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全國圍觀:殘疾人高質量就業的「無錫樣板...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就業是民生之本,依靠就業獲得收入是勞動者個人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和改善的主要來源,對於殘疾人來說也是如此。

近幾年來,無錫在大力推動殘疾人就業工作方面得到了中國殘聯的認可,並認為「無錫為全國樹立了榜樣」。11月18日至20日,全國殘疾人就業工作無錫現場觀摩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殘聯教就部主任和就業中心主任齊聚太湖之濱,共商「十四五」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工作,了解「無錫樣板」的做法。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了解聾啞員工在企業裡的情況。

夯基礎:為高質量就業把好學歷和培訓關

家住春潮花園的張平今年46歲,從10月26日開始,每周一到周五,他就端坐在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班上課。11月19日是他畢業的日子。他的筆記一筆一畫,記得特別認真。「18歲時工傷,左手四個手指齊刷刷地沒了」,張平說,肢體殘疾的他一度無比痛苦。幸好,當時的殘聯有個電動車修理培訓班,他去學了一技之長。十多年的電動車修理工作,讓他過上了不錯的生活,每個月最高的時候能有六七千元收入。但這份活也很辛苦,每天他都要做近12個小時,三年前,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越發嚴重,醫生讓他不要再幹修車的活,否則人會癱瘓。

從2018年開始,他開過茶葉店、賣過酒,但都不行。今年七月開始,殘聯工作人員問他想不想學電腦,「我對電腦一竅不通」,張平說,但想試一試。隨後,他又去南通接受了抖音直播平臺的培訓,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班又給他加了一次碼。張平說,他的淘寶小店已裝修好,這次學完後,準備和一位朋友合作,開個銷售電動車的線上店,不用囤貨,自己對電動車又比較熟悉。「希望日子過得好一些,能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張平說,兒子在讀高三,後面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從當年的修車起家,各級政府部門一直在推動他的就業增收,他也相信,只要不放棄,總能闖出一條路。

近幾年來,無錫對接殘疾人就業從「提升文化層次、提高職業技能、實現自我價值」這三項需求出發,建立無錫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定製專業學歷,圓殘疾人「大學夢」。同時,建立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示範基地,目前已開設了蛋糕烘焙和電子商務兩個短期技能班,培訓就業率持續穩定在40%左右。

無錫市殘聯理事長金卓青介紹,他們還和該校進行洽談,後續還會開出電動汽車修理等接地氣的培訓班,讓更多殘疾人實現「一技在手,吃喝不愁」。據悉,無錫還接連舉辦了殘疾大學生訓練營,連續兩年應屆殘疾大學生就業率在97%以上。這些學歷和職業教育全都由無錫市殘聯買單,殘疾人無需掏一分錢。

為殘疾人量身定製的文創產品。

促新業:讓更多殘疾人走上「高薪」崗位

在帝業技凱(無錫)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聾啞人吳成高在組裝車間幹活特別認真。他用手語表示,自己入職一年多,目前月收入為3000餘元。一旁的工友朱鴨琴表示,小吳做事很踏實,每次企業組織外出旅遊,他都表現得很開朗。生產線上有了新項目,大家都對他很照顧,學會後把要點寫在紙上,告訴吳成高。雖然交流有點慢,但大家並不覺得麻煩。在該企業,共有聾啞、肢體等各類殘疾人用工27名,分布在6個部門,16個崗位,是該公司在中國錄用殘疾員工最多的一家企業。在公司裡,有2對殘疾人員工在此相戀並喜結連理。

企業管理人員介紹說,除了操作崗位,一些文職類的崗位也都有殘疾人,他們和正常人同工同薪。根據工作的年限,殘疾員工的收入從3000元至6000元不等。這些殘疾員工的加入,讓企業文化更加多元,一些殘疾夥伴甚至在企業年會中的表演大放光彩,令人刮目相看。而在新吳區的另一家企業,公司同樣錄用了不少殘疾員工,不少人從事的都是收入不錯的白領崗位。考慮到聽障人士的交流問題,他們會在很多會議上啟動訊飛語音將聲音同步轉錄成文字的功能,並顯示在大屏幕上。這樣公司開會時,殘疾員工同樣可以知道管理層在說什麼,沒有被忽視的感覺。

在蠡橋社區的殘疾人之家,精神殘疾的姑娘小許正在細心地製作橡膠墊圈。她表示,工作需要幾個人分工,最後把墊圈中間部位掏空即可。小許是精神二級殘疾,發病時情況有些嚴重,沒有企業敢要。一家企業在這裡設立了外設車間,為十位最難就業的精神和智力殘疾人提供了工作崗位,收入不低於無錫市最低工資標準,並交納各類保險。這部分殘疾人無論是收入,還是未來的醫療和養老保障都比原來高上一大截,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最近,該殘疾人之家有位工友生病,大家自發湊錢去慰問。有人感慨,有了收入,原來需要人幫助的殘疾人如今也能回饋社會。

