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他就是一頭工地老黃牛!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努力的 湖北工建

7月16日,《楚天都市報》在「2020年武漢建築勞動競賽『雙十佳』選樹」欄目中專版報導湖北工建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袁海濤先進事跡。現將全文轉載:

「他就是一頭工地老黃牛!」

——記湖北工建集團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經理袁海濤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建 通訊員 向延昆 朱哲文

從業30多年,他不忘初心,輾轉國內外主持多個大型項目建設,紮根一線,吃苦耐勞,甘於奉獻,傳承湖北工建集團「102紅色基因」;

質量為先,品牌為重,他殫精竭慮,負責一個工程,就樹立一個標杆,成為「以現場促市場」的典範;從BT模式到EPC模式,他見證了建築行業發展的多個階段,以舉重若輕的態度將國企擔當「薪火相傳」。

他是袁海濤,湖北工建集團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經理,被工友們尊稱為「工地老黃牛」,從一名基層技術員成長為王牌項目經理,彰顯著建築國企攻堅進取,忠誠奉獻的鐵軍精神。

1

以現場促市場的王牌項目經理

走近位於松滋市城東的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沿著馬路,一大片廠房拔地而起,氣勢非凡。項目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個園區建設,南區7棟廠房,北區10棟單體建築,還有3條配套市政道路,總造價6億元。

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航拍圖

「承接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是典型的以現場促市場。」湖北工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原來,2017年,袁海濤擔任湖北工建監利光電工業園項目經理,項目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次年年底即完工,建設期間,因高質量的建設成效,引來全省很多縣市參觀考察,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稱讚。

正是憑著袁海濤在監利光電工業園項目良好的口碑,湖北工建集團才成功中標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荊門企業總部、十堰重資產產業園等一批項目。

做一個工程,袁海濤就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到當地。據介紹,松滋市返鄉創業園EPC項目規劃設計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及以人為本和「四節一環保」,實施「長遠規劃」與「突出特色」並重。在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設計標準及規範進行設計,並考慮入駐企業需求,為企業量身設計廠房。

「文明施工是一個工程的『面子』。」袁海濤向記者介紹,針對裸土區域,項目部種植草坪、景觀樹、硬化,場內外設置噴淋系統進行降塵,材料分類堆放,宣傳標語、警示標牌設置齊全,實現打造花園式綠色環保工地。

2

狠抓質量夯實「金字招牌」

湖北工建集團建企70年來,先後建設了北京50年代十大建築、包頭鋼鐵廠、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廠)、內蒙古一機廠等國家重大項目,「工業建築」一直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松滋返鄉創業園項目是工業建築,我絕不能在這一領域給集團丟臉。」袁海濤擲地有聲。

項目主要為電子、智能製造等生產廠房,施工過程中,對地基工程要求非常高。以北區1號廠房為例,需先回填3米深的土,再打入工程樁。4萬平方的面積,項目打下了1000多根26米長的混凝土預製管樁,全部檢測合格。隨後,施工基礎承臺上要做高杯混凝土基礎,杯口深1.9米,混凝土的壁和杯口內的地腳螺栓預埋精度偏差不大於3毫米,施工難度很大。項目採用鋼筋做骨架,外部包鋼絲網,來代替傳統的木模,用鋼套板鑽孔,控制地腳螺栓的精度。紮實的地基工程,贏得了當地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施工過程中,袁海濤優化工序,確保質量,還帶來很好的效果。據介紹,項目地坪在施工時,優化了地基處理方案。原方案回填場平時要做土的改良,打樁。袁海濤再三考察後,放棄了原有方案,採用分層碾壓,並在接近正負零的位置做一到兩層3:7的灰土層。該方案通過了專家論證,並給業主節約了造價4000多萬元,充分體現了國企的社會貢獻。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袁海濤的主導下,項目園區設有十字綠化景觀軸,連接生產區主要出入口,貫通整個廠區,配合人行步道,增強了園區綠化功能屬性,提升項目整體形象的同時,一併呼應園區步行交通系統。

