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90媽媽
導語
我們時常會讚美慈祥的媽媽,更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句歌頌母親,不過,慈愛的媽媽孩子就是幸福的?看到身邊很多卻是反面的例子,開始相信了那句話:「慈母多敗兒」。
案例:
龍龍今年8歲了,他的媽媽對龍龍疼愛有加,從小沒有對龍龍發過一次火,就連孩子逃學她也沒有大聲說過孩子,老師做家訪的時候,老師跟龍龍媽媽溝通的時候,媽媽卻一再說:「孩子還小,長大懂事就好了。」老師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麼。其實背後還有一件更令人不解的事情,上小學二年級的他依然要和爸爸媽媽睡在一張床上。說起來的時候,龍龍媽媽也是說「他還是個孩子」。
另一位強強也是8歲的二年級小學生,媽媽是一位教師,也是對這個孩子表現得非常慈愛,強強的有些行為令人唏噓。一次強強正在讀大學的表姐,去強強家裡住下了。在晚上洗澡的時候,卻不料強強破門而入洗手,跟正在洗澡的表姐隔著一層玻璃。表姐過後委婉地跟強強媽媽說起了這件事,並且說強強知道自己正在洗澡,因為就算不知道也應該聽到譁譁的水聲,建議強強媽媽對強強做好教育。然而沒想到的是強強媽媽為孩子開脫說:他還是個孩子,而且表姐也不是外人。
分析
慈母多敗兒的典故:
從前有一個人,小時候倍受母親溺愛,他和別人打架,母親從不批評他,他偷了東西,母親也不要他把東西還給別人。他長大後,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最後,他被官府捉住,並判了死刑。行刑前,他請求見母親一面。母子相見後,母親抱著兒子大哭起來。誰知,他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說:「這都是你的錯,小時候我做錯了許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會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場。」後人便有了「慈母多敗兒」一說。
在上面兩個案例中,兩個孩子的媽媽都表現出了對孩子的「慈愛和寬容」,都說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的話,在她們眼中,他們還是個孩子,就應該允許他們那樣。然而這種話,既是對別人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孩子的不負責任。孩子都這麼大了,在她們眼中還是個「孩子」,想必他們無論多大,在他們媽媽的眼中也只是個孩子,她們對孩子的慈愛沒了邊界和時限,最終會讓無度的「慈愛」害了孩子,成為「媽寶男」甚至是「渣男」。
「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慈母多敗兒
生活中,就有些這樣的媽媽,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要什麼給買什麼,孩子說一媽媽絕不說二,甚至讓孩子成為全家的「太陽」。她們還天天溫柔地誇獎甚至崇拜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把孩子誇得跟花似的。對於孩子的壞行為和不良習慣卻視而不見,即使被人指出,卻偏袒孩子,以「他還是個孩子」逃避、縱容。
還有的媽媽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和苦累,寧肯自己吃醃菜啃饅頭,也要讓孩子吃得上「麥當勞」「肯德基」。自己下班忙裡忙外,累死累活,也不讓孩子幫忙做一點家務,總是說「他還只是個孩子」。嬌生慣養的孩子即使對家人發脾氣,不禮貌,也不斥責制止,只是呵呵一笑,讓孩子成為「逆子」。
世界上沒有媽媽不慈愛自己的孩子,但關鍵問題是怎麼慈?如何愛?
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曾說過,在孩子6歲之前一定要對孩子說「不」!6歲之前給孩子立規矩,否則之後再想立規矩就難了。她舉例說,孩子小時候給媽媽要玩具,媽媽不答應,孩子頂多哭鬧打滾,但是長大了,孩子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不止是哭鬧打滾了,會鬧情緒會跳樓和自殺。
孩子在3歲之前可以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然後漸漸給孩子行為設立邊界,慢慢收縮,直到形成符合行為標準的規矩。
有些媽媽為了孩子,卻失去了自我,怕孩子累著怕孩子苦著,照顧得細無巨細,照顧到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然而這樣養出的孩子別說懂得感恩了,各種啃老你就等著吧。
孩子的書包,上下學你是幫他拿著,還是讓孩子自己背著?明智的父母會說:「親愛的,自己的書包要自己背,你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累了,你可以選擇坐下來歇一歇再走。」
如果孩子哭鬧著想買一個很貴的玩具,你是溫和而堅定的和他約法三章,告訴他理財的重要性和對欲求的合理控制,教他自己從自己的零花錢裡節約出來,或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得錢再買?還是選擇答應買給他息事寧人?
我想說的是,不管媽媽選擇怎麼做,可能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慈愛,卻忘了愛的邊界。媽媽無論有多麼愛孩子,也應該把這種愛的眼光放遠一點,不能局限於滿足孩子當下的欲求。
媽媽在給予孩子無盡的慈愛的時候,要分開慈與愛的區別,慈可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普遍的慈悲之心,而對真正的愛要和溺愛分開,知道怎麼做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孩子的長大,要幫助孩子學好為自己負責。幫助孩子能學會生活,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讓他永遠生活在媽媽的襁褓之中。
李天一,當年歌唱家李雙江和妻子夢鴿老來得子,對這個兒子極盡寵愛,可以說母親夢鴿對他真是太「慈愛」了,以至於他犯下滔天罪行,才發現是自己親手害了孩子。
李雙江曾經公開懺悔都是自己太溺愛孩子了,更指責夢鴿對孩子溺愛無度,她給未成年的李天一買寶馬車,她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縱容兒子在公共場所打球,引起了打人事件,她送給李天一錦衣玉食,而且什麼事都想著給兒子拿錢擺平,直到LJ一名女孩被收監。
慈母多敗兒,更是害兒,是該管教的不管教,一昧的溺愛,那不是慈愛,是愚愛!
※作者簡介:90媽媽,從事教育工作12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讚,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