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一個團阻擊日軍一個師,三次違抗軍長撤退命令,終於以少勝多

2020-12-09 騰訊網

抗日戰爭中,由於日軍的裝備優於我軍,以少勝多是很少見的戰鬥,我軍遇到優勢兵力的日軍,一般會選擇撤退。但有位團長率部阻擊日軍一個師,三次違抗軍長撤退命令,卻最終以少勝多。他的名叫巢威。

巢威,出生於1905年,廣西桂林人,從小愛文弄武,求知若渴,先後兩次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初級班學員和第四期高級班學員。抗日戰爭時期,巢威擔任桂系第46軍175師524團團長。

1940年1月15日,在桂南會戰中,巢威團長率部在廣西靈山縣太平鎮四峽坳,孤軍浴血阻擊數倍於己的日軍近衛隊師櫻田武旅團所部。

四峽坳位於欽州地區靈山縣太平鎮以南5公裡處,雖然那裡山不很高,是個偏僻荒嶺地帶,但卻是欽靈交界要地。524團結合當地數百自衛隊員,與日軍近衛隊師對壘,敵人的武器精良而且人數是我軍的數倍。

巢威團長率部頑強地與日寇周旋,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一次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但日軍還是拼命猛攻,戰鬥異常慘烈,敵機群對陣地狂轟濫炸,炮兵發瘋似的向我軍陣地轟炸,形勢十分的危急。

46軍軍長何宣在後方指揮所用望遠鏡看到後,心想這樣打,他的主力524團就完蛋了,於是,他焦急萬分對巢威團長說,增援部隊一時無法趕到,讓他準備撤退,此時的巢威已經打紅了眼,堅決反對撤退。

何宣軍長見不能說服這位「犟頭團長」,只好讓步,並命令軍特務營前來歸巢威指揮,巢威說:「特務營應留著保衛軍部。」何宣說:「守得住就守,不要勉強。」 巢威撂下電話,又跑去火線,指揮反擊了。

下午,我軍陣地又全線吃緊,各連紛紛要求增援,巢威不得不將步兵炮營第2、3連和團特務排都派到第一線去了,手中除了傳達兵外,沒有一個兵了。何宣軍長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划算,又連續兩次打來電話,要求巢威服從他的命令,立即撤退。

但巢威還是堅決反對撤退,並力勸何宣軍長堅持按原合圍日軍的計劃。在援軍沒有到達之前,巢威勇敢地率所部孤軍奮戰,頑強地堅守了陣地,最終取得了四峽坳保衛戰的勝利。四峽坳阻擊戰從15日開始至18日結束,歷時四天四夜,巢威率部孤軍堅持作戰,以少勝多,打出了軍威國威。四峽坳防禦戰與南寧防禦戰真是水火兩重天,前者以少勝多,取得大勝,而後者洋洋數萬人卻抵擋不住隔江攻擊的數千日軍。

