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態金屬:可否製造金屬基生命
本文介紹液態金屬典型的類生物學效應,剖析其對理解生命形式所提供的突破性思路,探討人造金屬基生命的可能途徑及其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吞食「燃料」實現自驅動效應 在探索液態金屬各種物質科學規律的道路上,最令人驚異的一大類效應可能是,液態金屬甚至可在吞食外界其他金屬物質的情況下實現大尺度自發運動行為 [4],且可在運動中分身為各種過渡態 [5],以微型馬達方式奔跑 [6] 並再度組合 [7],這種遠離平衡狀態的自主運動正是生命系統最為基本的特徵之一。
-
3D列印金屬基複合材料-含碳纖維的液態金屬
與減材製造相比,增材製造的獨特優勢在於更容易加工金屬,具有生產獨特幾何形狀的部件的額外好處。除了開放處理難於加工的材料(如難熔金屬)之外,增材製造還使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加工(MMC)成為可能。一項發表在《機械工程學報》的研究記錄了一個研究小組為結合金屬和增強纖維的不同性能而採用的3D列印MMC的方法。來自陝西省快速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錫鉛與碳纖維結合起來,一方面探索利用鉛的輻射屏蔽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碳纖維強度的可能性。同時,這項研究試圖展示鉛的3D列印能力,以前由於鉛的潤溼性(液態時無法粘在固體表面)而很難實現。
-
《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要成為現實了嗎?
液態金屬不止水銀液態金屬是指熔點在室溫附近的一大類金屬或合金,水銀、銫、鎵、銦、銣等都算是液態金屬。有些液態金屬在無限變形的同時,還可保持金屬的導電性,可以應用於柔性電子、皮膚電子;液態金屬應用於三維的功能性列印, 可以做出很多可拉伸的器件;在醫療領域,液態金屬可作為神經信號傳遞的通路植入生物體內,幫助已斷裂神經的恢復和再生。液態金屬能造機器人嗎?
-
「未來機器戰士」——液態金屬機器人真的來了!!
「液態金屬」,指的是一種不定型金屬,液態金屬可看作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你對汞這類普通液態金屬可能沒有太大的興致,但如果液態金屬自主可控、想變就變,是不是就顛覆了你的思維想像,變得很有意思了呢?
-
理化所等發現液態金屬焊接納米顆粒效應
顆粒網狀物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由此可將其從液態金屬表面剝離開來並轉移到其它基底上。通過測量這一類特殊的由金屬顆粒組成的薄膜多孔材料的導電性,發現其與普通金屬導電材料不同:體系中存在一種由電場導致的電阻降低特性;當電壓過高時,測試電阻會突然增大數個量級,說明過高電壓會導致顆粒網的導電性失效。
-
液態金屬研究讓人聯想到《終結者》電影——但更友好一些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Pu Zhang喜歡把他的團隊對液態金屬的研究比作《終結者》--特別是1991年的《終結者2:審判日》,在這部電影中,一個來自殘酷未來的殺手機器人可以變身成任何人和任何東西來追捕人類獵物。
-
終結者真的存在—液態金屬自行修復技術
翻譯自——spectrum,Evan Ackerman果真有液態金屬嗎?現實中的終結者終於可以造出來了機器人越有活力,它們就越有可能崩潰。在使用自修復聚合物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這樣的例子,但是對於動態機器人來說,金屬的強度至關重要。在上個月舉行的2019年IEEE/RSJ智慧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IROS)上,來自東京大學JSK實驗室的機器人專家展示了一個機器人腿原型,其肌腱「保險絲」由一種可以修復骨折的金屬製成。它通過自動熔化自身並轉化成一個單一的部分來實現這一點。
-
液態金屬告訴你答案
機器人已經部分進化成了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液態金屬胞吞效應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前景:液態金屬系列吞噬效應的發現,展示出了十分豐富的科學內涵,其同時對於規模化製備超級液態物質如極高導熱率界面材料、高導電性電子墨水以及強磁性液態金屬等尤具價值。
-
美國LLNL研究液態金屬噴射(LMJ)推進液態金屬3D列印
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團隊模擬了一種新興的金屬三維列印技術「液態金屬噴射」(LMJ)中的液滴噴射過程,這是液態金屬列印技術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方面。金屬的增材製造(AM)是一項強大的技術,可實現無與倫比的設計自由度的零件的快速生產。
-
輕質液態金屬問世,清華大學突破性研發讓液態金屬機器人更近一步
談到液態金屬,估計大家都不陌生,懂技術或對相關科技行業感興趣的朋友都能說出了子醜寅卯來。即便不關注科技發展的人,很多人也看過或知道科幻電影終結者2中那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液態金屬機器人。當然了,現實中的液態金屬技術,遠遠沒有科幻電影裡那麼酷炫。
-
可自修復可拉伸3D列印印刷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摩擦納米發電機
2018年,機械工程學副教授馬吉迪(Majidi)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一種能夠自我修復的電路,也就是說,即使在切斷或損壞主要路徑後,它也可以繼續工作。現在,他們創造了一種由液態金屬製成的材料,該材料也可以物理修復損壞。當將兩片液態金屬電複合材料放置在一起時,它們可以像切割後皮膚癒合一樣融合在一起。
-
《終結者2》裡那個T-1000液態金屬機器人,要來了!
