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製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倩
相約廣州,讀懂中國。今天(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開幕。開幕式上,中外嘉賓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行主旨演講。
中國對穩定世界經濟做出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蹟,不僅對中國,對整個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40年來,就購買力平價而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是世界領先的製造業和出口中心,也是全球貿易、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支柱之一。」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在演講中,不吝對中國的讚美。
他指出,在這些成就中,廣東佔有特殊的位置。廣東省及其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集聚區和現代化的高科技生產中心。隨著高科技產業集群的發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9個城市,未來將成為世界高科技、創新和經濟活動的中心。
諾羅夫表示,中國「十三五」規劃取得重大成果,在此期間,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使5500萬中國公民擺脫了貧困。中國徹底消除貧困,也為全球消除貧困做出了傑出貢獻,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的寶貴經驗正被世界許多國家積極實施。到今年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接近15萬億美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儘管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但中國已成為唯一的主要經濟體,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為4.9%,這對穩定世界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可以說,中國兩次挽救了世界經濟:第一次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實施了一項龐大的投資計劃,如今又在疫情背景下迅速恢復經濟。」諾羅夫說。
希望在廣東建立常設平臺加強與上合組織合作
諾羅夫提到,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引起國際關注,該項目是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第一個最大限度地踐行這一概念基本原則的區域組織。」諾羅夫說。今年新冠肺炎暴發後,上合組織國家表現出高度的團結與互助,表明了共同制定措施以阻止流行病蔓延的決心。
他表示,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上合組織國家,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約佔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去年對外貿易總額超過6.3萬億美元。同時,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相互貿易指標僅佔該總量的5%,這與上合組織的巨大內部潛力不符。
因此,接下來上合組織將按照《上海合作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指引,推動經濟迅速從疫情中復甦,並加強各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科技發展,人才先行。諾羅夫透露,接下來將專注於上合組織國家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發展,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協調委員會和上海合作組織經濟智庫聯盟已經啟動,同時還計劃擴大上海合作組織青年委員會的有關工作,利用年輕一代的「教育動力」來發展青年企業孵化器和初創企業。
他還特別指出,廣東具有領先的創新能力和高新技術,他希望能在廣東建立常設平臺,加強與上合組織在創新集群及青年創業方面的合作。
諾羅夫最後強調,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正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發展動力。反過來,中國的發展也將為世界帶來繁榮。(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審籤|呂航
實習生|容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