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革命歷程中,我黨和國民黨大部分時間處於對立狀態。解放戰爭中,傅作義作為國民黨將領選擇了和平起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民黨人員也投奔了我黨,因為他們漸漸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並對之萬分失望。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也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祖國的建設中。而且,新中國成立後,有許多將士從臺灣駕駛飛機回到大陸,我們自然是很歡迎這些對新中國建設懷有滿腔熱血的愛國將領的。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是國民黨元老級別人物廖仲愷的兒子,名為廖承志。他的父親在國民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然而他卻加入到了大陸的建設中,甚至官至副國級。
廖仲愷是孫中山非常忠實的追隨者,同時也是國民黨的創始人之一,由此可見,他在國民黨中的資歷是很老的。孫中山提出改組國民黨時,廖仲愷也是全力的支持,後來國共第一次合作也是在他的不斷推進下才達成的。廖仲愷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他畢生都在為人民而奮鬥,除了他的愛國精神外,他與妻子何香凝的愛情也感動了無數人。
廖仲愷曾經因為和軍閥陳炯明關係惡化被逮捕,囚禁了六十多天,後來是何香凝找到了陳炯明,費盡了口舌才成功勸說陳炯明釋放廖仲愷。這一次的波折註定了廖仲愷悲慘的命運,最終廖仲愷在1925年8月被國民黨右派所刺殺,他的妻子何香凝認為這正是蔣介石的手筆。
廖仲愷的兒子廖承志繼承了父親的遺志,他和父親一樣,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優秀人物。廖承志出生於1908年,他的名字就有著承載先輩意志的含義。出生於日本的廖承志一直密切關注著祖國的發展狀況,於1924年加入了國民黨,因為父親的緣故,他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也不低。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這讓廖承志徹底看清楚了蔣介石的醜惡的嘴臉,最後廖承志毅然決然脫離了國民黨,加入到我黨。
加入我黨後,廖承志真切地感受到兩黨的不同,也深切體會到了我黨才是中國人民的救星,只有我黨才能帶領中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這堅定了廖承志跟隨我黨奮鬥的決心,1930年,廖承志還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進修研讀。在長徵期間,因為他反對張國燾的主張,最終成為被拷著走完長徵徵程的特殊人物。
雖然在我黨中他的經歷依然很曲折,但這並未澆滅他的決心。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擔任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官至副國級。廖承志和蔣經國的關係也很好,還曾經與蔣經國通信,信中主要是對蔣經國的勸教,勸蔣經國回頭是岸,不過蔣經國並沒有回覆這封信件。1983年,廖承志還被提名為了國家副主席的候選人,但是他在四天之後就遺憾離世了,享年75歲。他本可更多為人民奉獻,卻遺憾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