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的迷宮》:真實還是幻想,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2020-12-24 墨娛

在眾多影評人的深挖下,《潘神的迷宮》被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導演對西班牙文化演變的隱喻。

但普通觀眾不會去理會這些深層含義,尤其是對世界歷史沒有深究的觀眾……所以我們僅從影片本身來剖析,有一個問題就困擾了大家很多年。

小女孩看到的那些怪物是幻覺嗎?

如果是幻覺,那麼它就是一個精神分裂者的悲慘故事,如果是真實,那麼它就是一個有著幸福結局的奇幻故事。

大部分觀眾都願意相信,小女孩看到的是真實的。

你以為它是童話,沒想到是童年噩夢

它看起來就像是童話,開篇的介紹更給人這種強烈的感覺。

我們總喜歡把一些童年看過的影視劇過度解讀,稱之為「童年陰影」,事實上《潘神的迷宮》完全不需要過度解讀,僅僅是畫面就足夠成為很多人的噩夢了。直到如今,我看到這個沒有眼睛的怪物,仍然覺得不適。

而這根本就不是特效,完全是化妝的效果。

吉列爾莫·德爾託羅和製片人阿方索·卡隆非常善於打造這種暗黑風格,潘神被塑造成了正邪莫辨,看起來有點像「阿凡達」的怪物or神。

1944年,二戰後期。

開篇的旁白中描述了一個神話背景,傳說地下王國有一個嚮往陽光的公主,她用盡各種辦法終於來到了地面,卻被陽光抹去了記憶。

這令她無法找到回到地下王國的路,最終在病痛中死去。

國王悲痛不已,下令法翁守在地宮入口,因為他堅信女兒的靈魂會附著在某個女孩的身上,總有一天會找到回家的路。

這顯然是奧菲麗婭手中神話書裡的故事。

她很篤定的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公主的靈魂宿主。

之後奧菲麗婭遇到了竹節蟲精靈,森林之神,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遇到了超大的蟾蜍、恐怖的無眼怪……無數奇幻的畫面,令人逐步走入女孩的內心——她是那麼渴望找到地下王國的路,離開這個讓人絕望的人類世界。

我相信很多人是被童話故事吸引而來,然後再被無眼怪嚇癱(尤其是那個吃掉精靈半截身體的畫面),導致往後的記憶中,對這部片只剩下了噩夢回憶。

但片中有很多值得推敲的細節,再次重溫或許你會有新發現。

我一般不太喜歡悲慘的結局,尤其對象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所以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我會覺得奧菲麗婭是真正的公主。

法翁送的書是真實的

奧菲麗婭來到營地的時候,手裡抱著一摞書,但是尺寸都比較小。

法翁送了奧菲麗婭紅色封皮大尺寸的書,並聲稱書會指引她方向。

完成蟾蜍洞奪寶的任務後,女傭親眼看到奧菲麗婭渾身泥濘地抱著書走向營地。這本書就是法翁送給她的。

既然旁人都可以看到這本書,那麼就可以證明法翁是真實存在的。

莫名其妙出現的粉筆

法翁贈送奧菲麗婭的粉筆具有「神筆馬良」的功能,牆上畫一個門就可以打開異世界。這是一個可以證實法翁真實性的實物。

因為軍營裡不會出現粉筆這種東西,至少他們在制定作戰計劃時都沒有使用過粉筆。

奧菲麗婭的養父在自己的軍營裡撿到這支粉筆時,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說明這玩意兒出現在軍營讓他非常意外。

曼德拉草緩解了母親的病情

法翁交給奧菲麗婭的曼德拉草看起來很詭異,像一個嬰兒的樣子,還需要奧菲麗婭血液的供養。

但它確實讓奧菲麗婭的母親病情有了很大好轉。連醫生都感到奇怪:她居然退燒了!

