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下連隊當兵,少將給他敬禮暴露身份,拒絕班長的特殊照顧

2020-12-15 大寶聊歷史

開國中將下連隊當兵,少將給他敬禮暴露身份,拒絕班長的特殊照顧

1958年,毛主席號召所有高級將領都下連隊,到基層去鍛鍊。成鈞當時是開國中將,他態度很積極,直接去雷達連當了一名雷達兵。

如果他以真實身份去當兵,肯定就體驗不了基層的生活了,所以成鈞就改了名,叫成本興。成鈞告訴大家,自己就是一個老兵,戰士們剛開始並不懷疑,和他相處地非常好。

然而幾天後,大家就開始懷疑成鈞的身份了。因為成鈞正在值班,趕上一位首長來連裡視察工作,這位首長叫劉鵬,是一位開國少將。

在普通戰士眼裡,劉鵬是個大首長,因此班長馬上喊起立,全班人都站起來迎接首長,包括成鈞。劉鵬看了一眼戰士們,就認出了成鈞,十分驚訝,立刻向成鈞敬禮。

這一舉動讓戰士們更加驚訝,成鈞知道不能再隱瞞了,就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明白他的用意,不過他再也當不成一個普通的老兵了。

次日早晨,成鈞到連隊食堂吃早餐,誰知道班長把他推回了宿舍,說早餐在宿舍吃,並告訴他今天的日子非常特殊,成鈞沒明白,就答應了班長。

沒一會兒,一名戰士給成鈞端來了非常香的煎雞蛋,這就是給他的早餐。成鈞反應過來了,日子不特殊,是自己特殊了,所以戰士們給他開小灶。

成鈞對此十分生氣,告訴戰士們,他是來當一個普通的兵,不是來享受的,更不需要別人來服務。所以,給他的煎雞蛋他堅決不吃,最後讓給其他戰士們吃了。

晚上成鈞要值夜班,班長又把他叫住了,說給他換了明天的白班。因為早上的事情,成鈞還在生班長的氣,所以並不理他,等到換班的時候,成鈞悄悄地跟著其他戰士出去了。

班長知道了,就跑來質問成鈞,為何不服從命令。成鈞告訴班長,是班長的命令大還是部隊的紀律大,他本來值的就是今天的夜班,只是身份特殊就要換班,對別人是不公平的。

成鈞說得句句在理,班長也沒有話說,對成鈞更加敬佩起來,從那以後就把成鈞當作一個普通的老兵來看待。

相關焦點

  • 開國上將化名下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絕活,並當上了五好標兵
    新中國實行軍銜制之後,偉人曾發起過一個下連隊的運動,當時許多的軍區首長就曾用下連隊當兵,其中就有一位開國上將,使用化名到了基層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了自己的絕活,並且當上了五好標兵。那麼,這位開國上將是誰呢?
  • 開國少將下連隊視察,為何看到一位老兵卻連忙過去敬禮,他是誰?
    1958年,一位開國少將到基層部隊視察,當他看到一位老兵的時候,感到十分的驚訝,之後便立刻朝他敬了一個軍禮。那麼,這位老兵到底是誰?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一位少將向他敬禮?成鈞將軍為了真正體驗基層的軍隊生活,發現更具有真實性和針對性的問題,他隱瞞了自己的身份,還特意改了名字叫成本興。
  • 開國少將下連隊當兵,戰士們都很奇怪:這個老兵霸氣外露
    1958年底,南京軍區響應「幹部下連隊」的號召,第20軍的很多幹部都先後下連隊當兵,第20軍軍長、開國少將餘光茂更是以身作則,主動來到下轄的炮兵團3連當兵。為了避免炮兵團的幹部給自己搞特殊優待,餘光茂特意下令晚一些再下發通知,他自己換上一身普通的列兵服裝,步行去了炮兵團。
  • 楊得志下連隊當兵,下意識拆解槍枝,險些暴露了自己身份
    在長徵途中,他帶領的部隊,一直擔任先鋒或者後衛任務。在艱難的環境中,楊得志將軍總是悉心照顧身邊的戰士們,每次作戰,楊得志將軍總是帶頭衝鋒。 紅軍勝利抵達延安後,楊得志將軍去往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回到老部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楊得志將軍擔任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團團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
  • 大軍區司令員化名下連隊當兵,兩次訓練,差點暴露自己身份
    50歲的他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當兵,去往濟南軍區徐州某部六連,成為了一名列兵。他脫下上將軍裝,換上士兵軍服,帶上船形軍帽,肩戴列兵銜。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楊得志化名「楊超」,來到了六連。楊得志到連隊報到後,連隊的同志們雖然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但都知道他是一個幹部,所以很尊敬他,想給他特殊照顧,楊得志都拒絕了。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那麼,在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開國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朱老總年輕時徒步長途跋涉上千裡,前往雲南昆明,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從此,開始了自己在滇軍中的生涯。在滇軍期間,朱老總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很快便出人頭地了。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人吃五穀雜糧,避免不了的就是生老病死,即使是身份多麼尊貴的人也不例外。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新中國的開國十大元帥,我們都很熟悉,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個和主席一生共事的元帥。而且在他去世後,主席還為他寫了悼詩。
  •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多少?有2上將才能特殊,2中將是王牌戰將
