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軍畢業於黃埔軍校,25歲就當軍長,剛上任就指揮部隊以少勝多

2021-01-08 天楓說

在新中國實行第一次授銜的時候,朱老總是第一元帥,粟裕大將是大將之首,那麼當時排在上將第一位的就是蕭克將軍了,這一位有著元帥資歷的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因此又有蕭克鎮上將的說法。

坊間傳聞,當時許世友不滿意自己的軍銜,去鬧的時候,只因為上面說了一句話他就不再吭聲了,這句話是:蕭克也只是上將!這句話極具殺傷力,許將軍在紅軍時期是猛將,是紅四方面軍的軍長,但是人家蕭克卻是紅六軍團的軍團長,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抗戰時期蕭克更是120師的副師長,無論從資歷還是職務方面,許將軍都比不上蕭克將軍。

所以人家蕭克將軍只是被授予上將,許世友將軍也不好再說什麼了。當然了這段歷史沒有確切的記載,說是坊間傳聞,但是蕭克將軍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他出生於書香門第,接受過私塾教育和現代教育,後來他考入憲兵教練所,後來教練所併入黃埔軍校,所以蕭克也是黃埔第四期的畢業生。

從黃埔畢業後,蕭克加入到北伐軍,在葉挺部擔任連長等職務,本來在國軍中有著大好前程的他,毅然投入革命的懷抱,他跟著葉挺所部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南下發展黨組織。

後來他和朱老總陳毅等人一起組織了湘南起義,後來蕭克在紅四軍中擔任縱隊司令員,參謀長等職務。他擔任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的時候,帶著第三縱隊成為紅四軍的主力縱隊,早戰鬥中,蕭克展現出來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1932年9月,蕭克被任命為湘贛軍區第紅八軍軍長,這一年他才25歲,這也是他軍事生涯中廣光彩的一頁,因為紅八軍是一個獨立戰略區域的紅軍主力,而且是由他擔任軍事主官,讓他有機會盡情施展他的軍事才能。

當時的湘贛蘇區有多重要?開。湘贛蘇區包括贛西南、湘東南一萬多平方公裡的面積,東與中央蘇區隔贛江相鄰,北與湘鄂贛蘇區隔袁水、修水相望,是中央蘇區的戰略側翼,在中央戰略全局中所處地位十分重要。

也就說如果湘贛蘇區失去,那麼中央區蘇區的側翼就完全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而讓蕭克擔任紅八軍的軍長,主要是因為蕭克的才能,能夠獨當一面,在蕭克的帶領下,紅八軍連戰皆捷,開道了根據地而且蔣部隊發展到4000多人,有利的保障了中央蘇區的安全,特別是蕭克指揮部隊以少勝多,取得了九渡衝戰役的勝利。

在1933年5月1日,國民黨六十三師師長陳光中派出4個營和一個輜重連的兵力,偷偷穿過根據地,前往茶陵接運補給物資。當時的紅八軍軍長蕭克和政委蔡會文兩人商議,要消滅這一股敵軍。蕭克負責軍事指揮:

蕭克一面派人到茶陵偵察敵軍動向;一面派出茶陵獨立團進到茶陵和蓮花交界地帶的雷打石、界化壟地區活動,誘敵全部進入九渡衝。一面指揮紅八軍主力部隊進到蓮花棠市一帶。

等到6日下午,敵人趕著騾馬押運大批糧食物資,成一路縱隊進到界化壟九渡衝,按照事先的安排當茶陵獨立團立刻向敵軍發動攻擊,而蕭克將軍率領紅八軍由棠市分兩路趕到。紅八軍第二十四師先趕到,他們在東打衝地區展開,獨立師為預備隊,蕭克在指揮所看著戰鬥,決定徹底吃掉這一部敵軍。

敵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兩個營想要迂迴包抄茶陵獨立團,而蕭克命令獨立團吸引敵人,而紅八軍主力部隊迅速攻佔新泥嶺一帶高地,將敵人壓到九渡衝與界化壟之間的谷底,經過戰鬥將這一部敵人給徹底消滅。

但是敵人支援的兩個營看到前面的部隊失利他們立刻搶佔有利地形,修築工事,等待支援部隊,當時很多人認為此時敵人已經佔據了有利地形,再僵持下去對紅軍不利。但是師政委王震覺得可以被我軍健殲滅,他的建議得到了蕭克的支持。

蕭克立刻進行了部署:以紅二十三師擔任由九渡衝直衝界化壟至桐木坳一線主攻任務,堅決拿下山頂的碉堡;紅二十二師擔任茶陵馬家屋方向的警戒任務,並分兩個團的兵力由九渡衝直進至三麻衝大砍石的瓦屋裡,堵住敵人向瑤坊退卻的道路;紅二十四師擔任由段家坊直衝珊田小路至上江迂迴包抄桐木坳的任務;新獨立師在靈龜仙、觀音形、獅子巖諸高峰實施阻擊,將敵人合圍於鎖子衝峽谷。

