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開電腦或手機,都能發現不少有關太極拳練習方面的視頻和文章,一方面說明人們對能夠健康養生,卻病延年的太極拳關注度越來越高,對太極拳越來越認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太極拳已日益走向大眾化,正逐步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地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由於視頻和文章太多而雜,又由於發布者練功層次的不同,對太極拳理解認識感悟的不同,導致各唱各的調,各爆各的料,使初習者看後茫然不知所措,乃致一頭霧水。
編者一直認為,太極拳並不神秘,學練太極拳並不麻煩不難,只要抓住要點,也就是所謂的「真傳」,潛心堅持修煉,善於勤於體會,也會很快入門的。前天有網友私信問,練太極拳有關「空」與「通」的問題,這是個具體問題,是練太極拳能否入門的兩道門坎。
太極拳講究陰陽,其修煉內理的「靜」既含佛家的「禪定」,又包含道家的「空」,大家知道,道家修行追求「四大皆空」,即認為天地間的「土,水,風,火」萬事萬物都是虛無的,都是不存在的,這在常人看來,純粹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是痴人說夢,明明客觀存在的山川和河流,百花草木怎麼能是虛無的呢。其實,這是指的人的精神意識方面,不要被塵世所迷惑,閉目塞聽忘卻一切,無物無我,這就是道家的「道」也就是道家的「空」,即「色」就是「空」。(這裡的色指的是萬事萬物)
再看太極拳練習中的「空」,太極拳練習中的「空」來源於「松靜」,其中的「靜」指的就是心理意識層面,即心中無雜念,排除一切幹憂,忘卻一切憂喜煩惱,心神歸一,心「靜」了,無所牽掛了,也就做到心中「空」了,練習者心中「空」後,忽一念起,純以意行,以意領氣,意到氣到,練起拳來方能一片神行,所以不難看出,「空」來源於「靜」,但不同於「靜」,「空」是靜的高層次表現形式。當然了,「空」也含有胸空腹實,上虛下實的體空的意思。
再來看「通」,太極拳練習中的「通」,指的是「氣通」,它同樣來源於「松靜」,「通」的最根本基礎功夫是「松」,「松」大家知道指的體松和心松,練習者能真正做到體松心松,周身筋骨肌肉無牽無滯,心中毫無掛礙,則心意「通」,也就周身骨節通,才能「氣遍身軀不稍滯」,也就能「行氣如九曲珠,所不致」。
總之,「空」和「通」與「松靜」不是各自獨立的存在關係,而是有機地統一整體,初習者能做好「松靜」,練好「松功」,也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太極拳能「空」能「通」的另一個層次,離登堂入室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