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板橋張飛大叫三聲,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為什麼不敢上?

2020-12-24 桑朵廣場舞

張飛,世之虎將,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最為緊要的是,當雙方對戰的時候,張飛突然大喝一聲,宛如驚雷,當真會被嚇出毛病來。而在長坂坡一戰的時候,出了趙雲七進七出的英勇表現外,還有張飛據橋之功。在長坂橋上,張飛單人匹馬,對著數萬曹軍大喝三聲,不僅把夏侯傑給嚇跌下馬,還讓許褚等武將不敢與之交戰。那麼,佔據人數優勢的曹軍眾將,為何不敢撥馬上前和張飛交戰呢?一方面是地形因素。張飛當時所處的地方是在長坂橋上,而橋的寬度並不大,不適合多人多馬一齊衝鋒。而若是要將對將對戰,曹操卻不允許。而曹操之所以不允許,很大程度上就是張飛身後那沙塵滾滾的情況。

當時,張飛一人一馬立於橋上,而橋東樹林之後卻塵土飛揚。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是誰都會有個顧慮。恰巧的是,曹操就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他看到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要察看清楚再做打算。況且,當時除了塵土飛揚外,後方還隱隱出現青羅傘蓋。出現青羅傘蓋,除了是劉備所處的之外,就是諸葛亮的位置。而劉備,曹操自認為是不怕的。因為在和劉備的多次對戰中,劉備一直是處於敗方。但諸葛亮卻不一樣,諸葛亮初次登場的時候,就被夏侯惇等人大呼為「諸葛村夫」。但最後,諸葛亮的三次大火不僅是燒敗了曹軍,還把自己算無遺策的威名給打了出去。所以,看到青羅傘蓋,曹操以為又是諸葛亮的計謀。

既然是計謀,曹操就不可能往裡鑽。另一方面則是和關羽有關。關羽是曹操一直想挖劉備牆腳所在,但奈何關羽是鐵了心要跟隨劉備,曹操對此也無可奈何。但關羽在白馬斬顏良的時候,就曾經對曹操說了一句話:「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如探囊取物耳。』」曹操是很看重關羽的,而關羽當時也把讓諸將慄然的顏良給斬殺了。所以,對於關羽的話,曹操一直記在衣袍襟底。因此,當看到張飛時,曹操不免又想起他那「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的本事,再加上後方的疑惑,自然是驚懼且不敢有多餘的舉動。最後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當時的曹軍為了追擊劉備等人,可是連續日夜趕路,而一夜幾乎百餘裡。

在這樣沒有歇息時間的情況下,曹軍一直是處於疲憊的狀態。而張飛則不同,張飛是以逸待勞,精神抖擻的在長坂橋上面對魏軍。同時,當時的戰局已定。曹操南下的第一個目標已經完成了,那就是取得荊州。至於追趕劉備和諸葛亮,則是因為曹軍之前的三場大敗讓曹操很不高興,想要抓住他們來洩憤罷了。況且,荊州已經拿下了,劉備等人要麼繼續逃,要麼被追上而斬殺兩種結局而已。所以,在劉備等人的結局已經註定的情況下,許褚等人自然也不會再去做所謂的犧牲。況且,許褚等人的主公曹操還沒有下命令讓他們去殺敵。因此,許褚等人也樂得如此。

