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疫情下銀行信用卡不良抬頭 難以識別需延期人群

2020-12-05 騰訊網

來源 | 新流財經Pro

作者 | 古月龍天

在疫情肆虐的環境下,目前銀行信用卡中心最為關注的是什麼?

擔憂線下信用卡消費額驟減?焦慮信用卡新增發卡規模量?還是疫情緩和過後難以控制的不良率?

市場預計,銀行信用卡等與線下消費相關的收入會受到衝擊,信用卡新開戶數也將有較大回落,但最為受到關切的仍然是信用卡的風控模塊。

持卡人降薪待工,信用卡風控「如臨深淵」

儘管眾多銀行提出針對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受感染被隔離等多個人群的信用卡還款做適當調整,如給予延期還款、減免利息、不收取違約金、不納入徵信等多種措施,但在具體落地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差異。

「醫護人員、政府人員以及新冠患者的身份較為容易確認,這部分人群可以按照政策指引給予一定的傾斜措施。但對於受疫情隔離影響收入的人群則難以有效操作。」某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從業者李靜表示,「雖然央行公示了四類可延期人群,但金融機構很難界定具體哪些是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

「沒戲!我們家裝修貸和房貸的延期申請被駁回了。」一家中小房地產公司的辦公室白領溫芳表示,自己日前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已單方面提出降薪通知,而自己的丈夫也正處於降薪待工階段,如今只發放基本工資的七成。

實際上,在這次疫情作用下,部分銀行對暫時失去收入人群申請延期的態度比較謹慎。因為疫情的波及面實在太廣,存在還貸延期需求的人群可能大大超出預期。

「很多人的還款設置與其工資發放周期一致,現在很多企業普遍延期復工,工資不能正常發放,或者暫時失去收入來源者大有人在,銀行是否要為這類人群開展優惠措施仍有待商榷。」李靜表示。

在李靜看來,一旦出現了逾期,客戶雖不好過,但銀行更不好過。

現階段,由於銀行的催收人員仍無法到崗,催收工作無法得到錄音,客戶資料也無法在公開網絡上傳輸,那麼銀行的催收將註定不能遠程辦公,整體金融機構的貸後工作不好開展。

此外,貸後催收這一塊兒本身就被政策輿論所纏繞,再加上目前疫情對人們社會生活的負面作用,銀行和第三方貸後機構肯定不敢搞大動作,實際催收效果可想而知,必定會被繼續削弱。

而據李靜了解,目前已經有人或債務中介機構開始借疫情之名向金融機構「鑽空子」了。她認為,今年自己所處的信用卡部門將會面臨嚴峻考驗。

「在這次疫情過後,各銀行的信用卡部門不得不面對部分債務人違約,並最終進入貸後階段,雙方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全部消耗在漫長的司法訴訟環節。」對此,某第三方貸後機構市場主管孫珂也表示,債權人(銀行)不但要面對判決結果的不確定性,還要承擔高昂的時間成本。

其實,現在已有銀行信用卡開始迅速做出了反應,收緊額度,加強風控。

近期,黑貓投訴平臺曾多次反映,部分股份制銀行信用卡已出現直接降額的措施,用戶近期正常還款之後未被提示,信用卡額度直接被大幅調降。

有觀察者認為,這種銀行變相「抽貸」的行為或許存有爭議,但是也從側面反映銀行對後期信用卡風控的「如臨深淵」。

孫珂表示,信用卡屬於純信用、無抵押貸款的一種,針對存在較高風險客戶進行降低授信額度是銀行貸後風險管理體系的一個環節,對防範風險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銀行常態策略之一。

只不過,在疫情期間,銀行這一防範性措施容易被誤解,甚至產生一些輿論上的負面影響。

然而,市面上的確有跡象表明,疫情期間人們信用卡借新還舊的需求攀升,信用卡代還業務又再度抬頭。

在2019年11月末,銀聯發布了文件要求立即關停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一時之間信用卡代還平臺消跡於市場。

