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提問,孩子才願意回答,3個啟發式提問技巧,讓娃樂開口

2020-12-17 敖爸聊教育

在遇到一個問題或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怎樣提問,孩子才願意回答?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先來看傳統的教育方法:傳統教育方法通常是將問題的答案直接交給孩子,比如,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能那樣……;你應該這麼做……;你必須那麼做……」,呈現出一種簡單粗暴、給人滿滿的命令式的味道,很顯然這會讓孩子感到很不愉快,不僅缺乏對孩子尊重感,更缺少一種引導孩子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我們換一種啟發式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並且給孩子營造出一種互相尊重、主動承擔責任、充滿目信的氛圍,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孩子主動思考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01

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的邏輯思維一般是在 3 歲以後開始萌芽,經常喜歡向父母問「這是什麼」「為什麼」。

然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思維的不斷訓練,孩子開始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求知慾,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滿足於知道「這是什麼」,他們開始渴望了解和探究諸如「為什麼會是這樣」之類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比如,當一個3 歲孩子了解到,如果不拉住繩子,充滿氫氣球就會飛到空中,他就會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氣球都會這樣。而5歲的孩子就會好奇:媽媽買回來的活魚,為什麼會在水裡遊動而不下沉。

為什麼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啟發式提問呢?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啟發式提問讓人放鬆,它會告訴大腦去尋找答案。下面舉例來說明:

「你覺得……為什麼……」「你認為怎麼樣才能……」「除了……,還有……嗎?」「如果……,會發生什麼事呢?」上述這種說話方式給孩子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你的想法是值得傾聽的;爸媽非常關注你的想法;爸媽期待你能獨立思考,等等。

啟發式提問很簡單,就是先不做任何的評判及建議,也就是不直接給孩子答案,而是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去思考和回答。然後,再逐步讓孩子在自省、自覺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啟發式提問不僅能夠讓他們感受到一種被父母信任、尊重和平等對待的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幫助孩子進一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孩子學會思考各種事物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

啟發式提問還能用在指導孩子的寫作上,當孩子在為三五百字的作文而絞盡腦汁時,家長或老師採取啟發式提問方式來一步步對孩子進行引導,可以很快打開孩子的寫作思路。

02

啟發式交流是父母陪同孩子成長,激發孩子思考問題能力的模式,父母除了要學會啟發式答問以外,也建議學會啟發式提問。啟發式提問不僅能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既然啟發式提問對孩子成長有這麼多好處,我們又該怎樣對孩子進行啟發式提問呢?以下是3個提問小技巧。

1. 用啟發式提問代替「嘮叨式的說教和命令式的溝通」

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傳統型家長習慣於對孩子進行「嘮叨式的說教和命令式的溝通」,這有可能讓孩子形成反叛或盲目順從之類的不健康性格,而採用啟發式提問能夠有效消除這一問題。

所謂啟發式提問,就是用提問代替說教、代替命令,通過提問去引導孩子自己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找出解決方案,有利於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比如,在對待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啟發式提問方式是這樣子的:對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想法?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你從這件事情中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2. 不要習慣於給孩子預設答案

很多父母習慣於給孩子預設答案,這種做法自然換不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導致我們無從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不要給孩子預設答案。

3.情緒煩躁時避免提問

如果父母和孩子當中有任何一方感到心緒煩躁,則最好避免提問,等到雙方情緒都平和的時候再提問,也為時不晚!