相關焦點

  • 長坂橋張飛大叫三聲,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為什麼不敢上?
    既然說到一嗓子殺死了夏侯傑,就要談談當時張飛在長坂橋大叫三聲的時候,為什麼曹操手下幾十員大將和數萬軍隊沒有一個衝上去和張飛對戰呢?難道僅僅是被張飛的喊聲嚇住了嗎?
  • 曹操攻打濮陽,敢讓戰將圍攻呂布,為何長板橋卻不敢圍攻張飛?
    這時候糜芳來報,趙雲投降曹操去了,劉備呵斥糜芳:「趙雲和我是故交,斷不會降曹,」張飛說:「我去看看,如果碰見趙雲,就一槍刺死他,」劉備勸張飛不要魯莽行事。張飛帶領二十餘名騎兵來到了長板橋,他粗中有細,知道這長板橋非常重要,如果曹軍衝過長板橋,很快就能追上大哥劉備,那大哥就危險了。但自己憑著二十來個騎兵,想擋住曹軍千軍萬馬,根本就不可能,怎麼能擋住曹軍呢?
  • 張飛長坂橋大叫三聲,為何許褚張遼夏侯惇這些一流武將不敢戰?
    在張飛守長坂橋之前,趙子龍七進七出救出劉禪已經讓曹軍大將聞風喪膽了。在趙雲體力不支的時候正好在長坂橋遇到張飛,立馬向張飛求救,趙雲成功脫險了。張飛為了擋住曹軍前進,為劉備後退爭取時間,率領幾十個騎兵作為疑兵,獨自立在橋頭上。
  • 張飛長坂橋大叫三聲,為何夏侯惇許褚張遼這些一流武將不敢戰呢?
    許多朋友都會覺得奇怪,當陽橋上只有張飛一人獨騎,曹軍眾將多勢,為何不能一擁而來,任他三頭六臂,身披鐵甲,能碾幾顆?事實上,張飛獨自一人守住當陽橋也是有其原因的,我們就按照原著裡的敘述來分析吧。長坂坡大鬧趙雲,抱著小主阿鬥七進七出,連斬曹軍大小將領五十餘人,「砍倒大旗二面,奪槍三支」,直入重圍。到達當陽橋時,已是人困馬乏,被張飛讓過,後面緊跟著新降的荊州舊將文聘。
  • 張飛當陽橋大喊三聲,為什麼沒人敢應戰,原因究竟是什麼?
    三國有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張飛在當陽大橋前喝退了數百萬曹軍。話說曹操攻下南方的荊州,在新野大敗劉備。劉備丟下妻兒驚慌失措地逃跑了。忠肝義膽的趙雲,單騎救主。只因曹操賞識趙雲,所以命人活捉趙雲,這才讓趙雲在曹營七進七出,救出了阿鬥,朝劉備撤退的方向而去。
  • 張飛為何一聲怒吼嚇退曹軍八十萬?
    在印象裡,張飛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大黑臉,豹目環眼,十分魯莽的壯漢,在他的軍事生涯中,除了大吼大叫之外,似乎連一點謀略都沒有,完全就是以武取勝的。但張飛喝斷當陽橋,驚得曹八十萬曹軍連忙後撤一事中,張飛卻明顯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戰將,才能連奸詐著稱的曹操都騙了過去。張飛是如何一聲怒吼嚇退曹軍八十萬的?
  • 張飛當陽橋斷後,曹操大將許褚、夏侯惇、張遼為何全都不敢出戰?
    張飛當陽橋前怒吼三聲,嚇得曹軍兵馬躁動、騎兵墜馬,曹魏百萬雄兵不進則退,曹營大將乖乖認慫、無人敢動。「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府新之臣,非武人也。」—袁準。張飛可謂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手拿一把丈八蛇矛足以威懾群雄,尤其是跟隨劉備之後,幾乎場場大戰都能勇獲戰功。
  • 曹操帳下許褚夏侯惇張遼等人,為何張飛喝斷當陽橋時無人出戰?
    曹純率領精銳騎兵在長坂坡追上劉備,出其不意,大破劉備軍,俘獲甚重,劉備無奈只得丟下妻兒和跟隨的士卒百姓,在張飛、趙雲等的保護下,帶領核心勢力逃走。退到過當陽橋後,張飛率領二十餘騎斷後,就發生了上面一幕,張飛騎馬立於橋頭,豹頭環眼,露出憤怒的眼神,橫握丈八蛇矛,大聲吼道:「吾乃燕人張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曹軍無一人敢前進,劉備勢力集團才因此得免於難。
  • 張飛長坂坡之戰怒吼一聲,為啥曹營中無人敢應?原因很簡單
    張飛長坂坡一吼嚇退了百萬曹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當時曹操親自率領著百萬大軍追趕劉備,可是被張飛三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爾等誰來與我一戰」給嚇住了,曹軍中的許褚,夏侯惇,張遼卻都不敢上前迎戰。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導致魏國將領一個都不敢上前迎戰?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橋之戰,張飛據水斷橋,數萬曹軍不敢向前?
    當是時,只見張飛一人坐在馬上怒目圓睜,曹操見此情形,就想起了張飛於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的本領,頓時心生怯懦不敢上前。就這樣,曹操的九員大將就在此地與張飛一人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張飛在大喝三次之後,曹操對面的大將夏侯傑就肝膽俱裂、倒地身亡。曹操也因此驚慌不已,帶著自己的幾萬大軍匆忙逃跑,不敢逗留。
  • 長坂橋上張飛嚇退百萬曹軍,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