相關焦點

  • 國軍有個「趙子龍師」,塔山阻擊戰中被打成了「趙子龍團」
    1926年7月9日,廣州國民政府揮師北伐,9月17日,馮玉祥在五原誓師,率部在北方協助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閥馬鴻逵也率他的私家軍隊歸順馮玉祥,任第4路軍總司令兼第4軍軍長。他們離開寧夏,出潼關,一路打到山東。
  • 一代梟雄韓復榘的死刑判決書上只有八個字:違抗命令擅自撤退
    韓後舉可不是省油的燈,國民黨二次北伐時,韓復榘率部一路過關斬將,第一個勁敵北京南苑被譽為飛將軍,而他在山東省任主席期間大肆擴充軍隊,由原來的三個師擴編為5個師和一個手槍旅。此外他還發展了四路民團約6萬多人。不僅如此,他擔任山東省主席多年,各路眼線極多。戴笠認為不能在山東下手,要想辦法將韓復榘請出來。
  • 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有多狼狽?彈盡糧絕,一個步兵聯隊活著的不到500人
    本文為《一寸山河一寸血》15: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僅僅兩個月,阿南惟幾又一次發動了針對第9戰區的作戰。這就是抗戰歷史上的「第三次長沙會戰」,而這一次薛嶽用他的天爐戰法讓日軍狠狠地吃了一次苦頭。
  • 此將軍畢業於黃埔軍校,25歲就當軍長,剛上任就指揮部隊以少勝多
    1932年9月,蕭克被任命為湘贛軍區第紅八軍軍長,這一年他才25歲,這也是他軍事生涯中廣光彩的一頁,因為紅八軍是一個獨立戰略區域的紅軍主力,而且是由他擔任軍事主官,讓他有機會盡情施展他的軍事才能。當時的湘贛蘇區有多重要?開。
  • 血戰泛東:一個旅鏖戰日軍一個聯隊,後來日軍聯隊長當場自盡
    不久後,黃河(支流)開始結冰,第203團踏著河面過去,很快就佔領了一個寨子(甲寨)。第229團則向西北一個寨子(乙寨)推進,掃清日軍在那裡的幾個據點。戰鬥至下午5點鐘,日軍約一個聯隊的兵力趕來增援,日軍攜帶各種火炮二三十門。激戰一個小時,由於不敵日軍,全旅奉命撤退到甲寨。
  • 張自忠陣亡,百姓送殯蔣公痛哭,日軍戰機三次盤旋上空卻未投一彈
    隨著戰爭不斷打響,在7月26日的晚上,日軍的駐軍司令就下達了一個讓中國軍隊在7月28日中午前必須全部撤出北平的命令,宋哲元才幡然醒悟過來:日軍這是要侵佔華北地區,將中國軍隊往絕路上逼啊!一時間,北平外圍被攻破,所有陣地皆喪失了,在這危急關頭,宋哲元向自己的親信張自忠下達了鎮守北平和日本人談判拖延時間的命令,張自忠心裡明白只要留守北平,那便逃不過漢奸的罵名,可是迫於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張自忠只能執行命令。在7月28日晚上,宋哲元留下四個團的兵力給張自忠,然後由自己帶領著大部隊撤退至保定。
  • 陸戰一師下竭隅裡倉惶撤退,戰損率高達43%
    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少將也嚇得半死,因為在下碣隅裡扎堆的部隊中,居然還包括5000名傷員! 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的指揮水平很一般,之前在命令陸戰1師盲目向北推進時,史密斯曾經要求在下碣隅裡修建一座簡易機場,以備屆時運送傷員,被麥克阿瑟樂觀感染的阿爾蒙德當時驚奇地問:「怎麼會有傷亡」?
  • 他赴滬抗日違命不退,迫日軍連換四帥,建國後官至副國級!
    他在以後的戰鬥中因為作戰勇猛,被任命為19路軍的軍長。而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他就在贛州率部誓師抗日。 他在11月接到上峰把他所部調往上海的命令,要知道此時的日本也準備派兵攻佔上海。而日本人看到他的到來害怕他破壞了自己的陰謀,就提出讓他所部撤退30公裡的要求,當然我們的蔡將軍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 山東「三李」中,他結局最好,說:幸好當年被解放軍俘虜
    李延年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李延年即升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軍長,率部開赴上海前線,協同其他部隊,在廣福線、兵工路一帶頑強地阻擊日軍的瘋狂進犯。為了確保抗戰大後方陝西的安寧,他對陝西黃河沿岸的河防大軍進行了整編,增強了防禦力量遏制了日軍經山西侵略陝西的計劃。李玉堂全面抗戰爆發後,李玉堂率第3師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在溫藻浜、大場一帶頑強阻擊日軍達三個多月,以官兵傷亡過半的巨大代價,完成了阻擊任務。
  • 日軍「牛刀專家」偷襲我120師後方,賀龍怒火中燒全殲這股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9月,賀龍率領八路軍120師在河北省靈壽西北的陳莊村打了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全殲日本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旅長水原義重少將率率領的日偽軍,打得水原義重受重傷,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1939年8月,賀龍等率領120師向晉察冀邊區腹部轉移,9月中旬到達河北省行唐集結整訓。
  • 淞滬會戰,80萬人血拼日軍精銳,中央軍一天損失一個師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04字,閱讀約2分鐘1937年8月13日,為趕在日軍主力抵達上海前殲滅日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將軍指揮87師團,88師團等國軍部隊向駐守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發起進攻
  • 崑崙關大捷,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杜聿明為何給他立碑
    那是1933年,8萬關東軍侵略長城各關口,國軍第25師防守的北古口遭到日軍猛烈進攻,守軍堅持抵抗8天之後,於3月12日,在25師副師長杜聿明的命令下,部隊往南天門一線撤退。部隊在撤退時遭到日軍飛機和大炮的轟炸,日軍步兵從北山追來,這時7位戰士被留下擔任阻擊任務,由於撤退匆忙,竟然忘記了給7位戰士下達撤退命令,就這樣7位戰士在帽山上死守。
  • 鐵原阻擊戰:志願軍188師採用地道戰,40多人打垮美軍加強團!
    志願軍189師僅僅在四五天的阻擊時間中,就從剛開始的一個師近萬人,剩下了不到一個團的兵力,師長蔡長元更是身負重傷。無數在中國國內戰場上參加過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倖存下來的抗戰老兵們,就這樣消失在了鐵原前線的土地上,有的犧牲的戰士甚至都來不及將他們掩埋。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葉成煥:「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1930年參加鄂豫皖紅軍,相繼擔任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等職務。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擔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團長。他加入革命隊伍後,在紅軍反「圍剿」鬥爭和抗戰初期一二九師的「三戰三捷」戰鬥中,做出了突出貢獻。1938年4月18日,葉成煥在長樂村戰役中犧牲,年僅24歲。劉伯承曾評價他「沒有辜負黨的教育,進步了,成長了,終於成為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 聽說日軍的飛機很厲害,他用一個小時,毀掉了日軍24架戰鬥飛機
    趙崇德,學名開奎,又名宗德,1910年出生於河南商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第3營營長,1937年10月19日夜襲陽明堡戰鬥中犧牲。
  • 鐵原阻擊戰實力懸殊,疲憊之師63軍為何能贏?網友:戰術太奇特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中國人行軍打仗自古以來就善於用計,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以少勝多,反其道而行的經典戰例更是數不勝數。 其中最經典的一戰當屬鐵原阻擊戰!
  • 180師接到軍裡命令後,主動請示撤離,可惜為時已晚
    下午2點,六十軍首長電令一八〇師以兩個團轉移至馬坪裡北側後佔領有利地形,以一個團在駕德山繼續阻擊敵人。然而六十軍給一八〇師的電報發出不久又接到了兵團新的指示。為此,一八〇師應以兩個團在駕德山一線阻擊敵人為宜。軍長韋傑看著兵團的電報,一時拿不定主意。他知道,一八〇師在北漢江的連續阻擊作戰中,5天來除人員損失很大外,糧彈基本上消耗殆盡,再要頂住敵人重兵集團的猛烈進攻,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現在,全師正在大雨中向後轉移,按照兵團的命令,一八〇師就要返回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