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傑中醫博士——中醫承國夢 銀針濟蒼生

2020-12-22 海峽網

如果說中醫文化,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燦爛瑰寶,那麼,針灸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因為治療效果好,且幾乎無副作用,針灸已被超過180個國家所認可並運用。可以說,在當今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患者享受著針灸帶來的福利。

針灸,也因此成為無數中醫工作者推廣中醫文化的載體。被譽為「東方一針通」的津門劉氏家族第十六代傳人劉傑醫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憑藉手裡的一根根神奇銀針,幫助無數患者解除病痛,重獲新生。心懷濟世之心,劉傑博士一次又一次奔赴國外,憑著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扮演者中醫文化和針灸技術最有說服力的傳播者。

中醫世家十六代傳承 劉氏針灸專研人體經脈運行規律 獨創「日月星辰」療法

中醫經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是指人體局部的疼痛,是局部的氣血經脈不流通、不通暢引起的,如果氣血經脈流通了,則不會疼痛。中醫理論很重視人體的氣血,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治以熱敷、針刺等治療,使氣血經脈流通,則可使疼痛症狀緩解。

歷經十六代傳承發展,劉氏針灸專研人體經脈運行規律,獨創「日月星辰」療法,通過「先走其經,調整開穴,然後再開穴的方法」,按照日月星辰四時之規律進針,療效絕佳。

對此,劉傑博士解釋道:我們身體的經絡在不斷的運轉,與天體的運行有一定關聯,當體內的症氣在體內運轉時,所有穴位是有規律的開合著。「日月星辰」三合唯一用針,經開穴之後再進針以達到治療疼痛,正是傳統的中醫講究什麼時辰用什麼經,用什麼絡,扎什麼穴位的道理。找準癥結,針到病除,正是劉氏日月星辰療法精妙所在!

劉氏家族發明的三種開竅,一,清腦開竅,二,醒腦開竅,三,睡腦開竅!

「東方一針通」注重療效 神奇治癒多種絕症

中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對於許多疑難雜症,特別是癌症(肺癌,乳腺癌,子宮癌,腺癌,肺腺癌,肝癌,胰腺癌,腦癌,神經鞘癌,白血病髓纖維化,血癌等)、糖尿病等西醫認為無法治癒的病症,都有神奇療效。劉氏針灸傳承十六代,其「二十五大穴」、「三大開竅針」(一,清腦開竅,二,醒腦開竅,三,睡腦開竅)、「五十四個絡叢發現」三大發明,在中醫界擁有極高聲譽,一針化解栓塞、一針醒腦開竅的神奇療效在廣大患者中廣為傳頌。

大國仁醫心系滄生 中醫國粹(劉氏針灸)走向世界

「懸壺濟世 心系蒼生」,是人們給予大醫的最高評價,也是劉傑博士多年的真實寫照;幾十年潛心鑽研,不斷打磨醫術,就是為了實現其仁心濟世的理想。作為一個大醫,他不僅做到了醫術上精益求精,更在醫德上對患者全心全意、真誠無私。

從坐鎮國內到受邀出國,憑藉手裡的三寸銀針,劉傑博士將中醫的足跡留在了西方的許多角落。

如今在加拿大、紐約、比利時、斯德哥爾摩等地,都有劉傑博士的外國學生,在用針灸治病救人,替劉傑博士,也是所有中醫從業者實現著「讓中醫走向世界」的夢想!