如果這裡你還會存在疑惑的話,那麼在發現曼德拉草之後,母親將它扔進了壁爐燃燒,發出悽厲的慘叫聲是不是讓你心裡發涼。

而且隨著曼德拉草的慘叫,母親也開始劇烈腹痛,發生了難產,生下兒子後死亡。

這些看起來不止是巧合那麼簡單。

使用神奇粉筆快速逃出房間,營救弟弟

養父將奧菲麗婭反鎖在自己的房間,帶走了她的弟弟。

一心想營救弟弟的奧菲麗婭在牆上畫了一道門,轉個身就把弟弟給救走了。

女傭帶著人來救奧菲麗婭時,用了很大的力氣去撞開門,說明門確實鎖得很緊,奧菲麗婭不可能從正門出去。

她能夠快速出現在上尉房間救弟弟,正是使用了神奇的粉筆,當時女傭衝進門的時候,鏡頭還給牆上的粉筆門一個特寫。

看得到的迷宮和看不到的潘神,真實或幻想就在一念之間

片尾的轉折產生了很大的爭議,這裡或許就是真實和幻想的分界點。

所有人都能看到這個迷宮,女傭還曾告誡她不要進去那裡,那麼它當然是真實存在的。

迷宮正中間有一個半人半羊的生物(法翁)懷抱著嬰兒的雕塑。似乎他們都對這個迷宮有些忌憚。

奧菲麗婭頭兩次進入迷宮時,都有精靈的帶領,但第三次沒有精靈開路,她就走進了一條死路。千鈞一髮之下,迷宮自動為她開啟了通道。

隨後追進來的上尉卻走入了同一條死路。

迷宮為什麼攔住他,是因為要給奧菲麗婭抉擇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裡,法翁與奧菲麗婭談判:是否願意用弟弟的童子血打開去地下王國的通道

這是所有任務最關鍵的一環,如果不同意,法翁和奧菲麗婭將永遠都無法再回到地下王國。

奧菲麗婭拒絕了,但奇怪的是法翁並沒有大發雷霆。原來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此時迷宮已經把上尉放進來了,法翁借用上尉的手,射殺了奧菲麗婭。

在上尉的眼中,奧菲麗婭是什麼樣子的呢:

她站在空曠的地宮入口邊緣,對著空氣自言自語。這看起來像極了精神分裂患者。

因為這個鏡頭,很多觀眾就推翻了之前的想法,認為奧菲麗婭確實一直在幻想,因為上尉根本看不到法翁的存在呀。

我卻認為這裡就像《龍貓》裡小姐妹能看到龍貓而別人都看不到一樣,神跡也是有選擇的。

結語:

這部片最經典的地方就在於,如果你把它看成一部形式主義影片,那麼你會獲得快樂。如果你把它看成一部現實主義影片,你會感到難過。

奧菲麗婭最終的結局,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還是另一種重生,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無論如何,我都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做著幸福的公主。