3

農民工工友的暖心朋友

7月中旬,水電工王雲鵬按時收到了上月的工資。24歲的他,臉上笑開了花。他說:「項目上從不拖欠工資。」

這是項目部依託勞務實名制建立的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項目部在松滋市銀行開設專用帳戶,專款專用。根據每個工人進出場、考勤等信息,「一鍵化」發放工資。同時,實名制系統接入了松滋當地勞動部門系統,接受政府部門監督。有了這套系統,袁海濤再也不擔心勞務分包隊伍剋扣工人工資了。

作為一名十堰大山裡走出來的人,袁海濤深知,農民工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如果拖欠工資,小則影響農民工的生活,大則影響社會穩定。從業以來,他就立下一個規矩:做一個誠信建設者,絕不拖欠農民工工資。

去年,新個稅申報。袁海濤專門聘請稅務機關人員,現場為農民工的新個人所得稅申報進行培訓。以王雲鵬為例,新個稅申報後,他每年需要交納的個稅從3740元降至420元。

袁海濤一直要求:既要讓農民工的腰包更鼓,也要讓他們的精神生活更富足。於是,項目部生活區專設洗衣房和晾曬區,投用了空氣能熱水裝置,體育場所、茶水間等一應俱全,還組織了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給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跟著袁經理幹,我們感到很舒心。」項目農民工工友說。

4

「一輩子做工程,不後悔」

早在1996年,袁海濤便參與三峽管理中心大樓的建設,見證了三峽大壩這一國家重點工程從無到有。2006年,他響應號召,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參建一座大型水泥廠,項目位於戈壁灘,高溫達50多攝氏度,水是從幾十公裡外運過來,白天上班途中甚至常聽得到狼叫聲,遇到沙塵暴天氣時,眼睛鼻子嘴上都是沙和灰。

項目管理團隊

再苦再難,袁海濤堅持下來了。一年多時間,圓滿完成了項目建設,還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可用英語和外國人直接對話交流。

從業30多年來,袁海濤參建了20多個工程,見證了建築業從BT模式到EPC模式的全過程,成為湖北工建集團的知名專家。

如今,除了做好工程這一基本目標外,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袁海濤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品牌、培養人才方面。他說,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打造一個平臺,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每天清早,袁海濤必定準時堅持參加項目早會,再忙也堅持每月員工談心鼓舞奮進。近兩年來,他主持的項目已為單位培養了3名項目經理。

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對建築行業永遠心懷敬畏。30多年紮根基層,袁海濤常說:「一輩子做工程,不後悔。」如今,他正以「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書寫著一個湖北工建人的光榮與夢想。

