隆、嘉慶年間擴建,光緒八年重修。同治初年,曾作為在南市籌辦江南製造局(今江南造船廠)辦事處。該建築群坐西朝東,磚木結構。現存主要建築有磚雕門樓、大殿、戲臺和清乾隆石碑,建築佔地面積793平方米,分布面積2341平方米。門樓高5米、闊16米,由清水方磚砌築,雕有「商船會館」字樣。
  • 305歲商船會館修繕一新後,首次對外開放,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6月13日上午,會館街38號,高溫之下,依然有市民早早地在商船會館門口排隊了——這一天,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全市78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兩處文物建築均是首次對外開放
  • 上海:擁有305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孫麗萍)飛簷凌空、藻井華美,大殿正門高掛「國泰民安」匾額……擁有305年歷史的上海首個同業會館——「商船會館」經過保護性修繕,13日首次對上海市民開放,接受預約參觀。商船會館被譽為上海歷史的「活化石」,其落成比上海正式開埠(1843年)還要早128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今天的黃浦區會館街38號位置興建了這一恢宏會所。它佔地近20畝,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擁有神廟、戲臺、廂房、議事廳等,豪華程度一時無二。漫長的時光中,商船會館風霜剝蝕、諸屋傾欹,又遭遇颶風,變得破敗不堪。
  • 305歲商船會館今天免費開放,它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一直從事跑船工作,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船隻,聽說商船會館開放,一定要來看個究竟。」今天早上9點,市民李先生帶著一家人來到位於會館路中山南路一帶商船會館門口。在他看來,商船,對於上海市民來說,尤其是從事航運工作的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傳奇。商船會館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經歷了三百年多年的沉澱,如今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新生。
  • 張家界東嶽新外灘 打造空中城市森林花園
    第一個五年:成績斐然,東嶽新外灘一期共建設27棟住宅,打造了生態園林示範社區;建設了一個國家康居示範社區、首個五星級物業服務社區,一個市級園林式社區及非公有制黨建工作示範社區,一條張家界夜市示範商業街,贏得了政府認可、社會肯定、業主滿意。
  • 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煙火人間》哪裡聽
    近日,在抖音上面有一首特別火的歌,很多人都在翻唱這首歌,這首歌的其中一句歌詞是「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這是首什麼歌呢?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歌曲《煙火人間》中的一句歌詞,這首歌的演唱者是網絡歌手添兒唄,目前在網上很是受歡迎。
  • 中國第一座外灘,不在上海而在浙江,外灘建築猶如秘密花園
    上海外灘是我們都熟知的地方,很多人去了上海都必然會去打卡外灘,東方明珠,畢竟東方明珠是最標誌性的景點,而在外灘可以遊覽到整個東方明珠。但中國的外灘不僅只有上海有,而另一座外灘的大街小巷,都有著小洋樓和教堂,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民國時期,走在路上你都會覺得這裡會不會是拍電視劇的場地,這裡就是浙江寧波。
  • 人間煙火最動人的朋友圈文案:為何你捨不得這人間煙火,煙火即歌
    1.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以謀愛。 2.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3.在刮小風,在下小雪,在等跨年的小紅花,和新年的煙火,還有更好的我們。
  • 絕句丨坐擁人間煙火,笑看清淺流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 50年前的這五封信,來自蘇聯1967年封藏的時間膠囊
    11月3日,新西伯利亞的時間膠囊啟封。原標題:50年前的這五封信,來自蘇聯1967年封藏的時間膠囊今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一批蘇聯在1967年封藏起來的時間膠囊被打開了,這是在十月革命50周年之際當時蘇聯各地的人們給後代們留下的信息。
  • 武漢解封首日,手機隨拍復甦的煙火人間
    1. 4. 7.9:34吉慶街。 10.
  • 重慶湖廣會館,全國「最大」的會館建築群,堪稱中國移民文化豐碑
    重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它有著古老厚重的巴渝文化,有著大江孕育的碼頭文化,還有堅韌頑強的抗戰文化,還有上下千年的三峽文化,還有令人垂涎的美食文化,還有與開放兼容的移民文化,在這個古老的都市裡,有太多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品讀的文化,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渝中區的湖廣會館,以及它背後的移民文化
  • 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百家故事
    不食人間煙火!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讓我聯想到了電影橋段中的仙女,多麼美的一句話啊!可是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麼一句話卻是描述著那麼不幸的一群人。苯丙酮尿症患者,以下簡稱PKU患者。什麼是苯丙酮尿症呢?苯丙酮尿症簡單來說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