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奇怪而且瑰麗的電影,首先它是一部戰爭片,其次是一部魔幻片。影片中有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是奧菲利亞生活的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戰火和疼痛的地方;還有一個是奧菲利亞幻想出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可以冒險、可以得到一絲慰藉。可是在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執導下,美麗童話世界根本不存在,童話和現實一樣殘酷無情。這兩者交織在一起,產生了扭曲和擰巴的世界觀。恰恰是這種有些變態的觀點,讓人們看到了美麗和奧菲利亞內心真實的感情。導演並沒有在影片中直接反戰,只是通過殘酷童話表達了戰爭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一個美麗的童話,一場遊擊軍反擊法西斯的戰爭,兩者交織在一起,扭曲而美麗。但這樣扭曲的魅力讓人看到一種感人的力量。
《潘神的迷宮》中兩條線索並進,但彼此沒有什麼交待,情節上交叉也不多的狀況。在我看來,潘神這條線索,根本是一個巨大的隱喻,它似乎是一個另類的評論者,在電影的中間,不斷地對現實毫不留情地諷刺,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絕的部分。首先,奧菲利亞在去營地的途中,撿起那個神像的殘部是它的眼睛。眼睛!她把神像的眼睛歸位了,讓你想到什麼了呢?其次,導致古樹枯死的蛤蟆,骯髒,貪婪。一個巨大的充滿粘液汙穢醜陋的蛤蟆,一顆本來鬱郁的大樹卻在蛤蟆的寄生下枯死,本片發生在弗朗哥獨裁下的西班牙,這又能聯想到什麼呢?殺死蛤蟆之後,拿到金鑰匙,金鑰匙開啟的門,可以拿到一把鋒利的匕首。第二關任務裡,壁畫上全部是怪物各種殺人的場面,奢侈的餐桌和盛宴,潘神再三警告不要吃那裡的東西——這是在告誡奧菲利亞不要受物質的誘惑。第三關任務裡,非常具象徵性意義的孩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女血統的孩子),為了保護這個新生的孩子奧菲利亞寧願犧牲自己。
片子中多次提到「父親」這個概念,奧菲利亞的生母已開始要她叫「父親」,後來又要求她「服從」他,可是奧菲利亞堅決地說「他不是我的父親」,在現實線索中,奧菲利亞說「我的父親是一個裁縫」,而在魔幻線索中,她的父親是地下王宮的國王。然後在影片的結尾處,奧菲利亞的生母和一個形象特光輝的白鬍子老頭成為她的父母,她母親的臺詞是「到我這裡來,坐到你父親身邊去,他已經等你很久了」。我覺得當奧菲利亞的母親把曼德拉草扔進火堆裡時說得好:「你也漸漸長大了,你會發現生活跟你的童話故事不一樣,這個世界是個殘酷的地方,你會知道這一點,即使你會收到傷害,奧菲利亞,魔法不存在,對你,對我,對任何人都不存在!」事實就是如此,事實上根本沒有童話,童話是比現實更殘酷的現實。一個民族,要在強權下重新抬頭,要的是擦亮眼睛,認清淵源(父親),雖然這個新生兒流淌著一半邪惡的血,但是因為有奧菲利亞(國家的女性指代)的保護,最終會走出現實的迷茫(迷宮),得以生存下來。若沒有小女孩單純的眼睛,那些讓人完全放鬆警惕的精靈和潘神,另一條線索就不會顯得那麼暴戾和殘酷。我在幾處殺戮鏡頭前還閉了眼,細想想,其實也不如一些真正的戰爭片那麼血淋淋。可是有了另一方的襯託,似乎格外讓人不忍心。
另一方面,那些戰爭,槍聲,恐怖的雨夜益發襯託出魔幻世界的可貴,那是一個可以逃避現實的去處,事實上,奧菲利亞也確實通過這一方法,逃避她雖年幼卻必須遭遇的種種殘忍的局面。潘神的身份很有趣,他自稱是奧菲莉亞的僕人,可卻握有考察主人的大權,如果主人不能完成任務,他可以把她毫不客氣地關在門外。他更像一個先知,一個高高在上俯瞰人類的精神導師,他坐實了人們關於天堂的夢想,並且指出了通往天堂的具體道路。只不過,正如片名所暗示的那樣,天堂如同一個迷宮,而公主又在塵世中迷失太久,你走得進去,卻不一定走得出來。先知的小門關上了,公主在塵世逗留太久,已經腐化變質了,潘神憤怒地咆哮道:墮落的人類不配享有高尚的王國!可是,在後世的我們看來,奧菲莉亞又是多麼無辜啊,天堂既然不能到達,那就等於不存在,既然註定不能立地成佛,那又何必拿什麼天堂來誘惑人,拿什麼任務來考驗人?在沙漠中追逐海市蜃樓,只有讓人死得更快。所謂先知,實際就是個騙子。
轉眼之間,奧菲莉亞被所有的人都拋棄了。潘神抨擊了一通人心不古之後,消失在角落的黑暗之中。繼父維達爾呢,早就把她看成異類了,恨不得給她一腳踹出家門去。卡門,奧菲莉亞最熱愛最想幫助的母親,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女兒的好意,直接把那一套斥為巫術,一把火燒了曼德拉草,可是單靠她自身,又實在不足以分娩未來,在一場劇烈的難產之後,耗盡元氣死去了。奧菲莉亞孤獨地坐在弟弟身旁,理想主義的所有道路都走到了盡頭,她太愛幻想,不能容於現實,她又不能捨棄欲望,也不能進入地下,她想要幫助別人,可最終往往是害了人家。她一定會懷念那顆曼德拉草,一輩子都夢想變成人形,卻從來沒能美夢成真。此時,在奧菲莉亞的世界之外,政府軍和遊擊隊乒桌球乓打得正熱鬧。影片裡的遊擊隊實在談不上有多正面,他們跟維達爾一樣殘暴,一樣無情,仿佛不是為了正義,而僅僅是一場改朝換代。就在決戰前夜,潘神又一次出現了。潘神這次的出現可真是一個謎,既然公主已經變質了,那又何必再來拯救她?就算是要拯救她,天堂又怎麼能夠接納她?當奧菲莉亞穿過激烈的戰鬥把弟弟抱進迷宮,潘神卻指示她用孩子獻祭時,謎底恍然揭開:理想者有理想者的天堂,變質者有變質者的天堂,只要捨得犧牲「未來」,一樣可以有一個墮落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