往期回顧

2020年3月31日

湖北工建與省地質局攜手打造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政企合作創新樣本

/2020年4月8日

湖北工建與大冶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招聘信息 #

點擊圖片

加入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湖北工建

傳承102紅色基因

激情再創業

企業使命

創造綠色生活

讓建築成為經典

共同願景

打造具有全面競爭力的

集成化、國際化、專業化、信息化的

現代建築企業

企業價值觀

責任、創新、專注、品質

企業精神

攻堅進取,忠誠奉獻

原標題:《【媒體聚焦】他就是一頭工地老黃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埋頭苦幹的老黃牛
    埋頭苦幹的老黃牛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6.03 星期六 工作中,他們勤勤懇懇,容不得半絲馬虎,即使取得了成績,也從不張揚,堅持做默默埋頭苦幹的老黃牛。    55歲的蕭光平是漳州路發行站的老職工了,大家對他的評價是:任勞任怨,認真低調。每天凌晨他都到站幫著卸報、分報,以及大桶水的清點工作,整理好當天要投遞的報紙後,他便迎著晨光開始了忙碌的一天。為了保證訂戶按時收取報紙,蕭光平每天都會仔細核對停啟報信息,做好標記。
  • 民間故事:婦人中蛇毒生命垂危,老黃牛自取牛黃,捨命救主
    清朝光緒年間,太行山下有個小山村,村裡有個張老漢,無兒無女,生活一貧如洗,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頭餵了好多年的老黃牛。說起這頭老黃牛,張老漢還與它有一段奇妙的緣分。早年間,山上經常有狼群出沒,張老漢上山打獵的時候,發現兩隻狼正在吃一頭牛,那牛肉已經被它們吃得所剩無幾了。
  • 中省市媒體聯動赴澄城 聚焦一線還原英雄生平
    他從警三十三年,犧牲前仍在忙碌。他是家人眼中不著家的大忙人、他是同事心裡「考不倒」 的「老黃牛」、他是群眾身邊幹事認真的貼心人,他就是我們的好戰友、人民的好公僕——馮臨潼。12月9日至10日,陝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和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組織中省市級媒體記者奔赴澄城縣,深度挖掘馮臨潼先進事跡,還原英雄生平。
  • 滿滿科技感的杭州夢想小鎮,一頭老黃牛正在拉犁耕地
    在農村,過去烈日下揮汗的,基本是水稻田裡的農夫和他的老黃牛。在農業機械化的今天,大多數時候,老黃牛是在溪邊休閒地啃著草,欣賞田園風光,耕地的體力活已經交給機器。不過,昨天下午,滿滿科技感的杭州夢想小鎮,倒是出其不意地來了一頭拉犁耕地的老黃牛。
  • 領導經常畫大餅,讓我做單位的老黃牛,他充當關心黃牛的形象,只有我心裡苦,怎麼辦?
    領導經常給我畫大餅,讓我做了單位的老黃牛,然後他在其他員工面前充當關心黃牛的形象。只有我心裡苦,怎麼辦?領導給你畫大餅,就是向你示好。不管他是真的想提拔你,還是想忽悠你幹活,你作為下屬,都要積極地接受安排。把你手中的工作做好,如果工作實在太多,想要婉拒,我在「玩轉職場10000招」裡也專門講過,大家可以去看。不要因為充當了「老黃牛」的形象而痛苦,多少人想在單位被注意都還做不到。
  • 唐帥:歷經苦難不忘入警初心 「老黃牛」永保為民情懷
    這句話折射著他的對生活和人生是態度。  「有唐警官在,我不擔心」   在詢問室,鄒某某介紹道,自己從2018年5月份到金州紡織廠建築工地打零工,除了領了的工資,老闆還一千多元未支付。她的丈夫也曾在該工地打工,兩人加起來的被拖欠工資有近兩萬元,這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萬古神帝:若塵只修精神力,老黃牛秒變聖者,若塵實力堪比神尊?
    一、星桓天若塵被老酒鬼無聊的設計後,參與了一場鬥爭當中,這位老酒鬼應該是達到了精神力九十級的古賢,他也看出張若塵有著不平凡之處,雖然生命之火只剩一點火苗,但是星星之火依舊有著不屈之勢,因一品聖意若塵生命力極強。張若塵追尋幕後拿走戒子的人,來到了一個地帶,叫做星桓天。
  • 自媒體的又一黑馬-小喬家的胖大哥你還覺得他是真的傻嗎?
    在自媒體這個千軍萬馬之中,有一隻黑馬脫穎而出,技冠群雄,短短一個月時間便積累了幾十萬粉絲,輕輕鬆鬆月入過萬,令千千萬萬自媒體人羨慕嫉妒恨,他就是最近熱爆全網的小喬家的胖大哥。而胖大哥曾多次出現在鄉村小喬的視頻中,他原本在外地的一家建築工地打工,由於年後疫情期間,工地未能及時復工,在小喬的指點下,他開始從事美食領域的自媒體創作,更是因為在他的視頻裡,有小喬為他助陣,且後期視頻剪輯時,也是小喬的團隊在為他運作,使他在不到一個月內粉絲便漲到了幾十萬。鄉村小喬何許人也?