大醫精誠,仁心濟世,一個「精」字,一個「仁」字,充分說明劉傑博士作為醫者的一片赤誠之心,願更多立志傳承中醫學的青年朋友們,要學習劉博士對待中醫、對待病患的醫德醫風,以匠心國粹煉就大醫,以仁心仁術濟世蒼生,為中華醫學的發揚光大做出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5.30科技工作者日專題】布赫巴雅爾:一根銀針書寫中醫傳奇
    ,一顆救死扶傷的心,在中醫道路上奮力前行30餘載,用手中的銀針書寫著包頭中醫的傳奇。他就是內蒙古名中醫、包頭醫學院中醫學系主任、包頭醫學院中醫針灸研究所所長、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布赫巴雅爾。1965年8月,布赫巴雅爾出生在土默特右旗小召子村一個村醫家庭,從小耳濡目染,看著父親用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一個又一個患者,潛移默化地造就了他的人生理想:做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 中醫診所德譽堂:在紐約抗疫中顯身手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紐約蔓延,華人聚居區法拉盛的中醫診所德譽堂持續吸引著華人華僑關注,他們希望通過中醫中藥抗疫。診所醫生張德超出身於中醫世家。在他看來,中醫是世代華夏兒女抗擊各種疾病的利器。「中國人用一把草藥、一根銀針,護佑著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如今,面對新冠病毒,中醫中藥絕不能缺席!」
  • 易點通泰:大力弘揚中醫文化,「兩儀療法」為富貴包理療助力
    相比之下,中醫理療則因效果顯著、對人體無害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扎針時,首先對經絡、穴位的立體位置把握要精準;第二,一定要用好的銀針,治病的銀針一定是純銀的。中醫利用銀對溼毒之氣的吸附作用,扎針入體,其根本目的是讓銀針在穴位處將不通的淤堵物質吸附和疏導開,這是用針的原理。但這套針法太專業,非練氣到家的人,是無法精準施針的,所用的針要不是純銀的,扎進體內反而容易感染,弊大於利。目前還有一種疏通經絡方法,就是用艾草來灸,艾本身有一定的祛溼藥性。
  • 中醫| 李彬—細談各因素下中醫與科技的交融
    本期專訪嘉賓李  彬  北京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             博士,主任醫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醫院始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屬綜合性、現代化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下設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北京市中藥研究所、北京市中醫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北京市趙炳南皮膚病研究中心等。是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地。
  • 我院中醫病房開張了!
    科室集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屬臨床一級科室。年門診量5萬餘人次,是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重慶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遵義醫學院、川北醫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技術力量雄厚,職稱結構合理,年齡分布均衡,人才梯隊完善。全科專業技術人員共21名,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5名,醫學博士4名,碩士4名。
  • 聯盟薦書 |中醫經典及流派篇
    本期主題書單聯合推薦中醫經典及流派類書籍,分別為《中醫臨床傳統流派》《中醫醫學派源流論》《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中醫醫家學說及學術思想史》及「三部六病」醫學流派系列著作。
  • 以筆代針,惠州中醫為患者點按穴位止喘
    作為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兩名中醫師之一,他希望用中醫的方法幫助患者。面對因缺氧而氣促、胸悶的患者,他用筆筒代替銀針,採用點按穴位的方法為患者緩解症狀,成功地讓患者的病情穩定了下來。「中醫除了在方藥治療病毒上大放異彩,在對症處理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處,特別是在條件有限的地方,更能發揮中醫簡便靈活的優勢。」
  • 孫中山原本是西醫博士,一度對中醫抱有成見,晚年靠中藥續命
    1892年他以全優第一名成績畢業,獲得了由香港總督親自頒發的畢業證書,被授予醫科博士學位。畢業後從醫之初,就曾為一膽結石病人手術,成功地取出一個大如雞卵,重一兩七錢的結石。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一時聲名鵲起,很多人都找他看病。想想自己醫術那麼好,又有那麼多病人信任自己,幹嘛給醫院打工而不自立門戶呢?
  • 北京中醫李燕,帶狀皰疹後遺症中醫特效藥
    中醫查體:右手帶狀皰疹後遺痛1個多月,右手手背及半個手臂呈燒灼樣抽痛,難以忍受,入夜甚,夜寐難安。顏白無華,面貌痛苦,食欲不振,大便乾結,患處皮膚色黯,舌苔白膩、質淡,脈沉澀 弦滑 細無力。  中醫解讀帶狀皰疹後遺症神經痛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病毒侵襲外周神經持續損傷的直接結果,因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由滯留在體內病毒侵犯神經引起該神經支配區疼痛及皮膚皰疹為特徵的疼痛性疾病。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日久化熱生毒,瘀阻絡脈,故而疼痛持久存在。
