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童話系列——《潘神的迷宮》盤踞層層重暗喻?

2021-01-10 海角的文學

一部奇怪而且瑰麗的電影,首先它是一部戰爭片,其次是一部魔幻片。影片中有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是奧菲利亞生活的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戰火和疼痛的地方;還有一個是奧菲利亞幻想出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可以冒險、可以得到一絲慰藉。可是在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執導下,美麗童話世界根本不存在,童話和現實一樣殘酷無情。這兩者交織在一起,產生了扭曲和擰巴的世界觀。恰恰是這種有些變態的觀點,讓人們看到了美麗和奧菲利亞內心真實的感情。導演並沒有在影片中直接反戰,只是通過殘酷童話表達了戰爭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一個美麗的童話,一場遊擊軍反擊法西斯的戰爭,兩者交織在一起,扭曲而美麗。但這樣扭曲的魅力讓人看到一種感人的力量。

《潘神的迷宮》中兩條線索並進,但彼此沒有什麼交待,情節上交叉也不多的狀況。在我看來,潘神這條線索,根本是一個巨大的隱喻,它似乎是一個另類的評論者,在電影的中間,不斷地對現實毫不留情地諷刺,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絕的部分。首先,奧菲利亞在去營地的途中,撿起那個神像的殘部是它的眼睛。眼睛!她把神像的眼睛歸位了,讓你想到什麼了呢?其次,導致古樹枯死的蛤蟆,骯髒,貪婪。一個巨大的充滿粘液汙穢醜陋的蛤蟆,一顆本來鬱郁的大樹卻在蛤蟆的寄生下枯死,本片發生在弗朗哥獨裁下的西班牙,這又能聯想到什麼呢?殺死蛤蟆之後,拿到金鑰匙,金鑰匙開啟的門,可以拿到一把鋒利的匕首。第二關任務裡,壁畫上全部是怪物各種殺人的場面,奢侈的餐桌和盛宴,潘神再三警告不要吃那裡的東西——這是在告誡奧菲利亞不要受物質的誘惑。第三關任務裡,非常具象徵性意義的孩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女血統的孩子),為了保護這個新生的孩子奧菲利亞寧願犧牲自己。

片子中多次提到「父親」這個概念,奧菲利亞的生母已開始要她叫「父親」,後來又要求她「服從」他,可是奧菲利亞堅決地說「他不是我的父親」,在現實線索中,奧菲利亞說「我的父親是一個裁縫」,而在魔幻線索中,她的父親是地下王宮的國王。然後在影片的結尾處,奧菲利亞的生母和一個形象特光輝的白鬍子老頭成為她的父母,她母親的臺詞是「到我這裡來,坐到你父親身邊去,他已經等你很久了」。我覺得當奧菲利亞的母親把曼德拉草扔進火堆裡時說得好:「你也漸漸長大了,你會發現生活跟你的童話故事不一樣,這個世界是個殘酷的地方,你會知道這一點,即使你會收到傷害,奧菲利亞,魔法不存在,對你,對我,對任何人都不存在!」事實就是如此,事實上根本沒有童話,童話是比現實更殘酷的現實。一個民族,要在強權下重新抬頭,要的是擦亮眼睛,認清淵源(父親),雖然這個新生兒流淌著一半邪惡的血,但是因為有奧菲利亞(國家的女性指代)的保護,最終會走出現實的迷茫(迷宮),得以生存下來。若沒有小女孩單純的眼睛,那些讓人完全放鬆警惕的精靈和潘神,另一條線索就不會顯得那麼暴戾和殘酷。我在幾處殺戮鏡頭前還閉了眼,細想想,其實也不如一些真正的戰爭片那麼血淋淋。可是有了另一方的襯託,似乎格外讓人不忍心。

