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的大西朝長什麼樣?明朝有的他都有,明朝沒有的他也有

2021-01-14 天涯看點歷史

明末亂世,群雄紛爭,雖然沒有像東西晉、唐朝之後那樣出現數十個形形色色的大小國家,但是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個農民起義領袖也建立了兩個政權,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沙場徵戰之後,李自成和張獻忠也在1644年和1645年迎來了自己的巔峰,他們成了大順朝和大西朝的皇帝。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為大家描述了李自成大順政權的設置情況,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描述一下張獻忠的這個大西朝長什麼樣。

形勢圖

大西政權的中央機構和明朝類似,基本照搬明朝朝廷的設置,也設有內閣、六部和御史等部門,李自成的大順朝也設有六部,只不過李自成的六部被稱作「六政府」,改換了個名字。與明朝不同的是,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樣也設置了丞相這一職務,張獻忠任命早年加入農民軍的原明朝諸生汪兆齡為東閣大學士、左丞相,入川後投降的原明朝進士嚴錫命為內閣學士、右丞相,政事都出自汪兆齡之手。

內閣

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也設置了地方政權和官員,雖然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僅僅局限於四川一隅,但是各級官員的設置卻一點不馬虎。據史料記載,大西政權的地方政府設置為府、州、縣三級,各級主官分別為知府、知州和知縣,和明朝設置幾乎如出一轍,從傳之後世的文獻記載來看,大西政權的官職十分完備和細緻。

除了這些朝廷高官和各級地方官員之外,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甚至連十分低級的官員都設置了,可謂考慮得十分細緻。據《隋唐以來官印集存》一書中有一方大西政權的官印,名叫「都綱之印」,據史料記載,這個「都綱」是一個從九品的小官,那麼這個官職是管什麼的呢?

根據《明史·職官志》記載:「府僧綱司,都綱一人,從九品。」所以,這個「都綱」是一個管理佛寺和寺僧的官員,是一個從九品的小官,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九品芝麻官」了,古代官員從正一品開始,一共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個品級裡面分正、從兩級,像一般的知縣基本是正七品官員。

佛寺

張獻忠設置「都綱」一職,一方面說明張獻忠對於政權建設的細緻,並沒有因為自己地處一隅而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也說明張獻忠對於佛教等宗教事業的重視,還專門設置了官員來對佛寺僧人進行管理。這一點在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中似乎並沒有記載,這也體現了張獻忠粗中有細的一面。

而張獻忠要任命這麼多的文官,勢必增加了對人才的需求,所以張獻忠在成都還曾經兩次按照明朝科舉制度那樣開科取士,錄取了一百多名進士,同樣也有狀元、榜眼這樣的稱呼。由此可見,張獻忠對於建立政權還是十分用心的,畢竟對於一個新生的政權來說,人才是最為重要的。

從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張獻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有著完備的官職設置,甚至連從九品這樣的小官都設置了,而且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統治地域不大,但是政府機構的設置卻是十分的完善。

