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案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2020-12-12 舜網教育

  

  遼寧丹東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90後」特教老師。新華社發

  

  西施故裡「最美特教教師」。新華社發

  

  海口市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特教老師在上課。新華社發

  也許,沒有什麼壓力比做一名殘疾兒童的家長更大了。

  家住深圳市的戴女士育有一個患自閉症的兒子,儘管孩子具有初步的認知能力,但和普通的學齡兒童相比,交流能力、自理能力還是有很大差別。用她的話說,兒子是她「終其一生都要背起的擔子」。

  今年9月,這個擔子「被減輕了一半」,家門口的小學願意接收這個男孩隨班就讀,他可以和所有適齡兒童一起入學。得知這個消息,戴女士心頭不由一松:「我知道長路漫漫,但是這有希望的一大步邁出去了,就是最大的欣慰。」

  這也許是改變一個殘疾兒童人生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殘疾兒童教育跨出的一大步。今年6月,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殘疾兒童和每一個學齡兒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告訴記者,近年來,教育部指導各地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就讀、送教上門及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落實「一人一案」,精準做好教育安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穩步提高,達到95%以上。

  隨班就讀:「我們不會把特殊兒童當作『特殊』對象」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是當地比較知名的「優質資源學校」,從創建之初開始,這所學校就致力於面向學區內所有適齡兒童,提供融合教育。「只要符合上學條件,就應收盡收。」校長黃權告訴記者。

  從2013年第一批孩子入學,已經過去了7年。「我們的教師不是『教書匠』,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而是要教會同學們『包容大愛』。我們希望殘疾兒童少年有融入社會的能力,希望普通兒童能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養成接納包容的品質,達到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提升。」黃權說。

  融合教育是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一起成長的教育,從2013年開始,50%左右的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成長,7年來,這個數字始終保持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師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顧定倩認為,這是《意見》給全社會帶來的信號,「普通學校已經成為接收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的主要力量。」

  走進校園,只是第一步。黃權告訴記者,他們依託福州教育學院的專業研究人員為每個孩子進行初步評估,上午隨大班學習,下午上音、體、美等課程,建立和同伴之間的關係。「殘疾兒童少年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未來還要融入社會成長。對於這些孩子,能融合的全面融合,有需要個訓的就個別訓練。我們每個班級的老師,都有AB兩套教案,A教案針對普通兒童,B教案針對特殊兒童。」黃權說。

  當然,他們也遇到過一些困難,也許是融合教育的普通學校遇到的「共性困難」。「進入學校之後,每個人都要有整體的觀念。不僅老師需要育人,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工友、阿姨等,都要承擔起育人的職責。接納殘疾兒童,不只是老師接納,全學校都要接納。」黃權告訴記者。

  只有擁有「整體觀念」,同班同學才會在衝突中有更多包容,同學家長才會在衝突後有更多體諒。「我們不會把殘疾兒童當作『特殊』對象,我們強調的是整個班級的提升,而不是殘疾兒童怎麼培養教育,不過分關注,只按需培養,對他們來說才是更好更合適的教育。」

  特教學校:「只要孩子被送到學校來,就做到0拒絕」

  並不是所有的適齡殘疾少年都適合普通小學,一些重度聽力障礙、視力障礙和一部分中度到重度心智障礙的孩子需要去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專業教育。同樣,在特殊教育領域,這也是今年的一步跨越——實現30萬人口上、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江西省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就專門招收「聽力障礙」和「心智障礙」的孩子。在這所學校,有29名教師,114名在校生,加上工勤人員,生師比可以達到1:3。校長黃紅豔告訴記者,只要家長願意接送孩子,只要孩子被送到學校來,我們就要做到「0拒絕」。

  「每一個地方的特殊教育學校,都是當地的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我們也不例外。除了自己學校的教學任務,我們還承擔著為普通學校提供教師培訓和巡迴指導的任務。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比例升高後,普通學校教師對於殘疾兒童教育上的難點我們都會給予指導。一些重度障礙同時伴有多種疾病的兒童,無法走出家門,我們會和普通學校一起提供送教上門的工作。」黃紅豔說。

  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為了殘疾兒童能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