據介紹,無錫為了促進殘疾人就業,與華潤微電子、夏普等300餘家企業達成長期合作關係;舉辦殘疾人招聘邀請會,面試成功率較傳統模式提升20%;建立定期回訪和跟蹤服務機制,指導殘疾職工管理,協助處理勞資糾紛,提升企業用工信心。

無錫為用工企業提供無障礙改造資金,派出手語老師為企業普及手語,增加殘疾人和其他工作夥伴交流的可能性。對索尼、科瑪化妝品等殘疾人需求較大的用人單位,在企業進行電梯、坡道等無障礙改造方面給予補貼,促進殘健融合就業。同時依託企業內部殘疾人自建組織,統一殘疾人管理,鼓勵殘疾人更加努力工作。近兩年來,無錫通過在輔助性就業機構中模擬企業勞動環境和設立企業正規就業外設車間等途徑,共有100多名殘疾人通過輔助性就業鍛鍊實現了正規就業。

蠡橋社區企業外設車間內的殘疾員工正在做橡膠墊圈。

出政策:讓更多單位為錄用殘疾人而自豪

今年,恩梯梯數據(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按比例錄用殘疾人的優秀企業列入了「紅榜企業」。該公司人事負責部的卞李芳介紹,從2010年開始,他們就陸續開始招收殘疾人,目前公司已有7名殘疾員工,其中6人都是本科學歷。聽障員工電腦操作完全沒有問題,同時從事人事歸檔工作也很認真仔細。有一些肢體殘疾的夥伴則在財務和軟體開發崗位做得很出色。這些殘疾員工規則性強,穩定性也很好,他們甚至在校園招聘會上,也會優先考慮這些殘疾小夥伴。

像恩梯梯數據公司這樣因招錄殘疾人就業受到表彰的企業,將在一些政府招投標項目上獲得加分。這一舉措就是鼓勵企業對標看齊,重視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無錫目前已將殘疾人就業的相關指標納入信用體系,出臺《無錫市市區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信用管理辦法》,對欠繳保障金單位進行信用提示,對按比例或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守信企業進行表彰,在全社會起到積極的示範引領作用。無錫市殘聯工作人員錢晨陽介紹,文件施行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繳面大幅提高,若干年前,每年都有大幾百家企業因忘記等種種原因欠繳,但最近兩年,這樣的企業降到了個位數。2019年全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繳面達96%,比上年增長24.03%。

1991年,無錫作為全國首批殘疾人勞動就業的試點城市之一,在國內率先開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2020年,無錫勞動年齡內殘疾人就業率達62.15%,近年來全市殘疾人按比例就業人數年均增長10%。新入職殘疾人就業3個月穩崗率為83%,6個月穩崗率為74%,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殘疾人的待遇增幅也不斷創出新高。抽樣調查顯示,殘疾職工人均稅後月工資兩年增幅為24%,高於社會人均增幅17.7%。根據2019年度《江蘇省就業質量藍皮書》,無錫市就業總體滿意度得分86.85分,位居江蘇省第一。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表示,每次到無錫來走走、看看,總能發現許多新的驚喜和亮點。無錫各級沒有把殘疾人當成負擔,而是看作一種特殊人力資源,不斷挖掘殘疾人的潛能,為殘疾人尋求更好的職業給出了自己的擔當。可以說,無錫為全國樹立了榜樣。這次把全國殘疾人就業工作現場觀摩會放在無錫召開,就是讓來自全國各地殘聯教就部主任和就業中心主任學一學無錫經驗,為「十四五」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工作提供思路,期待共同為全國殘疾人職業生涯規劃更好的模板。(黃孝萍)

