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節目估價2500萬的國寶級茶碗,中國大媽:我做的,80元一個

2020-12-22 不精準的人

近些年來,國內颳起了一股「收藏熱」,文物市場火了,大家爭相搶購名品珍玩,希望自己能夠淘得幾件古物。這樣的風氣也催生了一大批鑑寶節目的火熱。

可是,鑑別古董是個技術活,稍有不慎,是要鬧出大笑話的。

鑑寶節目不止我國獨有,在咱們一海之隔的日本,也有許多鑑寶節目。本來國內對日本的節目並不熱衷,可是,因為一個意外的大發現,日本的一檔鑑寶節目在中國火了。

一、鑑寶節目發現了國寶?

這個節目叫做《開運鑑定團》,從1994年就開始播出了,可謂日本的「國民綜藝」。這檔綜藝主要內容就是請各路古董專家來鑑定收藏家手中的寶貝。

2016年,一個名叫橋本浩司的收藏者來到節目,他帶來了一隻祖上留下的茶碗。據橋本浩司所說,這隻茶碗乃是橋本家族的先祖在明治天皇統治時期,從一個武士家族後代手中重金買下。

面對這隻工藝精美的茶碗,專家鑑定團研究半天之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這隻碗乃是宋代流傳下來的國寶——曜變天目碗!

曜變天目碗源自北宋,是黑釉建盞工藝的一種。這種茶碗工藝特殊,燒製成功後,碗中的圖案宛若星河流淌,十分奇特,更神奇的是,若將它置於暗夜之中,它的花紋還會發出螢光。日本對於曜變天目碗十分喜歡,稱它的模樣是「碗中宇宙」。

曜變天目碗原是宋人鬥茶所用的器具之一,後幾經輾轉傳入日本,日本人見到後驚喜異常,據說當時的日本貴族爭相搶奪,以擁有這樣寶貝為榮。據傳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織田信長也是曜變天目碗的狂熱愛好者之一。

可惜的是,曜變天目碗工藝複雜,數量本就稀少,南宋滅亡之後,這種工藝更是斷絕,在中國,曜變天目碗僅存一件殘品,是在2009年出土的。而在日本,保存有三隻完整的曜變天目碗,被視為國寶。

而專家認為,橋本浩司手中這一隻,很可能是日本發現的第四件國寶!

如果真是這樣,這隻茶碗的價值至少千萬起步,背後的歷史價值更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

消息一出,中日兩國都震驚了。中國的新聞節目也紛紛報導了日本發現罕見古董的消息。

二、一個學徒工決定復原國寶

幾個月後,一個普通的中國婦女李欣紅十分偶然的看見了新聞視頻,李欣紅看著,越瞧越不對勁。

視頻裡的曜變天目碗做工精美,與博物館裡的那幾件古董不相上下,可李欣紅越看越眼熟,最後李欣紅猛然反應過來,哎呀!這隻碗不是自己以前做的嗎?

李欣紅確定自己沒有認錯,想當年,李欣紅年輕的時候,在福建的一家陶瓷廠當學徒工人。在學習制陶的過程中,李欣紅聽師傅說起了「曜變天目碗」這種失傳已久的工藝。

李欣紅對這種工藝十分感興趣,於是便想,雖說這技藝失傳了,可說不定自己潛心研究的話,可以復原出來呢?

這想法聽著有些難度,可李欣紅是個說幹就幹的脾氣,於是,李欣紅就在工作之餘研究起這個宋代的小茶碗。

許多人一聽李欣紅的想法都覺得好笑,當時,國內許多專家想破了腦袋也沒能研究出曜變天目盞的復原方法。而李欣紅是個什麼人呢?一個陶瓷廠的小學徒,只有小學文化,大字不識幾個,就想研究古董?這不是天方夜譚麼?

可李欣紅就是不服輸,為了好好摸清楚曜變天目盞的秘密,李欣紅花了八百塊錢買了本專業書,當時,她一年都未必能賺八百塊錢。

三、功夫不負有心人

就這樣,小學文化的李欣紅拿著本字典一點一點把這本厚厚的書啃了好幾遍,一有空閒,她就拿著陶土開始做,日復一日,失敗品都堆成了小山高,可李欣紅不論如何,都咬牙堅持,絕不放棄。

在李欣紅的念頭裡,曜變天目碗是國寶,這種神奇的工藝是她的嚮往。既然宋朝的工匠能從無到有創造出這種神奇的藝術品,那麼她同樣做得到!

苦心人,天不負。1993年,李欣紅燒出來了半成品,是國內第一人。

有些遺憾的是因為工藝限制,李欣紅燒出的碗沒有自然形成星空花紋,上面的花紋是後來又畫上去的,因此不能稱做曜變天目碗,而是稱之為「蝴蝶盞」,但這種半成品已經無限接近於歷史工藝了。

李欣紅記得,後來自己陸續製作售賣了上萬個「蝴蝶盞」,每個的單價約在八十元左右,日本節目裡的這一個,李欣紅反覆觀察後確定,這正是自己當年賣出去的工藝品。

國寶成了一個八十塊錢人民幣的工藝品,日本專家難以置信,明明眼前這個茶盞的工藝與曜變天目盞相似度這麼高,怎麼可能是一個現代人做出來的呢?

