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4:01:00 來源:齊魯壹點
11月17日,萊州53歲男子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全身多處重傷,生命危在旦夕,需緊急跨城轉院。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50分鐘後,直升機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經緊急救治,目前男子情況平穩。
17日上午10點05分,隨著陣陣呼嘯聲,一架橘黃色救援直升機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二期綜合樓樓頂停機坪緊急降落,機上搭載一名來自萊州的危重患者,現場等待的救護人員將患者緊急轉至ICU。
患者是來自萊州市的53歲的劉先生,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頭、面、胸、腹、腰背部多處受傷,胸腰椎等多處骨折,脊髓受損,當地醫院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但術後病情急劇加重,劉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生命十分危急。基於對患者的病情評估,當地醫院決定將其緊急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救治。
從萊州到青島,如果選擇公路交通,即使是一路暢通也需約4個小時,考慮到患者病情,經不起路途顛簸,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青島市急救中心接到急救任務後,在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確認符合航空醫療救援指徵後,當地醫院、急救中心與青島市市立醫院同時展開行動,迅速啟動航空救援。本著生命優先的原則,各單位高效聯動,交接病情——申請航線——制定應急預案——接駁準備,在短短幾小時內全部完成。
17日上午9點15分,直升機從萊州起飛,沿著既定航線,直奔青島市市立醫院。飛機在空中的時候,醫院地面人員早已嚴陣以待,他們都是有著豐富急救經驗的骨幹,經歷過多次空中救援演練,對整個轉運過程瞭然於心,停機坪下專用急救升降梯內,隊員們按照既定的身位有序圍在轉運床前,飛機的呼嘯聲傳來,隊員們雙手抓緊欄杆,身軀微躬,只等飛機降落後展開分秒必爭的救援。青島市市立醫院總院長管軍、副院長王國安、東院醫務科主任程海、東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曲彥到現場參與指導救援。
10點05分,飛機在停機坪緊急降落,飛機停穩的同時,專用急救升降梯裡的救護團隊升至機坪,分毫不差,迅速與機組人員進行對接,護送患者快速轉至ICU。整個過程,空中與地面救援無縫銜接,轉運路線暢通無阻,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安全轉院,為患者後續救治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空中轉運使患者避免因路途顛簸造成二次傷害。
患者緊急轉至ICU後,醫院對其進行搶救,據悉,目前患者情況平穩。
相關連結: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二期綜合樓停機坪是目前國內醫院起飛重量最大的屋面停機坪,最大起飛重量為13噸,主要用途為配合本地醫療救治、緊急救援救災等,建築面積為600餘平米,外型為邊長25米的正矩形,採用鋼結構鋁合金航空甲板,配備有先進的助航設備、多種機場照明設備、氣象設施、消防救援設備、機場標誌標識等,能夠實現直升機晝夜24小時全天候安全起降。設有獨立、迅捷、順暢的水平及垂直醫療救治通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病人從直升機運送到手術室救治。
停機坪啟用以來,曾多次與軍方和急救中心開展跨晝夜、傷病員空中轉運、立體醫療後治療等多個內容演練,形成了可靠的24小時、全天候、陸海空立體救援能力,達到國際水準,為生命緊急救援提供了堅實保障。
早在1986年,新建成的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本部病房樓就配備了直升機停機坪。1994年8月4日,醫院與北海艦隊聯合舉行了「突發性社會災害」立體救護演練,救援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病房樓頂的停機坪,實現了青島市第一次海上救援醫療機構樓頂降落演練,也是國內較早實現直升機樓頂平臺搶救緊急降落。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