相關焦點

  • 2-6歲的孩子平均每天提問73個問題:3個瘋狂提問的階段了解下
    ……最開始對她的提問,我很驚喜,所以總千方百計為她解答。但隨著她的提問越來越多,越來越無釐頭時,我欲哭無淚,已經不知從何回答。很多父母想必都曾有過這樣的煩惱,面對孩子狂轟濫炸的「十萬個為什麼」,心煩意亂,還要安慰自己這代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耐心回答才不會打擊到孩子。
  • 孩子愛提問,是求知慾強的表現,父母可趁機鍛鍊他的深入思考能力
    因此,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應對方式,儘量因為不耐煩而敷衍孩子,而是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有的父母還會嫌棄孩子的問題太多,而斥責孩子,父母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他是可以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態度的,父母的敷衍態度很容易打擊孩子的求知慾。因此,無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簡單、可笑,還是難以回答,父母都應該根據孩子理解能力,對他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正確的回答。
  • 「漫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我認為那就是「啟發式提問」什麼是啟發式提問呢?簡單來說,「啟發式提問」就是能夠引起孩子主動思考的提問方式。當父母採用啟發式提問的時候,也代表了他們出於好奇和關心,發自內心地想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啟發式提問讓人放鬆,它會告訴大腦去尋找答案。通過「你覺得……為什麼……?」、「你認為怎麼樣才能……?」
  • 從尬聊3分鐘,到愉快談話30分鐘,我們是如何提問的?
    畢竟開口提問的勇氣,永遠都是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二、Level2:請教就是讚美我最開始意識到提問有技巧,是認識了老闆C。老闆C從事獵頭數十年,如今有自己的獵頭公司,待人接物處處顯露著真誠,早已將提問的技巧融化在身體裡。
  • 怎樣提出一個好問題?5個注意原則,三種提問方式
    那麼,怎樣才是好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提問,才能更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呢?下面就圍繞這兩個問題具體和你說說。一、怎樣才是好的問題?我們在提問他人或反問自己之前,首先要怎樣的問題才是好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得得到真正想要的答案。我總結了以下五個提問時常見的注意點和好問題的原則,供你參考。1.儘量別問搜尋引擎能解決的問題「請問怎麼註冊一個微信公眾號?」
  • 「啟發性回答」:這才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正確方法
    家長的態度家長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回答,如果孩子在提問時,家長認真對待,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會讓孩子更有提問的動力。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提問態度敷衍,認為孩子沒事找事兒,那麼孩子以後再遇到疑問時也不會再說出來。3.
  • 父母如何說,避免與孩子衝突的發問技巧
    孩子跟您講了一大堆,你卻聽不明白,看到孩子心情不好,卻不知道怎樣開解,其實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大腦信息量非常大,思維比較混亂,這時候,自己都很難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困惑在哪,教導式的溝通,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發問呢?今天來聊聊,父母避免與孩子衝突的四步發問技巧。
  • 愛提問的寶寶更聰明!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2歲的寶寶還算乖巧,但還是讓家長們心力交瘁,就是因為這一時期,寶寶會化身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魚會遊泳?等等。而父母的態度和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自信與想像力,相反如果回應不當或者乾脆不回應,那就怪不得為啥你家寶寶沒有別人家寶寶聰明、懂事了。
  • 風暴心理學:你「提問」別人的方式,決定著你的溝通水平
    別人是否是「願意」的回答你的呢?如果你回答,「哎,我還沒有真沒有在意過,反正就是我想知道這個答案,想問什麼就問什麼!」>A:哎,好久不見,領著孩子出來玩啦B; 啊,晚上沒事,吃完晚飯出來溜達溜達A 啊,確實,孩子都喜歡這裡玩嘛,我沒事經常帶孩子過來B:嗯,是挺不錯的(尷尬笑一笑,不知道如何回答,眼神一直看向自己的孩子撫摸著孩子的頭)A:嗯……(看見對方很尷尬也沒怎麼看自己的表情
  • 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訓練批判性思維
    而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對方可能會有我們沒有預料到的回答和收穫。做父母最大的功課,就是要改掉說教的壞習慣,練習提問的技術,從問導向性問題轉變成為問開放性問題。問開放性問題的關鍵,是提問時心態是開放的,而不懷著具體的期待。比如當我們問孩子:「這是你最喜歡的口味嗎?」孩子很可能會按照我們的暗示或者為了討好我們而認同我們的建議。
  • 銷售提問技巧:快速把握客戶只需三步,讓你贏在起跑線
