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沒落了?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的黃鶴樓,為何負面評價那麼多

2020-12-03 萬裡長城隻眼看

黃鶴樓值得一去嗎?黃鶴樓聞名遐邇,是因為古代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此宴遊題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們喜歡登黃鶴樓抒懷,除了前輩的傳統,這裡的景色也的確是讓人讚嘆,如今的黃鶴樓北臨長江,屹立蛇山,古人登樓可遠眺浩瀚的江水,今人還可飽覽壯觀的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儼然已經成為了武漢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地標了,但是黃鶴樓值得一看嗎?如今網絡上對於它的點評多為吐槽,即便是本地人的回答也是不推薦去。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為何負面評價如此多?

黃鶴樓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叫「橘皮畫鶴」的傳說:這裡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有一個窮道士經常在店裡賒酒喝,一喝就是半年,辛氏一點也不嫌棄,一直款待他。有一天,道士說我欠了你這麼多酒錢,沒法還上,我給你畫只鶴吧。於是,從籃子裡拿出一塊橘子皮,畫了一隻黃色的鶴,並告訴辛氏這隻鶴只要聽到客人拍手唱歌,就能從牆上下來起舞助興。後來,道士再也沒來,但是辛氏的酒店卻因為這隻鶴招來了很多客人,生意興隆,積累了不少財富。十年後,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黃鶴從牆上下來,道士騎著黃鶴飛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這裡蓋起樓閣,取名「黃鶴樓」。

如今我們所看見的黃鶴樓,並非是這最初版本的黃鶴樓,這也是很多負面評價最重要的原因。

黃鶴樓歷史悠久,但是其建築令人感到無奈,歷史上黃鶴樓經歷戰火紛飛,僅僅只是在明清兩朝,就被毀了七次之多,重建還有維修了將近10次,最後一座黃鶴樓建於1868年,毀於1884年,遺址上也只剩下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現在的黃鶴樓,主要也是按照清朝同治樓的藍圖重建的,而且重建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黃鶴樓的舊址在當時已經被長江大橋所佔用,如今是修建在了蛇山的山峰嶺上,因為徐那隻的問題,廣大遊客和網民都對黃鶴樓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即便黃鶴樓已然不在,那麼在舊址重建,應該是最尊重歷史的選擇。之所以選擇建在蛇山上,也是為了能夠讓黃鶴樓看起來更加的壯觀一些。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不僅重修了黃鶴樓,在黃鶴樓旁也修建了不少的建築,類似千禧吉祥鍾,敲鐘九下要收費39元,敲一下,旁邊就有個工作人員說個吉祥詞,每天來祈求吉祥的人絡繹不絕;和黃鶴樓在蛇山東西相望的白雲閣,對應著「白雲千載空悠悠」的白雲;嶽飛亭,曾經嶽飛登頂過嶽陽樓,並且寫下了《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然而最讓網民和遊客失望的,還是在黃鶴樓的內部,黃鶴樓大概分為三樓,一樓的大廳是一幅畫「白雲黃鶴」為主題的畫,二樓正面大廳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大廳立面還擺設著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時黃鶴樓的樣式,各具特色,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建築風格,與我們現在看到的(1985年重修)並不一樣。也就是說,如今並不是沒有能力還原曾經的模樣,只是為了讓黃鶴樓看起來更加的磅礴大氣,才修建成如今的樣子。

就我看來,黃鶴樓雖然說是新址重建,但是平心而論,以一棟樓,一個園區,無論是以氣勢、格局、位置來說,黃鶴樓在國內都算得上是頂尖之作,而且,這也是因為沒有辦法再在舊址上重建才如此的。

還有不少人認為,如今的黃鶴樓觀園的費用貴了,因為整體的參觀只要一個小時不到,加上拍照的話, 最慢也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要收費70元一個人,的確是有點高,而且參觀的還是一個「貨不對板」的樓,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有的人來黃鶴樓只是為了打卡,有的人來黃鶴樓是看樓的,有的人來黃鶴樓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心願,但是不管怎麼樣,若是你將黃鶴樓的歷史都了解完了,裡面的資料都看了個遍,那麼我想你會和我一樣,對如今的黃鶴樓也會肅然起敬,眼前的黃鶴樓已經不是鋼筋鐵骨,而是屹立千年的歷史。

