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努力的 湖北工建
7月16日,《楚天都市報》在「2020年武漢建築勞動競賽『雙十佳』選樹」欄目中專版報導湖北工建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袁海濤先進事跡。現將全文轉載:
「他就是一頭工地老黃牛!」
——記湖北工建集團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經理袁海濤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建 通訊員 向延昆 朱哲文
從業30多年,他不忘初心,輾轉國內外主持多個大型項目建設,紮根一線,吃苦耐勞,甘於奉獻,傳承湖北工建集團「102紅色基因」;
質量為先,品牌為重,他殫精竭慮,負責一個工程,就樹立一個標杆,成為「以現場促市場」的典範;從BT模式到EPC模式,他見證了建築行業發展的多個階段,以舉重若輕的態度將國企擔當「薪火相傳」。
他是袁海濤,湖北工建集團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經理,被工友們尊稱為「工地老黃牛」,從一名基層技術員成長為王牌項目經理,彰顯著建築國企攻堅進取,忠誠奉獻的鐵軍精神。
1
以現場促市場的王牌項目經理
走近位於松滋市城東的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沿著馬路,一大片廠房拔地而起,氣勢非凡。項目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個園區建設,南區7棟廠房,北區10棟單體建築,還有3條配套市政道路,總造價6億元。
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航拍圖
「承接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是典型的以現場促市場。」湖北工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原來,2017年,袁海濤擔任湖北工建監利光電工業園項目經理,項目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次年年底即完工,建設期間,因高質量的建設成效,引來全省很多縣市參觀考察,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稱讚。
正是憑著袁海濤在監利光電工業園項目良好的口碑,湖北工建集團才成功中標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荊門企業總部、十堰重資產產業園等一批項目。
做一個工程,袁海濤就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到當地。據介紹,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規劃設計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及以人為本和「四節一環保」,實施「長遠規劃」與「突出特色」並重。在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設計標準及規範進行設計,並考慮入駐企業需求,為企業量身設計廠房。
「文明施工是一個工程的『面子』。」袁海濤向記者介紹,針對裸土區域,項目部種植草坪、景觀樹、硬化,場內外設置噴淋系統進行降塵,材料分類堆放,宣傳標語、警示標牌設置齊全,實現打造花園式綠色環保工地。
2
狠抓質量夯實「金字招牌」
湖北工建集團建企70年來,先後建設了北京50年代十大建築、包頭鋼鐵廠、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廠)、內蒙古一機廠等國家重大項目,「工業建築」一直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是工業建築,我絕不能在這一領域給集團丟臉。」袁海濤擲地有聲。
項目主要為電子、智能製造等生產廠房,施工過程中,對地基工程要求非常高。以北區1號廠房為例,需先回填3米深的土,再打入工程樁。4萬平方的面積,項目打下了1000多根26米長的混凝土預製管樁,全部檢測合格。隨後,施工基礎承臺上要做高杯混凝土基礎,杯口深1.9米,混凝土的壁和杯口內的地腳螺栓預埋精度偏差不大於3毫米,施工難度很大。項目採用鋼筋做骨架,外部包鋼絲網,來代替傳統的木模,用鋼套板鑽孔,控制地腳螺栓的精度。紮實的地基工程,贏得了當地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施工過程中,袁海濤優化工序,確保質量,還帶來很好的效果。據介紹,項目地坪在施工時,優化了地基處理方案。原方案回填場平時要做土的改良,打樁。袁海濤再三考察後,放棄了原有方案,採用分層碾壓,並在接近正負零的位置做一到兩層3:7的灰土層。該方案通過了專家論證,並給業主節約了造價4000多萬元,充分體現了國企的社會貢獻。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袁海濤的主導下,項目園區設有十字綠化景觀軸,連接生產區主要出入口,貫通整個廠區,配合人行步道,增強了園區綠化功能屬性,提升項目整體形象的同時,一併呼應園區步行交通系統。
3
農民工工友的暖心朋友
7月中旬,水電工王雲鵬按時收到了上月的工資。24歲的他,臉上笑開了花。他說:「項目上從不拖欠工資。」
這是項目部依託勞務實名制建立的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項目部在松滋市銀行開設專用帳戶,專款專用。根據每個工人進出場、考勤等信息,「一鍵化」發放工資。同時,實名制系統接入了松滋當地勞動部門系統,接受政府部門監督。有了這套系統,袁海濤再也不擔心勞務分包隊伍剋扣工人工資了。
作為一名十堰大山裡走出來的人,袁海濤深知,農民工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如果拖欠工資,小則影響農民工的生活,大則影響社會穩定。從業以來,他就立下一個規矩:做一個誠信建設者,絕不拖欠農民工工資。
去年,新個稅申報。袁海濤專門聘請稅務機關人員,現場為農民工的新個人所得稅申報進行培訓。以王雲鵬為例,新個稅申報後,他每年需要交納的個稅從3740元降至420元。
袁海濤一直要求:既要讓農民工的腰包更鼓,也要讓他們的精神生活更富足。於是,項目部生活區專設洗衣房和晾曬區,投用了空氣能熱水裝置,體育場所、茶水間等一應俱全,還組織了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給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跟著袁經理幹,我們感到很舒心。」項目農民工工友說。
4
「一輩子做工程,不後悔」
早在1996年,袁海濤便參與三峽管理中心大樓的建設,見證了三峽大壩這一國家重點工程從無到有。2006年,他響應號召,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參建一座大型水泥廠,項目位於戈壁灘,高溫達50多攝氏度,水是從幾十公裡外運過來,白天上班途中甚至常聽得到狼叫聲,遇到沙塵暴天氣時,眼睛鼻子嘴上都是沙和灰。
項目管理團隊
再苦再難,袁海濤堅持下來了。一年多時間,圓滿完成了項目建設,還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可用英語和外國人直接對話交流。
從業30多年來,袁海濤參建了20多個工程,見證了建築業從BT模式到EPC模式的全過程,成為湖北工建集團的知名專家。
如今,除了做好工程這一基本目標外,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袁海濤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品牌、培養人才方面。他說,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打造一個平臺,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每天清早,袁海濤必定準時堅持參加項目早會,再忙也堅持每月員工談心鼓舞奮進。近兩年來,他主持的項目已為單位培養了3名項目經理。
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對建築行業永遠心懷敬畏。30多年紮根基層,袁海濤常說:「一輩子做工程,不後悔。」如今,他正以「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書寫著一個湖北工建人的光榮與夢想。
往期回顧
2020年3月31日
湖北工建與省地質局攜手打造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政企合作創新樣本
/2020年4月8日
湖北工建與大冶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招聘信息 #
點擊圖片
加入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湖北工建
傳承102紅色基因
激情再創業
企業使命
創造綠色生活
讓建築成為經典
共同願景
打造具有全面競爭力的
集成化、國際化、專業化、信息化的
現代建築企業
企業價值觀
責任、創新、專注、品質
企業精神
攻堅進取,忠誠奉獻
原標題:《【媒體聚焦】他就是一頭工地老黃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