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於落地。12 月 14 日,看似平常的冬日裡,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了三份行政處罰書,阿里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騰訊系的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順豐系的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收購均因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受到了行政處罰,被罰款 50 萬元。
在此次處罰出臺之前,對網際網路 「大廠」的反壟斷已成為熱門議題。
此前,有評論認為,現在網際網路大廠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創新,破壞了市場公平,不利於縱深性的創新。也曾有評論認為,網際網路公司到目前為止都是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不能稱之為技術創新。這樣的評論,代表了相當多一部分人的看法。
實際上,問題的焦點在於:
第一,模式創新是否算技術創新,是不是只有 「硬」創新才是創新?
第二,大廠的橫向擴張,是否阻礙了縱向的創新並破壞了市場公平?
就此,搜狐科技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受訪者大多認為,模式創新、應用創新也是創新,但網際網路大廠的無邊界擴張確實在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回顧這三份處罰涉及的案件。其中,阿里收購銀泰案件距今已有 6 年之久。2014 年 4 月,阿里以 53.7 億港元戰略投資銀泰商業,成為第二大股東,2017 年 3 月,阿里三度出手,以 177 億元私有化銀泰,成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 73.79%。
相比之下,豐巢收購中郵智遞(速遞易)的時間發生在今年 5 月,也是豐巢快遞櫃開始決定收費,引發用戶普遍質疑的時候。針對本次收購,業內普遍認為,豐巢和中郵速遞易的合併有利於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在探索盈利模式上會有更大的話語權。
在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的股權案中,2018 年 8 月,騰訊控股子公司閱文與新麗傳媒等籤署協議,收購新麗傳媒 100% 股權,並於當年 10 月完成交割,收購後閱文取得對新麗傳媒的控制權。
由於上述收購案交易已經達到《反壟斷法》申報⻔檻,但企業未申報,所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了 50 萬元人⺠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北京斐石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反壟斷法博士周照峰向搜狐科技表示,雖然 50 萬數目不大,但在《反壟斷》條款中,50 萬已經是處罰的最高金額。「關於罰款金額,學者和政府層面確實在討論修法。歐美的反壟斷法中,因為罰款高,所以該報不報的情況非常少,不像我們這麼普遍。」至於為什麼有公司不申報,周照峰表示,除了懲罰力度小之外,由於企業交易都有時限,收購案審查時間過⻓也是一大原因。
證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周學騰則認為,市場監管總局查處、公布該三案的目的,不在於 「罰」,而更在於 「敲山震虎」,釋放對平臺經濟、網際網路經濟領域的反壟斷監管一視同仁的信號,警示相關行業主動規範經營,停止採取涉嫌壟斷的經營行為,以期規範競爭秩序,保障健康的市場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搜狐科技採訪時表示,這是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反壟斷和支持資本無序擴張的具體措施,有助於提升網際網路平臺的公信力與核心競爭力,否定了 「資本無倫理」、「商業無道德」的錯誤理念,向社會清晰地傳遞出了 「網際網路再大,也大不過法網」的信號。
對於三家公司各處 50 萬元的行政處罰,劉俊海表示,反壟斷的下一步,是要通過修改反壟斷法,提高違法成本。使違法成本大於違法收益,是未來的方向。在今年 1 月發布的《反壟斷法修訂草案》(下稱 「草案」)中,大幅提高了行政罰款。例如,經營者違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即使上一年度沒有銷售額或者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也可處五千萬元以下罰款,這是現行《反壟斷法》規定的 100 倍。又如,行業協會違法組織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處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是現行《反壟斷法》規定的 10 倍。
同時,草案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把超級網際網路大平臺納入立法規制範圍,這也是本次阿里、閱文、豐巢被行政處罰的原因。草案強調,在認定網際網路領域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時,要考慮網絡效應、規模經濟、鎖定效應、掌握和處理相關數據的能力等因素。就恰恰抓住了網際網路企業最核心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有很強的針對性。
據華爾街見聞報導,早在 2018 年,就有人實名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舉報,阿里巴巴未依法就收購銀泰一事進行申報。今年 11 月 4 日,對該案進行立案調查。