  •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6:55 來源:中新網湖北 趙獻國 攝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鍾欣)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晚報攝影學會、襄陽市委宣傳部主辦,襄陽市扶貧辦、襄陽市發改委、襄陽市總工會、襄陽日報社承辦的「精準扶貧看襄陽」全國知名媒體聚焦襄陽大型採訪活動舉行
  • 【聚焦媒體】千萬元巨款糾紛案調解結案
    【聚焦媒體】千萬元巨款糾紛案調解結案 2020-10-15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媒體聚焦天津掃黑除惡戰役
    連日來,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法治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聚焦我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奏響我市掃黑除惡最強音。  一場徹底的殲滅戰,戰略戰術是制勝的關鍵,這也是媒體關注的熱點。
  • 張騏驥:環衛「老黃牛」的平凡堅守
    20多年來與垃圾糞便打交道,他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兢兢業業。先後榮獲市十佳城市美容師、市技術能手、鹽城市優秀共產黨員、鹽城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一連串榮譽的背後,是成年累月的堅守和付出。
  • 【媒體聚焦】弘揚抗疫精神 致敬抗疫英雄
    【媒體聚焦】弘揚抗疫精神 致敬抗疫英雄 2020-11-05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媒體聚焦 播放千萬,這條新聞火了...
    媒體聚焦 播放千萬,這條新聞火了......(人民日報抖音號)原標題:《媒體聚焦 播放千萬,這條新聞火了......》
  • 吳炳坤:「老黃牛」紮根電力事業30年
    以「老黃牛」般勞作的姿態紮根電力事業30年,見證了企業發展壯大,堅持「黨性最強、作風最正、業務最精、工作最實」原則,在工作中勇創新、抓技改、保運轉、促生產,實現企業的降成本、增收益。從2010年到2019年間,幾度獲得「工會積極分子」「先進個人」「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 一木工地 ┃ 啟航吧!3月的工地行!
    一木的工地便在業主們的呼喚中有條不紊地開工了,今天就和木子一起去看看這些工地的進展吧。安裝階段/劉宅燈具安裝 /劉先生和夫人的家,裝修進入尾聲。東方一木的師傅,在現場安裝燈具。家的輪廓已經顯現出來。客廳以灰色為主色調,採用硬包和線條的搭配。高級的輕奢感,夾雜著溫馨的空間氛圍。
  • 媒體聚焦|湖北理工學院雙創十年
    媒體聚焦湖北理工學院雙創湖北理工學院與湖北隆源冶金集團攜手推進黃石礦物加工研究院攻關項目為開展資源化技術、深加工技術等高新技術聯合攻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高校科研成果應用與轉化企點創聯合創始人方周強:打造「互聯湖北」大數據云平臺湖北企點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方周強,他緊隨政府,毅然躍進創業的大潮。
  • 貴陽:智慧工地為房屋市政工程戴上「安全帽」
    盛夏,位於貴陽市北京東路的漁安安井溫泉旅遊城未來方舟項目F3組團施工工地(以下簡稱F3組團工地)正在火熱施工中,工地上,施工工人戴著智能安全帽忙碌著。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羅亮亮 攝「這個白色的就是智能安全帽,它的後方安裝有感應裝置,當工人戴上它進入系統監測範圍,管理人員就能實時掌握工人的動向。」現場,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了正在使用的貴州省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數字監管服務平臺中,智能安全帽在安全生產中起到的作用。
  • 媒體聚焦:社會治理,高安方略!
    媒體聚焦:社會治理,高安方略!原標題:《媒體聚焦:社會治理,高安方略!》
  • 融媒體大咖團聚焦麋鹿保護區:震撼視角彰顯「四不像」獨特風姿
    融媒體大咖團聚焦麋鹿保護區:震撼視角彰顯「四不像」獨特風姿 2020-12-13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