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區司令員化名下連隊當兵,兩次訓練,差點暴露自己身份

2020-12-19 方哥說史

1958年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偉人的指示作出了《關於軍隊各級幹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後,全軍上下迅速掀起了幹部下連當兵的熱潮,各級軍官積極響應,許多高級將領更是表現突出。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上將是第一個響應號召下連當兵的大軍區司令。

50歲的他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當兵,去往濟南軍區徐州某部六連,成為了一名列兵。他脫下上將軍裝,換上士兵軍服,帶上船形軍帽,肩戴列兵銜。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楊得志化名「楊超」,來到了六連。

楊得志到連隊報到後,連隊的同志們雖然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但都知道他是一個幹部,所以很尊敬他,想給他特殊照顧,楊得志都拒絕了。他告訴班長,讓班長大膽管理他。班長先讓楊得志打背包,楊得志很快就打好了送給班長看,班長卻說他的打法早就過時了,班長現場演示了一遍新的打背包法,楊得志只練習一遍就學會了。

訓練剛開始,楊得志差點把自己的身份暴露。那是他入連的第二天,班長讓他們去訓練場訓練,一人發給一把新槍。班長站在列隊前面,給大家演示如何拆解槍枝,楊得志跟隨班長的步驟,很快把槍枝給拆解了,速度快得讓人都反應不過來。

在場的士兵們非常驚訝,他們第一次見到有人對槍枝如此熟悉,看此動作以前沒少用過槍,不像個新兵,反倒更像個老兵。楊得志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他趕緊解釋,他說「我記憶力比較好,看著班長拆解的步驟,一下子就學會了。」楊得志的解釋,打消了戰士們的懷疑,瞬間大家對他佩服起來,常常詢問楊得志有關槍械知識。

練習射擊的時候,楊得志的眼神不好,可是他還是嚴格按照標準動作,瞄準射擊,有一天夜裡練習,他四發子彈連續擊中了四個目標。大家都拍案叫絕,稱他為神槍手。大家對他新兵的身份再次起了疑心,但看到楊得志擦玻璃、倒垃圾比誰都勤快,最像新兵的就是他,所以大家都不再懷疑了。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六連最後的鑑定中,楊得志將軍被評為「五好標兵」。楊得志離開了連隊回到自己原來的單位,這時大家才知道楊得志的真實身份,傻了眼,他們根本不敢相信司令員會成為自己的戰友。

這一個月的當兵生活,楊得志感覺收穫很大,不僅錘鍊了思想,還鍛鍊了身體。在和年輕戰士們接觸過程中,他細心觀察了戰士們的訓練、學習情況,發現了許多平常不容易發現的問題。

將軍們下連當兵,加強了同戰士們的聯繫,將我軍官兵一致、尊幹愛兵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也有力地推動了軍隊的發展建設。

