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程歡悅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彩色的道路兩側,黃澄澄的愛媛橙掛滿枝頭,掩映著一座座小洋房,一條條乾淨寬敞的水泥路連通了果農的家和果園,也連通了丹稜桔橙產業走向全國的發展之路。
11月17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交通運輸部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的四川第一站,在眉山市丹稜縣舉行。
啟動儀式上,20多位來自成渝等地的車友們駕駛著車輛從丹稜地標建築—大雅堂出發,穿行過風景如畫的果園,自駕車隊第一站停在了位於齊樂鎮的丹橙現代農業園區。
20多輛車暢跑的這條路,在果農黃國全看來,這可是條「生命路」。
「這麼好的水泥路沒修起來前,果農很多都放棄了種果樹。為什麼呢?」黃國全說,以前的路都是田坎似的泥巴路,又窄又不好走,有的村民家最遠離果園有1公裡遠,很不方便管理。果子成熟後,也要靠村民肩挑背扛得把果子運出去,再送上車,拿出去賣。
「這每次人工運的量又很少,費時費力。很多時候車輛不好進村,路不好,運輸又顛簸,導致很多果農失去了信心,便放棄了。」
不過,黃國全也看到了情況一年年地變好。政府為了發展桔橙產業,投入大量資金開始修路。「路慢越修越寬、越修越好,就修成了現在這麼好的水泥路。」
黃國全說,路修好了後,公路都直到果園了,車輛也能直接開進果園,一拉就是一兩千斤的果子。
黃國全走在寬敞整潔的鄉道上
管理就方便了,運輸不愁了,果農在種植上的投資也增強了,果園又恢復了生機。不僅如此,還有的荒山也被開發出來,被村民們種上了桔橙。
而丹稜的果農們也十分「爭氣」, 種出的各類晚熟柑橘口味好、品質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丹稜桔橙越來越紅,每年還在樹上就被預訂一空。「桔橙賣的好,我們的收入都翻了好幾番。」說起修公路帶來的好處,黃國全總結到:「要致富,必修路;果園煥生機,荒山變金山。」
如今,丹稜縣已是有名「中國桔橙之鄉」。桔橙產業的發展也讓農民們增收致富。目前,丹稜縣農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9萬餘元,全縣每8人就擁有一輛小汽車。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丹稜縣連接各鄉鎮縣道、鄉道以及重要景區的公路全部實現了水泥或瀝青硬化,全縣鄉鎮、行政村通達率和暢通率均達到100%,農村公路高等級鋪裝路面公路比例達到95%以上,居眉山第一。
不只是丹稜縣。近年來,四川省農村公路建設跑出了「加速度」,總裡程達到29.1萬公裡,位居全國第一,尤其是「十三五」期,四川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4萬公裡,解決了181個鄉鎮和684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分別佔全國的74%和21%,2019年四川更提前一年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交通兜底目標。
而通過大力實施貧困地區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和美麗鄉村路建設,全省有效盤活了貧困地區資源,帶動了一大批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打造了一批示範路、美麗路。「這不僅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和財氣,更大幅提高了貧困地區教育和醫療保障水平,海量的城市文明和基本公共服務等隨著交通的改善逐步向貧困地區縱深覆蓋。」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