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由於日軍的裝備優於我軍,以少勝多是很少見的戰鬥,我軍遇到優勢兵力的日軍,一般會選擇撤退。但有位團長率部阻擊日軍一個師,三次違抗軍長撤退命令,卻最終以少勝多。他的名叫巢威。
巢威,出生於1905年,廣西桂林人,從小愛文弄武,求知若渴,先後兩次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初級班學員和第四期高級班學員。抗日戰爭時期,巢威擔任桂系第46軍175師524團團長。
1940年1月15日,在桂南會戰中,巢威團長率部在廣西靈山縣太平鎮四峽坳,孤軍浴血阻擊數倍於己的日軍近衛隊師櫻田武旅團所部。
四峽坳位於欽州地區靈山縣太平鎮以南5公裡處,雖然那裡山不很高,是個偏僻荒嶺地帶,但卻是欽靈交界要地。524團結合當地數百自衛隊員,與日軍近衛隊師對壘,敵人的武器精良而且人數是我軍的數倍。
巢威團長率部頑強地與日寇周旋,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一次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但日軍還是拼命猛攻,戰鬥異常慘烈,敵機群對陣地狂轟濫炸,炮兵發瘋似的向我軍陣地轟炸,形勢十分的危急。
46軍軍長何宣在後方指揮所用望遠鏡看到後,心想這樣打,他的主力524團就完蛋了,於是,他焦急萬分對巢威團長說,增援部隊一時無法趕到,讓他準備撤退,此時的巢威已經打紅了眼,堅決反對撤退。
何宣軍長見不能說服這位「犟頭團長」,只好讓步,並命令軍特務營前來歸巢威指揮,巢威說:「特務營應留著保衛軍部。」何宣說:「守得住就守,不要勉強。」 巢威撂下電話,又跑去火線,指揮反擊了。
下午,我軍陣地又全線吃緊,各連紛紛要求增援,巢威不得不將步兵炮營第2、3連和團特務排都派到第一線去了,手中除了傳達兵外,沒有一個兵了。何宣軍長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划算,又連續兩次打來電話,要求巢威服從他的命令,立即撤退。
但巢威還是堅決反對撤退,並力勸何宣軍長堅持按原合圍日軍的計劃。在援軍沒有到達之前,巢威勇敢地率所部孤軍奮戰,頑強地堅守了陣地,最終取得了四峽坳保衛戰的勝利。四峽坳阻擊戰從15日開始至18日結束,歷時四天四夜,巢威率部孤軍堅持作戰,以少勝多,打出了軍威國威。四峽坳防禦戰與南寧防禦戰真是水火兩重天,前者以少勝多,取得大勝,而後者洋洋數萬人卻抵擋不住隔江攻擊的數千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