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高廣金勞模創新工作室
湖北地處長江中遊的南北過渡地帶,常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現梅雨天氣,多發生暴雨洪澇災害。今年,長江中下遊發生了建國以來與1954年、1998年類似的嚴重暴雨洪澇災害。自6月8日以來,湖北己經遭遇9輪強降雨天氣,造成大面積農田受澇,尤其是江漢平原和鄂東地區的累計降雨量達到800毫米,有的超過1000毫米,比1998年多300毫米左右,內澇外洪造成的災害嚴重。
據有關部門農作物受災情況調度,目前全省水田受災面積近1000萬畝,成災460多萬畝,絕收近100萬畝。為減輕災害損失,當務之急,要搶住季節,全力做好遭受澇災絕收稻田搶排積水、搶耕整田、搶時改種,選用早稻品種翻秋直播種植,抗災生產保面積,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自2010年到2018年,連續10年的早稻翻秋抗災直播品種篩選試驗顯示,在7月下旬用早稻翻秋直播,可奪得畝產量400公斤左右的稻穀產量。其栽培技術上要把好四關:
連續暴雨致仙桃市水田大面積被淹。
一是優選品種。早稻品種宜選用早季全生期110天左右的中熟高產品種,如常規早稻品種嘉育948、中早39、鄂早18、鄂早19、嘉早17、岡早秈11、浙輻802,雜交早稻可選用兩優287、兩優302、兩優76、兩優358、兩優1208、H兩優30、兩優3917、陸兩優173等品種,直播畝產可達400~500公斤。
二是搶住播期。搶在7月25日之前播種的,畝產可達450公斤以上,遲到7月30日播種的,畝產在300~350公斤。對7月底才能退水的田塊,可採取塑盤旱育拋栽,在7月25日前播種育秧,7月底至8月上旬拋栽。
三是合理密植。7月25日之前播種的,每畝基本苗保證在10萬至12萬,每畝用種量,依據種子千粒重和發芽率的高低而定,一般常規稻品種每畝用種6公斤左右,雜交稻品種每畝3~4公斤,並且隨播期的推遲,適當加大用種量。為確保足夠的基本苗,要做好種子處理,播種前在竹蓆上曬種1~2個太陽日,增強種子活性,提高發芽勢和發芽率;然後用戊唑·咪鮮胺1000倍液浸種8小時,撈起後放入清水中清洗,並用清水浸種16小時,再把種子撈起濾水後放在室內催芽,待芽根生長到半粒谷長時播種。
四是加強田管。主要抓好以下4點:
1.化學除草。播種後3天內,噴施封閉除草劑掃茀特(60%丙草胺乳油),封除雜草,在秧苗分櫱期,噴施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氯氟吡氧乙酸殺除稗草、千金子和闊葉雜草。
2.溼潤管水。播種至立針期,保持廂溝半溝水,分櫱期溼潤管水,播種後30天左右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櫱生長,拔節孕穗至抽穗期,遇高溫灌3~5釐米淺水,灌漿結實期灌「跑馬水」,保持田泥溼潤到成熟。
3.因苗追肥。每畝底施4O公斤水稻專用肥,秧苗3葉1心期追施分櫱肥,每畝撒施尿素5公斤,促分櫱、攻壯苗;曬田復水後根據秧苗葉色,追肥攻大穗,每畝施尿素3~4公斤+鉀肥5~6公斤;灌漿結實期結合噴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30-45公斤噴霧,對葉色淡綠脫肥的田塊,可加500克尿素根外噴施,促進籽粒灌漿飽滿,提高稻穀產量和質量。
4.防治病蟲。苗期防治稻薊馬和螟蟲;分櫱至孕穗期,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穗破口期至灌漿期,重點防治稻曲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等。
2020年7日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