    對顧客發出各種提問,是了解客戶需求的一個必要環節。掌握必要的技巧,會大大減少你與顧客的距離感,增加成單率。辦事講究用心,「溝通從心開始」一句非常經典的廣告詞,人們希望感受到對方的真心實意,提問也是如此。
  • 猶太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難怪猶太人特別優秀!
    3歲:父母開始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5歲:讓孩子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7歲:看懂價格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裡猶太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孩子想要零用錢就要幫家裡幹活,且費用明確,無論年齡大小,同工同酬。他們從小就知道要賺錢就要靠自己,不能靠家裡。比如孩子們要幫忙賣春卷,每個人按比例獲得自己的報酬。孩子們從開始的害羞,不好意思開口,到最後自然地和陌生人打交道,參加同學聚會,聯繫更多的買家。這期間,他們搜集資訊,研究市場,給媽媽提建議,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 提問請回答!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
    :原標題:提問請回答!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 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28日的問題,回答正確將獲得180g小雞飼料作為獎勵。那麼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的呢?不同的雜交方式又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在談話過程中,如何提問,如何讓對方對你的回答印象深刻
    你好,上篇為你解讀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第一部分,學說話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主要內容:第一,「話如其人」,怎樣說話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第二,相比健身、唱歌、整形等,練好說話是最省成本、最划算的事;第三,好好說話可以讓你在未來更討人喜歡。
  • 美國本科面試遇到自由提問應該怎樣回答
    比如:我是個內向的人,我可以不參與社團或其他活動嗎?再比如:我的數學不太好,如何在彌補才能更好的應對大學的學業呢? 這類問題很影響面試官對你的印象,可能會認為你沒有準備好接受大學的學習與教育。簡單來說,消極的提問體現出你的能力不足。 3.
  • 用「提問」打動自己和他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提問者,因為回答者要絞盡腦汁回到問題,而越是接近本質的問題,越是難以回答,或者說心知肚明但又做不到的不想回答。等等這才是實際問題。而直接提出來:我畫不好;這類更多是本身想畫,但畫的又少,所以畏懼和焦急。而此時你如果直接給他具體畫圖技巧,也難中下懷。首先要問:你為什麼要畫視覺筆記,或者你期望把視覺筆記用在哪裡?然後你畫過多少筆記?
  • 大坂直美聽懂日語提問 卻拒絕用日語回答
    在澳網賽後的採訪中,大坂直美在面對日本記者的日語提問時,雖然聽懂了日語提問,卻在記者提出用日語回答的要求時,依然堅持用英語回答。不過對於開口講日語,大坂直美卻顯得十分害羞,她在墨爾本海灘拍攝完奪冠大片後安排了日本電視臺的採訪,主持人用日語問到:「科維託娃是左手持拍,這對於你來說會有些困難吧,能用日語回答一下你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嗎?」可能是怕大坂直美日語不流利,記者還特意加了一句只說一句感受就可以了。不過大坂直美顯然沒有買帳,雖然她聽懂了主持人的意思,但還是直截了當得說:「我將用英語回答這個問題。」
  • 學會傾聽和提問,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如果我們能從對方的角度去出發,主動將話語權交給對方儘量跟著他的想法走,即便對於談論的話題不感興趣也可以很委婉而直接的表達出來,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即使並沒有用到溝通技巧,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當她到的時候,這位同學正在為自己的孩子烤蛋糕,很明顯對於業務員的到來她並不是非常的歡迎,但礙於面子還是請客人進來坐下了,然後就開始忙自己的事情。這位業務員很明顯的看出來女主人態度的冷淡,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洩氣而是快速的調整好已經準備的業務推銷措辭,借著女主人烤蛋糕的話題主動聊起了烘培,接著又交流了做美食的心得。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不想娃上學落後現在一定別做錯這件事!》,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取經」: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讀後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從小給娃買書就沒斷過,為什麼看盡了千冊書,卻連句讀後感都寫不出來?
  • 提問請回答!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提問請回答!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時間:2020-06-24 09:10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提問請回答!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白條紋的黑馬、黑條紋的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