黃鶴樓沒落了?我想不是,只是懂它的人不多了。

相關焦點

  • 黃鶴樓哪一年建成的?揭秘黃鶴樓名字由來的傳說
    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黃鶴樓是哪一年建成的?黃鶴樓始建223年的三國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飽受戰火的侵襲,經過好幾次的修繕才有今天的模樣,黃鶴樓名字的由來也是有一段相當傳奇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為何此詩可排唐詩之首呢?崔顥的名頭可能不如李白。的確,崔顥現存詩作僅42首,被人記住的也就這一首。李白有「詩仙」的名頭,名作甚多,但是崔顥的這首詩不愧是「妙手偶得之「,得之便是佳作。李白登黃鶴樓,大為驚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李白|黃鶴樓|江山|崔顥_網易訂閱
    天下江山第一樓不在「第一」,而在「天下」與「江山」,這就是黃鶴樓。    同樣是打卡,黃鶴樓今人用抖音,古人用詩詞。天下江山第一樓的江湖地位有一半要靠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千古名句。    在黃鶴樓留下一篇千古絕唱,勝過上一百次熱搜頭條。李白不愧為古代第一頂流男神。男兒壯遊天下,至黃鶴樓而見江山,身為千古詩樓,僅憑數據便可碾壓同行。歷代詠樓詩詞千餘,楹聯近千文賦過百。
  • 請君快登一城樓——中華名樓黃鶴樓
    圖片為武昌蛇山峰嶺上的黃鶴樓匾牌在武漢長江大橋東邊的蛇山上,有一座聞名的中華名樓——黃鶴樓。它是華夏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天下江山第一樓。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裡,指點江山、揮毫潑墨、抒發情感、壯氣凌雲。遊客的心中早已對它充滿了仰慕。
  • 黃鶴樓,是文人墨客筆下觀賞樓,以「遊畢於是,宴畢於是」聞名
    說起黃鶴樓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了,現在阿槐帶領大家來深入的了解黃鶴樓。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乃「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 黃鶴樓原名黃鵠樓 忐忑 質疑一下崔顥《黃鶴樓》藝術水準
    所謂「千古名篇」、「七律第一」,崔顥(約704~754)《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絲毫容不得質疑的。但就詩論詩,卻也稀鬆平常。崔顥據說與高適、孟浩然、王昌齡齊名,也算唐詩一流作者。
  • 登上詩詞裡的江山第一樓,我看到了……
    黃鶴樓,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一直名揚天下。「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從在課本上讀到崔顥的詩篇起,黃鶴樓的身影就被印在了腦海裡,來到湖北怎麼可以不去黃鶴樓呢?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 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湖南岳陽樓到底誰是天下第一名樓
    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湖南岳陽樓是我國的三大名樓,到底誰是天下第一名樓? 湖北人黃鶴樓是天下第一大樓, 江西人滕王閣是天下第一名樓, 湖南人說嶽陽樓是天下第一大樓, 這可能是因為當地人認為自己的地方更好, 因為我覺得其他地方僅次於自己住的城市,所以先了解三座大樓吧。
  • 黃鶴樓恢復有限開放,故人已辭黃鶴樓,今年暫不去遊覽
    疫情防控期間,黃鶴樓已關閉了近100天。從今天(29日)開始,武漢黃鶴樓將恢復有限開放。為確保防控安全,景區目前不提供窗口售票,遊客可通過實名網絡預約購票,再憑身份證或者二維碼進入景區。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是古今中外文人遊客必到之地,因浪蕩文人崔顥的七言古詩《黃鶴樓》和大詩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更是聲名遠揚。想讓孩子遇到景物就能說出詩句,可以讓孩子熟讀唐詩三百首。
  • 武漢三大名勝古蹟之一,與黃鶴樓隔海相望,被稱為楚天第一樓
    我們來武漢的時候都知道這裡有著名的黃鶴樓,但是你知道嗎?這裡有三個著名的地方,即黃鶴樓、古琴臺和晴川閣,之前和大家分享過古琴臺,今天就來說說晴川閣,今天說的是武漢三大名勝古蹟之一,與黃鶴樓隔海相望,被稱為楚天第一樓。
  • 何等佳作竟讓李白要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的黃鶴樓,是三國時期的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的目的在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修建而成,孫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到了唐朝,原本用作軍事的黃鶴樓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在如今的黃鶴樓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