這意味著,網際網路行業領域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合同現象將會得到根本遏制,網際網路壟斷企業為排擠中小競爭者、剝奪電商選擇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而強迫電商選邊站隊的 「二選一」潛規則也將逐漸出清離場。
相較於傳統企業,周學騰指出,在審視網際網路企業是否構成壟斷時,雖然壟斷的判斷原則不變,但仍存在相當多的難點和特異性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網際網路 + 商業」的組合在不斷地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和邏輯、新的服務產品、新的運營手段,而以現有法律規則去界定、規制這些新生事物,會不斷地出現各種衝突的觀點和意見,有待監管層統一和決策,這是對於網際網路企業壟斷審查的客觀痛點。
周照峰則認為,現在大家有個誤解,認為《反壟斷法》要嚴懲網際網路巨頭,實際上,因為 12 年時間裡 《反壟斷法》都存在執法空白,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受到應有的制裁,現在一時間有了執法措施,讓大家 產生 「嚴懲」的錯覺,其實這只是一個審查回歸正常的過程。
此前 11 月 10 日,相關部⻔就曾出臺《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稿,其中明確指出,「涉及協議控制 (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這是官方文件首次肯定受理 VIE 架構企業的反壟斷申報和審查,而大量的網際網路頭部企業正是採用 VIE 架構的主要企業類型。
一位接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的人士對搜狐科技透露,市場監管總局正積極推動反壟斷法修訂工作,細化反壟斷法律制度,並結合行業特點對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業態法律適用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規定,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遵守。
「今後反壟斷法監管都會常態化的情況下,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像傳統企業一樣做好反壟斷合規。」周照峰說。
近幾年,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似乎正在形成 「燒錢 / 併購 - 快速獲得市場規模 - 坐收『平臺稅』的怪圈」,BAT 等巨頭通過資本力量不斷橫向擴張,而在縱向垂類賽道,則被質疑欠缺深耕、缺乏 「硬科技」創新。不少人認為,這種躺著賺錢的模式不僅讓網際網路巨頭在硬科技方面不思進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市場活力。
幾乎在市場監管總局打響 「反壟斷」第一槍的同時,網際網路巨頭近日入局社區團購也引起了大量討論。美團、滴滴、拼多多、京東等一眾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社區團購,喊出 「不計成本打贏這場仗」的口號。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甚至被傳將親自下場,並在隨後 2 天公告稱將向興盛優選投資 7 億美元。
雖然巨頭們打著將從用戶需求出發、簡化生鮮供應鏈、提升行業效率的旗號,但在眼下,蔬菜、水果等動輒 1 分錢搶購,0.99 元買菜的競爭模式,受到了不少水果攤主或蔬菜商販的抱怨。「社區團購起來後,客流下降了特別多」「個體戶都在縮減成本,200 平的店面只能縮到 100 平,10 個人減到 5 個人」。《人民日報》評價社區團購稱 「別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馬斯克造火箭,我們賣菜,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不少人喜歡拿這個段子來擠兌中國網際網路大廠送外賣、做團購,有批評認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更多圍繞模式創新、應用創新,相比晶片、作業系統這些底層技術以及硬科技,算不上真正的技術創新。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創新可以分成三類: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創新主要集中於第二三類,缺少原始創新。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兩化融合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對搜狐科技表示,「創新最核心的就是提高社會整體效率。是否創造了新價值是非常關鍵的指標。」
而在周照峰看來,創新確實不分軟硬,不用偷換概念,但更有實力的頭部企業,應當做跟它相匹配的創新,「創新也有質量區別,就像商標和專利都屬於智慧財產權,但含金量不同,價值和難度會有很大差別。」
武漢大學客座研究員、賽意企業研究所主任唐大傑對搜狐科技表示,商業模式創新當然也是創新,德國有項研究:企業的非技術型創新創造的價值大於技術創新。
事實上,如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滿足了數億用戶餐飲到家的需求,無疑也是一種創新,而且這種創新還直接創造出了數百萬的就業機會。
舉例來看,今年上半年,美團公布騎手達到近 400 萬人,美團平臺上新註冊且有收入騎手的總數已超過 107 萬。新增騎手中有 37.6% 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 來自製造業企業,13.8% 是小微創業者,是不少人在嚴峻疫情下的 「第二職業」。
還有今年疫情期間凸顯優勢的在線教育、視頻會議,以及爆發的直播電商。從 B 端來看,直播電商能明顯提高轉化效率,而在 C 端,直播電商能較好地降低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弊端。諸如抖音等視頻社交平臺,為商家與用戶搭建起了信息交互、直播互動、交易協同的系統,可支持商家在本平臺內或跳轉第三方平臺實現交易全流程。
