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020-12-09 騰訊網

看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人生了個兒子,兒子落生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沒有父親疼愛的孩子多可憐啊!從此,孩子的母親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甚至孩子做了錯事也捨不得責罵。

母親細心呵護著兒子成長。就在兒子六歲那年,兒子和母親去集市趕集,回來的時候,兒子偷回了一小把吃食。母親感到很高興,我的兒子真聰明!

就這樣,一來二去養成了兒子小偷小摸的習慣。而母親明明知道兒子這樣做不對,也不去說,還認為是兒子有本領。

漸漸地,兒子長大了。多年的壞習慣使他變成一個遊手好閒的人。他不去工作,只喜歡偷竊。

可是,總是偷竊就會失手。兒子在一次偷竊中被主人發現,他慌亂之下,拿起刀把主人扎死了。

禍從天上來,母親覺得天都塌了:兒子進了監獄,並且被判秋後問斬。

母親的眼淚簌簌的往下落。她覺得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了。

兒子問斬這天,母親準備了許多好吃的飯菜,去給兒子送行。

兒子卻說,媽,我什麼都不想吃,只想吃你一口奶。

既然兒子說了,這又是他最後的要求,母親含淚答應了。

她走到兒子近前,解開了衣襟。

啊!母親一聲慘叫。兒子卻滿嘴是血。

原來兒子聲聲咬下母親胸前的一塊肉。

「媽,我恨你!從小我偷東西你從來不管我,到現在我殺了人,都是你慣的!」

「兒子,媽捨不得罵你……」

這個故事就說明了母親教育兒子的問題。不過度溺愛孩子,這就是「慈母多敗兒」。

那麼作為父親又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嚴父多逆子。

父愛如山。如果說母愛是春暉,父愛也不能像秋風掃落葉那樣。。因為嚴父多逆子。

很多人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是錯誤的。

父親愛自己的子女,給予深切的期望。但是不能太過嚴厲。

因為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要求他往東,他卻偏偏往西。這就是「嚴父多逆子」。

教育孩子,既不能過於溺愛,更不能過於嚴厲。要恩威並施,抓住孩子的特點,徐徐漸進的給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父母你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歡迎一起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
    自古就有「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的說法,我很認可這句話,今天我要聊聊我的看法。我們從古到今一直追求著母親慈愛,父親威嚴,兒女孝順懂事,家庭合睦,社會和諧。「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這句話是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說:慈母,就是母親的慈愛過了頭,成為了溺愛。凡事都依從孩子,沒有自己的底線,就是一味的順從,放縱孩子。最終把孩子培養成被人唾棄的人。就是「愛」這麼美好的情感,我們一旦用的過了頭,也會坑害孩子一生。
  • 你是如何看待「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這句話的?
    「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這句話是錯誤的!難不成狼心狗肺、無德無能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好兒子?這裡的「慈」是溺愛的意思,母親過於包容、縱容孩子的缺點毛病,就會害孩子。自古就有「慣子如殺子」的說法,某著名歌唱家,從小慣孩子,孩子未成年就給買豪車玩耍,以至於孩子放蕩不羈,打人,輪姦婦女,最終鋃鐺入獄;孫小果的母親更是把孩子慣得沒有樣,孩子犯了罪,不是從正面引導他改正錯誤,而是一次一次通過非法手段為其減輕罪責,以至於孫小果認識不到錯誤,犯下了累累罪行,最終走向不歸路。
  • 談一下對「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認識與理解
    「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母親對兒子太慈愛,就約束不住他,多數會敗壞家庭;父親太嚴厲,容易激起兒子的叛逆心,多數會和父親對著幹。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認為是有道理的。讓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產生的原因。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其實不然,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母親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孩子的教育中,母親不僅要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充當著啟蒙教育孩子的角色,更要間協調家庭親子關係,家中有著一個「慈母」的家庭往往更加的幸福和諧,既然「慈母」是如此,為何世人皆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呢?「慈母」在一定情況下確實會讓孩子恃寵而驕,有一些壞毛病,但是他們長大後就一定是沒出息的人嘛?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放在當下家庭教育是否依舊是至理名言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意思很容易理解:父母嚴格管教孩子的家庭會培養出孝子,而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的家庭會培養出不肖子孫。而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一種比較嚴格的積極的價值導向影響,那麼這個孩子高概率是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的。但是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嬌慣養大的,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把個人利益凌駕於其他人的,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現,並且嚴重的時候會侵害他人。
  • 慈母多敗兒?媽媽不「慈」可能會更加的傷害孩子
    慈母多敗兒有一個則這樣的小典故故事:從小有一個人,從小就是備受母親的溺愛,和別人打架或者是偷了其他人的東西,母親都不會去說他,也不會去教育孩子,慢慢的在這會人長大以後,就已經演變成為了強盜。最後在被官府抓住的時候,就已經被判成為了死刑。
  •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往往是這幾類母親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生方向的。每一個父母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揚眉吐氣,幹出一番事業來。為此,父母們用盡渾身解數,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而母親在其中所起到的影響佔到85%。
  • 慈母多敗兒?一幅母親節漫畫引燃朋友圈的教育話題