    金寨縣是第二大將軍縣,在冊革命烈士達1.1萬人,走出了59名開國將軍。安徽的開國將軍,有方升普、胡繼成、查玉升、董洪國、林彬等114名開國少將,有徐立清、皮定均、曾紹山、滕海清、陳先瑞、陶勇、李耀、張賢約、聶鶴亭、楊國夫、林維先、梁從學等12名開國中將,還有大名鼎鼎,才能特殊的2名上將:洪學智和李克農。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三,楊志成上將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楊成武作戰勇猛,戰功赫赫,上級曾誇他為"趙子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楊姓開國中將三人一、楊秀山中將,原名楊木森,湖北省沔陽縣人(現仙桃市洪湖市),1955年副軍級幹部之中,全軍唯一一個授予中將的副軍級幹部。
  • 享受中將待遇的開國少將:伏擊日軍觀光團,周總理親自安排手術
    而有這麼一位開國少將,他一生遵守黨的紀律,一切聽從黨的指揮,一生服從黨的安排;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是共產黨的高級軍事家,是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更是神奇的以少將的身份享受了中將的待遇。他,就是魯瑞林。
  • 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帥們功勳卓著,他們的離世,自然也使得人們寄託更多的追思。那麼,在首批授銜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中,第一個去世的分別是誰呢?開國十大元帥中,第一位去世的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卻在動蕩的年代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在412反革命政變後的白色恐怖中,羅榮桓入了黨,在組織的安排下,前往通城發展農民群眾,開展農民運動。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最早辭世的開國元帥在十帥當中,第一個去世的是羅榮桓。他曾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在革命年代為我軍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曾指揮和領導過遼瀋戰役,還是東北地區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為解放東北立下了赫赫戰功。1963年,羅帥在北京逝世,終年61歲。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第386旅是開國大將陳賡帶出的一支隊伍,陳賡是黃埔三傑,又從事過中央特科工作,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領兵打仗的能力,因此,386旅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一支部隊。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小編最近幾天在研究我們袁姓的開國將軍,發現袁姓可不只是袁世凱、袁紹,我們袁姓開國將軍也非常優秀,有兩位開國中將,九位開國少將。那麼他們是誰呢?有沒有您的老鄉?帶著疑問,小編一一和你道來。一、袁子欽,中將軍銜,1908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巖上杭縣人。有「儒將」的美譽,曾任解放軍第六十軍政委、志願軍第三兵團軍政委。
  • 最會對親的開國少將,三個親家分別是開國元帥、開國上將和中將
    王英高就是這樣的士兵,可惜的是在他的軍旅生活中罕有機會能身先士卒,更多是在後方動員指揮,但他仍嚴於律己,最終獲得少將的榮譽。除卻他個人成就,他的教育能力更令人嘆服,他的幾位兒女都極為出色,也因此成功分別與開國元帥、中將、上將結為親家,成一段佳話。
  • 1614位開國將帥又少1人,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今日逝世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2師警衛班班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警衛連排長、代連長,冀熱察挺進軍第37團副營長、營政治教導員,冀東軍分區特務營營長,冀熱遼軍區特務團團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 袁姓開國中將,他是「唯一」江西人,兩次任北京軍區政委!
    這在開國將帥中,確實是少有的一位,他是政委專業戶,擔任過八路軍教導二旅政委、7縱政委、12縱政委、49軍政委、40軍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等。在袁姓開國中將中,他是唯一的江西人,其實袁姓總共有11位開國將軍,其中有兩位中將,那麼江西籍的袁姓開國中將來自哪兒呢?他是誰?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他就是袁昇平中將,這個名字似乎大家很熟悉。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20歲參軍,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是唯一的「上將級」少將。他是陝北紅軍的創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誰呢?主席聽說賀晉年只是個大校後十分驚訝,他說了一句賀晉年至少也該授個少將吧。軍銜評低了,組織上就給他進行了補償,比如可以享受中將待遇。不過,賀晉年將軍也比較滿意,因為當時大家也都不在乎這個,比如,滕代遠是平江起義的領導人之一,當過紅三軍團政委、八路軍副參謀長,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滕代遠在華北軍區當副司令員,補訓兵團成立,最初是由他兼任司令員。1955年,滕代遠沒有參與軍銜評定,他把機會都讓給了其他人。
  • 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各是誰
    中將張池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年38歲的張池明中將,成為我軍第一次授銜時最年輕的開國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