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新藝術運動:世紀之交最優雅的線條

2020-12-24 騰訊網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在1890-1910年於西歐和美國流行的國際性裝飾風格,涉及的領域包括建築、家具、平面、織物、首飾、日用品等。新藝術往往唯美是求,拒絕歷史主義和折衷主義裝飾,將不同的設計類型綜合起來創造美的形式。新藝術常常採用各種花草、藤蔓、貝殼、鳥蟲的自然裝飾母題,將自然元素和曲線聯繫起來形成有機的曲線風格。後期裝飾開始變得純淨,大量採用直線和幾何形體,形成富有裝飾意味的直線風格。

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和設計最早出現在1890年代初的比利時布魯塞爾,並迅速傳播到法國及其它歐洲國家。起初是為了反對19世紀歷史主義和折衷主義裝飾,基於如鐵、玻璃這類現代材料的使用,為建築室內提供了充足的光線,裝飾方面採用流暢的曲線和各種自然裝飾母題。

維克多·霍塔[Victor Horta]、凡·德·維爾德[Henry van de Velde]、和保羅·漢卡[Paul Hankar]被認為是比利時新藝術運動的創始人。

民眾之家[Maison du Peuple]的劇院和會議廳,霍塔,1899年建成,1965年拆除

霍塔

維克多·霍爾塔[Victor Horta],是比利時的新藝術風格的先鋒和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經在巴黎學習,受到當時印象主義和點彩主義的影響,開始研究使用玻璃和鋼鐵的可能性。後來他回到了比利時布魯塞爾,1892年設計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塔賽爾公館[Hotel Tassel],這個住宅也被視為第一個真正的新藝術運動建築。

塔賽爾公館打破了建築規劃的傳統方案,將大門置於建築立面的正中央,樓梯也是在建築的中央,自然採光的玻璃天花板讓整個樓梯光線充足。在室內裝飾中鐵藝取代了石材,有機的漩渦紋樓梯扶手與牆面、地面的漩渦圖案相互呼應,在自然光中讓整個空間充滿了優雅、夢幻的感覺。

公館正面

樓梯

室內裝飾

霍爾塔的著名作品還有在1965年被拆除民眾之家[aison du Peuple]、現改為霍爾塔博物館的霍爾塔住宅及工作室[House and Studio of Victor Horta]、範艾特菲爾德公館[Hôtel van Eetvelde]等。

霍爾塔住宅及工作室

霍爾塔住宅及工作室樓梯

霍爾塔住宅及工作室細節

範艾特菲爾德公館

範艾特菲爾德公館裝飾細節

範艾特菲爾德公館大門

德費爾德

凡·德·維爾德[Henry van de Velde]最開始是學習繪畫,也受到印象主義和點彩主義的影響。1889年加入了藝術團體LesXX,他在這裡接觸了工藝美術運動的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裡斯的理論後,決定放棄繪畫改為從事設計。

他的設計包括家具、瓷器、餐具、紡織品、金銀器等,他反對自然主義的迷戀和追求,認為裝飾應該是具有合理的結構和動感的,因此他的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富於表現力的優美曲線,卻常常具有抽象意味。

書桌,1898年

靠背椅,1898年

他尤其感興趣的是研究線條在定義出積極與消極的畫面空間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傳遞能量與力度。1898年他為「Tropon」濃縮蛋白設計的海報可以看出來這種風格,這個海報也被認為是最早運用新藝術風格的廣告之一。

Tropon海報設計,1899年

維爾德更重要的影響是在德國,1900年他移居柏林,1905年創建了著名的包浩斯學校的前身——魏瑪藝術與工藝學校,還成為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核心成員,並且在1914年德意志製造聯盟的內部分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餐具,1902年

碗,1903-1904年

書籍設計,1908年

漢卡

保羅·漢卡[Paul Hankar]在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與霍爾塔一起學習,他也喜歡探究鋼鐵的使用可能性,日後應用到他的建築設計中。1893年,他在布魯塞爾開設了自己工作室,開始建造自己的住宅漢卡之家[Hankar House],與同時期霍爾塔建造的塔賽爾公館被認為是最早的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