  • 無派中醫:一個不是門派的門派……
    一、歷史文化傳承不同:中醫歷來以師徒相授的傳承方式為主導,在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因中醫老師們對於學術研究的角度,研究方法,手段,所擅長的技藝成就等,都可能有所不同,這樣自然會形成不同的學術風格和流派。二、時代背景環境不同:現在很多學中醫的人,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要麼喜歡人云亦云的抨擊各種學術觀點或中醫流派,要麼不求甚解就生搬硬套各派的知識理論。殊不知,有些醫學流派的形成是基於當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所產生的。
  • 上海市名中醫胡義揚:走在中醫傳承與創新路上的追夢人
    胡義揚,醫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院長,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上海市領軍人オ」、「新世紀百千萬人オ工程國家級人選」等榮譽。主攻方向為中醫藥防治慢性肝病,擅長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內科雜病的中醫藥治療。
  • 中醫人當如何修身?
    中醫人也是修行人,中醫人必需修身。在我看來,中醫人修身有三大好處,一則,可以提升醫學素養;二則,可以提高臨床水平;三則,可以讓自己健康,快樂,幸福,並且讓家庭和諧。一、中醫人修身的至高境界是什麼?中醫學術,也是中國傳統學問之一。學問需要一種態度,這個態度即是心靜。對於中醫人而言,寧靜不但是中醫人的精神價值的一種體現,而且,寧靜還造就了美感,能夠成就中醫人,表現出一種高尚典雅的氣質。真正的中醫人絕非急躁紛繁,喧囂浮華之人,而是平正的,和緩的,恬淡的,怡然的,這些氣質全部都從靜中修來。
  • 一位西醫談中醫:中醫黑請閉嘴!中醫的「腎」何止是腎
    從這點來說,如何誇中醫都不為過。作為一個西醫,我必須為中醫來說兩句,很多黑中醫的,都是不認真學習和研究中醫就隨便噴的。我自己越學中醫,越覺得中醫厲害,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已經認識到很多疾病發生的機理和規律,可以治療諸多疾病,其中還包括很多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疾病。
  • 中醫婦科姜瑞雪教授:更年期症候群停經半年入睡困難怎麼調理比較好?
    女性更年期症候群中醫稱為絕經前後諸證,中醫認為多為腎氣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陰陽平衡失調所致。臨床需辨證論治,根據個人的先天稟賦以及生產孕育情況,同時結合具體的症狀及表現,以補腎氣、調陰陽為治療總則,分型調理方可奏效。
  • 中醫兒科泰鬥汪受傳教授再捐50萬元設獎學金,鼓勵「後浪」傳承中醫...
    6月1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醫兒科泰鬥汪受傳教授,再次向學校捐贈50萬元,設立「南京中醫藥大學汪受傳獎學金」,激勵「00後」莘莘學子堅定學習中醫藥學的理想信念,為護佑全民健康和傳承發展中醫文化貢獻力量。據介紹,這是汪受傳教授第二次捐贈50萬元,個人累計捐資已達一百萬元。
  • 今天你對中醫愛答不理,明天中醫讓你高攀不起
    中國傳統醫學的惶恐年代其實早已經過去了,中醫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說出來會讓你不可思議。還記得奧運會上拔火罐的菲爾普斯嗎,當時就成了頭條新聞,中國的傳統中醫療法一時風靡於運動圈。在美國的洛杉磯目前正式註冊的中醫診所已有1860家,可見國外的中醫普及程度。說起中醫,它並不是一開始就被外國接受,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流言蜚語才能有今天的位置。
  • 「貴州四大名醫」之石氏中醫:三代中醫人 百年中醫情
    在貴州中醫史上,有著較多的世醫之家,這些世醫之家因其家學淵源、理論精深、經驗宏富、療效顯著而遐邇聞名,為黔醫的傳承和發揚光大作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後代至今仍活躍在貴州中醫藥界,石氏中醫便是其中之一。本期記者採訪了石氏中醫的部分傳人,以小見大,除了了解石氏家族各個時期的中醫傳承與創新之外,也可見貴州中醫藥一定時期的發展脈絡。
  • 杏林名人堂|仁心濟術,術精岐黃
    作為當代中醫藥教學的開創人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傳人,李老懸壺近70載,以濟人濟世之情懷,親身傳播中醫國粹的精華與智慧,廣施仁愛,惠及四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國現代中醫的振興之路。行醫60餘載,他拯疾濟羸,以仁心仁術、濟人濟世為銘,詮釋大醫精誠要義。李濟仁12歲就跟隨當地名醫學醫,成長為具有460餘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的傳承人。
  • 中醫博士:寒熱並調的鹽蒸橙子止咳更好
    文/羅大倫(中醫博士) 很多人有個誤區,一到秋冬季節咳嗽、咳痰變多了,就覺得可以吃個梨就能緩解。或者孩子咳嗽,很多人會燉點川貝雪梨羹。
  • 我國中醫名家李可逝世 被稱為「中醫ICU」(圖)
    李可曾在廣東省中醫院帶弟子 省中醫院供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夏楊、通訊員胡延濱、宋莉萍報導:一代中醫名家李可於春節前病逝,其廣東弟子們昨日聚在一起開了追思會悼念他。李可一生致力於復興中醫,省中醫院依據其思想創立了中醫經典科,專攻急危重症、疑難雜症,被稱為「中醫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