參考文獻:《張獻忠傳論》、《隋唐以來官印集存》、《明史·職官志》

相關焦點

  • 張獻忠殺掉的明朝四大藩王,死法一個比一個慘
    明朝宗室親王在農民戰爭中,作為朱家皇權的代表,成了農民軍傾瀉刻骨仇恨的對象,毫無例外成為各地農民軍屠戮的首要目標。在明末戰亂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創了社會各階層之最。從崇禎十四年至十七年,就有福王、唐王、崇王、岷王、代王、蜀王等十四個顯貴王爺被農民軍整家殺掉。起義軍每當攻下一座城市,就會殺掉當地的明朝貴族,分掉他們的財產。
  • 明朝歷史上三位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有的含恨千古
    中後期許多皇帝不上朝,可國家機器依舊正常運轉;明代的歷史上,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有三位是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也有的含恨千古。分別是永樂,嘉靖,崇禎。他們三人所做的歷史貢獻都不一樣,後代的評價也不相同。
  • 此人從小立志推翻明朝,清兵入關後,為何還站出來力保明朝?
    在明末清初時期,陝北一個叫張獻忠的農民舉行了起義,由於明朝後期的統治非常腐敗,所以導致民不聊生,很多的農民都跟著張獻忠站了出來,這其中就包括了李定國在來。李定國從小是在明朝的苛政與暴政中成長起來的,他一直非常恨明朝,並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推翻這個腐朽的王朝,在加入了張獻忠的隊伍之後,張獻忠創立了大西朝,朝代雖然已經創立,但此時的明朝依然存在不少的殘餘勢力,同時,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另外,最關鍵的是清兵也入關了。
  • 曾經戰無不勝的孫傳庭,卻敗給了李自成,他一死明朝其實就亡了
    孫傳庭是進士出身,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孫傳庭有能力,也有魄力扮演郭子儀角色,可惜遇到了崇禎。當時的局勢,孫傳庭手握十幾萬陝軍,佔據西安,扼守潼關,控制著整個關中。孫傳庭,哪怕只要有一點點歪心思,就可以扮演割據一方的軍閥角色。
  • 明朝末年,如果女真人沒有興起,最後入關的會不會是沙俄?
    如果沒有萬曆三大徵,朝廷錢糧大部分都消耗玩,再有十個努爾哈赤都沒辦法撼動大明邊關,尤其壬辰戰爭,錢糧消耗無數,幾乎傷國本,後來朝鮮國王總結明朝的滅亡原因時候,就認為這一次救援導致明朝實力損耗過多,以至於深深內疚。
  • 清朝疆域比明朝大1000多萬平方公裡?不存在,清朝並沒有擴張
    自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後,清王朝滅掉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政權後統治了漢族天下,接管了300多萬平方公裡的漢族江山,並且將其開疆拓土,發揚光大,最終清朝疆域領土擴張到1300多平方公裡,成為一個強盛帝國。這種說法一直是比較普遍,但是小編卻有不同的看法,想要吐露一番。
  •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寶藏要上交國家
    張獻忠沉銀以後,這筆財富就是一個迷,雖然時不時有人運氣好,摸走其中一些,但所有人都認為裡面還有無盡的寶物,等待他們去一舉暴富。幾百年來,有人來了,摸走了一些銀錠,興高採烈;有的人失望而歸,分文不剩;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永遠葬身於海底了。
  • 劉伯溫到底有多厲害,用4個字就預言了大明朝的滅亡時間
    其實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手下,也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劉伯溫總是對戰爭,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妙招,總是能夠想出,別人想不出的主意,別人想不到的戰略,所以說朱元璋能夠建立明朝,劉伯溫的功勞很大。今天我們說的,不是劉伯溫在軍事戰略方面,有多麼的突出,而是他的另一個方面算卦。
  • 看明朝各個時期的地圖,一步步走向強大,最後一步步滅亡
    當時朱元璋在南方的對手有張士誠、方國珍,實力最大的是陳友諒。朱元璋是統一了南方之後再北伐的,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南方往北打最後打贏的。這張地圖是1402年的時候。當時朱棣剛攻破南京稱帝。那個時候的地圖可以說是之後明朝地圖的一個常態了。之所以在東北會出現一段,仔細看一下是為了從三面包圍北方的蒙古。這張地圖也就是明朝末期的地圖了。
  • 張獻忠真是殺人惡魔嗎?恐怕不是,種種分析都顯示他背了黑鍋
    明末的農民起義軍除了「闖王」李自成,還有和他齊名的張獻忠為後世所熟知。人們對張獻忠最熟悉的莫過於兩件事:一是他的沉銀傳說,二就是關於他的「屠川」暴行。2016年,張獻忠沉銀遺址被發掘,證實了張獻忠沉銀傳說的真實性。既然張獻忠曾經聚集了這麼多財富,而他本身是農民出身,自然是掠奪而來。
  • 明朝那些事-近些年明朝電視劇的興起