相關焦點

  • 《潘神的迷宮》,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處理,你會更加認同這部影片
    《潘神的迷宮》,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處理,你會更加認同這部影片大家好,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電影《潘神的迷宮》。剛開始從片名來看,以為是一部有著酷炫特效的魔幻式冒險片。直到看完影片以後,才以一種沉重的心情領會了,原來這不是一般的魔幻題材片子,而是著重以魔幻反襯現實的象徵主義影片。
  • 再刷《潘神的迷宮》:暗黑童話裡虛幻與現實的交替,你看懂了嗎
    雖然《潘神的迷宮》當年並沒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卻收穫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化妝獎,當然這三個獎項在我來看,大多歸功於導演託羅的怪物情節,才塑造了電影中「潘神」 這樣獨特的造型。從潘神到地獄男爵到魚人,託羅總能在他的電影裡滿足著自己對「怪物」的幻想,把觀眾帶入他所塑造的怪物世界中。
  • 黑色童話系列——《潘神的迷宮》盤踞層層重暗喻?
    影片中有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是奧菲利亞生活的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戰火和疼痛的地方;還有一個是奧菲利亞幻想出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可以冒險、可以得到一絲慰藉。可是在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執導下,美麗童話世界根本不存在,童話和現實一樣殘酷無情。這兩者交織在一起,產生了扭曲和擰巴的世界觀。恰恰是這種有些變態的觀點,讓人們看到了美麗和奧菲利亞內心真實的感情。
  • 豆瓣日曆 2020年10月7 日《潘神的迷宮》
    今日主題影片:《潘神的迷宮》。 《潘神的迷宮》(西班牙語: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年由墨西哥跟西班牙聯合製作的影片,導演為墨西哥籍的吉列爾莫·德爾託羅,影片首先在2006年的坎城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面世,頗獲好評。
  • 電影推薦:潘神的迷宮
    之前那隻奇特的蟲子一路上都跟著奧菲莉婭,還把她引向一個掛著羊頭的巨大拱門前,這裡是一個古老的迷宮,就在奧菲莉婭要走進迷宮時,一名女傭走了出來,阻止了她,這天深夜,奧菲莉婭突然驚醒,她發現白天那隻蟲子再次出現在自己房間裡,並且還按照童話書裡的樣子變成了精靈,精靈又把她帶到了迷宮中,沿著樓梯不斷地走下去直到地底,在這裡她遇到了迷宮的主人潘神,它告訴奧菲莉婭,你就是傳活中的地下公主,還給了她一本書
  • 《潘神的迷宮》,獨樹一幟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現實與夢幻的交融
    ---吉爾莫·德爾·託羅 吉爾莫·德爾·託羅與阿方索·卡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並稱為「墨西哥三傑」,其中託羅憑藉《水形物語》榮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殊榮,奠定了託羅在世界影壇中的地位,其實在2006年的作品《潘神的迷宮》中,我們已經能夠發現這一端倪,半人半神的農牧神與純潔無暇的小姑娘奧菲利亞之間這段魔幻主義與現實主義交相輝映的傳奇故事充滿了對生活和生命的哲思
  • 《潘神的迷宮》背景詳解,一部結局和現實背道而馳的電影
    其實大路在觀影之後還是比較失望的,因為這部影片的導演是吉爾莫·德爾·託羅,曾經拍過《地獄男孩》、《刀鋒戰士2》等經典電影的著名導演,尤其是他的《潘神的迷宮》,曾讓大路一遍又一遍刷的無法自拔。相比較之下,《水形物語》就顯得十分平淡了。
  • 新書速遞《潘神的迷宮》
    沒有更美好的童話,只有更殘酷的現實等待十三年,終於看懂《潘神的迷宮》.1944年的西班牙籠罩在法西斯獨裁的陰影下,女孩奧菲利婭幼年喪父,母親嫁給了暴虐的法西斯軍官,懷有身孕後便帶著女兒來到軍官在林間的駐地待產。在戰爭的恐怖中,奧菲利婭發現了一座地下迷宮,詭秘的潘神就在那裡等著她。
  • 《潘神的迷宮》必看經典,錯過絕對後悔!
    吉爾莫·德爾·託羅導演用著自己的才藝寫出了潘神的迷宮,加上:伊萬娜·巴克羅驚人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及劇情,懸疑,戰爭為一體的電影。值得影迷們所觀看。毫無疑問,這是一篇寓言,問題僅僅在於,它在隱喻什麼?我上網看了一些評論,大多數人津津樂道的,都是那三個任務,以及上尉與潘神的象徵意義。很奇怪,居然沒人提及那個剛出生的孩子。是的,孩子毫不起眼,仿佛只是一個推動情節的道具,他甚至都沒有名字,人們隨便叫他「兒子」、「弟弟」、或者直接就是「孩子」。
  • 解構《潘神的迷宮》一部寫給成年人的暗黑童話,魔幻也是現實
