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城救援!53歲萊州男子全身重傷,直升機50分鐘抵青急救

2020-12-14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

2020/11/18 14:01:00   來源:齊魯壹點    

  11月17日,萊州53歲男子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全身多處重傷,生命危在旦夕,需緊急跨城轉院。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50分鐘後,直升機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經緊急救治,目前男子情況平穩。

  17日上午10點05分,隨著陣陣呼嘯聲,一架橘黃色救援直升機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二期綜合樓樓頂停機坪緊急降落,機上搭載一名來自萊州的危重患者,現場等待的救護人員將患者緊急轉至ICU。

  患者是來自萊州市的53歲的劉先生,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頭、面、胸、腹、腰背部多處受傷,胸腰椎等多處骨折,脊髓受損,當地醫院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但術後病情急劇加重,劉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生命十分危急。基於對患者的病情評估,當地醫院決定將其緊急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救治。

  從萊州到青島,如果選擇公路交通,即使是一路暢通也需約4個小時,考慮到患者病情,經不起路途顛簸,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青島市急救中心接到急救任務後,在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確認符合航空醫療救援指徵後,當地醫院、急救中心與青島市市立醫院同時展開行動,迅速啟動航空救援。本著生命優先的原則,各單位高效聯動,交接病情——申請航線——制定應急預案——接駁準備,在短短幾小時內全部完成。

  17日上午9點15分,直升機從萊州起飛,沿著既定航線,直奔青島市市立醫院。飛機在空中的時候,醫院地面人員早已嚴陣以待,他們都是有著豐富急救經驗的骨幹,經歷過多次空中救援演練,對整個轉運過程瞭然於心,停機坪下專用急救升降梯內,隊員們按照既定的身位有序圍在轉運床前,飛機的呼嘯聲傳來,隊員們雙手抓緊欄杆,身軀微躬,只等飛機降落後展開分秒必爭的救援。青島市市立醫院總院長管軍、副院長王國安、東院醫務科主任程海、東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曲彥到現場參與指導救援。

  10點05分,飛機在停機坪緊急降落,飛機停穩的同時,專用急救升降梯裡的救護團隊升至機坪,分毫不差,迅速與機組人員進行對接,護送患者快速轉至ICU。整個過程,空中與地面救援無縫銜接,轉運路線暢通無阻,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安全轉院,為患者後續救治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空中轉運使患者避免因路途顛簸造成二次傷害。

  患者緊急轉至ICU後,醫院對其進行搶救,據悉,目前患者情況平穩。

  相關連結: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二期綜合樓停機坪是目前國內醫院起飛重量最大的屋面停機坪,最大起飛重量為13噸,主要用途為配合本地醫療救治、緊急救援救災等,建築面積為600餘平米,外型為邊長25米的正矩形,採用鋼結構鋁合金航空甲板,配備有先進的助航設備、多種機場照明設備、氣象設施、消防救援設備、機場標誌標識等,能夠實現直升機晝夜24小時全天候安全起降。設有獨立、迅捷、順暢的水平及垂直醫療救治通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病人從直升機運送到手術室救治。

  停機坪啟用以來,曾多次與軍方和急救中心開展跨晝夜、傷病員空中轉運、立體醫療後治療等多個內容演練,形成了可靠的24小時、全天候、陸海空立體救援能力,達到國際水準,為生命緊急救援提供了堅實保障。