(來源:無錫新傳媒)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全國圍觀:殘疾人高質量就業的「無錫樣板...
    就業是民生之本,依靠就業獲得收入是勞動者個人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和改善的主要來源,對於殘疾人來說也是如此。近幾年來,無錫在大力推動殘疾人就業工作方面得到了中國殘聯的認可,並認為「無錫為全國樹立了榜樣」。11月18日至20日,全國殘疾人就業工作無錫現場觀摩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殘聯教就部主任和就業中心主任齊聚太湖之濱,共商「十四五」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工作,了解「無錫樣板」的做法。夯基礎:為高質量就業把好學歷和培訓關家住春潮花園的張平今年46歲,從10月26日開始,每周一到周五,他就端坐在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班上課。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繡花功夫」繡出基層治理新亮點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央廣網蘇州9月23日消息(記者張佳琪)郡縣治,則安天下。在《老子》中曾提到「治大國如烹小鮮」,無論將「小鮮」解釋為「小魚」還是「美味菜餚」,都是以烹飪比喻治國,意在治理國家要有審慎負責的態度。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長沙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長沙篇 2020-12-0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智慧城市如何讓城市更聰明?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智慧城市系統可以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轉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多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智慧管理。對個人來說,智慧城市將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合理的建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無錫新吳「有事好商量」
    城市中的老小區、老街巷、老村落,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這一長串「老大難」問題,最考驗基層治理水平。無錫市副市長、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介紹,新吳區以「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為聚合點,瞄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出「金點子」、獻「務實策」、謀「創新舉」,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也為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創新路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不僅是南昌市,如今,統籌現有基層服務陣地資源,因地制宜建設的紅色驛站在全國各地湧現。紅色驛站如星星之火般,在基層積蓄著燎原的紅色能量,引領著基層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表示。「紅色管家」管好社區大小事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浪花苑社區的「紅色管家」陳宏在鄰裡街坊中擁有「超高人氣」。每次出門,迎接他的都是居民們的笑臉和問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增強時代性、針對性、實用性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了「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要求。鄉規民約是基層群眾自治規範的一種形式,在鄉村治理中具有獨特作用。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上海、義烏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在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經驗。以高效服務便利社區生活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景城民眾聯絡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標語映入眼帘。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湖南長沙:「網上回應、網下秒辦」為民服務...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湖南省長沙縣,了解探尋長沙縣「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作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個縣級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整合紅網《百姓呼聲》《問政湖南》、12345市民熱線、縣城管熱線、縣執法局服務熱線、黨建O2O、各鎮(街道)、縣直各單位政務微信矩陣等資源,攜手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創建了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雲平臺,群眾通過「鍵對鍵」即可「網上下單」反映訴求,部門通過 「網上回應、網下秒辦」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網來網去」中傾聽群眾呼聲、集納群眾智慧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南京...
    社區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崗哨。到2022年,江蘇將基本形成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  2018年起,秦淮全區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與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建立指揮調度通道,形成警網互聯的基本架構,充分實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一改過去數據不融、平臺不通、部門職責不清、共治力量不足等問題,讓網格化精準治理的成效得以顯現。  今年,秦淮公安分局研發上線「秦淮e家」平臺,建設區級流動人口和出租房資料庫。
  • 大國小鮮 基層之治|楊浦三個小區圍牆被推倒,居民竟然拍手叫好?!
    遼源西路190弄,桂花樹下,一個阿婆帶著水壺坐下長廊下讀報;睦鄰中心(小區活動中心),一群爺叔阿姨在桌球室裡「乒桌球乓」、「嘻嘻哈哈」;閱覽室裡,有一群人在讀報、有一群人在品茶,還有一群人在畫著國畫……有誰會想到,眼前的美好,竟來自楊浦區三個微型小區的「破牆之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98個海綿項目為老城區添"智",老新村煥發...
    其中,位於古運河沿線的興隆苑、禾嘉苑、豐澤苑、中星苑、金宇苑、錦明苑6個老新村作為試點小區將配合宜居住區改造,全面進行海綿化設計提升,梁東路西延、北濱路作為道路試點,建成後將成為無錫「智慧」海綿道路的樣板,馬夾浜將上馬「垂直流溼地」,試點依託海綿設施優化區域水系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穩定劑 「老娘舅...
    以為民解憂辦實事的民生情懷,扛起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深入踐行法治惠民,聚焦化解基層矛盾和穩定社會秩序,營造安定有序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今年6月,婁葑街道成立非訴訟服務中心並建立各項對接機制,承接了園區法院立案庭、街道派出所委託的多起糾紛。
  • 蕭山區委書記佟桂莉:推進新時代蕭山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杭州市委副書記、蕭山區委書記佟桂莉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落實全國和省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以打造「重要窗口」示範樣板的使命擔當,推進新時代蕭山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蕭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章登峰主持。區領導趙立明、董華恩、陳琴簫、施利君參加。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南豐鎮:創新網格管理模式 讓居民幸福...
    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優化完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2020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搶抓「三整合」改革機遇,積極探索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徐州:「負面清單」催生正能量 老舊小區畫好...
    由於樓體建設年代久遠,老房面積小租戶多,存在樓頂堆積雜物、基礎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等問題。針對此類老舊小區,鼓樓區環城街道黨工委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黨建引領『紅管家』,服務居民『好管家』」為主題,實施「黨委引頭、支部領頭、黨員帶頭」的治理新路子,探索老舊小區治理的新模式。
  • 我省六部門聯合出臺實施意見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
    《意見》提出,要加大對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扶持激勵力度,將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未就業持證殘疾人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對超比例安置單位的獎勵政策落實力度,對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每多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於當地4個月最低工資的標準予以獎勵。《意見》還鼓勵用人單位設置殘疾人就業崗位,提升殘疾人就業質量。
  • 積極對接企業 助力殘疾人就業
    本報訊 (記者黃雅珊 通訊員陳偉霖)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殘聯組織殘疾人到企業參加現場招聘會。據悉,復工復產以來,臺商區殘聯在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開展相應的就業援助。 臺商區殘聯組織8名殘疾人前往位於洛陽鎮嶼頭村的福建建利達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參加應聘。這些殘疾人來自洛陽鎮,皆為肢體輕度殘疾,有就業能力和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