    《潘神的迷宮》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由吉爾莫·德爾·託羅編劇兼導演的一部充滿了魔幻色彩的影射戰爭的電影,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環太平洋》《刀鋒戰士2》《魔鬼銀爪》等。本片在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獲得了6項提名,包括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配樂,並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化妝、三項大獎。
  • 《潘神的迷宮》一隻蜻蜓一樣的精靈
    精靈帯著奧菲麗婭進入一個全新的充滿魔幻的新世界——神秘的迷宮。原來奧菲麗婭是地下公主的託生轉世,她以前作為公主的時候很嚮往人類的世界,她一直夢想可以親眼看到蔚藍的天空,親身感受柔和的微風,以及可以無憂無慮地沐浴在陽光下。後來她逃離了自己的國家,走出了地下,可是她也因此失去了她所有的記憶。她不記得自己是誰了,不僅如此,她還要感受作為人類的痛苦。飢餓、寒冷以及死亡。
  • 淺談《潘神的迷宮》
    這次憑著自己的記憶跟各位小夥伴們介紹一部電影,叫做《潘神的迷宮》。由於我是很多年前看過的,印象不深是一方面,而且那時候太小,也看不懂裡面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但是這部電影既然能讓我到現在還一直記著,我覺得它是有值得推薦的東西的。
  • 《潘神的迷宮》《地獄男爵》視效大師病逝
    外媒CB報導,曾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等影片打造視效的視效大師愛德華·伊拉斯託薩(Edward Irastorza)病逝,享年52歲。儘管他已經生病一年多了,但我們還是沒料到他會在聖誕前去世。他十分期待聖誕節,但不幸的是他沒能撐下來,艾德華在12月21日星期一去世……」。
  • 人生估計也就是電影中的這三個考驗《潘神的迷宮》
    《潘神的迷宮》是一部西班牙電影,故事發生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小女孩奧菲麗亞的魔幻之旅交織在反抗軍與法西斯部隊的戰鬥之中,最終魔幻與現實相遇,用戰爭和魔法來描述人生階段最重要的三個考驗。奧菲麗亞隨懷孕的母親來到深山中,她的繼父維達是一名殘忍的法西斯軍官。自從進入森林開始,奧菲麗亞便接觸到了魔法生物,法西斯與反抗軍的較量也隨著奧菲麗亞的魔幻經歷進行著。
  • 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打造視效的大師病逝,享年52歲
    外國媒體CB新聞報導,曾為《潘神的迷宮》和《地獄男爵》等電影打造出影視特效的影視特效大師愛德華·伊拉斯託薩(EdwardIrastorza)病故,享年52歲。愛德華的姐姐在其弟弟的臉書上寫到:「我懷著巨大的哀痛告知各位,我的弟弟愛德華去世了。
  • 《潘神的迷宮》:影迷們樂此不疲的解讀遊戲
    吉爾莫·德爾·託羅的電影《潘神的迷宮》,是他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在這部電影裡,德爾·託羅寄託了他對西班牙革命的追思,以及他對革命的態度。但影片裡奧菲麗婭最終還是選擇了左邊的門。這個情節象徵著革命者選擇的道路;儘管人們都希望走中間溫和線路,但更多的時候,在熱血、激情的衝擊下,革命者選擇的還是偏左的道路。這與西班牙的歷史相符合。在後來的情節裡,奧菲麗婭還是抵抗不了誘惑,吃了兩顆葡萄,意味著現實中的革命者往往也抵抗不住誘惑,背叛革命。結果就是,奧菲麗婭吃了兩顆葡萄,就有兩個小妖精被灰色骷髏吃掉腦袋。說明背叛總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 電影《潘神的迷宮》:女孩偷吃無眼怪的葡萄,殊不知是怪物的眼睛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女孩兒貪吃不聽勸,驚醒的無眼怪的故事,《潘神的迷宮》。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西班牙,女主奧菲跟著母親一起去投奔繼父。在中途休息的時候啊,奧菲無意間撿到一塊石頭,她發現這是旁邊石像掉下的眼睛。於是,奧菲將它放了回去。這時,一隻螳螂從雕像口中爬了出來,之後,這螳螂就一直跟到奧菲。
  • 《潘神的迷宮》:吉爾莫·德爾·託羅專屬的暗黑童話
    其實早在「水的故事」之前,吉爾摩·德爾託羅就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理念,而那部最重要的作品便是潘神的迷宮潘氏迷宮和「水的故事」一樣,潘氏迷宮也是一部黑暗童話。但在我們讀之前,先來談談童話的發展。迪斯尼雕塑對大多數人來說,童話的形象記憶是迪士尼。
  • 《最終幻想15(FF15)》霸王大劍迷宮走法 最終幻想15霸王大劍迷宮...
    導 讀 各位玩家知道《最終幻想15(FF15)》中的霸王大劍迷宮怎麼走嗎?
  • 貧與富其實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可以讓你窮,一念可以讓你富
    很多人對於貧富間的理解非常複雜,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佛家對於貧富的看法其實很簡單,認為貧與富其實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可以讓你窮,一念可以讓你富。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很貧窮,一位富翁便對他說:「我給你一百萬買你的手,你願意嗎?」年輕人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