但借著年初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持卡者面臨還款壓力,進而再次催生出代還行業。

「代還只是將帳期延長而已,並不能改變持卡人的還款能力。所以,這次疫情很可能會將大部分代還人群最終變為逾期群體,因為疫情帶給持卡者的影響有可能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孫珂擔憂,今年信用卡的壞帳率將集中攀升。

線下展業無果,虛擬信用卡或借勢增長

「這次疫情對銀行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雖然官方表示能夠接受不良率適當提高,但所指的對象是小微企業貸款項目,並沒有針對銀行信用卡業務。」某股份制銀行消費金融部從業者林俊說道。

現在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不良仍在加速生成中,林俊認為,信用卡質量仍然在持續惡化,以交行、招行、浦發、平安四家銀行為例,2019年6月末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分別為2.49%、1.3%、2.38%和1.37%,分別較年初上升0.97、0.19、0.57和0.05個百分點,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則分別較年初增長47%、33%、34%和12%,增長勢頭不可謂不明顯。

「對於銀行而言,今年的業績任務並沒有變,信用卡除了面臨逾期不良的壓力外,新增業務規模的問題同樣凸出,現在距離一季度結束已經很近了,剩下三季度的工作註定會非常艱難。」

在林俊看來,逾期不良抬頭,疊加新增客戶乏力、交易量暴跌,分子分母「此漲彼伏」,帳面數據值得警惕。

那麼,現在信用卡展業到底有多難?

輕則是電話營銷信用卡被客戶冷嘲熱諷,重則出現線下推銷直接被客戶罵哭的情況。

「一邊忍受著折磨,一邊去折磨客戶。」其實大多數業務員並沒有選擇的餘地,既然公司布置了任務,那麼就要完成。

「現在線下很難展開,找不到客戶,客戶也不想見。」某信用卡中心人員表示,在如今這樣的環境下,信用卡傳統展業方式幾乎變得無所適從。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傳統金融機構加速擁抱網際網路金融的一次難得機遇。在這次加速推進中,虛擬信用卡可能成為強勢增長點。

由於現在人們的交易活動正在從線下轉移至線上,並且線上的場景正日益豐富,幾乎覆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所有細節,所以人們持有實體信用卡的需求變得弱化,只是由於習慣因素以及對網際網路接納意願的原因,虛擬信用卡一直缺少一次登堂的機會。

實際上,虛擬信用卡的從申請到最終審批相比於傳統信用卡要短上不少,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虛擬信用卡無需面籤這一環節,這一應景的功能在當下成為其硬核優勢。

現階段,傳統銀行一般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虛擬信用卡,提供閃付消費、掃碼消費、分期借款、以及提現功能等,有些甚至有消費返現的獎勵措施。

業內預計,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加速與金融科技機構的合作,推出類似的信用卡產品。

疫情帶來的是一場持久戰,提前暴露了銀行在網際網路化過程中需要優化的問題,如客戶無法去櫃檯面籤、如何線上獲客等,也成為銀行業當下最亟待補充的營銷短板。

那麼必然地,數位化科技將是解決上述痛點的鑰匙。藉助金融科技公司的線上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快速搭建線上客戶智能營銷,例如,虛擬營業廳、營銷直播、智能客服、遠程展業等。

據悉,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早前已結合小程序場景,落地了信用卡業務的虛擬營業廳,可在線上開展信用卡諮詢、分期申請等業務。