  有這樣一組數字,可以窺見特殊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特教學校2192所,比2013年增加259所,增長約13.4%;在校生79.5萬人,比2013年增加42.6萬人,增長約115.9%。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約達95%,殘疾人接受學前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機會不斷擴大。

  特殊教育:教師後續培訓資源短缺問題亟待關注

  在特殊教育領域,還有哪些困難待解?在普通學校,黃權的心聲是,希望有更多教師培訓的機會。「每一個殘疾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逐個案例去剖析,幫助教師備課。儘管我們和北京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都有合作,但是後續的教師培訓還需要更多指導。一些教師接觸這方面的知識較少,存在一定的職業焦慮。」黃權說。

  後續的師資培訓,也同樣是黃紅豔心頭最重要的事。7年前,從普通學校轉來剛成為一名特教教師的時候,她最焦慮的也是備課資源少,成長空間有限。「在普通學校,我想教好一課,從網絡上搜索,能有很多優質資源,甚至優質課比賽實錄、教師點評應有盡有。特殊教育備課資源少,案例的可推廣性小,大多數情況下依靠的是教師本人的職業經驗,這讓我們在後期提升上有一定困難。」黃紅豔告訴記者。

  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除了學科知識要懂,康復知識也要懂,除了教生活適應、生活語文、生活英語,還有基本的護理常識。「教師的成就感大多數來自學生學會知識後的職業自豪和滿足,在特殊教育行業,我們收穫這份滿足十分困難,在評職稱方面,我們也很難拿出像普通學校教師那樣像樣的成績。」黃紅豔希望,能有更多提升特殊教育教師自豪感的空間。「普通學校的教師有職業技能、優質課的比賽,我們特殊教育同樣需要這類同行交流,一方面能提升榮譽感,另一方面交流經驗,共同成長。」黃紅豔說。除了師資培訓上面臨的困難,黃紅豔談道;「我們作為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我們希望培訓能進一步系統化,需要有專門的編制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在特殊教育人才培養上,黃紅豔希望師範大學在教法技能培訓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讓老師留得住、用得好。

