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會館與輪船招商局

2021-01-09 政協頭條

當年輪船招商局

最近,在南外灘觀賞了始建於清初的商船會館,又趁興到外灘端詳了落成於清末的輪船招商局大樓,不禁思緒萬千……

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放「海禁」。由於上海「襟海帶江」,為我國水路交通之要衝,翌年在這裡設置江海關(也稱江海大關)。乾隆《上海縣誌》記載:「自海關設立,凡遠貨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城東門外,舳艫相銜,帆檣比櫛。」

為了「聯絡同鄉、同業感情」,上海和周邊的船商聯合在黃浦江邊「董家渡馬家廠」(後為會館街38號)籌建商船會館,並於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基本竣工。商船會館規模宏敞,有樓、臺、殿、閣,飛簷高翹,金碧輝煌。商船會館具有行業組織性質,日常事務「悉歸號商管理」,並「立董事以總之」,負責調解同業糾紛、平均同業利潤。那些闊氣的船商除在這裡議事和洽談商務外,還常利用戲臺酬神演劇,每逢航海佑護神天后誕辰(農曆三月廿三)則舉行祭祀活動。

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黃浦江邊泊滿沙船、寧船、衛船、江船等。其中,「以出崇明沙而得名」的沙船佔一大半,這種方頭方尾的平底帆船聚集數量多達3500多艘,所以上海被稱作「沙船之鄉」。不少資本雄厚者常擁有沙船數十艘,僱用船工近千人。據稱,一艘載重80噸的沙船,每年投入約需3000兩白銀,得到的利潤約為7000兩白銀,所以船商可算上海最富裕的階層。那時由於船主們一再要求和熱心贊助,商船會館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佔地面積達20畝,正門像一座城門,門前放著兩隻齜牙咧嘴的大石獅,門額雕刻著立體的「商船會館」字樣。商船會館曾「極締造之巨觀」,成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建築:將近200平方米的雙合式大殿,設神龕供奉天后;殿前是兩層戲臺,上有八角形漆畫藻井,這在從前上海248座會館(公所)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殿後是議事大廳,殿右有兩層會務樓;裡面還有拜廳和鐘鼓樓,真是美輪美奐,氣勢宏偉。後來,還在近旁設「承善堂」,專門料理船工傷亡善後事宜;並於黃浦江邊擇地堆放泥沙,滿足一些商船壓艙之需求。

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依據不平等條約強闢上海為通商口岸。隨著愈來愈多的外國商船將無數滯銷商品傾瀉進來,將大量寶貴農副產品和工業原料搜刮出口,民間航運業開始不景氣。清代同治八年(1869),恭親王奕訢奏稱:「上海沙船從前極旺,一經洋商裝豆石,遂使數千隻沙船盡行歇業,數百萬家資的船戶變為貧民,其舵工水手更無生計。」一些外國洋行為了把持航運權,陸續在上海開辦輪船公司,實力最強的有美商旗昌輪船公司,英商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等。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見外國輪船公司大發橫財,而民間航運業每況愈下難以適應漕運需要, 便於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採取「招商」形式,派人在離黃浦江不遠的南永安街籌辦輪船招商公局;翌年更名輪船招商局,並在各地設立分局。後來,其總局遷往黃浦灘路(今中山東一路)。

起初,輪船招商局的發展尚屬順利。據薛福成在清代光緒五年(1879)寫的《籌洋芻議》稱,該局已將航運業的利權收回約五分之三,並收入運費約2000萬兩。然而,這家我國最早的輪船航運企業很快就步履艱難,受到英美等國輪船公司的傾軋,只能在險惡的處境中與之進行激烈競爭。

商船會館存在兩個多世紀,到民間航運業衰落的清代光緒年間還得到重修,而且天后神像被添加重48兩的點翠金冠,後舊址建築改作別用;1959年5月,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已修復。輪船招商局則在清代光緒年間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後更名為「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如今,位於中山東一路9號的輪船招商局大樓,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外灘建築群」的組成部分。

可以說,昔日商船會館、輪船招商局的盛衰,是當時黃浦江航運業的一個縮影。

(作者系九三學社社員)

