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生完不焦躁 產後「三早」需知曉
「媽媽剛生完寶寶,得兩天後才下奶,必須得加奶粉,不然餓著寶寶!」
「媽媽產後兩天擠出來的奶怎麼顏色那麼黃?有時又好像水那麼清,這種奶沒營養,必須得擠掉!」
「寶寶的手腳怎麼那麼涼,趕緊穿上衣服,一件?不夠!得加!還得繼續包上幾層才行!」
……
當你生完寶寶虛弱的躺在病床上時,就會發現身邊的長輩們紛紛都成了育兒專家,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堆的育兒經。但只有當媽媽的內心足夠強大,育兒知識足夠牢固的前提下,才能將這些錯誤的資訊通通擋之門外。
首先武漢瑪麗亞菁嬰孕娩中心需要寶媽們掌握的就是,我們一直提倡的產後「三早」: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三早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早接觸,早撫觸是最早實現在早產兒的身上的,醫院發現讓早產兒一出生就趴在媽媽的胸前這個天然保溫箱,而非人工保溫箱裡,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
早接觸從字面上很好理解,是指無論各種分娩方式(順或剖),當新生兒娩出後可以將ta放在媽媽赤裸的胸前,如果室溫較低可以覆蓋一個毛毯在嬰兒後背。媽媽溫柔的擁抱著新生兒,肌膚的接觸,體溫的連接,情感的交融,神奇的母乳爬行和第一次吸吮的實現,這一切將會像一首夢幻曲,在母子的生命最初交匯時奏響!
這種產後第一時間的親密互動,更有利於新生兒情緒穩定和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同時可以激發出母親更多本能的母愛,從而緩解生產帶來的身心疲憊,促進精神放鬆,進而幫助儘早「下奶」。
那麼這個早,到底應該有多早呢?
第一個關鍵詞是「30分鐘」,主要有兩層含義。從自然分娩的角度,如果一個新生兒娩出,第一時間抱在媽媽懷裡,這是很正常的,毋庸思考的一個步驟。從現代醫療制度看,如果醫院方面在新生兒評分達標的情況下,同意幫助媽媽實現早接觸,請儘量在30分鐘以內進行。同時請儘量保證接觸時間不低於30分鐘,以便於由寶寶有足夠從容的時間,自導自演「母乳爬行」的壯舉。
第二個關鍵詞是「沒關係」,主要指當任何原因導致您沒能實踐上述早接觸細節,甚至沒能及時實現早接觸時,我想告訴你的是,沒關係,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超過30分鐘了?可以!
超過1小時了?可以!
超過2小時了?可以!
即使您已經產後幾天了,當您和寶寶都處在很好的精神狀態和體力時,仍舊可以多做肌膚的親密接觸,這仍然是有助於親子關係建立和母乳餵養順利開展的法寶!其實早接觸的好處不止於此
肌膚接觸有什麼好處,給你娓娓道來
對媽媽的好處:
1、促進催產素分泌,減少產後出血;
2、減少焦慮,預防產後抑鬱症;
3、激發母性,建立良好的母嬰連接。
對寶寶的好處:
1、保溫,呼吸穩定,不易得低血糖;
2、啼哭少,減少消耗;
3、得到與母親一樣的菌群。
任何一種哺乳動物一出生都是赤裸地依偎在媽媽身邊,感受媽媽的愛,喝著媽媽甘甜的乳汁,也是只有作為高級哺乳動物的人類,我們的寶寶一出生是立刻從媽媽身邊帶走,為了是給媽媽好好休息,為了是給寶寶量身高、量體重、穿衣服,為了給寶寶喝上「營養豐富的」奶粉,難道我們的「高級」就「高級」在這個層面上?身高體重真的就那麼重要麼?比與媽媽進行肌膚之親還重要?稍後一點測量就不可以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還寶寶一個最自然的、無幹擾的哺乳吧,赤裸著與媽媽貼緊,不要任何幹擾地吃奶是寶寶最喜歡的,我們寶寶也渴望與媽媽有這樣的肌膚相親,也應該有權利去主導整個哺乳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