    看起來與「慈母多敗兒」這個話題完全搭不上邊。但是,當我多看了幾回這漫畫,就聯想到我那已經73歲的老媽。我完全不記得什麼時侯幫她晾過衣服,也不記得什麼時侯對她說過「辛苦了,謝謝你!」想到這裡,愧疚就在心底油然而生。這時候,「慈母多敗兒」這句話莫名其妙地從腦海中蹦出來。為什麼「慈母多敗兒」成為流傳民間的諺語?慈母,就是仁愛慈祥的母親。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真正的「慈母」不「敗兒」,全看媽媽怎麼做
    明朝兒童啟蒙書目《增廣賢文》曾提到:「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句俗語雖是鞭辟入裡,但也引發爭議不斷,尤其是這後半句「慈母多敗兒」,至今依稀被眾多父母信奉。另外「慈母多敗兒」這句話被熟知,得益於一個典故:從前有一個人,和別人打架母親從不批評他,偷了東西母親也不說他。這個人長大後成了強盜,最後被官府捉住判了死刑。行刑前,他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這都是你的錯,小時候我做錯事你不管,才讓我落得今天的下場。」
  • 慈母多敗兒不是玩笑,過分縱容只會讓孩子自討苦吃
    其實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都非常喜歡縱容孩子,孩子小犯的錯誤在他們眼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因此助長了他們犯錯的風氣,其實慈母多敗兒並不是毫無道理的,過分寵溺和縱容孩子,只會讓他們養成十分驕縱的性格,變成一個毫無禮貌的小魔頭。
  • 為什麼說慈母多敗兒?父母應控制自己的欲望,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為什麼說慈母多敗兒?父母應控制自己的欲望,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鄰居小紅的孩子今天被學校勸退了,理由是孩子在校表現目無尊長,欺負同學,並且是屢教不改。還未得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小紅也多次跟我探討過育兒方法,但由於小紅自己的心軟,不想多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 並非只有「慈母多敗兒」,這3種媽媽一樣毀孩子,家長都來看一下
    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父母在家裡基本都是「慈母嚴父」,父母之間不同的性格和教育方式,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所謂「慈母」,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嚴父」的空缺,因為大部分父親對孩子要求高,更加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堅強與獨立,而反之,慈母則可以給孩子一些嚴父給不了的母親的包容和引導,能做到疼愛有度。
  • 「慈母多敗兒」不一定是真的,真正帶壞孩子的,很可能是這種母親
    在我們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意思是,一個家庭總要有一個「嚴父」,父親對孩子的教育要嚴厲,只有這樣,父親才能用自己的威壓教育出孝順的孩子,才能教育出一個人才
  • 誰說「慈母多敗兒」?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
    執筆:七月定稿:七月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出自《增廣賢文》。在育兒中一直有「慈母多敗兒」這句話,這話不無道理,心慈手軟缺少嚴厲的媽媽確實容易教育出沒出息的兒子,但這並非是絕對。香港TVB電視劇《封神榜》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範瓊芳飾演的殷十娘就是個典型的「慈母」,將哪吒寵溺的無法無天,導致哪吒犯下大錯,但在關鍵時刻殷十娘及時悔悟開始教訓哪吒。
  • 「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慈母多敗兒,「天一」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90媽媽導語我們時常會讚美慈祥的媽媽,更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句歌頌母親,不過,慈愛的媽媽孩子就是幸福的?看到身邊很多卻是反面的例子,開始相信了那句話:「慈母多敗兒」。然而沒想到的是強強媽媽為孩子開脫說:他還是個孩子,而且表姐也不是外人。分析慈母多敗兒的典故:從前有一個人,小時候倍受母親溺愛,他和別人打架,母親從不批評他,他偷了東西,母親也不要他把東西還給別人。他長大後,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最後,他被官府捉住,並判了死刑。行刑前,他請求見母親一面。母子相見後,母親抱著兒子大哭起來。
  • 「慈母多敗兒」?事實上毀掉孩子的並非慈母,而是這3種母親
    自古老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越是慈祥的媽媽,越容易養出失敗的兒女。不過,難道兒女失敗的原因真的是「慈母」嗎?由於大家對這句話的誤解,讓很多媽媽走上了「嚴母」的道路。失敗的兒女,到底是不是慈母的錯?
  • 「慈母多敗兒」?並非如此,真正毀掉孩子的,多半是這種母親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慈母多敗兒」,意思是慈愛的母親反而會養出失敗的兒女。可是有沒有人仔細想過,養出敗兒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慈母,也許是假慈母也不一定。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慈」絕對不是溺愛。洋洋的媽媽就是一個標準慈母,洋洋看了《小豬佩奇》想去踩水,她同意了。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其實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母親」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寫出了千百年來母親對兒女最真誠的愛,媽媽對孩子一生,對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每天都含辛茹苦,無私奉獻著,可以說母親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一生。都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其實母愛是每一個母親的天性,母親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這是沒有錯的。這裡的慈母指的是過度寵愛孩子的母親們,他們的愛沒有用對地方,導致教出來的孩子非常任性,沒有素養。
  • 2020年了,早就不是「慈母多敗兒」了,真正「敗兒」的是這種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民間諺語,說的是成才的孩子少不了父親的嚴厲管教和母親的適度寵愛。在古人看來,對孩子不管不問的父親和過於寵溺孩子的母親一樣不靠譜,而且兩者往往相互作用。不負責任的父親會讓母親想盡辦法去彌補缺失的父愛,而過度寵愛孩子的母親也會讓孩子的父親無法用自己的標準約束孩子,進而走進惡性循環。
  • 「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三類媽媽正在毀掉孩子,卻不自知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母親的形象在人們眼裡一直是慈祥、有愛的存在,母親對孩子的愛能夠讓孩子擁有滿足感和安全感,因此慈母一直是很多母親的統稱。然而,我們也能夠常常聽見這樣一句話,叫做「慈母多敗兒」,這話不假,如果慈母的「慈」沒有把握好度,那麼往往是在毀掉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