希望各位科學大神和英文大神不吝賜教,在評論裡就相關科學知識和英文翻譯相互交流。Zhang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液態金屬晶格。事實上,這項研究甚至可能導致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誕生,就像《終結者2》中的T-1000那樣。研究小組用菲爾德合金製作出了液態金屬晶格。由鉍、銦和錫組成的菲爾德合金,具有相當不尋常的特性,那就是62攝氏度時就會熔化,這意味著只需要熱水就可以讓它液化。菲爾德合金目前用途廣泛,包括作為核反應堆的液態金屬冷卻劑。
-
理化所等發現液態金屬焊接納米顆粒效應並獲系列應用技術進展
顆粒網狀物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由此可將其從液態金屬表面剝離開來並轉移到其它基底上。通過測量這一類特殊的由金屬顆粒組成的薄膜多孔材料的導電性,發現其與普通金屬導電材料不同:體系中存在一種由電場導致的電阻降低特性;當電壓過高時,測試電阻會突然增大數個量級,說明過高電壓會導致顆粒網的導電性失效。
-
金屬的密度低於水?劉靜團隊再次實現液態金屬領域新突破!
在領先世界的液態金屬方面,我國科學家再次實現了新突破。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劉靜團隊首次提出「輕質液態金屬」的概念,研發出了密度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為打造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基礎。
-
全球首創輕質液態金屬欲撼動石墨烯霸主地位
《終結者》系列電影,為我們展示了一種由液態金屬組成的強大機器人:以「終結者 T-X 型」為代表,它們擁有著超強的塑形功能,能夠隨意變化外形,並且能快速恢復原貌,讓觀眾大開腦洞。近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誌發表的一篇題為《Lightweight Liquid Metal Entity》的論文,再度點燃了本已火熱的液態金屬話題。
-
維基解密 看液態金屬散熱器的神奇之處
幾款看似尋常的CPU散熱器,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顫動,新時代的味道充斥著PC行業,是的,液態金屬散熱器的問世,預示著未來的走向。這不僅僅是散熱器產品本身的變革,更是為運算核心的速度提升,打開了一扇門,假如散熱不再是障礙,32核也好,10GHz也罷都已成為可能。
-
液態金屬技術:合成更好的壓電材料!
導讀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低能耗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官網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一項合作,將液態金屬合成物應用到壓電材料上,推動了未來從身體運動獲取能量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和生物傳感器的發展。
-
「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
圍繞著世界前沿科技「液態金屬機器人」的當前技術現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趨勢,來自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進行深度解析,探討新型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未來 會議同時開展液態金屬機器人技術大賽,對國內外高校及企業就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設計、感知、運動及相關新技術、新理念進行展示,期待為液態金屬這一新材料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拓展更廣泛的空間,並遴選項目擇優支持。
-
新型液態金屬,或將重現《終結者2》中T1000機器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你能想像到可能不久之後會創造出T-1000這樣的機器人嗎?終結者的劇情要重演嗎?英國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液態金屬,可以移動甚至按照要求組成各種二維形狀。但現在,該液態金屬還不能做出三維形狀。然而,這種技術正在為某些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和斯旺西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這種可編程液態金屬。這些科學家能夠將該液態金屬構成多種形狀,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和心行形狀。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電場,科學家們能夠塑造液體或使其移動。
-
液態金屬讓機械腿獲得自愈能力,童年陰影T-1000真的要來了?
在科幻迷眼中,具有超強自愈能力的機器人「鼻祖」,無疑是《終結者》系列電影中的 T-1000 液態機器人,它由純液態金屬打造,可以變換各種形態,還可以在被射擊甚至重擊之後迅速自愈,它是終結者系列中給觀眾留下深刻童年陰影的冷面殺手之一。圖 | T-1000 液態機器人(來源:視頻截圖)液態金屬作為金屬界的「奇葩」,在大眾的眼中可能仍然停留在水銀溫度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