(以上人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民生信用卡中心」)高度重視,迅速響應,堅決落實監管部門要求,按照中國民生銀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對內對外實施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切實做到抗疫情、抓經營兩不誤、兩促進,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提供精準有力的金融服務。
  • 信用卡不良率飆升!銀行又一催收「新政」出臺,這類人要注意了!
    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3張,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7.57萬億元,環比增長 1.17%,卡均授信額度為2.35萬元。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不難看出,信用卡發行總量和授信總量仍在不斷增長,這也就意味著我國信用卡持卡人群在不斷增加,負債率也在不斷上升。
  • 平安銀行信用卡榮獲界面新聞2020優金融獎年度領先信用卡獎_綜合...
    作為平安銀行零售戰略轉型的尖兵,平安銀行信用卡以優異的表現獲選2020優金融獎-產品服務大獎。除了制定差異化應急金融服務方案,合理設置還款寬限期,與客戶共克時艱之外,平安銀行信用卡以多種形式助力實體經濟。
  • 農業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逾期發風險警告簡訊管用嗎?
    ,但受疫情影響,全國信用卡逾期率不斷上升。 11月27日,央行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906.63億元,環比增長6.13%。 作為四大行之一,農業銀行(601288.SH)的信用卡逾期情況較為嚴重。
  • 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穩健發展消費金融,勇當抗「疫」排頭兵
    來源:貿易金融作者:橙子同學來源:消費金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太多太多。直接衝擊了餐飲、旅遊、教育、零售等線下娛樂行業,而這些場景常常也是銀行信用卡的青睞之地。陳大鵬向記者透露,目前,大部分銀行的線下業務幾乎都受到影響,以家裝、旅遊、教育為代表的線下場景傳統上是信用卡客戶消費的主陣地。但今年春節以來,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目前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線下刷卡消費就金額而言仍是大頭。
  • B端C端齊發力 銀行求解信用卡存量困境
    3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線下信用卡展業和交易量近乎停滯,各家銀行均開啟了花樣「自救」。在線上瞄準C端加大推廣量持續獲客,線下則在合作方向上考慮全行業務,藉助優質資源幫扶B端商戶。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信用卡業務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在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衝擊波」的影響下,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商業銀行將會面臨經濟衝擊帶來的不良率提升問題,應提高預判能力,做好應對措施。
  • 招行信用卡榮獲《亞洲貨幣》「最佳信用卡銀行」
    近日,國際權威媒體《亞洲貨幣》揭曉2020年「中國零售銀行大獎」獲獎機構,招商銀行信用卡榮獲「最佳信用卡銀行」獎項。信用卡是零售銀行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獲得該獎項表彰的銀行,表明其在保持信用卡業務的增長方面領先同業,並在信用卡技術創新、用戶體驗、風險管理等方面表現卓著。
  • 為什麼有股份制銀行,正在悄悄調低你的信用卡額度?|愉見財經「伴讀」
    對「疑似風險人群」降額是一種風控措施,同時監管也要求銀行嚴格信用卡授信管理。這兩點都很好理解。可讓外界難以理解的是,為啥我這群友的確不屬於「疑似風險人群」,也被降額了呢?群裡還有些業外朋友的邏輯是,既然信用卡中心最近營收吃力,難道不應該乾脆多給些額度促使大家去消費消費刷刷卡嗎?
  • 銀保監通報:劍指銀行信用卡高額授信
    在銀行零售轉型的過程中,信用卡成為各大銀行爭奪的重點,為了提高信用卡發卡量以及擴張用戶規模,採取增大授信額度的策略,吸引新用戶並牢牢抓住老用戶。 在風險與效益之間,銀行也很難做到兩者兼顧,過分看重盈利,必然會使風險相應的增加。信用卡業務帶來的高額回報下,許多銀行放鬆了對風險的把控,以求多分割一點信用卡市場的蛋糕。