在關鍵時刻,蕭克展現出來一個指揮員應該有的超高素質,在他的部署下,我軍在5月7日凌晨6時,將敵人感到鎖子衝一帶,敵人潰不成軍,但是敵六十三師兩個團的援兵也已趕到。

敵人的裝備精良,隨即進行了反撲,我軍的進攻一度被壓制,但是在這個時候蕭克立刻調整了戰前部署:

紅二十二師緊跟潰退之敵,力求全殲;預備隊和紅二十三師在紅二十二師右翼投入戰鬥,對敵實施打擊。

歷史證明蕭克將軍這一部署是正確的,敵人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在這一次戰鬥中,紅八軍殲滅陳光中兩個團,斃傷敵副旅長以下500餘人,俘敵千餘人,繳獲步槍近千支,重機槍25挺,子彈100多擔。

這是紅八軍成立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中央軍委下令嘉獎,蕭克將軍的大名也在紅軍中傳開,不久蕭克擔任紅六軍團的軍團長,有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以後蕭克將軍有著更加輝煌的戰績,但是真正開始讓他名揚紅軍的還是在紅八軍的時候,他在擔任紅八軍軍長的時候連續指揮取得九渡衝和棠市兩次戰役的勝利。

而且這兩次戰役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而且通過這兩次戰役,紅八軍打破了敵人對湘贛蘇區的第四次「圍剿」,對於湘贛蘇區和紅軍的鞏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這一戰果的取得,有廣大紅軍戰士的英勇奮鬥和老百姓的支持,更加有蕭克將軍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向將軍致敬!