相關焦點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正門額上刻「商船會館」四個大字,兩側偏門額分別刻「海晏」「河清」。大殿為歇山頂雙合式建築,神龕祀天后。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現在叫同鄉會,以前都會建會館。別的不說,以「會館」命名的馬路街道,在老南市就有不少:會館街、會館碼頭街、會館后街、會館弄……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搞不清楚這些「會館」的含義,貿貿然找過去,很可能南轅北轍。比如「會館街」和「會館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會館街在賴義碼頭街到多稼路之間,是以商船會館命名的,會館碼頭街、會館后街,則是由會館街衍生出來的。
  • 外灘9號:輪船招商局的前世今生
    外灘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原為旗昌洋行大樓,旗昌洋行大樓又名招商局大樓。這裡最先是美國旗昌洋行的產業,1891年被輪船招商局買下,今天看到的大樓已由輪船招商局重新翻建。解放後大樓由上海港務監督局等單位使用,故又叫港監大樓。
  • 憶說:外灘9號輪船招商局的前世今生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外灘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原為旗昌洋行大樓,旗昌洋行大樓又名招商局大樓。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門頭上的大方磚上有立體的「商船會館」字樣。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它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遺產日首日,等待參觀商船會館的市民。
  • 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俯瞰商船會館花園商船會館,作為昔日上海灘200餘家會館中最為奢華雅致的場所,見證了本幫沙船業的興盛,也見證了上海開埠後以港興市的「天時地利人和」。
  • 上海:擁有305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孫麗萍)飛簷凌空、藻井華美,大殿正門高掛「國泰民安」匾額……擁有305年歷史的上海首個同業會館——「商船會館」經過保護性修繕,13日首次對上海市民開放,接受預約參觀。商船會館被譽為上海歷史的「活化石」,其落成比上海正式開埠(1843年)還要早128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今天的黃浦區會館街38號位置興建了這一恢宏會所。它佔地近20畝,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擁有神廟、戲臺、廂房、議事廳等,豪華程度一時無二。漫長的時光中,商船會館風霜剝蝕、諸屋傾欹,又遭遇颶風,變得破敗不堪。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01商船會館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乾隆、嘉慶年間擴建,光緒八年(1882)重修。同治初年,曾作為在南市籌辦江南製造局(今江南造船廠)辦事處。該建築群坐西朝東,磚木結構。
  •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商船會館作為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經305歲了去年年底>它剛剛完成修繕如今,首次對外開放更具有不一樣的意義↓↓↓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
  • 305歲商船會館修繕一新後,首次對外開放,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6月13日上午,會館街38號,高溫之下,依然有市民早早地在商船會館門口排隊了——這一天,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全市78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兩處文物建築均是首次對外開放
  • 305歲商船會館今天免費開放,它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一直從事跑船工作,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船隻,聽說商船會館開放,一定要來看個究竟。」今天早上9點,市民李先生帶著一家人來到位於會館路中山南路一帶商船會館門口。在他看來,商船,對於上海市民來說,尤其是從事航運工作的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傳奇。商船會館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經歷了三百年多年的沉澱,如今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新生。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作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商船會館曾經見證著上海航運的百年榮光。海派文化自此而起,也影響了一代代上海人。如今,代表著上海精神的申花,也將它的榮耀綻放於此。
  • 中國四大財團——招商局集團
    招商局集團(簡稱「招商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總部設於香港,亦被列為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2019年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局和旗下招商銀行再次入圍,招商局成為擁有兩個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招商局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由晚清大臣李鴻章創立於1872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
  • 寧波慶安會館,甬東天后宮,京杭甬運河世界遺產點,緊鄰安瀾會館
    大運河寧波段的四大世界遺產點,主要是慶安會館、水則碑、三江口和永豐庫遺址。本文主要介紹慶安會館。慶安會館,慶安會館是由慈谿、鄞縣籍的九個頗具實力的北號海(漕)運業者共同投資設立的,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即1850年。又稱「北號會館」,為我國「七大會館」之一。
  • 招商局集團大廈展示區盛大開放 總部基地助力海南自貿港發展
    剪彩儀式招商局集團供圖剪彩儀式現場招商局集團供圖11月27日,備受期待的招商局大廈展示區盛大開放。這是招商局集團在海口灣濱海落地的總部基地。剪彩儀式後,招商局大廈展示區正式拉開帷幕。雙層Low-E 超白玻璃幕牆大氣亮相,16米震撼層高大堂融匯現代美學與海南文化元素,彰顯匠心與氣度。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局大廈作為招商局集團海南區域總部與集團旗下產業發展集聚基地,不僅以實力重構海口寫字樓航標,更將以產業助力自貿港發展。」
  • 金星輪船公司的新中東服務將於11月開通
    香港2017年11月1日電  /美通社/ -- 金星輪船公司(Gold Star Line,簡稱「GSL」)欣然宣布推出新的中東服務GCX。新航線將連接中國、巴基斯坦和中東地區。
  • 共謀新合作篇章 | 招商局集團與中國五礦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0日,招商局集團與中國五礦在深圳蛇口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集團董事長繆建民熱情接待了出席籤約儀式的中國五礦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國文清一行。胡建華介紹了招商局集團總體經營發展情況。他表示,儘管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的經營帶來比較大的衝擊,但招商局集團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國資委的工作要求,紮實推進復工復產,總體經營情況在下半年回穩並持續向好,目前正為實現年度目標任務全力衝刺,力爭實現更好的發展效益。
  • 一艘載著四千中國人的日本輪船,剛開出碼頭就沉沒,原因至今未解
    而在國際歷史上,其實也有很多輪船和貨輪的發展速度,也值得我國學習。世界上有一艘曾經載著4000多中國人的客輪,可是卻在汪洋的大海上經歷了不幸。最後發生了爆炸,導致這4000多中國人當中有3000多人遇難。不是1997年播出的《鐵達尼號》原型。而是一艘叫做江亞輪號的客輪,經歷了這場事故。江亞輪號是日本建造的一艘客輪,誕生時間是1939年。
  • 2020年 讓我們繼續結伴同行 為新時代著色、為招商局添彩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謹代表招商局集團,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幾天前,招商局剛剛度過了147歲生日。147年來,招商局始終在不忘初心中穩健發展,在守正創新中勇毅奮進,不斷續寫百年老店薪火相傳、基業長青故事的新篇章。回首2019年,我們走過了極其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