可是,當李欣紅指出碗中的秘密,日本專家只能心服口服。

原來,李欣紅當年燒制的每一個茶碗都留有自己的記號,日本專家一瞧,手中這隻茶碗底部果然有李欣紅當時做的標記。

這下日本專家讚嘆不已,沒想到各路專家沒研究出的工藝,被一個普通的工人製造了出來,他們連聲誇讚李欣紅了不起。

李欣紅表示,這次事件也算因禍得福,讓大家了解到了建盞工藝,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些失傳的手藝。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多事情需要嚴謹的姿態而不是想當然,如果日本專家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也許就不會產生這樣的笑話了。

一個學徒工能複製出國寶嗎?很多人不會相信,但李欣紅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候,一個人的是不是專家不是由身份地位決定的,如李欣紅這樣,雖然她身份普通,學歷不高,但她卻有著別人沒有的毅力和堅持,也正是她的堅持,讓她做出了許多專家沒有做到的事情。在面對生活種種挑戰的時候,這種可貴的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其次,這件事情雖然有些可笑,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許多傳統技藝缺少人們的深入關注,不然也不會出現這種笑話。如今,許多傳統工藝面臨失傳,在向前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多多關注這些將要消失的文化,讓它們能夠更長久的流傳下來。

相關焦點

  • 最尷尬鑑寶節目,日本專家估價2500萬國寶,中國大媽:這是我做的
    日本也有這麼一個「磚家」,他在鑑寶節目上鑑賞一個大媽送來的碗,開口就說碗是文物,而且價值高達2500萬!可沒想到大媽接下來的一句話讓整個日本都炸鍋了,讓那位專家羞得無地自容……2016年,12月20日,日本鑑寶節目《開運鑑定團》曾展出一件南宋傳世孤品曜變天目碗,這件寶貝全世界只有3件,都在日本,就連它的產地中國也只保存了一點碎片。
  • 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
    各大衛視上都有這樣節目,大家也可以從中了解相關知識。有不少人把自己家寶貝拿來,請專家鑑賞一下。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有時會把真鑑定為假,造成巨大損失。若把假的鑑定成真,又會怎樣呢?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不僅咱們國內有鑑寶類節目,我們鄰國日本對於它青睞程度也不遜色於我們。
  • 一個茶碗,日本鑑定師給出2500萬高價,中國大媽:一個80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53,閱讀約2分鐘2018年,日本鑑定出世界第四個黑曜變茶碗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經過討論和研討,5位日本專家最終為「茶碗」標價2500萬日元,約合140多萬人民幣。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經鑑定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直到現在,從茶道、書道到詩詞、醫藥、服飾禮儀,日本的傳統文化中總能找到不少受中國影響的痕跡,甚至點心盒都印著唐詩「霜葉紅於二月花」。 所以,中國古文物在日本受歡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為此,日本還鬧出了發現中國「傳世國寶」的笑話。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2016年12月20日,在日本東京電視臺有一個號稱什麼都能夠鑑定出來的節目《開運鑑定團》,向世人展示出了世界上第四件完整的"曜變天目茶碗",這是德島市的一個男性拿到節目中去鑑定真偽,經過專家團的鑑定後給出了2500萬日元的鑑定價格,折合人民幣約140萬元,並宣稱:"這是節目開播以來最大的發現,這是12~13世紀中國福建省的匠人們燒制的曜變天目茶碗。"
  • 日本發現價值2500萬傳世國寶?中國大媽笑了:我做的,一個80塊
    而我國的瓷器更是獨屬於我國特色的一件瑰寶,連我們的稱號「China」中國,也有另一種稱號就是瓷器。可見,對於世界來說,瓷器就是我國的一個代表。但是,對於現在的瓷器市場來說,有點過於商業化,製造出來的東西有點千篇一律,缺少了過去那種美。所以,古代的那些既具有時代特點、古色古香有特別考驗製作者的技術的那些精美的陶瓷就十分惹人喜愛了。
  • 日本出現一茶碗,估價2500萬日元,中國大媽:我做的,1個80塊
    在上世紀,國內颳起了古董收藏風,遠在日本的人們也愛好收集古董,日本的鑑寶節目也迅速躥紅。不過,鑑寶有時候也是有失誤的,在這檔日本很火的鑑寶節目中,一個鑑寶團就鬧了大笑話。日本鑑寶節目中的國寶日本走紅一時的鑑寶節目名叫《開運鑑寶團》,這檔節目早在1994年就播出了,是日本國民都十分喜愛的一檔綜藝。
  • 中國大媽花80元做「傳世國寶」,被日本鑑寶專家估值兩千五百萬
    但對於鑑定古董來說,真假更是一個非常要命的關鍵。 在日本的鑑寶節目發現一件「傳世國寶」,專家估價2500萬,卻被中國大媽直言道:那是我80元做的。那麼這「傳世國寶」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一、「傳世國寶」的來歷 此次受到爭議的物品叫「曜變天目茶盞」。