另一方面,那些戰爭,槍聲,恐怖的雨夜益發襯託出魔幻世界的可貴,那是一個可以逃避現實的去處,事實上,奧菲利亞也確實通過這一方法,逃避她雖年幼卻必須遭遇的種種殘忍的局面。潘神的身份很有趣,他自稱是奧菲莉亞的僕人,可卻握有考察主人的大權,如果主人不能完成任務,他可以把她毫不客氣地關在門外。他更像一個先知,一個高高在上俯瞰人類的精神導師,他坐實了人們關於天堂的夢想,並且指出了通往天堂的具體道路。只不過,正如片名所暗示的那樣,天堂如同一個迷宮,而公主又在塵世中迷失太久,你走得進去,卻不一定走得出來。先知的小門關上了,公主在塵世逗留太久,已經腐化變質了,潘神憤怒地咆哮道:墮落的人類不配享有高尚的王國!可是,在後世的我們看來,奧菲莉亞又是多麼無辜啊,天堂既然不能到達,那就等於不存在,既然註定不能立地成佛,那又何必拿什麼天堂來誘惑人,拿什麼任務來考驗人?在沙漠中追逐海市蜃樓,只有讓人死得更快。所謂先知,實際就是個騙子。

轉眼之間,奧菲莉亞被所有的人都拋棄了。潘神抨擊了一通人心不古之後,消失在角落的黑暗之中。繼父維達爾呢,早就把她看成異類了,恨不得給她一腳踹出家門去。卡門,奧菲莉亞最熱愛最想幫助的母親,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女兒的好意,直接把那一套斥為巫術,一把火燒了曼德拉草,可是單靠她自身,又實在不足以分娩未來,在一場劇烈的難產之後,耗盡元氣死去了。奧菲莉亞孤獨地坐在弟弟身旁,理想主義的所有道路都走到了盡頭,她太愛幻想,不能容於現實,她又不能捨棄欲望,也不能進入地下,她想要幫助別人,可最終往往是害了人家。她一定會懷念那顆曼德拉草,一輩子都夢想變成人形,卻從來沒能美夢成真。此時,在奧菲莉亞的世界之外,政府軍和遊擊隊乒桌球乓打得正熱鬧。影片裡的遊擊隊實在談不上有多正面,他們跟維達爾一樣殘暴,一樣無情,仿佛不是為了正義,而僅僅是一場改朝換代。就在決戰前夜,潘神又一次出現了。潘神這次的出現可真是一個謎,既然公主已經變質了,那又何必再來拯救她?就算是要拯救她,天堂又怎麼能夠接納她?當奧菲莉亞穿過激烈的戰鬥把弟弟抱進迷宮,潘神卻指示她用孩子獻祭時,謎底恍然揭開:理想者有理想者的天堂,變質者有變質者的天堂,只要捨得犧牲「未來」,一樣可以有一個墮落天堂。