    一、原有的以明朝為背景的的電視劇存在感低明朝電視劇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播出,像豬哥哥「徐崢」主演的《穿越時空的愛戀》、芒果臺曾播出的傳奇大劇《大明王朝1566》、央視曾播出的明末清初的《長河東流》、何炅主演的《正德演義》等都曾播出過,但都沒有引起人們的熱議。
  • 明朝晚期歷史畫卷:江口沉銀傳說不假 銀子萬萬五
    一段殘刀,鏽跡斑斑,刀體還夾雜著鵝卵石;一柄矛頭,還能辨認出明末兵器形制;6塊銀錠,足足有拳頭大小,雞蛋大小的金錠還有光澤,在出土的銀冊上面,能夠清晰地看到「冊封」、「郡王」的字樣。  考古專家介紹,發掘出土的文物主要有五大類:搶劫明朝藩王的財務、州縣官府的庫銀、民間百姓的金銀財寶、張獻忠自己鑄造的貨幣、打仗用的兵器。
  • 明朝末年漢人的各派勢力為什麼全都失敗了?
    明朝末年,漢人真的很絕望,各派勢力全都失敗,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被後金一鍋端。1.皇族。萬曆、天啟、崇禎三任皇帝全都很奇葩。萬曆算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君主,堪稱一代雄主。只能一起看著明朝走向滅亡。明末東林黨執掌朝政的時間最長。所以,明朝的滅亡東林黨要負最大的責任。3.閹黨。所有反對東林黨的大臣都投靠了魏忠賢,這就是閹黨。魏忠賢只忠於皇帝一個人,他在江南還是能收上來一些稅的。不過,閹黨只執掌朝政三年,很難有大的作為。
  • 一個人想當皇帝卻被別人先當了,於是他想了一計,滅盡皇帝的百姓
    我們可以回顧三國時期,在赤壁大戰爆發後,幾乎全國的人都加入了這場戰爭。有的人舉矛殺人有的人拿盾擋之,也有的人攜帶家眷落荒而逃。無論哪一種,都逃不過戰爭帶來的災難。所以,在戰爭結束後,當時整個中原只剩下140萬人。秦朝統一前夕,人口更是驟降至90萬,與前期想比損失了將近百分之九十。
  • 打敗明朝的是大順朝不是清朝對嗎?
    明朝滅亡是一系列內在的、外在的因素所共同促成的結果,不光光是軍事上的失敗,同時也是政治上、經濟上、以及文化上、外交上全方位的潰敗。不然,即便以明朝末年腐敗政治下依然是東亞首屈一指的超級強國般的綜合國力,當時任何一個地方勢力都沒有辦法掀翻明朝的國際地位,更不用談明朝滅亡的事情了。
  • 小冰河期對歷史的影響有多大!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這場雪有多嚴重呢,根據相關的統計,僅僅是江蘇常熟這一地區被凍死的就有接近200人,本來就寒冷的北方更是不計其數。公元1454年的的五月份,馬上要進入夏天。揚州地區下來一場大雪,許多的樹木花草都被凍死。這還沒有結束,進入夏天的七月份,又下了一場大雪,這場大雪都多大呢,地上厚厚的雪都有三尺。
  • 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曾國藩評價他不遜李世民,為何卻默默無聞?
    說起明孝宗朱祐樘,他在明朝的皇帝中,也算是個另類!因為他的爺爺、父親和兒子,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偏偏他自己呢,卻是非常的低調。  明孝宗的爺爺,就是那位在土木堡事變中被俘虜的明英宗;至於他的父親,就是那位寵愛比自己年長17歲的萬貴妃的成化皇帝;至於他的兒子,那就更不得了,他就是那位寵信大太監劉瑾、修建豹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或許正是因為爺爺、父親和兒子都太過高調,所以明孝宗就顯得異常的低調,以至於他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
  • 他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卻消極怠工三十年,明朝由盛而衰
    明朝的政治制度決定了他不可能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皇帝,看透本質的萬曆從此消極怠工三十年,時有時無地批閱奏章,以這種默默無為的方式來對抗整個朝局。張居正的死、萬曆的消極罷工,直接導致了明朝政局的走向,大明王朝也從此時開始走向下坡路。明神宗死後長子朱常洛繼位,但明神宗死後僅僅只過了24年,大明王朝徹底滅亡。
  • 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竟然是他
    只從命於皇帝,具有很大的權利,殺人不眨眼,想要殺的人即便你走到天南地北都能把你翻出來。在明朝,提到錦衣衛,朝中的大臣簡直聞風喪膽。那你知道在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是誰嗎?錦衣衛在錦衣衛中,曾有一人權威比明朝首輔更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張獻忠屠蜀是造謠?傳教士親歷:張獻忠性情暴虐,至少殺了60萬人
    大家都知道,張獻忠沉銀已經被考古人員打撈出水,僅發現的金銀珠寶就價值連城,可以想像當年張自忠搜刮的財富數量一定是無比驚人的。自從沉銀被發現,張獻忠生平經歷就一直成為歷史愛好者、專家們研究的重點。那麼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屠四川(屠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