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赴滬抗日違命不退,迫日軍連換四帥,建國後官至副國級!

2020-11-22 騰訊網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他出生於廣東羅定的一個貧苦家庭,自幼就飽受生活的磨練,這樣的磨練練就了他倔犟的性格和健壯的體魄。眼看當時的國家受到列強的欺辱,他就暗暗發誓要改變他所看到的一切。他瞞著家人參加了新軍,雖然他多次被迫離開過軍隊,但他最終還是被選入護國第二軍陸軍講武堂學習。

在接受了系統的學習後,出任粵軍第一師第三營第十一連連長,並且還經過陳銘樞的介紹加入了當時的中國國民黨,這個人就是我們的蔡廷鍇將軍。他在以後的戰鬥中因為作戰勇猛,被任命為19路軍的軍長。而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他就在贛州率部誓師抗日。

他在11月接到上峰把他所部調往上海的命令,要知道此時的日本也準備派兵攻佔上海。而日本人看到他的到來害怕他破壞了自己的陰謀,就提出讓他所部撤退30公裡的要求,當然我們的蔡將軍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個時候南京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來到上海要求蔡將軍立即答應日本人的要求,我們的蔡將軍依然拒絕了。

他說這裡是我國的領土,沒有任何的理由日本人讓我撤退我就撤退,不過如果是政府命令我撤,不是應日本人的要求撤退,我就撤退。這讓當時的何應欽很是無奈,為了滿足日本人的要求他還請出了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出馬給蔡將軍做工作,蔡將軍卻依然沒有同意。

在1月28號這天,日本悍然對上海發動了攻擊。蔡將軍下令反擊並表示就算是一尺土地哪怕是一顆草我們也不能放棄,還賦詩一篇來表達自己的決心,不趕走倭寇我絕不撤軍。日軍面對19路軍的頑強阻擊,一直都不能攻克上海。為此總指揮官鹽澤幸一在一周以後被撤了職,換上了日軍第3艦隊司令野村,再攻蔡將軍所堅守的陣地。面對日軍的攻勢蔡將軍親臨一線指揮戰鬥,讓日軍又一次失敗了,更是讓日軍主力久留米混成師團損失慘重。

這些失敗也讓日軍體會到了什麼是失敗的滋味,接下來再次將野村撤換,這次換成了日本陸軍第9師團長植田謙吉接任,不過植田的進攻也被我們蔡將軍所擊破。不得不再行換將之法,這次換上了白川義則,這個白川義則是田中內閣陸軍大臣。他為了奪取上海喪心病狂的派出了100架飛機對整個上海實施了轟炸,致使我數萬中國人民和外國華僑喪命。

為了剷除這個惡魔,王亞樵派遣朝鮮愛國者尹奉吉刺殺白川義則,使這個惡魔深受重傷,因傷過重而亡。這次戰役雖然蔡將軍違抗了命令,但是國民黨卻不得不表彰他的戰功。蔡將軍在解放後曾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為副國級國家領導人。蔡將軍享年76歲,於1968年4月25號因病在北京去世。