漢卡之家受到了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影響,但另一方面他又明顯擺脫了傳統建築風格的影響,立面和陽臺均採用鐵藝裝飾,並裝飾精巧優雅的曲線花卉圖案、精巧優雅的曲線,玻璃和鐵等新材料讓房間提供充足的光線。

漢卡之家,1893年

漢卡之家外牆裝飾,1893年

為Grand Hotel設計的屏風

凳子,1898年

相關焦點

  • 唯美與浪漫:阿爾豐斯·穆夏的歐洲新藝術運動風格
    出生於1860年的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作為歐洲新藝術運動先鋒,他的藝術涉及領域十分廣泛,且風格特點以裝飾為主,大量採用有韻律的曲線和優雅的花卉等元素。在新藝術運動發展百餘年後的今天,在現代主義設計理念依然有著強烈聲譽的當下,重溫穆夏的藝術成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捷克國寶級藝術家、新藝術運動代表穆夏特展——《穆夏歐洲新藝術...
    、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西部比爾森美術館,策劃了《穆夏歐洲新藝術運動瑰寶展》特展,作為穆夏藝術展覽系列的第二篇章,該展將於2019年再度來到中國,展覽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國家大劇院和天津美術館進行巡迴展出。
  • 布魯塞爾與新藝術流派
    新藝術運動始於1880年,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並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新藝術流派的誕生而終結。  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追求自然曲線的裝飾性與藝術性,主張採用花草枝蔓的曲線形態演繹氛圍,同時,受到來自東方繪畫藝術的影響。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具有相當的民主色彩,藝術家、建築設計師提出了「人民的藝術」的口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現代設計思想的重要奠基者。
  • 魅力比利時——精緻,卓越與藝術
    國土最遠兩端距離280公裡。比利時受沿岸流經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氣候溼潤。比利時地處西歐,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種特色的旅遊景點遍布全國。人們被其吸引的是它的三大看點:一是保存完好、充滿中世紀情調的舊市區古老建築;二是神秘的鑽石加工和交易;三是有世界聲譽的繪畫藝術和眾多的博物館,建有羅賓斯故居博物館、皇家藝術博物館、國家海運博物館以及鑽石博物館等。大教堂安特衛普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是比利時最大的教堂,佔地約有2.5英畝。
  • 王爾德的御用插畫家與世紀末的頹廢派運動
    王爾德引發爭議的代表作《莎樂美》(Salome)當中有一副黑白插圖,風格怪誕詭異,卻又讓人眼前一亮,這幅提到《莎樂美》必定出現的作品,就出自比亞茲萊之手。這位天才插畫家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無數極具個人風格、辨識度極高的優秀作品,而他正是世紀末藝術運動中承前啟後的人物。
  • 藝術: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立體主義
    【藝術: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立體主義】立體主義是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它將歐洲繪畫和雕塑從歷史上推向了20世紀的現代藝術。各種形式的立體主義激發了文學和建築的相關運動。立體主義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運動之一。
  • 視覺體驗 | 新藝術畫派—剝離陳朽後與新世紀為伍的"青年風格思潮"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新藝術的出現經過了很長的醞釀階段,許多著名的設計家都認為英國文化為新藝術運動鋪平了道路。
  • 一周藝術人物|比利時藏家因偽作被捕,達明·赫斯特回顧創作
    一對俄羅斯收藏家夫婦,因為兩年前的展覽作品涉嫌偽作,近期遭到比利時警方逮捕,事件的背後,折射出充斥偽作的俄羅斯先鋒藝術市場。尤裡·安年科夫的一幅原作(左)與根特美術館展出的偽作(來自Dieleghem基金會)2018年,比利時警方開始對俄羅斯藝術偽作進行突擊檢查,而對於這對夫妻的拘捕是否源於此次搜查尚不得而知。一直以來,俄羅斯先鋒藝術市場充斥著偽作,但由於此次借展的國際性,比利時的這一案件尤為突出。
  • 上帝的調色盤——新藝術風格首飾,設計風格獨特,展現時代前衛感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哪怕它只持續了不到20年就結束了,但是其期間誕生的首飾卻精美,流暢到無以倫比,至今當我們再次看到這些首飾依然會記憶猶新。
  • 大藝術家|Vol.8 慕夏
    在由他創作的大量商業插畫中,端莊優雅的女性人物形象和唯美的線條塑造了他獨樹一幟的「慕夏風格」Mucha阿爾豐斯·慕夏(捷克)Alfons Maria Mucha歐洲19世紀末期「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也深刻影響了慕夏的藝術風格。
  • 「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在比利時開展