  早在1986年,新建成的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本部病房樓就配備了直升機停機坪。1994年8月4日,醫院與北海艦隊聯合舉行了「突發性社會災害」立體救護演練,救援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病房樓頂的停機坪,實現了青島市第一次海上救援醫療機構樓頂降落演練,也是國內較早實現直升機樓頂平臺搶救緊急降落。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53歲萊州男子全身重傷,直升機跨城救援50分鐘飛抵青急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徐福強 11月17日,萊州53歲男子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全身多處重傷,生命危在旦夕,需緊急跨城轉院。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50分鐘後,直升機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經緊急救治,目前男子情況平穩。
  • 直升機跨城救援!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
    飛機停穩的同時救援隊從專用急救升降梯升至停機坪  空中與地面無縫對接,50分鐘飛跨兩城  17日上午9點15分,直升機從萊州起飛,沿著既定航線  53歲男子全身多處重傷,需緊急跨城轉院  患者是來自萊州市的53歲的劉先生,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頭、面、胸、腹、腰背部多處受傷,胸腰椎等多處骨折,脊髓受損,當地醫院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但術後病情急劇加重,劉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生命十分危急。基於對患者的病情評估,當地醫院決定將其緊急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救治。
  • 53分鐘!臨沂危重病患「飛來」青島 空中急救再次實現跨城救援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李麗濤)近日,一場跨越近300公裡的空中跨城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上演。臨沂一名62歲病人突發腹痛、腹腔積血,在當地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緊急時刻,家屬向青島市急救中心求救,急救中心緊急派出直升機跨城救援,53分鐘內順利將病人轉往青島搶救,及時挽救老人生命。昨日日,病人家屬特意為青島市急救中心送上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 救援直升機是這樣「救人」的
    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派出的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與珠江醫院醫護人員正在南沙港快速路市南路收費站備勤,得知情況後,廣州交警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立即下達救援命令,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東部通航、珠江醫院人員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直升機救援應急預案。母子危在旦夕、搶救刻不容緩。5分鐘準備後,直升機從備勤點起飛。
  •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平涼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我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平涼日報記者 馬炳玉直升機快速靈活,能夠抵達傳統救援車輛不能通行的作業現場,執行包括野外搜救、傷患救護、醫療轉院在內的航空醫療救援任務,具有及時、高效、不受地形限制等特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用的救援方式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美國空軍救援組織裝備30架直升機,每個海軍航空救生中隊裝備10架直升機,地方的救援機構擁有300多架直升機。主要型號有HH-53和UH-60等。 英國直升機救援的發展
  • 西南首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機亮相 四川人可打「飛的」看病
    24日,西南第一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機亮相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幾年前一部關於直升機空中救援的日劇Code Blue火爆螢屏,醫生們在空中載送患者的過程中,爭分奪秒緊急救援的鏡頭,讓觀眾們印象深刻。而四川人從現在開始,也有了這樣的空中120——24日下午,西南第一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機亮相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四川省康復醫院),一支航空急救救援隊也即將從春節開始為全川人民進行空中緊急救援服務。一旦患上危重疾病或者遇到突發情況,可以打「飛的」看病了!
  • 煙臺至青島僅用50分鐘,H135直升機成功轉運危重病人
    病人從煙臺毓璜頂醫院臨時起降點上直升機【民航事兒】8月22日下午,青島市急救中心的一架空客H135醫療救援直升機穩穩的降落在中心停機坪上,飛機內轉運的是來自220公裡外煙臺毓璜頂醫院的一名心衰病人,直升機停穩後,早已在現場等候的工作人員將患者接下
  • 空中急救!臨沂一患者腹腔積血,直升機1小時接力救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孟娜 王巧 通訊員 薛燕 臨沂報導12月10日,臨沂市中心醫院與青島市急救中心通過空中轉運方式成功將一名患者由臨沂市中心醫院轉送至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區。12月10日11時33分,臨沂市中心醫院醫務科接到青島市急救中心電話,稱有一在院患者需轉運至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因路況限制,青島市急救中心希望能使用直升機通過空中救援的方式轉運患者,希望市中心醫院給與協助。
  • 贛醫一附院直升機緊急救援71歲病危老人
    客家新聞網訊 吳先群 記者黃梓倩 曾祥堅 見習記者吳仕龍報導:12月9日11時許,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援直升機緊急升空飛往大餘縣,轉運一名71歲危重患者。1小時零2分鐘後,該院將患者安全轉運至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搶救。
  • 直升機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
    熊熊燃燒著烈火的大片森林、被阻斷道路的地震中心、在沿海水域遇險的船隻、重大交通事故的現場、影響範圍廣泛的風暴或旱災……在這些地域情況複雜、救援情況緊急的事件中,作為航空應急救援核心裝備的直升機是首選應急救援手段 。
  • 急救打「飛的」!松江這家醫院提出打造全域「空中120」構想
    「醫療救援直升機為搶抓院前急救的『白金10分鐘』『黃金1小時』提供了有利武器,而精準診斷跨前、地空救援無縫銜接則是進一步提高救援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鄭興東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立足松江,聯合區急救中心和各級醫療機構,擁有了國內首輛5G救護車和直升機,建立了5G急救指揮中心,開展跨區域地空聯合航空救援演練,探索直升機支持的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將急診室搬上救護車,實現了院前院中無縫銜接的急救一體化,建成了國內領先的院前急救聯動和危重症分級救治體系。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直升機救援屬於空中醫療救援的一部分。 空中醫療救援是指藉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後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 醫療救援直升機「亮相」煤博會,緊急救援能力相當於空中小型 ICU!
    「直升機具備垂直起降功能,不受道路和地面情況影響,可以在多種複雜環境,以及車輛難以進入的區域執行緊急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任務...」9月9日,在第十五屆榆林國際煤博會期間,陝西秦漢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貝爾407GXP直升機亮相,吸引了不少客商駐足觀看。
  • 出動3架直升機!北海救助局救助飛行隊緊急救助傷病員
    ,10月17日,北海救助局救助飛行隊3架直升機同時出動執行救助任務,救助1名頸部受傷處於昏迷狀態的船員和1名突發心肌梗塞島民,為傷員和病患及時接受醫療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當天上午,救助飛行隊接連接到3起險情信息:青島東南65海裡處「魯榮漁57397」一名漁民頸部受傷,處於昏迷狀態;大連西50海裡 「魯萊州漁66390」船上1人落水失蹤;海洋島1名76歲島民突發心肌梗塞。
  • 建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 救援直升機飛起來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拓展醫療急救通道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閃淳昌是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他主持過多起特大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當時還沒有應急救援直升機能飛起來,這成為閃淳昌對災難救援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 天津空管順利保障直升機赴海上平臺執行緊急救援任務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澤 報導:近日,民航天津空管分局管制運行部飛行服務室順利保障海直B7132赴B4海上平臺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當日上午09點50分,飛服管制員接到塘沽中信海直申請,由於B4海上平臺有工人突發癲癇,急需直升機接回救治,申請10點30分執行緊急救援任務。
  • 湖南空管優先保障急救直升機飛行
    通訊員葉鵬報導:2020年8月19日,湖南空管開啟通用航空醫療急救飛行綠色生命通道,為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19日上午,湖南空管收到武漢至株洲的通航直升機急救飛行計劃後,區域管制室與進近管制室立即溝通協調,啟動急救飛行保障預案,直升機進入湖南管制區域時正值暑運期間進出港高峰,直升機低、慢、小的飛行特點對管制員調配飛機增加了不少難度,但時間就是生命,傷情就是命令,湖南空管沉著應對,主動通報,一方面積極申請空域,一方面引導有影響班期航班進行避讓,在管制運行部各個科室的通力協作,救援直升機於14時
  • 『全國防災減災日』濱海泰達極速救援演練,直升機變身「空中120」
    ,進行了一場反應迅捷的直升機救援演練。 緊急 為了幫助患者爭取更多時間,打通生命通道,急救人員搭乘中信海直空中救援直升機迅速起飛,前往患者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