相關焦點

  • 55歲官至副國級幹部,為何3年後主動辭去一切職務?
    1955年授銜時,時任北京軍區政委的朱良才因戰功赫赫被國家授銜為開國上將軍銜,55歲官至副國級幹部,功成名就,可謂風頭無兩,但讓人疑惑的是,朱良才在授銜三年後,就主動向上級提出了辭去一切職務的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
  • 此人赴滬抗日違命不撤,逼迫日軍換了四個元帥,解放後升到副國級
    蔡廷鍇於1892年出生在廣東羅定,小時候家裡比較窮,蔡廷鍇只讀過三年的書,蔡廷鍇九歲那年母親就去世了,之後就跟著父親學起了裁縫,長大後又瞞著父親參加了粵軍
  • 旋風司令韓先楚建國後成就如何,進入中央軍委,官至副國級
    因為他快如閃電,動如捷豹。韓先楚真正地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海南島就是他率兵解放的。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韓先楚又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打得美國鬼子磕頭求饒。那麼,建國後,韓先楚的成就如何呢?1955年,韓先楚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1957年,韓先楚擔任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那個時候,福州軍區可是大軍區啊。韓先楚是繼葉飛之後的第二位福州軍區司令員。
  • 曾任三大軍區司令,晚年官至副國級
    在紅軍時期,他歷任過紅三軍團4師10團政委、陝甘支隊第二縱隊10大隊政委、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1師政委等職。參加過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鬥爭,金沙江、大渡河、婁山關、四渡赤水等著名戰鬥,在土城戰役中,楊勇身先士卒,衝到陣前,結果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腮,從此失去了6顆牙。全面抗戰爆發後,楊勇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政委長,並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 他是紅三軍團參謀長,27歲壯烈犧牲,手下的團政委後來官至副國級
    在艱苦卓絕的紅軍長徵中,有不少優秀的軍事將領為了革命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百折不屈的鬥爭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們去敬仰和繼承。鄧萍是四川富順縣人,出生於1908年,19歲的時候就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並且很快就加入了組織。
  • 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兒子:建國後成為副國級幹部,曾勸蔣經國回頭!
    而且,新中國成立後,有許多將士從臺灣駕駛飛機回到大陸,我們自然是很歡迎這些對新中國建設懷有滿腔熱血的愛國將領的。 他的父親在國民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然而他卻加入到了大陸的建設中,甚至官至副國級。 廖仲愷是孫中山非常忠實的追隨者,同時也是國民黨的創始人之一,由此可見,他在國民黨中的資歷是很老的。孫中山提出改組國民黨時,廖仲愷也是全力的支持,後來國共第一次合作也是在他的不斷推進下才達成的。
  • 這位上將要擔任副國級職務,很多人反對,直言:他是劊子手!
    西安事變後,為了團結抗日,李濟深找到蔣介石,說:「你如果不立即抗日,那麼我就繼續與你對峙;如你抗戰了,那麼我就以軍人的地位服從你的驅策。」 抗戰全面爆發後,李濟深主張合作抗日,他組織了抗日軍隊。 蔣介石成立了國民黨戰地黨政委員會後,他當委員會主任,讓李濟深當副主任。 皖南事變時,葉挺被扣押。李濟深大為憤慨。他立即致電陳誠,要求他確保葉挺的安全,並致電顧祝同,讓他派醫生為葉挺治傷。
  • 張宗遜有個兒子,官拜上將,當過軍區司令還是副國級幹部
    中國有句老話「老子英雄兒好漢」,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希望後代可以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如果真的可以子承父業,那無疑會讓很多人羨慕,今天我們說的主角就是這樣,自己是開國上將就不說了,就連兒子也上將軍銜,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一家人的故事。
  • 淞滬抗戰時曾經活躍著一支復旦大學學生抗日義勇軍,師生共赴國難
    林繼庸早年曾任孫中山先生的護衛,1919 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採礦系,後赴美攻讀化學工程,成為著名的化學家和化學工程師。1928年2月,林繼庸到復旦化學系任教。他後來回憶稱:「我當時在復旦教書,校長突然叫我接替郭院長(指郭任遠,原為理學院長——引者注),一任六年之久。這次擢升乃是李老校長登輝先生的獨力提拔,我和李校長在那時不過僅僅談過兩次話。」
  • 新中國第一任宣傳部長,晚年官至副國級他的孩子們也都是棟梁之才
    但是窮人的隊伍裡不見得都是窮人子弟,他,就是一位出身豪門的共產主義者,家裡世代為官,堪稱官宦世家,可是他卻背叛了自己的階級,一生專門為窮人說話,為窮苦人民而戰,他就是後來官至國家副總理的宣傳部長陸定一。
  • 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小八路,建國後小八路成大官,他是這樣報恩的
