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門,讓殘疾兒童享受「特別的愛」

2020-12-17 連雲港手機臺

為了使每一個特殊兒童都享受到教育的權利,今年以來,連雲港市殘聯將教育扶貧作為重點工作,聯合教育局共同組織教師針對因重度殘疾、多重殘疾而無法到校學習的兒童開展上門送教活動,讓殘疾兒童享受「特別的愛」。

11月20日,灌雲縣特教學校趙華中老師又一次來到殘疾兒童徐正杰家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活動。趙華中老師根據孩子的智力和認知能力,同孩子做遊戲,與孩子進行了師生互動,認真教孩子認識物品顏色、學習認識數字,並送上了學校為孩子精心準備的必備學習用具、作業本、文具大禮包等 。12月4日, 趙老師又來到徐正杰家。這次,趙老師特意為孩子帶去了練字本、口算本等學習用品。在與其父親交談中趙老師了解到:徐正杰同學經過老師的精心教育下已學會了做簡單的家務活兒。徐老師表揚了他的進步,鼓勵她再接再厲。然後進行了上課,徐正杰同學認真地聽講。他的積極表現讓家人及老師增強了信心。

連雲港市殘聯、教育局對特殊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學校將殘疾兒童對象列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專門建設了特殊教育資源室供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學生使用。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送教上門領導小組,對智力、語言嚴重殘疾不能入學的每位學生擬定了教學計劃,堅持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深入殘疾兒童家庭,給他們帶去愛心和幫助。今年以來,已累計為近300名殘疾兒童開展了送教上門關愛活動。