相關焦點

  • 楊得志下連隊當兵,下意識拆解槍枝,險些暴露了自己身份
    不久後,楊得志將軍奉命組建晉魯豫抗日根據地,並擔任了晉魯豫軍區司令員,在抗日戰場痛擊日寇。 解放戰爭時期,楊得志將軍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一縱司令員,參加了平漢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楊得志將軍率領第十九兵團入朝作戰,參加了上甘嶺戰役,擔任了人民志願軍第四任司令員。
  • 開國上將化名下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絕活,並當上了五好標兵
    新中國實行軍銜制之後,偉人曾發起過一個下連隊的運動,當時許多的軍區首長就曾用下連隊當兵,其中就有一位開國上將,使用化名到了基層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了自己的絕活,並且當上了五好標兵。那麼,這位開國上將是誰呢?
  • 開國中將下連隊當兵,少將給他敬禮暴露身份,拒絕班長的特殊照顧
    開國中將下連隊當兵,少將給他敬禮暴露身份,拒絕班長的特殊照顧1958年,毛主席號召所有高級將領都下連隊,到基層去鍛鍊。成鈞當時是開國中將,他態度很積極,直接去雷達連當了一名雷達兵。如果他以真實身份去當兵,肯定就體驗不了基層的生活了,所以成鈞就改了名,叫成本興。成鈞告訴大家,自己就是一個老兵,戰士們剛開始並不懷疑,和他相處地非常好。然而幾天後,大家就開始懷疑成鈞的身份了。因為成鈞正在值班,趕上一位首長來連裡視察工作,這位首長叫劉鵬,是一位開國少將。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所以,許世友在南京軍區這個大軍區當了18年的司令員,是東南柱石,華東砥柱。這18年裡,風雲變幻,軍區政委換了好幾批,參謀長換了五位,司令員卻始終是許世友。許世友也創造了一個記錄。他不但是首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也是迄今為止任期最久的南京軍區司令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非常厲害。
  • 上將王誠漢,許世友最器重的60軍軍長,兩任軍區副司令員
    抗美援朝結束後,第60軍回國,被改編進入南京軍區,而當時南京軍區司令員正是許世友,第60軍自然成為了許世友麾下的一個軍。第60軍的軍長王誠漢在後來兩任軍區副司令員,而此人曾深受許世友器重,當他被組織調任離開60軍時,許世友還親自為他送別,表示捨不得他。王誠漢出生於1917年,湖北黃安縣人。
  • 司令下連隊當列兵,擦窗戶拍蒼蠅樣樣幹,結果一問軍齡,所有人傻了眼
    1952年,中央軍委為了加強海南島防務,任命吳克華為海南軍區司令員兼人民解放軍43軍長,在當時蔣介石不斷叫囂反共大陸的背景下,讓吳克華擔任祖國第二大島最高軍事主官,足見對其的信任
  • 開國少將下連隊當兵,戰士們都很奇怪:這個老兵霸氣外露
    1958年底,南京軍區響應「幹部下連隊」的號召,第20軍的很多幹部都先後下連隊當兵,第20軍軍長、開國少將餘光茂更是以身作則,主動來到下轄的炮兵團3連當兵。為了避免炮兵團的幹部給自己搞特殊優待,餘光茂特意下令晚一些再下發通知,他自己換上一身普通的列兵服裝,步行去了炮兵團。
  • 東部戰區6大軍區司令員名單一覽
    現任司令員是張黎鴻將軍,張黎鴻在1980年參軍入伍,在蘭州軍區服役歷任戰士、班長、連長,蘭州軍區動員部部長等職務。此後他又擔任陸軍炮兵旅旅長和陝西省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是一步步從戰士走上指揮員崗位的將軍。2020年01月,原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張黎鴻升任江蘇省軍區司令員。在軍銜方面,2015年7月,時任陝西省軍區參謀長張黎鴻由大校晉升為少將軍銜。
  • 他是湖南唯一龍姓將軍,曾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官至大軍區正職!
    湖南開國將軍如若星辰,是開國大將和上將最多的省份,不過擔任過大軍區正職的將軍屈指可數,而湖南有一位龍姓將軍,他是湖南唯一龍姓將軍,曾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官至大軍區正職!他是誰呢?由於小編編輯失誤和對歷史研究不夠,日前發布的文章:《他姓龍,湖南人,擔任過新疆、湖南、廣東等軍區司令員,他是誰?》以及《龍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湖南人最長壽》兩篇文章中的相關描述進行更正。由於在打字時出錯,這裡進行更正。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確實,之前他就是新四軍皖南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七師副師長,從延安中央黨校畢業後調魯南軍區任政委,後任魯中南區委第一副書記、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1985年百大裁軍過後,歷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
    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間,在我國軍委一號首長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世稱「百萬大裁軍」。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為貫徹落實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行動。
  • 趙宗岐上將:原西部戰區司令員,曾執掌濟南軍區,參加過對越作戰
    趙宗岐上將:原西部戰區司令員,曾執掌濟南軍區,參加過對越作戰2019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結束後,有一首小詩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名字為《在閱兵方陣裡》。詩歌字數不多,可字裡行間透露著濃厚的家國情懷。詩歌中的一節,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傳奇上將向守志,第二炮兵部隊首任司令員,原南京軍區司令員
    這次閱兵,第二炮兵部隊展示了我國自己設計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飛彈,震驚了世界! 這個蟄伏了18年的神秘部隊如今已經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為了獨立於陸軍、海軍、空軍的新兵種。
  • 十三大軍區成立,這四人既當司令員又兼政委,55年授何軍銜?
    成立之初,全國共轄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個軍區,但實行的時間只有五年。1955年,全國戰略分區重新劃分,六大軍區改為十二大軍區(1956年又增設福州軍區),進入十三大軍區時代。他們中的四個還擔任司令員和政委,那麼在55年的授銜儀式上,這四個分別是什麼級別?謝富治先生,昆明軍區,出生於1909年,湖北紅安縣。作為紅四方面軍的後起之秀,他早年長期從事政治工作,但在殘酷的戰鬥中,謝富治也積累了不少軍事經驗,是一位文武全才。謝富治在革命年代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同陳賡一起指揮太嶽縱隊和陳謝兵團作戰,有很大的功勞。
  • 多次中彈不死的上將,當過三個大軍區首長,妻子卻雙耳失聰
    多次中彈不死的上將,當過三個大軍區首長,妻子卻雙耳失聰 1949年,在解放上海的戰役中,有一位年輕的士兵腹部被流彈擊中,他咬牙拔出了子彈頭,用急救包包住傷口繼續作戰。隨後,他來到一間敞開門的小屋,他以為是老鄉的屋子。 沒想到遭遇了暗槍,原來屋子裡潛伏著敵軍。中彈後他假裝死去,躺著一動不動。
  • 新中國成立後,首任新疆軍區司令員是中將,而副司令卻是上將軍銜
    1955年東北、西北、西南、華東、中南、華北6大軍區被調整成了十二大軍區,這十二個大軍區負責人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有一個大軍區非常特殊,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 福州軍區的歷任司令員都有誰,軍銜是什麼,誰的任期最長呢
    到了1955年,我國撤銷了六大軍區,分別成立了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和內蒙古軍區。1956年4月22日,又將南京軍區管轄的福建、江西兩個省軍區劃出,組成福州軍區。自此我國進入到十三大軍區時代,福州軍區也是當時的大軍區之一。
  • 1985年合併後的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1985年,為了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也為了解決部隊「臃腫」的問題,全國範圍內開始「百萬大裁軍」。此次裁軍不僅要減少人數,編制也要精簡,當時全國共有十一大軍區,最終合併為七大軍區,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1988年恢復軍銜,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四大軍區是哪幾個?司令員分別是誰?他們後成就如何
    我們都知道從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開始到1945年抗戰勝利一共經歷了8個年頭,在這8年間八路軍不管從人數還是戰鬥力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最初的的三個師發展成為縱隊軍區的戰鬥規模,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八路軍四大軍區,了解一下是大軍區司令員否由誰擔任以及他們後來的成就,我們接著往下看。
  • 濟南軍區成立,楊得志在軍事學院學習,由誰代理司令員?這位上將
    1955年4月,原華東軍區下轄的山東軍區改稱為濟南軍區,並升格為大軍區建制。當時的濟南軍區下轄山東和徐海地區的陸軍、公安軍、特種兵、守備部隊等武裝力量,擔負著山東和河南的防務。在濟南軍區成立之後,被任命為軍區司令員的是楊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