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不顧形象之作,李白灑脫,蘇軾不害羞,都比不上辛棄疾豪放

2021-01-10 美詩美文

所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坐臥都是有模有樣的,市井小民尚且如此,更何況飽讀詩書的文人。文壇巨匠們,更是有偶像包袱,一言一行都備受矚目,但人非聖賢,他們也有不顧形象的時候。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首文壇巨匠全然不顧形象之作,其中李白灑脫,蘇軾不害羞,但都比不上辛棄疾豪放。

1.這天正是炎炎夏日,李白隱居山中熱得不行,於是就寫了這首《夏日山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在深山中詩仙硬是放飛自我了一次,他慵懶得搖著白羽扇,後來索性熱得「裸袒」於青林中,他把頭布掛在石壁上,任松樹林吹過來的清風吹著自己的腦袋。這幅畫面想來也是十分清奇,想必此時也是四下無人,不然當真要被詩仙這灑脫勁兒嚇到。

2.這天一代詞宗蘇軾和好友在花園裡賞牡丹,大伙兒盡興而歸,友人畫下了當時的場景。第二天蘇軾看到這幅畫,作下了這首《吉祥寺賞牡丹》。

《吉祥寺賞牡丹》

北宋.蘇軾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裡珠簾半上鉤。

這首詩也是相當有意思了,為我們描寫了一位賞花歸來喝醉了的老頭兒,不知羞地往自己頭上插了鮮花,一路上被人扶著回了家,而行人們紛紛捲起帘子來看他。詩中看似是寫他人,但後世不少人都覺得這寫得分明就是東坡自己,只是他不好意思而已。

3.這天在朝中報國無門的辛棄疾隱居在瓢泉,喝醉後他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經典之詞。

《西江月·遣興》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此時的辛棄疾明明一腔憤懣,卻在開篇就自己樂在杯中酒,根本沒工夫發愁,這是反語。第二句說自己讀了不少古書,卻一點用處都沒有,這自然也是氣話,不過是心中無可奈何罷了。詞的下片就非常有意思了,他酒後醉倒在松樹旁,還問松樹自己醉相如何,那松樹無法回答,他卻覺得松樹在晃動著要來扶他,於是就說到:「去」,意思是我不用你扶。寥寥數字,將詞人的醉態寫得生動有趣,也將他內心的煩悶寫得淋漓盡致,堪稱經典。