相關焦點

  • 再刷《潘神的迷宮》:暗黑童話裡虛幻與現實的交替,你看懂了嗎
    《潘神的迷宮》可謂是託羅電影風格的完美展現,怪物潘神,奇幻略帶黑暗的童話世界,西班牙法西思政權的壓迫,以及託羅在電影中給予弱小群體希望與力量都能從電影中解讀出來,造就了這部託羅的經典電影。01 雙線敘事手法,把童話和現實緊密構建在一起,締造了不一樣的託羅「怪物世界」1、童話線:奧菲麗婭的童話世界,唯美、夢幻下蘊含著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童話往往都屬於孩子,所以對於幼年喪父,不得不陪同懷孕的母親去投奔繼父的奧菲麗婭來說,潘神的迷宮這個童話世界才是她心靈的真正寄託
  • 解構《潘神的迷宮》一部寫給成年人的暗黑童話,魔幻也是現實
    《潘神的迷宮》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由吉爾莫·德爾·託羅編劇兼導演的一部充滿了魔幻色彩的影射戰爭的電影,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環太平洋》《刀鋒戰士2》《魔鬼銀爪》等。本片在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獲得了6項提名,包括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配樂,並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化妝、三項大獎。
  • 新書速遞《潘神的迷宮》
    沒有更美好的童話,只有更殘酷的現實等待十三年,終於看懂《潘神的迷宮》.1944年的西班牙籠罩在法西斯獨裁的陰影下,女孩奧菲利婭幼年喪父,母親嫁給了暴虐的法西斯軍官,懷有身孕後便帶著女兒來到軍官在林間的駐地待產。在戰爭的恐怖中,奧菲利婭發現了一座地下迷宮,詭秘的潘神就在那裡等著她。
  • 電影推薦:潘神的迷宮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潘神的迷宮,這是一個暗黑風格的魔幻現實主義故事,或者簡稱為黑色童話,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地下王國的公主如何重回故國,第二條則是革命鬥爭,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西班牙,當時內戰已經結束,勇敢的武裝分子成立了遊擊隊,反抗獨裁的法西斯政權,而法西斯政權則建立了基地進行武裝鎮壓,整個國家都處在壓迫的黑暗陰影裡,在這樣的背影下,主人公奧菲莉婭是個沉迷於童話的小女孩
  • 《潘神的迷宮》背景詳解,一部結局和現實背道而馳的電影
    其實大路在觀影之後還是比較失望的,因為這部影片的導演是吉爾莫·德爾·託羅,曾經拍過《地獄男孩》、《刀鋒戰士2》等經典電影的著名導演,尤其是他的《潘神的迷宮》,曾讓大路一遍又一遍刷的無法自拔。相比較之下,《水形物語》就顯得十分平淡了。
  • 《潘神的迷宮》,獨樹一幟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現實與夢幻的交融
    似乎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但是隨之展現的卻是一段「血淋淋「的現實,由此開始了現實與魔幻的交融。 影片在敘事策略上採用了雙線敘述的第三人稱視角,一條線以奧菲利亞的迷宮探險為線索,在「歧途之書「的引領下完成對她恢復身份的任務考驗,一條線以繼父維達對遊擊隊的搜捕、圍剿展開,奧菲利亞受到維達在現實世界的控制,繼而逃亡到潘神的迷宮尋求心理安慰,連接起現實與幻想世界的正是迷宮本身,這兩條敘述主線一個以兒童的視角為觀察點
  • 《潘神的迷宮》,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處理,你會更加認同這部影片
    《潘神的迷宮》,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處理,你會更加認同這部影片大家好,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電影《潘神的迷宮》。剛開始從片名來看,以為是一部有著酷炫特效的魔幻式冒險片。直到看完影片以後,才以一種沉重的心情領會了,原來這不是一般的魔幻題材片子,而是著重以魔幻反襯現實的象徵主義影片。
  • 《潘神的迷宮》:吉爾莫·德爾·託羅專屬的暗黑童話
    其實早在「水的故事」之前,吉爾摩·德爾託羅就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理念,而那部最重要的作品便是潘神的迷宮潘氏迷宮和「水的故事」一樣,潘氏迷宮也是一部黑暗童話。但在我們讀之前,先來談談童話的發展。迪斯尼雕塑對大多數人來說,童話的形象記憶是迪士尼。
  • 電影《潘神的迷宮》:女孩偷吃無眼怪的葡萄,殊不知是怪物的眼睛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女孩兒貪吃不聽勸,驚醒的無眼怪的故事,《潘神的迷宮》。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西班牙,女主奧菲跟著母親一起去投奔繼父。在中途休息的時候啊,奧菲無意間撿到一塊石頭,她發現這是旁邊石像掉下的眼睛。於是,奧菲將它放了回去。這時,一隻螳螂從雕像口中爬了出來,之後,這螳螂就一直跟到奧菲。
  • 《潘神的迷宮》:真實還是幻想,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在眾多影評人的深挖下,《潘神的迷宮》被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導演對西班牙文化演變的隱喻。但普通觀眾不會去理會這些深層含義,尤其是對世界歷史沒有深究的觀眾……所以我們僅從影片本身來剖析,有一個問題就困擾了大家很多年。小女孩看到的那些怪物是幻覺嗎?