以湖北為例,今年 4 月 8 日,在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的支持下,湖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湖北省商務 廳、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與抖音、今日頭條、⻄瓜視頻聯合發起 「湖北重啟 抖來助力——抖音援鄂復甦 計劃」,投入百億流量、發起百場直播,多項舉措支持湖北高效復工復產。自 4 月 8 日活動正式上線至 4 月 12 日,抖音、今日頭條、⻄瓜視頻等平臺共計幫助湖北銷售農產品 67 萬件,總金額 3505 萬元。
與視頻、直播相關的創作者職業正在成為年輕人心中的熱⻔職位。截止到現在,已經有超過 2000 萬 人在抖音上獲得總計 417 億元的收入,2020 年抖音創作者數量增加達到了 1.3 億。而圖文領域,微信公眾號創造的 「自媒體」行業,同樣在早期帶來了創業潮。
唐大傑指出,任何資本擴張都是為了收益最大化,網際網路企業的特點是,它提供的服務的客戶體驗是最直接最透明的,也就是它的業務必須要建立在客戶體驗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基礎之上。只要得到資本和客戶認可的擴張都是合理的。
同時,新的業務模式也能夠倒逼技術的進步,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比如如阿里雲業務起源於當時新的促銷手段——雙十一期間訂單峰值造成的宕機問題。
今年,天貓雙十一交易峰值達到 58.3 萬筆 / 秒。早在 2015 年,支付寶的處理速度就超越了國際支付巨頭 Visa。也正是從這一年起,阿里雲主動提出免費為 12306 提供技術支持,解決了每年春節期間數億人的高並發難題。目前,在 12306 軟體中,此前經常困擾人們的的大面積崩潰已經較為少見。
目前,輿論熱議的另一個焦點是,巨頭橫向的擴張是否會阻滯縱深技術創新?比如在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的股權案中,二者在產業鏈中屬於上下遊關係,按照當時閱文對收購新麗的構思,時任閱文掌⻔人吳文輝希望打通影視產業鏈的製作環節,更好地將閱文旗下文學 IP 進行影視化改編,進而打造閱文的 IP 帝國,將全產業鏈控制權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備受關注的⻁牙鬥⻥合併案也正在本次反壟斷審查中。今年 8 月 10 日,鬥⻥和⻁牙宣布收到了騰訊的合併提案,合併完成後,鬥⻥將成⻁牙全資子公司,騰訊將企鵝電競遊戲直播業務以 5 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鬥⻥,同時,⻁牙與鬥⻥宣布籤署合併協議,預計於 2021 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如果騰訊成功促成鬥⻥和⻁牙合併,騰訊旗下的兩家頭部直播公司將佔據近 80% 的市場份額,再加上企鵝電競的 10%,騰訊已經在遊戲直播賽道形成 「一手遮天」的壟斷局面。而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遊戲生態內,遊戲直播平臺扮演著下遊宣發出口的重要⻆色,直播能直接起到拉新作用,提升用戶活躍度,進而促進付費轉化率,並最終拉⻓遊戲生命周期。騰訊在已經手握全國最多遊戲版權的情況下,控制分發渠道無疑會直接影響其他遊戲廠商的分發路徑。
對於合併申報問題,⻁牙對此回應稱,早前已經主動將其與鬥⻥合併案,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並會積極配合主管部⻔的審查程序。
周照峰表示,鬥⻥和⻁牙面臨的更大問題不是申報,而是二者涉及的相關市場份額很高,最壞的結果可能是無法獲批,或者有條件批,比如賣出一部分資產。
美團的平臺優勢地位也使其飽受詬病,不少商家指責美團的抽傭過高,今年 6 月,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公眾號上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稱,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 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 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不過,月亮和六便士也並不總是相悖的。
比如支撐 12306 的阿里雲業務實際上持續處在虧損的狀態,2019、2020 兩個財年,阿里雲經營虧損分別為 55.08 億、70.16 億。今年 4 月,阿里雲宣布將繼續加大投入,在未來 3 年投入 2000 億元,攻堅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馬雲曾對阿里雲創始人王堅放話稱 「每年我給你投 10 億,給你投 10 年。」
同屬於阿里的業務、前不久剛剛被叫停 IPO 的螞蟻金服,其微貸業務如花唄、借唄等不需要過高的技術門檻,在一定程度上是 「躺賺」的生意,即向銀行或合作的金融機構抽傭。今年上半年,微貸業務為其帶來了近 4 成的營收。理財和保險相關業務佔營收的比例也在 15.6% 和 8.4%,三者共計帶來營收的 63.4%。
相比於阿里雲重投入仍在虧損,螞蟻旗下的微貸、理財等業務顯然錢來得更容易,但如果沒有在電商、網際網路金融上的優勢,阿里對雲業務的探索也無法順利進行,畢竟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支撐不計投入的長時間做技術創新。
對於平臺企業未來的發展原則,劉俊海表示,企業一定要遵循一心、二維、三品、四商、五嚴、六實的原則。一心是要對消費者有感恩之心;二維是企業利潤合理化、有社會擔當的思維;產品、棋品、人品要合一;四商是要有信仰法律的法商意識、踐行商業倫理的道德意識,做到法商、德商、智商、情商的融合;五嚴是嚴格的產品服務標準、營銷體系、售後服務體系、內控體系、問責體系;「六實」要求企業夯實和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安全、安全保障權、治理權與索賠權,這套做法對於壟斷巨頭來說尤為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