    張飛嚇退曹操大軍的記載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小說裡描繪長坂坡之戰,劉備被曹操擊敗家眷也與其走失。趙雲懷抱劉備的兒子阿鬥突出重圍與劉備相聚,在此期間張飛為了掩護趙雲撤退在長坡橋斷後成功嚇退了曹兵。小說裡記載,張飛當時只有二十餘騎。
  • 許褚最害怕的大將,不是呂布馬超典韋趙雲,而是這2名將
    馬超因為太勇猛,無法輕易擊敗,所以還讓很有雄才大略的曹操,說出了「馬兒不死,吾將死無葬身之地」的話,但是曹操忌憚馬超,許褚卻絲毫不懼馬超。潼關之戰時,許褚因為戰馬不如馬超的好,這讓他和馬超交手時,略顯吃力,所以許褚脫掉了身上的盔甲,以便減輕自身的重量和身下坐騎的壓力。同時,還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和敏捷,幫助他在戰場上擊敗馬超。
  • 張飛當陽橋三聲斷喝,誰敢決一死戰?魏國三位大將為何不敢出戰
    公元207年曹操南徵,夏侯惇率領虎豹騎順利攻破新野城,虎豹騎甚至追劉備到了當陽橋,結果張飛站在橋上為劉備斷後,虎豹騎不敢前進。當曹操大部隊趕到當陽橋後,曹軍眾將終於見到了這位萬人敵,張飛三聲斷喝橋下的河流,有人躍躍欲試想挑戰張飛,有人當場被嚇死。而許褚、夏侯惇、張遼三人則各懷心事。
  • 張飛大喝:誰敢來決一死戰?曹操身邊諸多猛將為什麼全都認慫?
    而在當陽橋上張飛大喝一聲,嚇得曹操不敢前進一步,三國人物裡面有這等氣魄唯獨張翼德。無奈後期遭小人殺害,下場實在慘烈。由此可見,張飛對於蜀漢時期的貢獻可是比較大的。公元207年,劉備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諸葛亮,手下又有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實力不容小覷。曹操想在劉備勢力還沒有起來把他解決在萌芽狀態。於是曹操親自率大軍攻打劉備,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劉備慘敗。
  • 夏侯惇到底多厲害,居然攔截了能擊敗徐晃許褚的關羽?
    雖然是困獸之鬥,但作為劉備的頭號猛將實力確實不一般,關羽一人能擊退徐晃許褚二將全身而退。而為何被夏侯惇攔截,難道夏侯惇比徐晃許褚二將聯手還要厲害?公元200年,也就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平定「衣帶詔」事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徐州劉備。劉備與張飛率軍應戰,留關羽守下邳保護劉備妻小。
  • 張飛長坂坡怒吼:誰敢來決一死戰?許褚,張遼為什麼全都認慫!
    在那個群雄並起的年代,各方諸侯雄霸一方,而在諸侯手下更有一批勇猛無敵的武將,如大家所熟知的關羽,趙雲,呂布,典韋,馬超,張飛等,這些武將都有萬人敵的本領,尤其是張飛在長坂坡怒吼,嚇退曹兵,那為什麼當時曹軍那麼多大將,全都認慫?
  • 許褚和呂布大戰20回合後,如果夏侯惇等五人不上,有這三種結局
    由於呂布和陳宮在濮陽,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曹操於是帶領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于禁、呂虔等眾多大將,前去濮陽。 呂布得到手下報告之後,不顧陳宮的攔截,自認為天下無敵,於是獨自出戰。曹操派出「虎痴」許褚出戰,和呂布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曹操看到許褚二十回合也沒戰勝呂布,說了一句「呂布非一人可勝。」
  • 許褚從不服任何人,為何在赤壁之戰時對戰張飛需要眾將幫忙?
    在于禁、張郃、李通等不敵馬超的情況下,就算無人敢戰,也不能以二敵一。作為三國24名將之一的許褚,武力絕人,基本上都是以一敵眾,除了兩軍混戰許褚很少以二敵一。但在赤壁之戰中,許褚卻與徐晃雙戰張飛,難道是許褚武藝不敵張飛,還是另有原因。公元208年,曹操在擊敗袁紹,收拾完北方事務後,便開始了進軍江南,一統天下的偉業。
  • 張飛一矛將許褚刺下馬,受了重傷,許褚後來還狂嗎?
    張飛趁勢掩殺曹軍,忽見有一敵將,十分肖勇,連連砍殺了幾個蜀軍,張飛大怒,大喝一聲:「俺燕人張飛在此,兀那賊將,報上名來!」,說著,挺著丈八蛇矛迎了上去。 此將便是許褚! 許褚之所以奪路而逃,一則曹軍敗局已定,不可挽回,二則之前多次聽曹操說,遇到張飛千萬小心,他料定自己打不過張飛,所以就撒丫子跑了。 第二次,曹操赤壁大敗之後,狼狽向華容道方向逃竄,諸葛亮在曹操逃跑路線上,埋伏了三股人馬。
  •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五虎上將裡,哪一位是「虎痴」許褚的剋星
    在白馬之戰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使得許褚佩服得五體投地。在關羽掛印封金離開曹營時,曹操親自去送行。在當時,關羽面對一眾曹軍將領,不敢大意,舉止中對曹操禮數有虧。許褚當時心中惱怒,對曹操建議將關羽拿下。以許褚的性格,他在斬許攸的時候,根本是天地不怕的舉止。雖然許攸對曹軍立有大功,而且和曹操又是朋友。許褚依然是一言不合就殺了他。