  • 日本專家鑑定曜變天目碗,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1994年,日本一檔名為《開運鑑寶團》的節目播出了,剛開始這個節目不溫不火,但一直到2016年,這個節目因為鑑別錯了一隻碗而突然走紅,自此名聲大噪。這是由日本男子橋本浩司帶來的珍貴之物,男子小心地將其取出,並表示這物件是自己的曾祖父在明治時代買到的稀有珍寶。
  • 宋朝人鬥茶使用的茶碗,傳到日本成為國寶,中國僅剩半件
    《中國風俗辭典》敘描述如下:「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誇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執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官員、士紳鬥茶使用的茶碗,多選用來自於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風格獨具的黑釉茶具——建盞。
  • 陶瓷界罕見的日本國寶級文物,8件中國瓷器,你認識幾件
    如果要問除了中國之外,陶瓷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莫過於日本了,不僅品種全,而且還質量精。翻看日本的文化史,便可知日本受中國的文化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陶瓷燒制方面亦是如此。日本的茶道起源於鎌倉時代(1192-1333年),與中國的宋代點茶法一脈相承。
  • 日本的茶碗怎麼那麼「醜」?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文化、藝術領域「唐宋風」盛行。和文化藝術創作一樣,陶瓷工藝直到平安時代才漸轉「和風」,逐步形成了不同於中國、朝鮮的鮮明藝術特色。全世界只有三隻全品曜變天目,全部藏於日本 在日本茶道盛行之前的時代,日本的陶瓷器都受到了中國陶瓷風格的影響。這種影響從平安時代便漸趨於衰微了。鎌倉時代、室町時代雖然從器型上還能看到中國宋代茶盞的影響,到了安土桃山時代,茶道的流行,在美濃這個地方興起了製作茶器的熱潮。這也是和號稱「天下第一茶道大師」的千利休對茶道的體會、對「禪」的領悟有直接的關係。
  • 日本大媽來中國旅遊,本想「炫富」,逛超市卻被嚇到:中國人有錢
    此外,有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能力最強的消費者不再是上海和北京的消費者,事實上,在2019年,廣東成為赴海外旅遊人數最多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和出境旅遊市場在逐步發展,入境旅遊市場的基礎也在不斷鞏固。簡言之,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早在2018年,中國就接待了6290萬入境過夜遊客和3054萬外國遊客。
  • 古人留下的3件國寶級文物,有一件想看卻要去日本!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在近代曾失去過一大批珍貴文物,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日本人擄走的。這些珍寶中,有三件國寶級文物,至今無法追回,想看只能去日本。這三件珍貴文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從中國流落到日本?它們什麼時候能重回祖國的懷抱?
  • 據說是日本國寶級手辦,網友:價格比中國手辦差太多
    日本的動漫行業很火,手辦發展水平也很高,也出過很多優秀的手辦。甚至有一些漫迷認為,日本的手辦才是最好的,中國的手辦完全不能比,因為中國的動漫發展不行。日本在手辦方面,確實有很優秀的地方。也有很多熱愛動漫的宅男,捨得在手辦上花錢。甚至還有一些宅男,居然同手辦結婚了,可見日本宅男對手辦多麼偏愛。
  • 日本票選2020年國寶級型男TOP5!
    日本人氣時尚雜誌《ViVi》每年都會慣例舉行「國寶級型男(國寶級イケメン)」選舉,每半年由讀者親自票選,今年更創新高有超過11萬人參與投票!繼去年平野紫耀(King & Prince)成功兩連霸並進入名人堂後,今年的國寶級型男又會是誰?
  • 日本國寶茶碗——「天目」
    「天目」是日本茶道的文化精髓,傳說是日本的高僧在宋代自浙江天目山脈帶回的黑釉茶碗,由於色澤變化多端,燒制工藝尤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上,被日本列為國寶,並由大阪東洋美術館珍藏。完美無缺的天目茶碗,有幾個嚴格的標準:【1】除了油滴層次的變化外,碗形及其線條,黑土胎,不開片與無針孔等特性,使得完美的天目茶碗在市場的價值認定中,依茶碗的大小,有著數十萬人民幣不等的行情。
  • 比中國大媽更狠的日本歐巴桑
    好好的一個霓虹國,到了她們這裡畫風都被帶歪了。話說,在日本大阪出產的名物裡,有一種地球上最接近中國大媽的物種,差不多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有名。那就是大阪歐!巴!桑!甚至有人還做過一個調查,說東京的歐巴桑拿著糖走在街上的概率是9%,而大阪的歐巴桑拿著糖走在街上的概率是84%……她們不但自己吃自己享受,還把糖果作為和別人交流的手段,「給不認識的人糖吃」是大阪歐巴桑的特有表現……
  • 日本國寶級美食家,來到中國之後卻遭到質疑:這個還需要研究?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在美食這一個行業,相信有極少人會超過中國吧,因為說到我們中國所研究出來的菜品,相信說上幾天幾夜都不會說得清楚吧,當然這其中還不包括一些特色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