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老兵:我們就是敗在中國人手裡,並非美國人
8月3日,田漢的侄女田偉和她的丈夫李先生陪我去採訪了一個日本二戰老兵。田偉說,這個日本二戰老兵很想跟中國人談談自己的心裡話。這個日本二戰老兵叫織田文雄,已是96歲高齡,身體稍瘦,但耳不聾、眼不花,記憶力也很好,只是說話的語速稍慢,顯得氣力不夠。每逢這時,常常是他90歲的夫人織田美都子替他補充。
-
日本為何一直不肯為侵華戰爭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近代中國的恥辱,一遍遍的在提醒我們一代代的中國人,勿忘國恥!雖然我們並不是戰爭的直接受害者,但是在我們的奶奶輩甚至太奶奶輩,可是對那段歷史刻骨銘心,不敢忘懷!其實何止他們,在那段日軍發起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在我們那麼多年的抗日戰爭中。對於那些死難的同胞們,對於屈辱挨打的歷史,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們,祖祖輩輩一刻都不敢或忘。
-
日本侵華回憶,曾殘殺33名中國女人,晚年子孫都因車禍而亡
1945年8月15日,一個令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結束後,大部分日本兵都被遣送回國,但其中有一部分人還對自己的惡性不予承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位日本侵華老兵回憶:曾迫害了33名中國婦女,晚年患癌症子孫遭車禍去世。
-
日本侵華時,「鬼子進村」到底是什麼樣的?老兵:電視劇拍的太假
那麼當初日本侵華時,「鬼子進村」到底是什麼樣的?參戰老兵表示:電視劇拍的太假。 中國人民每一個人都有必要了解當年的歷史真相,沒有任何的必要美化,也不應該對當年的事情有所淡忘,「日本鬼子」當年的所作所為至今都讓我們無法忘記,當時的中國武器裝備落後,起初根本無力反抗,因此付出了多少人的生命。然而這些電視劇中,我們的軍人甚至可以徒手將鬼子撕成兩半。甚至可以用機槍掃射飛機,再用手雷炸毀的。
-
「我是流著日本血液的中國人」——訪日本侵華戰爭遺孤宮崎慶文
本報記者 謝宗睿攝 如果不是1994年日本厚生省(現「厚生勞動省」)寄到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封信,閆慶文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們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身邊這位年近半百、和藹可親的大學教師其實是一個有著純粹大和血統的日本人。
-
「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把這段歷史說出來」,導演李楊捐贈南京大屠殺...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文 牛華新/攝)「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把這段歷史說出來。」12月12日下午,著名導演李楊將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紀錄片《痕》以及創作手稿捐贈給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據了解,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5年前,曾在德國、法國等國家放映,讓世界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
-
日軍戰犯侵華期間用活人踏雷、練刺殺,在撫順接受改造後認罪
1942年5月,他被整編到華北派遣軍第12軍第59師團第54旅團第111大隊機槍中隊,成為陸軍一等兵,在中國山東省新泰縣加入了侵華戰爭。第59師團罪行累累掠奪資源山東是中國著名的煤礦、糧食、棉花產地,同時也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對於當時進行太平洋戰爭的日本來說,山東是非常重要的兵站基地。
-
侵華日軍老兵懺悔口述,親手活埋2個求饒的小女孩,喊救命無人管
侵華日軍老兵懺悔口述,親手活埋2個求饒的小女孩,喊救命無人管 二戰時期,日本對我們國家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侵略,其行為堪稱野獸。當時得益於已經比較發達的現代技術,在二戰之後,得以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日本侵略者是多狠,多沒有人的底線,甚至有一些在戰後逐漸找到良心的侵華日軍老兵,也站出來,接受了採訪,從這些侵華日軍老兵的描述中,更是讓人激起一種悲憤交加的複雜情緒。
-
日本侵華老兵曾組團來贛謝罪_今日南昌_天圓網_南昌新聞網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蔣文瀾講述日本老兵的懺悔故事日本戰敗投降後,投降官兵被遣送回國,其中一部分老兵開始反省自己在侵華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他們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深深地感到懺悔,有些人還來到中國,向中國人民謝罪。研究抗戰三十餘年的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蔣文瀾,向記者講述了幾個曾在江西作戰的日本老兵懺悔的故事。
-
日本侵華老兵謝罪:曾迫害33名中國女性,晚年兒孫全都意外身亡
本文作者想帶給大家的話題是——侵華日本老兵認罪:他們迫害了33名中國婦女,他們的兒孫都在晚年意外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會讓全世界非常難過。這場全球戰爭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盡的悲痛和悲劇。因為戰爭,很多家庭彼此分離,親人陰陽相隔。