  • 信用卡「反催收」真能帶你平安上岸?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新冠疫情後,不少人收入受到影響,甚至失去收入來源,一時間,延期還款成為了不少人的訴求。為了照顧特殊人群,國家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相繼出臺合理延後還款期限措施,但卻被黑色產業鏈「反催收」聯盟有心利用,新型逃廢債方式迅速傳播。
  • 招商銀行的高端信用卡權益,需要你的努力才能獲得
    有數據顯示,當前中國高淨值人群的主體開始向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出生的20-40歲群體傾斜,相較於西方發達國家,中國高淨值人群的年輕化已經日趨明顯。正是在新經濟模式的推動下,讓更年輕的財富人群迅速崛起,同時他們也帶來了新的消費觀念,不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需要靠不斷原始積累獲得財富,因此他們的「財富觀」更趨向於自由與廣闊的選擇,這也是今天財富人群的年齡結構出現的巨大變化,它讓銀行開始對高端客群進行重新定義。
  • 銀行業有能力有辦法應對不良上升壓力
    上交所披露的半年報預約時間表顯示,絕大多數A股上市銀行選擇在8月下旬發布半年報。銀行業2020年上半年業績答捲成色幾何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銀行業專家均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影響下,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承壓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市場應當全方位、多角度看待銀行資產質量,而不必過於悲觀。
  • 信用卡封卡會有不良記錄嗎?新規下5類封卡場景,僅1類上徵信
    信用卡封卡不會產生任何不良記錄,包括銀行內部留存的風險記錄和人行徵信記錄。但首先要清楚,引發信用卡封卡的原因有5類情況,其中有1類原因則是因為人行徵信有了不良記錄,從而導致銀行信用卡中心進行了封卡操作。
  • 又一家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權益大幅縮水!
    近期除了廣發、民生、興業、華夏、中信等股份制銀行調整了信用卡積分累積方式,縮水了信用卡積分的權益外,城商行也有所動作了,重慶銀行近日發布積分規則調整的公告,信用卡積分累積縮小了10倍。客戶參與積分兌換活動、正在開展中的銀行卡優惠營銷活動及貴賓增值服務等所需扣除的積分值相應等比例縮減(例:調整前客戶兌換某禮品、參與某優惠營銷活動或使用某項增值服務需扣除1,000分,調整後扣除積分值為100分)。
  • 廣發銀行2019年年報公布:信用卡交易總額2.41萬億元
    廣發銀行2019年年度報告於4月30日正式披露,信用卡作為該行零售主力軍,業績表現搶眼。報告顯示,2019年,廣發信用卡累計發卡達到了8106萬張,總收入543.16億元,全年交易總額達2.41萬億元。
  • 多家銀行調整信用卡規則,線下刷卡還有春天?
    最早平安銀行宣布線下POS刷卡無積分平安信用卡發布了關於積分調整的公告,公告信息顯示平安銀行信用卡積分規則不再以MCC作為是否給積分的判定標準。說通俗點就是4月10日開始,POS機的線下交易不再給積分。
  • 信用卡分期費率打折,銀行連你想玩動物森友會都考慮到了!
    信用卡推銷廣告多了起來,消費貸能拼團,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打折,難道銀行開始放水了?撰文 | 昂格出品 | 支付百科多家銀行已經開始搶客了。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成效,隨著武漢解封,復工復產又邁上新臺階。在積極派發消費券的刺激下,各地消費情況開始上升,人們此前被壓制的消費欲望也開始復甦。
  • 中信銀行發布信用卡積分新規 航空消費積分已「貶值」
    2020年4月15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信用卡積分新規,對於網絡支付、線下刷卡商戶範圍均作出優化調整。首先,用戶通過銀聯雲閃付App、財付通、支付寶、美團支付、京東支付、小米支付、翼支付以及中信銀行「動卡空間」App等網絡渠道刷卡的積分累積將不設上限;其次,中信銀行新增了43個線下刷卡交易記積分的商戶類別。
  • 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零售PK 洗牌瘦身已在路上?
    據黑貓投訴顯示,2020年4月3日,用戶寒冰閃耀稱,2019年12月25日通過陽光惠生活app,花費50元購買海底撈100元代金券,由於疫情海底撈關門導致代金券過期,聯繫海底撈退款告知需讓光大客服退款,結果一直沒有退款途徑。
  • 深度盤點:中國信用卡發展史也是一部銀行科技進化史
    央行數據顯示,從2017年三季度開始,信用卡行業發卡量增速陡然下降,從近7%的高位一路跌至2019年一季度的0.63%,儼然從「盛夏」進入「寒冬」。與之相對應的,信用卡資產規模增量從2018年開始也進入下行通道。並且,信用卡的「不良」開始抬頭,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P2P、現金貸等整治所導致的共債風險加速暴露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