來源丨連雲港市殘疾人聯合會

相關焦點

  • 泗陽:情暖殘疾兒童用「送教」託起殘疾孩子美好明天
    這不,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通過「送教上門」,度過了充實而又有意義的教師節。早上八點,9歲的王樂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個可愛又實用的輪椅。王樂陽患有肢體一級殘疾並伴有智力障礙,一直以來都是母親袁米花背著他出門,有了這個輪椅他再也不用讓媽媽的後背受累了。坐上輪椅的王樂陽尤為開心,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坐上屬於自己的輪椅。
  • 用心守護每一個「折翼天使」——臨渭區教育扶貧送教送學工作典型...
    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耐心地解釋道:送教上門就是不用讓孩子到學校去,專業老師到家裡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給孩子上課,同時也會給家長進行康復知識培訓,一個月至少來兩次,每次兩個課時,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建立電子學籍,同時還會享受相應補貼。家長了解情況後激動地連連說:「好,太好了!感謝老師,感謝學校!」
  • 送教上門守護折翼天使
    穆磊隨著小靜茹一起把頭靠在牆上,仰著脖子,確保小靜茹也能看清書本內容,教她朗讀新的課文。「每周五我教完單詞和課文後,到周二她就用媽媽的手機發來微信語音告訴我,她已經把課文和單詞都背熟了。」穆磊對記者說。2013年9月,張靜茹入讀市第十二小學一年級。
  • 「控輟保學」楊家小學:齊步同行 傳遞溫暖|源溪小學:送教上門
    為了讓殘疾的孩子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12月11日,黃沙嶺鄉楊家小學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王依老師拿出小黑板,出示了一首古詩《春曉》。王老師帶著欣蘭誦讀了這首詩,向她講授了這首詩的作者以及詩句的大致意思。
  • 讓特殊的孩子擁有最美好的童年——義龍新區開展送教上門教學活動...
    義龍新區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假期時間,把「教」和「愛」送到那些特殊孩子的家中,守護他們的童年。近日,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些送教的教師和一些特殊的孩子,聽他們講述著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在家中開設課堂「小朋友,這是什麼?」
  • 樅陽縣陳洲初中:送教江洲路 暖心託夢人
    熟悉情況的群眾都熱情地稱呼他們是「江心洲殘疾少年心中的託夢人」。  他們是誰呢?他們是樅陽縣陳洲初中的領導和老師。陳洲初中座落在長江北岸文化古鎮——湯溝鎮,他們每周去長沙洲做什麼呢?原來樅陽縣為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校接受全日制特殊教育的重度殘疾少年兒童受教育權益,提高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安排陳洲初中到長沙洲落實殘疾少年「送教上門」工作。
  • 那些帶領殘疾兒童走出荊棘之地的勇者們
    實際上,特殊兒童由於年齡、性格、殘疾程度的不同,教學與管理的難度極大。特教生不同於普教生,特教工作者需要管接、管送、管學生的生活。老師們往往要與學生們一起吃飯、一起學習,甚至一起生活。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學生還需要格外照顧,大小便之後,老師們要為孩子們擦洗、換洗衣服。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特殊教育工作者們遇到的困難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 一人一案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今年6月,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殘疾兒童和每一個學齡兒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告訴記者,近年來,教育部指導各地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就讀、送教上門及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落實「一人一案」,精準做好教育安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穩步提高,達到95%以上。
  • 殘疾貧困生收到兒童節特別禮物:騎上專用車 上學方便多了
    小華出生時,左腳畸形,經鑑定為三級殘疾。小華2歲時,父親在工地發生意外不幸離世。家庭連遭變故,母親難以承受不辭而別,再無音信。爺爺逝世後,小華和奶奶相依為命。當地將祖孫二人列為低保對象。70多歲的奶奶,撿廢品、到菜棚做小工,一天掙幾十元,靠著微薄收入,艱難撫養小華。
  • 山亭區桑村鎮上門為貧困戶鑑定殘疾等級
    7月30日上午,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殘聯、扶貧辦聯繫山亭區人民醫院外科醫生免費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上門進行殘疾等級鑑定,讓殘疾人士在家門口就可以進行殘疾等級鑑定,享受貼心又暖心的服務。按照規定,辦理殘疾人證需本人帶相關證件到鎮殘聯領取殘疾評定表,經專業醫師進行殘疾鑑定才能進行辦證,很多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不方便到區人民醫院進行評殘鑑定。針對這一情況,桑村鎮積極深入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家中為其提供上門服務,在進行鑑定的同時,積極宣傳各項扶殘惠殘政策。
  • 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 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視頻...
    9 月 10 日是在全國第 36 個教師節;9 月 9 日," 最美特師風採,青春洋『益』舞臺 " 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在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舉辦。從近百名特教老師中選出的 10 名教師進行了舞蹈、歌曲、兒童故事、朗誦等多種形式的展示。
  • 為「折翼天使」修復「飛翔的翅膀」我區建立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孩子是家庭、社會的未來,康復一名殘疾兒童,就能解放一個家庭,就能點燃一個家庭的希望。近年來,銅梁區殘聯積極推動殘疾兒童康復事業發展,制定出臺了《銅梁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細則》,將非貧困殘疾兒童也納入救助範圍,最大限度地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健康成長。
  • 「兒童主任」化身「免費私教」,上門解決「網課難」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通訊員 吳光霞/文、圖9日,記者從渝北區民政局獲悉,為全面掌握疫情期間留守兒童學習情況,渝北區茨竹鎮、龍興鎮、古路鎮的兒童主任利用疫情防控之餘,排摸鎮上留守兒童上網課的問題和需求,並上門傳遞「愛心」。
  • 四川省儀隴縣合作小學教師張福勝:課堂搬進了殘疾學生家裡
    在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就有一個現實版的「一個都不能少」故事,儀隴縣合作小學教師張福勝送教上門,把課堂搬進重度殘疾學生的家裡,開設了家庭課堂,確保孩子的受教育權。張福勝的送教對象是個四肢殘疾、智力發育不全的多重殘疾男孩小程,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語言表達不清楚、脾氣暴躁且好動。
  • 特別的日子特別的愛 困難兒童喜收「微心願」禮物
    坐在兒童書桌前,六橫臺門四年級女生、智力殘疾人小夏覺得寫字、畫畫從此更快樂了。她有一個還沒上學的弟弟,父親打零工,母親在家照顧孩子,他們家是低保邊緣戶。「家裡只有老式的成人寫字檯,高度不適合孩子。姐弟倆收到愛心人士送來的兒童書桌、檯燈和書包後非常高興,真的很感謝愛心人士!」小夏的母親對記者說。
  • 幸福其實很簡單——記八面山完小送教上門活動
    送教上門,既是送教,也是送「幸福」。11月19日,這是我們本學期第6次為龍祉祺和張晨曦同學送教。原因是因為上周為他們送教的時候他們說想吃巧克力。看著孩子們單純又無邪的面龐,說著如此簡單卻在他們看來是一件極幸福的事,我們這次專門帶著他們喜愛的巧克力去的。
  • 山村教師送教上門陪學生居家戰疫
    3月3日,《教育導報》記者跟隨她親歷了送教上門的過程。 雞冠山小學疫情期間送教上門 孟春時節,崇州市雞冠山小學背後的山頂上,還能看到皚皚積雪,山腳下的校園在晨風中顯得有些清冷。
  • 情系殘疾兒童,鹽城愛心人士送溫暖
    主辦方與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及殘疾兒童穿插進行「關愛殘疾兒童、身殘志堅、勵志成才等系列互動活動,引導大家重身教、育品德、尊重殘疾兒童、保護殘疾兒童的良好風尚。好人愛心志願者團隊與康復醫護人員在「四大醫聖」雕像前,開展相關傳承活動亭湖區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向好人愛心團隊贈送贈錦旗好人愛心志願者等現場向60名殘疾兒童贈送玩具、食品、書籍,與100多名殘疾家庭結成「愛心陪伴、助殘增收」友好對子,進一步鞏固提升雙方達成的《幫扶殘疾兒童家庭提高收入計劃
  • 應救盡救,應教盡教!讓殘疾兒童回歸感知社會
    對於殘疾兒童來說,從小接受專業的康復訓練和學習,是他們提早感知社會的重要環節。在綿陽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訓練部,老師們正在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教學。「我們會根據孩子們的殘疾程度進行取長補短式的教學,比如說讓語言能力弱的孩子跟語言能力強的孩子一起學習。另外,針對自閉、智力發育遲緩以及腦癱的孩子,我們會採取多感官訓練,通過聲光電的刺激,改善腦癱孩子肢體姿勢異常及肌肉異常,增強他們的注意力,促進他們智力發育。」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訓練部老師遊棠柳介紹。
  • 送上門的福利 小心被詐騙
    據老人的鄰居王先生介紹,他早上從外面返回時大約11點,一群年輕男女提著黑色大包小包,敲開獨居老人家門,自稱是工會專程上門送福利來了。正當李老太太高興地請他們進入屋間時,王先生忽然感到有些疑惑。他立即上前攔住,並要求他們拿出工作證。在王先生的認真盤問下,這群男女支支吾吾拿不出相關證明。後在王先生提醒下,獨居老人謝絕該送上門的福利,這群男女便迅速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