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都昌8月7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程玉香 杜春泉)「各位種田大戶,我們現在採用的品種是早稻特早熟品種,因為現在季節到了,所以我們只有採取早稻常規品種來翻秋,生育期縮短,才能確保產量。」連日來,在都昌縣的沿湖鄉鎮,各退水田內,一派繁忙的景象,打田的農機把剛剛退出的水田進行翻耕整平,然後村民們在該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江洪的指導下,拋灑「早稻甬燦15」谷種。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時至立秋,再種晚稻風險較高,因晚稻生長期較長,如果在成熟期碰到寒流過早到來,將會嚴重減產。
農技人員正在指導村民拋灑育種技術(央廣網發 通訊員 提供)
都昌縣薌溪鄉種田大戶萬金財今年被淹了200多畝農田,眼看栽種的黃金期即將過去,心急如焚,在縣鄉救災應急小分隊排查中了解這一情況,及時為他免費送來了500多斤的「早稻甬燦15」谷種,並現場指導拋灑育種技術,避免了退水農田的拋荒。萬金財:「通過農技人員的田間指導,我搶種了200多畝翻秋種子,對糧食的豐收有了更大的信心。」
村民們正在搶種糧食(央廣網發 通訊員 提供)
7月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和鄱陽湖超歷史高水位運行等影響,都昌縣農作物洪澇受災情況嚴重,災情發生後,都昌縣第一時間成立災後生產自救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洪澇災後恢復生產自救工作方案》,免費發放糧種,全面啟動生產自救工作,抽調120餘名農業技術專家,針對退水較晚的農田,搶種了4.2萬畝的早稻翻秋水稻,最大程度降低農業災害損失。江西都昌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局局長周小華:「為了確保退水田塊,能夠退到哪種哪,並且種上糧食,我縣採取了早稻翻秋的技術,來滿足退水田塊的搶種,當前我們已經發放早稻翻秋種子27萬斤,這個早稻翻秋種子在當前種下去只有90天的生育期,能夠確保在安全的抽穗的時間期安全起穗,能夠達到產量要求,當前我們已經搶種了4.2萬畝的早稻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