    年僅18歲的八路軍戰士莊新民拉了拉單薄的衣襟,參軍的這段日子裡,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家人,可在國讎面前,個人的溫暖似乎也顯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了。在一段時間的沉寂後,大量的日偽軍開始了掃蕩,妄想通過一次偷襲,殲滅我八路軍戰士。
  • 女團長王泉媛:不幸被俘成為敵人侍妾,再見前夫已官至副國級!
    當時身為團長的王泉媛在一次作戰時被敵軍俘虜,並且被迫成為敵軍侍妾,幾經波折最終逃出,再見到前夫的時候他已經是副國級領導人,可謂是物是人非。來到遵義之後,兩人在組織的見證下正式結成夫妻,當時由於條件困難,王首道連一件定情信物都拿不出來,於是他便把自己的手槍送給了王泉媛。在那樣動亂的年代,這是最有意義的禮物了,王首道希望一旦日後遇到了危險,她可以使用這把手槍保護自己。兩人結婚沒多久就被迫分隔兩地,一直沒有機會見面。
  • 他1955年授予上校軍銜,33年後成為上將,哥哥曾任國家主席
    他的父親非常開明,家裡的孩子們都投身到了革命事業中了。在其父親晚年時,對著他說過這樣一番話:「兒啊,要向你五哥楊尚昆看齊。斷頭不可怕,可怕的是國亡。」受到哥哥的影響,受到父親的教導,他18歲去了延安,加入了共產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抗大畢業後,他多次請纓上前線殺敵。最開始,上級是不同意他去前線的,畢竟是毫無經驗,剛剛畢業。
  • 建國後,陳老總救了一個人,主席連說兩個「應該」
    到了國共合作抗日時,陳老總有一次到江西贛州談判,沒想到遇到了時任江西省農林廳廳長的肖純錦,肖純錦非常激動,小聲對他說:「貴軍有困難,我會盡力相助。」在這次談判中,我軍獲利甚多,其中就有肖純錦的功勞。據說,蔣介石看完這份談判協議後,把江西省主席熊式輝罵了一頓。
  • 16歲參軍,官至副國級,成唯一被授銜五次的傳奇將軍,他是誰
    而就在這些將軍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人,他十六歲就參與到了我軍的隊伍中,最終官至副國級,不僅如此,他也是我國國內唯一一個被授銜五次的傳奇將軍。那麼,這位將軍究竟是誰?在他的一生中,又有著怎樣特殊的經歷呢?
  • 親命與君命不可違
    親命與君命不可違《莊子諵譁》囈談—人間世第八(親命與君命不可違)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這些故事,又是孔子教給顏回的,讓他考慮下外出做事的不易,這段是葉公子說的,說您老人家經常教導我,凡事不管大小,很少有能做的圓滿的。事情如果做不成,就肯定要受到責怪,即使做成了,也難以圓滿,難說會招來其他意想不到的詬病。
  • 他官至副國級,留日俊才,「人生在世,不能白來一趟」,80歲去世
    1913年,他入日本東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1915年被選為回國宣傳抗日倒袁代表之一,1922起年任東北民治俱進會黑龍江省分會會長、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學良秘書等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流亡北平,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後任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常委兼總務部副部長、東北救亡總會主席團委員兼組織部部長,東北解放區安東省政府主席等職。
  • 男面試官:我帥,還是你男朋友帥?90後答「你帥」,面試官好尷尬
    很多求職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面試官提問,不是圍繞求職、職場展開,而是提一些與職場生存無關的話題,令求職者不知所措。尤其是對於一些內向的女生而言,經常無從開口。其實,求職者大可不必害怕。無論面試官提什麼樣的問題,我們都要明白,他要麼是為了考察我們的專業能力,要麼是考察我們的反應能力。如果跟專業能力無關,那無疑就是想考察我們的反應能力了。這時,只需要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即可。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頗具代表性,大家可以好好看看。「90後」小姑娘王豔去某公司參加面試,面試官對其個人簡歷作了充分的了解,隨後便就一些具體問題與她交流了起來。
  • 抗日英雄張玉珩:浴血黑土地,智勇雙全殺倭寇
    5月16日,共產黨員孟傑民成功策反了駐伊通營城子偽吉長警備軍第五旅二營七連譁變,帶出19支步槍和一批手榴彈。組建抗日武裝的時機已成熟,1932年6月4日,在磐東三道崗小金場裡舉行了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成立大會,張玉珩任隊長,楊君武任政委。這時張玉珩改名張振國,意在以振興災難深重的祖國為已任。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回國後,任北京軍區司令、瀋陽軍區副司令、解放軍副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國級)。 1938年參軍,抗日戰爭時期,任蓬萊縣抗日民主政府警衛隊教官,建國後曾任任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山東分校副校長,第十二步兵學校副校長,濟南軍區工程兵主任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 2、楊斯德,山東省棗莊市騰縣南沙河鎮人,他是山東最後的楊姓開國將軍,1938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對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常委臺港澳僑聯絡委員會常務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