  • 豆瓣日曆 2020年10月7 日《潘神的迷宮》
    今日主題影片:《潘神的迷宮》。 《潘神的迷宮》(西班牙語: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年由墨西哥跟西班牙聯合製作的影片,導演為墨西哥籍的吉列爾莫·德爾託羅,影片首先在2006年的坎城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面世,頗獲好評。
  • 比起《水形物語》,它才是真正的暗黑童話
    其實早在《水形物語》之前,吉爾莫·德爾·託羅就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理念,而那部最重要的作品便是《潘神的迷宮》《潘神的迷宮》和《水形物語》一樣,《潘神的迷宮》也是一部黑暗童話。但在解讀之前,我們先來談一下童話故事的發展。
  • 《潘神的迷宮》《地獄男爵》視效大師病逝
    外媒CB報導,曾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等影片打造視效的視效大師愛德華·伊拉斯託薩(Edward Irastorza)病逝,享年52歲。而真正讓其名聲大噪的是他全權負責視效部分的影片《地獄男爵》(2004年上映)和《潘神的迷宮》。
  • 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打造視效的大師病逝,享年52歲
    外國媒體CB新聞報導,曾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等電影打造出影視特效的影視特效大師愛德華·伊拉斯託薩(EdwardIrastorza)病故,享年52歲。愛德華的姐姐在其弟弟的臉書上寫到:「我懷著巨大的哀痛告知各位,我的弟弟愛德華去世了。
  • 暢玩POP MART泡泡瑪特奇幻夢遊仙境,邂逅潘神愛麗絲
    圖:POP MART 泡泡瑪特潘神愛麗絲系列全圖鑑潘神愛麗絲系列,神話與童話的完美組合潘神Satyr Rory是由韓國設計師、雕塑創作者Seulgie根據希臘神話中的潘神形象設計而成的頭頂黑色蝴蝶結的女孩愛麗絲純真、倔強,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跟隨著愛麗絲,我們找到了瘋帽子,樂觀善良的瘋帽子正在開茶話會,桌上的茶壺冒出腦袋正萌萌的看著你,茶話會上還有高貴的三月兔,正拿著茶杯品嘗茶的香醇。身穿背帶褲的可愛杜姆也在茶話會中談笑風生。
  • 淺談《潘神的迷宮》
    這次憑著自己的記憶跟各位小夥伴們介紹一部電影,叫做《潘神的迷宮》。由於我是很多年前看過的,印象不深是一方面,而且那時候太小,也看不懂裡面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但是這部電影既然能讓我到現在還一直記著,我覺得它是有值得推薦的東西的。
  • 《潘神的迷宮》:影迷們樂此不疲的解讀遊戲
    吉爾莫·德爾·託羅的電影《潘神的迷宮》,是他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在這部電影裡,德爾·託羅寄託了他對西班牙革命的追思,以及他對革命的態度。每個觀眾都可以就《潘神的迷宮》說出一大堆似是非是的解讀。實際上,每當有類似的電影出現,推論出各種各樣的解讀,已經成為影評人和影迷樂此不疲的遊戲了。而下一個他們的目標就是諾蘭的《信條》。君不見,《信條》還沒上映,有關該片的解讀就已經大量地出現在網絡和相關媒體上了。
  • 《潘神的迷宮》必看經典,錯過絕對後悔!
    吉爾莫·德爾·託羅導演用著自己的才藝寫出了潘神的迷宮,加上:伊萬娜·巴克羅驚人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及劇情,懸疑,戰爭為一體的電影。值得影迷們所觀看。毫無疑問,這是一篇寓言,問題僅僅在於,它在隱喻什麼?我上網看了一些評論,大多數人津津樂道的,都是那三個任務,以及上尉與潘神的象徵意義。很奇怪,居然沒人提及那個剛出生的孩子。是的,孩子毫不起眼,仿佛只是一個推動情節的道具,他甚至都沒有名字,人們隨便叫他「兒子」、「弟弟」、或者直接就是「孩子」。
  • 宅在家做什麼系列:暗黑童話電影——唯美又刺激的「黑童話」
    與迪士尼童話不同的是,裡面沒有美好和天真, 雖然童話裡不止王子和公主,也存在奇幻驚悚的世界和詭譎靈異的故事。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來種草一些「暗黑童話」,不一樣的「黑童話」。該片講述的是獨自在古堡生活的剪刀手愛德華,被一位推銷化妝品的女子佩格誤闖城堡帶回家後,與佩格的女兒相戀卻無法在一起的悲劇童話故事。潘神的迷宮《潘神的迷宮》是由吉列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美國奇幻電影,道格·瓊斯 、伊萬娜·巴克爾諾、塞吉·洛佩茲等主演。
  • 人生估計也就是電影中的這三個考驗《潘神的迷宮》
    《潘神的迷宮》是一部西班牙電影,故事發生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小女孩奧菲麗亞的魔幻之旅交織在反抗軍與法西斯部隊的戰鬥之中,最終魔幻與現實相遇,用戰爭和魔法來描述人生階段最重要的三個考驗。奧菲麗亞隨懷孕的母親來到深山中,她的繼父維達是一名殘忍的法西斯軍官。自從進入森林開始,奧菲麗亞便接觸到了魔法生物,法西斯與反抗軍的較量也隨著奧菲麗亞的魔幻經歷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