-
抗日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花3000萬買回,老兵:不賣
抗日戰場上都會看到日本軍隊的軍官都是配有軍刀的,主要是因為日本受武士道精神影響很大,男性基本都以擁有軍刀為榮,是他們身份榮譽的象徵。所以日本的軍人有時候將軍刀看得比他們的性命還重要。今天要講的故事就跟日軍軍刀有關,但是它的主角是一位抗戰時期的老兵抗戰時期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他們或多或少身上都會有一些英勇事跡。就像是捨己為人的董存瑞,他就是以自己生命的代價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那時他僅僅19歲。
-
通訊:一位日本「七三一部隊」老兵的證言
中新社東京十一月十五日電通訊:一個日本「七三一部隊」老兵的證言 中新社記者劉敬師陶光雄 「作為『七三一部隊』的一員,我參與了細菌生產、細菌武器的開發和製造、人體實驗和活體解剖,犯下了令人萬分厭惡的非人道罪行。為此,我對『七三一部隊』的犧牲者和中國人民從心底表示深深的謝罪。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想花3000萬購回卻被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戰爭時期,有許多老兵都為了國家的發展付出自己的青春,有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抗戰老兵,甚至還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方得知這個老軍繳獲軍刀後,想出3000萬贖回,但是這個老兵拒絕了。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想花3000萬購回卻被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她的父親、兩個叔叔、一個堂哥都被日軍殘忍殺害,剛剛生產後的母親為了帶著艾義英姐弟3人繼續逃命,被迫丟棄了剛出生不久的女嬰。 「對我來說,一生成長中,經常做噩夢,很長時間都睡不好,看到日本人就感到害怕。」 艾義英說,她對日本人「又恨又怕」了80年。但是這時松岡環就坐在艾義英的身邊安慰著她,對艾義英而言,松岡環這個日本女人,既不可怕,也不可恨。
-
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推薦日本老兵繪製漫畫日記
日本侵華老兵齋藤邦雄筆下繪製的地道戰。圖中日語為「這口井有古怪!要小心!」 前晚,旅日作家薩蘇拿著一本「小人書」登上了北京紀實頻道《影事》欄目。這是一本由日本侵華老兵繪製的漫畫日記,名為《日本步兵漫畫物語》。在這本書中,作者齋藤邦雄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地道戰,還畫出了雙槍李向陽的原型人物,以及手拿紅纓槍的抗日兒童團。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講述抗戰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生動的畫面,還有對戰爭更為深刻的感悟。 早在1999年赴日工作後,薩蘇就開始搜集抗戰史料。
-
日本人為何始終不肯向侵華戰爭道歉?
後來,日本發動了針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戰爭。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為什麼日本在侵略中國戰爭後不肯為侵略中國的戰爭道歉。一位日本老兵告訴你真相。 我們知道,在日軍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中,當時有許多中國人喪生。日本鬼子像魔鬼一樣,到處燃燒和搶劫。在他們眼裡,殺戮就像一場沒有人性的遊戲,比如南京大屠殺,當時震驚中外。
-
日本人刺殺張作霖,第一次炸錯了人,第二次僅炸飛了帽子!
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負責人川島將張作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為了不讓他影響到整個活動的進程,日本人決定刺殺張作霖。第一次刺殺,日本人驚慌失措,投彈不準,炸錯了人。1916年5月,日本少將土井接到除掉張作霖的命令,他馬上來到遼寧滿鐵附屬地,召集了日本浪人等組成刺殺小隊,暗中觀察並尋找合適機會下手。
-
「來這裡贖罪是我人生中最後的事」:日本老兵的三次下跪
就這樣,本多親手刺殺了一名新四軍戰士。 戰爭結束後,每當本多向青年們宣講日本侵華罪惡時,他眼前就「浮」出那位小戰士臨刑前藐視他冷笑的表情,如千刀萬剮,讓他內心越發痛感不安......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作為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就是抗日戰爭。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也都是無法原諒的。在抗戰期間我國團結一致,期間湧現出來了無數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日本人發出「控訴」,侵華的國家有很多,為何中國只記得日本?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中間留下過輝煌萬國朝賀,也留下過血淚八國侵華,但每一個中國都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侵華戰爭。確實如日本一些學者所說,中國人記「近仇」。日本地理位置離中國近,日本侵華也是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