  • 煙火武漢丨黃鶴樓上,熟悉的風景又回來了
    說起湖北武漢的風景名勝,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黃鶴樓,想到語文課本中那一首首有關黃鶴樓的詩詞。對於許多外地遊客來說,黃鶴樓是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而對於武漢人,黃鶴樓是我們最熟悉的風景。●黃鶴樓上,遊客又回來了●同樣帶著家人來黃鶴樓的武漢徐先生一邊拍照,一邊向女兒介紹黃鶴樓的歷史。他說,趁周末休息,特意帶女兒來這裡,對女兒來說既是遊玩也是一次學習。
  • 楚天第一樓,隔河望黃鶴樓,山高水長為知音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42字,閱讀約3分鐘說到武漢的旅遊景點,大家一定第一時間想到黃鶴樓。許多名言讚美這座江邊亭子。「黃鶴早已遠去,現在只剩下黃鶴樓了。」「朋友已出黃鶴樓西,春霧花中下揚州。」不過有一個亭子,從黃鶴樓隔河而望。有楚天第一樓之稱的晴川閣,也有一種獨特的美。若遊武漢,不遊晴川閣未免可惜。晴川閣又稱晴川樓,始建於明代。「漢陽一樹一水變清,鸚鵡島一窩甜草。」名字的由來就是這首詩,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為武漢三大景點。晴川閣北臨漢水,東臨長江。
  • 沒用一枚鐵釘 龍灣老人耗時7年製作4米多高的木構黃鶴樓模型
    溫州網訊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飛簷鬥拱氣勢雄渾……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手工打造了一座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昨天中午,溫都記者在龍灣永中一處民房裡見到這座木構黃鶴樓模型。模型作者姜方堅老人現年74歲,這是他60年木作生涯的收官之作。
  • 武漢的黃鶴樓,已不僅僅是一座樓,還有著獨特的意義
    突然對一個人提起黃鶴樓,那麼他們肯定不知道黃鶴樓是哪裡的,但是你說是蛇山上面的黃鶴樓,那麼他肯定也不知道是哪裡的,可是你要是提到武漢武昌是黃鶴樓,那麼一定會有人知道,黃鶴樓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杜甫和李白還有許多的詩人都在詩裡面提及無數次,相信黃鶴樓一定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能夠徵服像這樣的詩仙和詩聖
  • 黃鶴樓為什麼在武漢當地不受歡迎?看完才明白
    今年8月8日起,武漢黃鶴樓等12個5A級景區開啟了免門票模式。當地市民也逃不過真香定律,全國遊客和本地市民也紛紛遊覽黃鶴樓,但是之前武漢人是很少遊覽黃鶴樓的,有些長期居住的市民竟然一次都沒遊過黃鶴樓,究竟是什麼讓這一代天下名樓,卻受到當地人的冷清呢?
  • 龍灣老人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飛簷鬥拱氣勢雄渾……   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   手工打造了一座   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
  • 大數據排行第一,黃鶴白雲爭論千年,《黃鶴樓》的真面目到底是?
    《黃鶴樓》何許詩也?千百年來,這麼多詩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崔浩的《黃鶴樓》憑啥就變成第一了?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崔浩其人、《黃鶴樓》其詩、《黃鶴樓》成「神」史。此詩前半首用散調變格,後半首就整飭歸正,實寫樓中所見所感,寫從樓上眺望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並由此而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後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麼,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後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一直貫注到底的,中間只不過是換了一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
  • 步韻易水村人《七律黃鶴樓》(三首)
    細看樓形渾似鶴;高瞻帆影直如埃。周瑜設宴群英集,誰主誰賓任爾猜。問誰敬獻杯中酒,邀我稱量天下才。吳帝戍樓曾抵敵;呂仙道骨不沾埃。灌黃湯後塗黃鶴,漫把費禕蹤跡猜。在黃鶴樓附近。【注】黃鶴樓得名據出自《報應錄》。原文是:「辛氏昔沽酒為業,一先生來,魁偉襤褸,從容謂辛氏曰:許飲酒否?辛氏不敢辭,飲以巨杯。如此半歲,辛氏少無倦色,一日氏謂辛曰,多負酒債,無可酬汝,遂取小籃橘皮,畫鶴於壁,乃為黃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黃鶴蹁躚而舞,合律應節,故眾人費錢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