參考資料:蕭克連戰連捷顯將才

相關焦點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陝軍陸軍混成旅軍士養成所肄業,中央訓練團將官班、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二期畢業。曾任陝軍第一師騎兵團見習官。1924年春由于右任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到廣州,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後升任第七兵團副司令官 ,中將軍銜。何文鼎因1945年12月在67軍軍長任上堅守包頭有功獲青天白日勳章。
  • 他是黃埔軍校奇才,歷來百戰百勝,後來被粟裕將軍一戰打出軍界
    提到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他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創辦的。黃埔軍校培養了許多著名指揮官和將領。其中許多主要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的第1至第6期的畢業生。黃埔軍校裡人才濟濟,臥虎藏龍。在第1期畢業生裡出現了一個特別優秀的人才,他叫李默庵。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與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他經歷了兩次東徵戰役以及北伐戰爭。在這些戰鬥中立功許多,因此他升級的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在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71軍軍長兼八十七師師長,這個87師可是擁有德式裝備,戰鬥力強,也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 追憶黎原將軍和英雄的部隊
    四十九年前,47軍這支以紅軍為骨幹的英雄部隊,在朝鮮前線經受了新的考驗,為中朝人民戰勝侵略者建立了卓越的功勳!1951年初春,麥克阿瑟被撤職以後,拉上美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李奇微上將,給新上任的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中將下令:「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儘可能多的殺傷中國人。」範弗裡特是美國培養將軍的搖籃西點軍校畢業生。
  • 他率一個團阻擊日軍一個師,三次違抗軍長撤退命令,終於以少勝多
    抗日戰爭中,由於日軍的裝備優於我軍,以少勝多是很少見的戰鬥,我軍遇到優勢兵力的日軍,一般會選擇撤退。但有位團長率部阻擊日軍一個師,三次違抗軍長撤退命令,卻最終以少勝多。他的名叫巢威。
  • 他畢業於黃埔軍校,是杜聿明身邊的高級特工,卻讓國軍損失8.3萬人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和國軍都湧現出了很多能打仗的將軍,拋開立場不談,很多國軍高級將領的戰術指揮能力都不一般,比如薛嶽,胡璉,孫立人,張靈甫等都是抗日名將,他們在日軍侵略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國軍還有一名中將打仗也很厲害,他就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杜聿明,此人在崑崙關戰役中殲滅日軍4000多人,還率領中國遠徵軍和日軍在緬甸血戰。
  • 淞滬會戰陣亡的14位將軍,有六位都畢業於黃埔前四期
    全淞滬戰役中,中國共有14位將軍為國獻身,黃埔生佔6位,黃埔畢業生更是慘死。在祖國服役的14名將領中,黃梅興、蔡炳炎、路景榮、楊傑、龐漢禎、秦霖、李伯蛟、劉啟文、吳克仁、吳桐崗、鄧玉琢、朱之榮、李伯蛟、吳繼光、劉啟文、吳繼光、吳炳炎、吳景榮是黃梅興少將中的第一位在淞滬會戰中陣亡的將領。黃梅興,廣東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9軍88師264旅旅長。
  • 雜牌將軍施中誠,接替王耀武成為74軍軍長,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1943年,在抗日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七十四軍第二任軍長王耀武升任24集團軍司令,此時七十四軍軍長位置空了下來,讓誰當下一任軍長是王耀武頗為頭疼的事。按理說,最適合當軍長的人選是副軍長李天霞。
  • 黃百韜在淮海戰役戰死後,他手下有五個軍,各自的軍長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蔣介石的部隊是有分類的,按照大的來說可以分為嫡系和非嫡系。嫡系就是自己的中央軍,由黃埔軍校率領的兵團,而其他從各地軍閥收編過來的部隊就把他們分為非嫡系,通俗一點可以叫雜牌軍。黃百韜就是雜牌軍出身,但他最終能成為蔣介石信任的將領,說明他能力並不差。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廣德兩兄弟,一個畢業延安抗大,一個畢業黃埔軍校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蘇村的抗日兩兄弟,一個畢業延安抗大,一個畢業黃埔軍校。 朱傳德,1937年12 月上旬朱傳德所在宣師被迫解散,他流亡到武漢,尋找黨組織,1938年初,朱傳德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批准,他和同學孫宗溶3月初到達延安,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抗大)學習。延安抗大畢業後被安排到皖南新四軍任參謀。
  • 他是黃埔軍校的悍將,隱形將軍,老蔣心腹,建國後成為一段傳奇!
    萊蕪戰役的背後還隱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萊蕪戰役中李仙洲部推遲突圍時間,戰役打響後46軍因沒有主帥而亂成一團束手就擒,都是韓練成將軍「從中作梗」,因此說,萊蕪戰役的勝利韓練成將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 湖南永州籍抗日將軍為何廣西桂林設碑紀念?800壯士撼動人心
    1926年,呂旃蒙從永郡聯立蘋洲中學畢業時,正值國家處在軍閥混戰年代,他投筆從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後,編入國民革命軍陸軍,歷任排、連、團長、政治部主任等職。1938年,日寇的鐵蹄踐踏神州大地,這時,再次考入陸軍大學第十三期的呂旃蒙已是中央軍校上校副總隊長,他鼓動學員寫血書請纓上前線殺倭寇,報國讎。
  • 「抗日戰神」戴將軍:夫人子女今何在?
    「抗日戰神」戴將軍:夫人子女今何在?一心從戎的戴將軍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並成為黃埔一系的骨幹,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升任25師73旅的旅長,帶領部隊在臺兒莊戰役與日本聯隊激戰數日,將日軍主力部隊阻攔在郭裡集一帶。此戰過後,他還榮獲華胄勳章一枚。徐州會戰中,他與日軍機智周旋,最終經過4天的激烈戰鬥,以少勝多,升任89師副師長。戴將軍就是這樣憑藉他的累累戰功,從黃埔軍校的一個優秀骨幹,一步步坐到陸軍少將之位。
  • 軍長又是何人擔任
    在黃埔軍校成立一年後,孫中山就組建了國民政府,下轄各地區部隊也統一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給他大家介紹一下,國民革命軍最早成立的五個軍,都是啥來頭!軍長又是何人擔任?這支部隊是支持孫中山革命事業的部隊,可能得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沒有成立黃埔軍校之前,孫中山革命事業都靠各地軍閥的支持,而建國湘軍就是其中一支。在1925年6月,建國湘軍參加討伐楊希閔、劉震寰軍閥的叛亂。所以在國民革命軍成立後,湘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譚延闓任軍長。
  • 他是秋收起義副總指揮,20年後卻成為我軍俘虜,期間發生了什麼?
    韓浚,1893年出生於湖北黃岡,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去學後不久即加入共產黨,次年他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徵有功,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回國後先後在上海和南京參加革命工作。
  • 黃埔三傑名下無虛,陳賡將軍一世傳奇
    陳賡將軍經常和黃埔舊友開玩笑說——我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欣賞別人的老婆、記著別人的錯誤。短短五年不到,他又搖身一變,成為了黃埔軍校校長,但是五年之前,誰又會想到這位失敗的投機者,會有這種際遇呢?1925年10月,在第二次東徵陳炯明時,國民革命軍在華陽附近戰鬥失利,叛軍追了過來。
  • 陳明仁發起湖南起義,後成開國上將,他麾下4位軍長結局如何?
    進入黃埔三年時光,一瞬即過。畢業之後,陳明仁回到了家鄉小任教。身為男子漢,他的心思還是在外面。只有闖蕩,才能闖出一片天。幹了幾年後,陳明仁決定參軍報國。彼時,國內北洋當道,軍閥橫行。在湖南,舊軍閥相互聯繫,不斷壓迫老百姓。一氣之下,陳明仁去往了廣州,1924年,他考入了黃埔軍校。
  • 黃埔以來軍校英才輩出,生於鄉間,卻聞名天下,網友:必須上軍校
    黃埔軍校又名陸軍軍官學校,是我國現代史譽滿天下的軍校,徐向前、陳賡、左權、蕭克、陳明仁、羅瑞卿、許光達、張宗遜、宋時輪……可以說,燦若星河的將星和傑出人物出自黃埔。視線轉回當代,可選擇的軍校更多了,哪些孩子適合上軍校,將來出路好不好,能出息嗎?其實,軍校適合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也適合家族有擁軍參軍傳統的孩子,更適合在部隊有好渠道的家庭。弟弟今年40歲,他上了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