  呂玉剛告訴記者,教師們的心聲都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同時,他還談到正在開展的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20—2025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的重要要求,加大政策、資金、項目對特殊教育的傾斜,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工作機制,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殘疾學生資助水平,保障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河南殘疾兒童入學出新規:將隨班就讀納入普及義務教育工作
    【應隨盡隨,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哪些少年兒童適合隨班就讀?我省明確,隨班就讀對象是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言語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及其他類別的殘疾兒童少年。
  • 送教上門,讓殘疾兒童享受「特別的愛」
    為了使每一個特殊兒童都享受到教育的權利,今年以來,連雲港市殘聯將教育扶貧作為重點工作,聯合教育局共同組織教師針對因重度殘疾、多重殘疾而無法到校學習的兒童開展上門送教活動,讓殘疾兒童享受「特別的愛」。11月20日,灌雲縣特教學校趙華中老師又一次來到殘疾兒童徐正杰家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活動。趙華中老師根據孩子的智力和認知能力,同孩子做遊戲,與孩子進行了師生互動,認真教孩子認識物品顏色、學習認識數字,並送上了學校為孩子精心準備的必備學習用具、作業本、文具大禮包等 。12月4日, 趙老師又來到徐正杰家。這次,趙老師特意為孩子帶去了練字本、口算本等學習用品。
  • 貴安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
    一、協調局和鄉鎮人民政府統籌入學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關於義務教育實行:「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 學校劃片、入學年齡…中小學招生政策來了!
    ,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做好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小學入學 我縣小學依據適齡兒童戶籍地址,嚴格按照「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招收新生。
  • 「媒體報導」為折翼天使修復飛翔的翅膀 促進殘疾兒童健康成長
    「十三五」以來,我市建立了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扶持和精準服務機制,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穿上小背心,可是怎樣呢?有點小,不過還是挺漂亮的……」畫面上的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是聽障兒童,他們如同「折翼天使」,有嘴,卻喊不出爸爸媽媽,有耳,卻聽不見美妙的聲音……對於他們而言,進行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幫助恢復或補償損傷功能,是奔向夢想的重要途徑。而0-6歲殘疾兒童康復被稱為搶救性康復。
  • 門頭溝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實施細則
    根據教育部、北京市教委關於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總體部署,依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京教基二〔2020〕5號),為依法保障本區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益,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批准,現就2020年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制定如下實施細則。
  • 大興區殘疾兒童的福音來了
    12月11日大興區兒童康復部病區迎來第一位住院小患兒標誌著兒童康復部全面開診為充分滿足轄區殘疾兒童康復的需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聯合區殘聯康復部作為大興區唯一一所公立的綜合兒童康復機構,集康復門診、康復病房、日間託養為一體。康復團隊由大興區首席專家修青永和多名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級職稱醫師、業務骨幹組成,包括兒科醫師、兒童保健醫師、中醫醫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教師、幼兒教師、心理治療師、康復護理等多學科專業技術人員。
  •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
    一、總體要求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等法律規定,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堅持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規範招生入學行為,堅決禁止「掐尖」招生,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 邰麗華委員:積極推進融合教育,禁止任何基於殘疾的教育歧視
    據邰麗華介紹,1994年原國家教委(教育部)頒發的《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隨班就讀辦法》)為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普通學校保障殘疾兒童教育權提供了全面的實踐指導,尤其在推進隨班就讀和融合教育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班就讀辦法》已出臺26年,當時的一些規定和指引已經不符合今天推進融合教育的現實需要。
  • 市教育局關於印發《2020年黃州城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方案》的通知
    一、總體要求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政府法定責任,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維護正常招生和辦學秩序,促進黃州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二、工作原則(一)堅持免試入學。
  • 為「折翼天使」修復「飛翔的翅膀」我區建立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孩子是家庭、社會的未來,康復一名殘疾兒童,就能解放一個家庭,就能點燃一個家庭的希望。近年來,銅梁區殘聯積極推動殘疾兒童康復事業發展,制定出臺了《銅梁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細則》,將非貧困殘疾兒童也納入救助範圍,最大限度地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健康成長。
  • 2020年龍泉驛區小一新生入學報名登記點出爐
    一、登記對象龍泉驛區戶籍,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前年滿六周歲(2014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適齡兒童。適齡兒童法定監護人已於5月11日至22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 (網址:http://ywzsrx.cdzk.org/)完成小學招生入學網上信息採集。
  • 素媛案罪犯趙鬥淳出獄:一圖告知,現實中兒童性侵要比電影還可怕
    我想這個問題或許現在成為韓國人的一個謎題。韓國電影《素媛》中對兒童實施性暴力的罪犯原型趙鬥順在12日刑滿出獄,現年68歲的趙鬥順在2008年12月對年僅8歲的女童實施綁架、性侵以及毆打等暴行,導致受害者身體遭受嚴重的傷害,終身殘疾。
  • 「堅果」少年成長起航 萬柏林區第二實驗小學入學禮儀式感滿滿
    「堅果」少年成長起航 萬柏林區第二實驗小學入學禮儀式感滿滿 2020-09-12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殘疾兒童回歸感知社會
    對於殘疾兒童來說,從小接受專業的康復訓練和學習,是他們提早感知社會的重要環節。在綿陽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訓練部,老師們正在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教學。「我們會根據孩子們的殘疾程度進行取長補短式的教學,比如說讓語言能力弱的孩子跟語言能力強的孩子一起學習。另外,針對自閉、智力發育遲緩以及腦癱的孩子,我們會採取多感官訓練,通過聲光電的刺激,改善腦癱孩子肢體姿勢異常及肌肉異常,增強他們的注意力,促進他們智力發育。」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訓練部老師遊棠柳介紹。
  • 邵東市心靈星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關愛殘疾兒童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0日訊(通訊員 禹峰)今年,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列入全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為使項目順利實施,超額完成任務,邵東市心靈星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堅持優質高效地做好孤獨症兒童的康復工作。 今年3歲的佳佳,是一名自閉症患者,未出生前的佳佳有個哥哥,也是「自閉症」患者,當年她父親為哥哥四處求醫,導致傾家蕩產,傷心絕望的父親帶著16歲的兒子一起跳海身亡。
  • 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 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視頻...
    9 月 10 日是在全國第 36 個教師節;9 月 9 日," 最美特師風採,青春洋『益』舞臺 " 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在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舉辦。從近百名特教老師中選出的 10 名教師進行了舞蹈、歌曲、兒童故事、朗誦等多種形式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