三位都是文壇巨匠,三首作品都詼諧幽默,大家更喜歡哪首呢?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詩人前四是哪幾位,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
    我們看清楚題目要求,詩人——並不包括詞牌作品,那麼辛棄疾第一個就排除了。辛棄疾代表了融會貫通蘇軾豪放派與詞牌婉約底色的詞人,算得上文武雙全的厲害角色,我們甚至可以說,辛棄疾代表了宋詞的最高峰。而宋詞的最高峰,無疑就是整個中國詞牌史上文武兼備的最頂峰。詞牌風流,非稼軒莫屬。但是談到詩,就乏善可陳了。你可曾有什麼耳熟能詳的稼軒詩作?沒有吧。
  • 辛棄疾夢遇李白、蘇軾,同遊天宮,寫下了這首瑰麗浪漫的水調歌頭
    千年的時間跨度,在詞人筆下,信手拈來,絲毫不讓人覺得誇張,反而有種豪邁的氣度。「有客驂鸞並鳳,雲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此處的「有客」,應該是指詞人的好友趙昌父,趙昌父平素便氣度不凡,世人認為他有陶淵明之風,所以辛棄疾,便以「驂鸞並鳳」來讚美他,以便表現好友的儒雅風採,並且也是對好友讚美自己的回敬之辭。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蘇軾創立了豪放詞,辛棄疾繼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著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宋詞詩人是怎麼進行高手對決的。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提到蘇軾,大家映入腦海中的一定是他一生詩詞的高產毫無疑問,蘇軾是宋朝的一位大文學家。那麼提到宋朝的文學家,你還能想到誰呢?能夠和蘇東坡先生相提並論的文學家,恐怕也只有辛棄疾一個人了,兩位都是十分高產的詩詞選手,所寫的風格,也都一直不分高下。
  • 錢鍾書:李白以後,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今天分享的是《宋詩選注》論蘇軾的章節——蘇軾蘇軾(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土,眉山人,有《東坡集》、《後集》、《續集》。他一向被推為宋代最偉大的文人,在散文、詩、詞各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他批評吳道子的畫,曾經說過:「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1】。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與辛棄疾在中國的文壇歷史上,對於蘇軾和辛棄疾的高下一直爭論不斷。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他們給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蘇軾與辛棄疾,一個生活在北宋,一個生活在南宋;一個科舉出身,文滿天下;一個行伍出身,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
  • 蘇軾的臨終絕筆,一改豪放、婉約之風,詩中暗含人生的3重境界
    相信大家對於蘇軾都很熟悉,在大家的印象中,蘇東坡是一個格外有趣的豪放派。他可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奇才,甚至超過李白、杜甫、陶淵明。據說在一次嚴肅的公務員考試中,蘇軾寫了一篇霸氣的文章,叫《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的閱卷人梅聖俞看到後大為驚嘆,於是便將此文推薦給了主考官歐陽修。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本來無垢」,暗合《菩提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意。這首小詞雖不甚優雅,卻足見東坡天性,率真風趣。蘇東坡寫出這樣幽默詼諧的小詞倒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是他平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下面辛棄疾這首小詞就不太像他的風格了。和以往寫的都不太一樣,十分有趣。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本來無垢」,暗合《菩提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意。這首小詞雖不甚優雅,卻足見東坡天性,率真風趣。蘇東坡寫出這樣幽默詼諧的小詞倒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是他平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下面辛棄疾這首小詞就不太像他的風格了。和以往寫的都不太一樣,十分有趣。
  • 蘇軾和辛棄疾誰更厲害?兩人失眠各寫《西江月》,水平高下立判
    少時不讀蘇東坡,老來不看辛棄疾。有人說:品蘇軾之詞,若清茶,一樽還酹江月。品稼軒之詞,若濁酒,一飲壯懷激烈。在文學史上,提到兩宋文人,就不得不說「蘇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字,其實就代表著宋代詞壇的最高水準。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但是這樣的人在朝廷之中,卻屢屢遭到打壓,我們似乎可以想見他,內心的苦悶與滿腹報國思想無法施展的憂愁,因心中愁苦,辛棄疾便經常喝酒,借酒消愁。也因為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確實吃不消,再加上夫人經常勸阻,辛棄疾便有了想要解酒的想法。我們都曾知道,在歷史典故中,辛棄疾的妻子曾經為了勸阻他適度飲酒。在他的窗戶上寫滿了勸戒酒的詞句,好不容易等到辛棄疾自己主動的去戒酒。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驚豔了世人,中年人深有感觸
    "老夫聊發少年狂"開篇7個字就給人無限豪邁之情,驚豔世人,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都深有感觸。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中,有兩顆瑰麗的耀眼明珠懸在高空,一個是唐詩、一個是宋詞,提及宋詞又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蘇軾、辛棄疾為首的豪放派,一派是由李清照為首的婉約派。
  •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說到宋代文人,我們不得不提到蘇軾和辛棄疾。他們都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後人稱之為「蘇辛」。他們的作品幾乎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雖然蘇軾和辛棄疾的年齡相差近百年,但後人經常比較他們的作品。許多人認為辛棄疾的文學造詣低於蘇軾,認為蘇軾出身書香門第,精通詩詞散文書法。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句!讀完讓人臉紅
    其實現在提起最多的詩人大概就是李白了,深得後世的廣泛喜愛,但是我認為蘇軾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的那個人。蘇軾創作了幾千首詩詞,或勵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他的詩詞作品,影響了很多人的一生。蘇軾還是一位非常帶有浪漫色彩的人。蘇軾在19歲的新婚燕爾之時,他借鑑前人的詩句,用一些不甚出眾的詞句組成了千古絕唱《南鄉子·集句》,對自己的妻子王弗誇得很帶勁。
  • 蘇軾進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巧妙回懟4字,不料卻成千古名篇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世士大夫們的廣泛喜愛,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能夠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
  • 李白願意放棄皇上給的名利,一直追求灑脫浪漫,是明智的選擇
    除此之外,他和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不僅僅會作詩,同時一身都風流倜儻,特別的瀟灑,看破紅塵也走向了人生巔峰,所以當時的他就已經成為了全民的偶像,甚至也讓唐玄宗對他都特別的崇拜。,而且也毫不掩飾,將自我的形象完美地表達出來。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眾人皆知酒仙李白,他可稱得上喝酒的大家,號稱「李白鬥酒詩百篇」,可見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喝酒論詩。這酒能助興,將豪放浪漫放大若干倍,最後創作出經典名篇。除了李白,陶淵明也好飲酒,更是寫得了佳作《飲酒》豪放之感頓起。
  • 蘇軾心中很苦,卻是千古第一灑脫文人,性格對人的影響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這首詞是他中秋之後而作,詞中頗有消極之意,按他自己的說法,「其意以不早退為戒」,略作自我安慰而已。他在詞中說了「離愁」,道「扶病」,而把「遺恨」永寄滄州。然而蘇軾畢竟是蘇軾。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何必要受到竹林煙雨的影響呢,我仍不懼風雨,邊唱邊行,即使我拄著竹杖踏著芒鞋,但我的心情足夠輕鬆,連腳下都似勝馬兒,小事又有何懼?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泰然安度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