    「中國漫畫全景」官方海報法文版隨著2018 年中國傳統春節的臨近,一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會同相關部委、有關文化團體和駐外機構在海外推出的2018「歡樂春節」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將於2月13日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拉開帷幕。
  • 運動線條 帝舵極幟系列2015款全鋼腕錶
    [腕錶之家 腕錶品鑑]運動的線條是最美的線條,比如優美的馬甲線,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為之著迷,腕錶當中也同樣擁有讓人著迷的線條美感。在2015年巴塞爾國際鐘錶展中,帝舵推出了其全新的極幟系列腕錶,磨砂表殼配以啞光飾面,噴砂細節將腕錶的運動風格完美展現,優雅的線條設計將腕錶美化到極致,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一款帝舵極幟系列腕錶,腕錶的官方型號為:91210N。
  • 比利時皇家藝術院——歐洲藝術殿堂
    本網12月25日訊 比利時皇家藝術院(BELGIUM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成立於1731年,現坐落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藝術團體之一
  • 「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展覽月底登錄雲南省博物館
    央廣網昆明7月10日消息:7月31日至10月7日,雲南省博物館一樓臨展廳將舉辦「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展覽,展出海報、廣告設計、裝飾畫、照片、主禱文 等166件(套)。  阿爾豐斯·穆夏(1860—1939年),捷克新藝術運動時期畫家、裝飾藝術家,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
  •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收藏著比利時以及歐洲各國中世紀以來的名畫
    位於布魯塞爾的比利時皇家美術館是比利時最重要的美術類博物館,是布魯塞爾必打卡博物館第1名,作為一個融合了藝術性和收藏價值的展館,對於喜歡藝術和能夠有足夠時間的遊客而言,這裡肯定是要必來的地方。比利時皇家美術館是博比利時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美術博物館,藏品有20000多副,分散在其下的六座博物館中,其中四座博物館就位於主樓之內,另外兩座是專門服務比利時藝術家的,相對較小,坐落在距市中心幾公裡外的地方。
  • 新藝術運動先鋒穆夏首次登陸津城
    近日,氣溫驟降的冬日津城,將迎來一道異彩紛呈、美輪美奐的暖心風景,為市民帶來新視覺的藝術享受。由天津美術館、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主辦,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市藝術博物館、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西部比爾森美術館、優想藝眾(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特展將於2019年12月17日在天津美術館隆重開幕。阿爾豐斯·穆夏(AlfonsMucha,1860-1939),是捷克國寶級藝術家,歐洲新藝術運動巨匠。
  • 從中國傳統藝術談盆景的線條造型
    中國盆景藝術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加上近三十年的突飛猛進,在形式、技藝、材料等方面均已成熟,留下來的空間似乎並不大。因此,創新的最難之處在於找準方向和突破口。對於創新的方向,筆者根據多年國際交流的體會,還是以為中國盆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以民族特色取勝」。
  • 線條的魅力——試論中國畫的線條表現方法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性!
    摘要:線條是最基本的造型語言,也是最富有魅力的藝術表達形式。線條的元素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西方的油畫作品當中。油畫藝術始於西方,與中國傳統的國畫藝術看似南轅北轍,毫不相干,其實從東西方藝術的發展過程來看,二者正在將不同的文化精神通過藝術這種語言方式進行滲透與融合。不論是在中國畫中,還是在油畫中,線條的運用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審美視覺。
  • Stay at Home Museum|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裡的「農民畫家」
    Stay at Home Museum來到了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解密16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藝術風格。彼得·勃魯蓋爾對自然、人性和幽默極為著迷,其畫作細節複雜,敘事宏大。他將怪誕幻想融於樸實筆觸,用寫實主義構建超現實夢境,以達成對現實的反諷與精神的傳遞,在今日已被公認為法蘭德斯繪畫的三大巨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